首页 > 都市情感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第451节

李兴看向大婶子:“这么厉害了么,不是夏天才住完院么。”

大婶子叹:“哎,别医生不让他干活,让他多躺着,我们劝着都不听,不说了,由他去吧。”

李福:“这还能再由着他,就那么两块地了,两季打不了几毛钱,赶紧租出去算了,还省心。”

说着饭桌上瞅了一圈,“军子呢?”

“陪着回去了,”李学明起身发烟,“来李老板,尝尝我们这个便宜烟。”

李福哎呦一声,“小爹你这骂人呢奥,”接过先给李学明点上,“李铮,去把你姥姥腌的菜拿来。”

李铮起身,从刚才带来的盒子里拿出一个袋子,小燕跟着取来一个干净瓷盘。

两人一个端着盘子,一个往外倒酱菜,就在李安鼻子前,“好香。”

李福:“尝尝,我老外母酱的菜绝对好吃。”

李安尝了一口。

果然,清爽可口。

这一碟子平平无奇的黄瓜条,中间还夹着几粒花生米,是李安吃过最好吃的腌菜。

“来喝酒。”

老李又张罗着,两家人开始了下一轮。

随着李学东的退场,李华三兄弟的加入,饭桌上的话题又一轮更新。

家长理短变成了工作上的问题。

李华:“二爹学校今年咋样。”

李学彬叹:“招生还行,秋季一年级招了三百四十七个学生。”

李兴:“那还行呢,这不也能开六七个班了么,我局里同事家那个孩子就在你们学校,去年刚小学毕业,说是当时六年级才四个班。”

李学彬:“不是那么回事,这两年你看看县城里哪个小学招不到人,周围村子里的学校是一点学生都招不到了,家长都想尽办法把孩子往城里学校送,挡都挡不住。”

李福:“这不好事么。”

李学彬:“学生多了,老师精力跟不上啊,我们学校教师年龄结构本来也不合理,多数都是五十来岁的老教师,剩下的就是小年轻,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老师就没有。”

“学生多了,老师就顾不过来,教学质量你怎么抓,上面给的压力还大。”

“加上双减,你们都不知道今年县城中小学的工作有多难做。”

“尤其是农村的这些家长,根本理解不了双减。”

李学彬没有说后面的话,但李安大概能想到为什么这边的家长理解不了双减。

换他也一样,以前没条件,吃了缺乏教育的亏,现在随着生活逐渐富裕,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孩子吃自己吃过的亏,于是就拼命的把孩子往县城的学校送,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教学质量。

可接着双减一下来,学校告诉你作业减半,甚至不留了,政策说啦,以后有一半的学生不需要上高中。

上不了高中,就意味着上不了大学。

这对于广大偏于地区、抱着让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家长而言,是否是一记重锤。

李安觉得可能是,对于多数华国家庭,孩子就是天,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这点无论从季洋小北马可的父母身上,还是从李福和小爹身上,都可以体现。

无论哪个地域哪个阶层,仿佛就是滋生在每一个华国家庭的血液中——孩子是家庭第一位。

李安没有一个坚定立场来确定这样不是真的在为孩子好,可他也无法说服自己这是错的。

或许这个世界如今更像是一小部分人的世界,但谁又能否定地球不是在为每一个普通人转着呢?

李学彬问李安蓉城那边双减落实的怎么样,李安如实说,社会上大部分主科培训机构都关门了,但是就他再后面所了解,蓝天相当一部分孩子都通过别的渠道继续补习着主科科目。

李安实在不想去考虑一个村子里的六年级孩子未来拿什么去和小北小虎他们在社会上公平竞争。

可这就是现实。

所以他更不能理解李学东、甚至包括老妈,都那么期望他回来,在他们看来自己回来就那么好么。

刚才李学东说陈璇的问题时,他留意到了老妈的表情,那个目光他看得懂。

可他们就不到自己的成绩吗?自己明明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也走好了第一步。

好吧。

换个视角。

如果老两口省吃俭用十几年、花费那么大的代价把原主送出去就是为了让原主最后再回来,那当初又是何必呢。

这不冲突么?

