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

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 第475节

这期的内容是,疫情之下,病毒与野生动物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对待身边的野生动物?这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安全,以及社会的生态安全的问题。

我们今天也是专门请到了两位相关领域非常重量级的嘉宾进行解答,一位是我们临海动物园的园长方野,另一位是星河大学的研究员王彦老师,欢迎你们!”

主持人朝着沙发上的方野,王彦伸了下手,两人都是点头回应。

因为疫情原因,出去玩的人少了,大家周末都宅在家里。

不是看手机玩电脑,就是看电视。

柳雪晴家。

盈盈正在地上堆着积木自己玩耍,盈盈爷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柳雪晴看着手机!

正在和同事讨论新冠什么时候能过去,听到新闻的内容,顿时抬起头来。

放下手机,把盈盈爸也喊过来,专注地看起来电视。

这个正是她非常关心的内容!

主持人又道:“大家可以通过手机编辑短信,提出问题,来跟我们的专家进行现场互动。”

接着面向方野和王彦,提问道:“最近大家也是被新冠弄得忧心忡忡啊,关于野生动物有很多疑问,比如说这个小龙虾还能不能吃,这个巴西龟能不能养,还有小区里出现的蝙蝠,可能有很多朋友,都被家里或者小区附近出现的蝙蝠吓到,它们能不能杀呢?”

方野提起这事颇为无奈:“最近我们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确实很忙,去各个小区帮大家驱赶蝙蝠,能感到大家对蝙蝠有一种极度的恐惧,喊打喊杀的,一定要把它们搞死,不搞死不放心。”

王彦接茬道:“不光是在临海,我们发现别的一些大城市最近也都出现了对于蝙蝠的恐慌。

其实蝙蝠能不能杀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哪个动物是中间宿主,能不能吃也不是个重要的事,它们不是问题的核心。

我觉得反映出来几点,第一个是大家对于野生动物实在是太不了解了;第二个,我们对于城市里会出现野生动物,并且必然会出现野生动物这事,可能是一头雾水;第三,大部分即便是很喜欢野生动物的人,对动物的了解也没有办法上升到生态系统的层次。

其实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专家提出来,所谓生态灭杀的概念,这个在历史上并不是个新鲜事。杀蝙蝠或者类似杀蝙蝠的事情,在很多大陆上都出现过。

比如草原犬鼠!它是北美洲非常常见的一种草原动物。

人们今天对于草原犬鼠有很多了解,比如它说话,会造词,有非常丰富的语言系统。

甚至你给它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东西,比如一个手机,几只草原犬鼠聚在一起,一琢磨就能造出一个‘手机’这样的词儿,还能把‘手机’这样的词汇在群体里边稳定的传下去。

但是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对它的评价是铺天盖地,草原上到处都是的无用生物。其实人们习惯评价一种动物有用还是没用,我想这是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想法。

人们觉得,可能把草原犬鼠杀掉之后,没有它们吃草,可能草场会变得更好,更利于放牧,可以让牲畜的产量提高。

在一九四几年,大规模对于草原犬鼠的毒杀开始了,用毒杀、用枪杀、给洞穴灌水,用狗,各种方法的共同作用下,很多地方草原犬鼠的数量下降是98%,有些地方都被杀没了。

结果人们非常吃惊地发现,其实草原犬鼠第一遍啃食牧草后,牧草的生长会变快,新长出来的部分,蛋白质、糖分,各种营养都更加全面。而且有草原犬鼠的地方,有它们不断地翻土,草地的物种组成更加丰富,反而是一个更加健康的草地。

从美洲野牛到叉角羚,大家都依赖草原犬鼠生存。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系统里有关键种,基石物种这个概念。不过后来,这样的错误还在不断地持续。”

方野点头道:“平时来逛我们动物园,去过高原动物展区的,或者是平时喜欢藏狐、兔狲这些动物,看纪录片,你就能知道,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叫鼠兔!长得跟小耗子一样,不过没有尾巴。

鼠兔就相当于高原上的大米饭一样,大家没事都欺负它。

鼠兔的命运和草原犬鼠差不多,人们觉得鼠兔促进了草场的荒漠化,大规模的投毒灭杀,导致很多普通簌这样的猛禽吃了有毒的鼠兔尸体死掉。

通过长时间的监测,人们发现,没有鼠兔的草场不但没有变好,反而变得更差了。因为鼠兔挖洞可以增加土壤的渗水性和透气性,没有鼠兔的地方,水渗不下去,反而会导致水土流失。

草长得太高,鼠兔看不见天敌,所以它们喜欢生活在草相对矮一些,稀疏一些的地方,并不是它们导致的荒漠化。”

王彦总结道:“每一次对于这些基石物种大规模的灭杀,往往都是失败的,而且会导致相反的后果。人们异想天开地改变了生态系统,之后需要付出比灭杀不知道多少倍的力量,再把它变回原来的样子。

只有一种需要灭杀的情况,那就是入侵物种。”

方野补充了一句:“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存在都是有其意义的。”

主持人道:“诶,这么一说,我想起来野猪!之前闯进奶茶店里,被你们动物园抓住了是吧。”

方野笑道:“奶茶野猪已经被放归了。

确实,野猪也是经常被误会的一种动物。

这几年野猪进入城市的新闻特别多,看新闻给人的印象,就是野猪已经非常泛滥了,而且它们是一种害兽,糟蹋庄稼,可能会伤到人,需要我们去消灭它才行。

其实野猪对于森林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喜欢拱地寻找食物,这个过程中,枯枝落叶、空气、土壤混合在一起