李安发现今晚自己的问题实在有点多了。

“李老师,也给我们讲讲你这一年的事情么。”

李兴忽然的打趣引得小燕也跟着撅起嘴,“就是四哥,平时你都不在群里说话,我上次给你发信息你都没回我。”

李安笑着摸了摸小燕的头,“好,那四哥就给你好好讲讲这一年的故事。”

李安端起酒杯,发现被子里已经空了。

“李铮,给你叔倒酒,没点眼力劲。”

李铮哦的一声立马起身拿起酒瓶就要给李安倒酒,李安用手捂住杯口,“坐”

挺淳朴一小伙子,别那么早就沾染上这些东西。

李铮见状看了看李福,接着放下酒瓶坐了下来,随后李安自己拿起酒瓶给自己倒了一杯。

迎着所有人的目光,眯眼笑了笑。

长出一口,半醉半醒间,他决定就从精品教师测评的故事开始讲起。

另外有些想法,他也该和老爹老妈说说了。

9.摊牌

关于李安这一年的工作故事,说来也无非也就是那么四件事,上课、精品教师考核、星海杯大赛、红楼个人独奏会。

-

随着李安分享完这一年的工作,众人嘘唏不已。

“四哥,我也想听你的音乐会。”

小燕最后听到李安讲那场贝多芬音乐会,脑海里就在幻想这样一种场景,四哥穿着一身精致的黑色礼服坐在舞台上弹钢琴,舞台灯光只打在他一个人的身上,台下坐满观众,琴声美妙悠扬,观众肃穆安静,她觉得这个画面特别有质感。

“好啊。”

李安笑着点头答应,接着鼓励小燕说,“你好好学习,到时候我让小爹小婶带你去。”

小燕闻言立马拉住李安的毛衣袖子用力摇起来,“四哥你别骗我!”

李学明看着女儿激动地样子笑说,“你好好学习,到时候我们带你去。”

李燕当然激动,她从出生到现在连火车都没有做过,禹城外面的世界他都是听李锐给她描述的。

“那像你开这个演奏会,是不是也是什么演绎公司给你安排的?”

李兴老外父以前是县文化局的,对这方面的事情多少了解一点。

李安:“对,他们做安排,我只负责设计曲目和舞台表演。”

设计曲目和舞台表演,对于在座众人,这两个词儿听起来多少过于高大上,只是李华一时间有点搞不清李安现在到底在蓉城那边怎么经营的。

又是在大型单位里做高级讲师,又是和演绎公司合作搞演出,到底哪个才是李安现在的主业。

于是便问:“你是和两家单位都签了合同吗?”

老李和安妈也竖起了耳朵。

这个嘛,李安有意无意的向老爹老妈的方向瞟了一眼,结果见两人似乎都很关心这个问题,接着笑说:“没有。”

听到儿子的回答,老李心里有点小失望。

李华也明白了:“只是合作。”

李安咳咳嗓子,“算是合作吧,当时有一家当地的文化传媒公司的老板想和我签约,我没签。”

他没吹牛,傅天鸣可不止一次提出拉他入伙了。

“你咋不签么?”

老李忽然蹦出一句,一瞬全家人一齐望来。

老李有什么说什么,他就是觉得合作这种事,有今儿没明儿的,哪有签合同有保障,兴许人家这会儿欣赏你,过一阵子又不待见你了。

“干嘛要签。”

李安的话又将全家人注意力拉了回来,接着不急不躁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接着再扔炸弹,“年后我还打算和现在这家教学机构解除劳动合同呢。”

“为啥?”老李嘴里急道,这让他更不明白了。

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还和系媳妇说,说李安现在这个工作单位如何如何,可转眼李安就说要辞职。

李安笑:“别急啊爹,只是接触劳动合同,又不是不在那干了,未来我和蓝天就不再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关系了。”

一顿,“我们是合作双方。”

小燕听得不是很懂,但他觉得四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李华这次是听明白了,心道安子真是在蓉城混开了,“你是打算一边和几家合作,一边自己干了?”

李安:“嗯,虽说辛苦点,但给人家打工终究是人家的。”

这话李华非常赞同,笑说:“看来李老师已经筹备好了。”

李安也笑:“差不多了吧。”

说着他看向老李,“爹,接下我要在蓉城开个人工作室了,所以户口必须落在那边。”

李安不确定在这个场合直接和老爹老妈提出会不会有什么欠妥,但是早说晚说他这次回家过年都得说,索性话题都说到这了。

“这次我得把户口迁到蓉城。”

至于具体什么时候开个人的培训班,暂时他心里还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段,刚才那么回答李华更多的也是为了让父母安心,但是户口先迁过去会让他接下来做一些事情方便许多。

关于迁户口老李觉得没什么,能迁你就迁,他当年进厂工作,户口就已经从农村转到了城市。

首节 上一节 451/7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这牧师肌肉虬扎,强的离谱

下一篇:娱乐:热芭干爹,我被蘑菇屋曝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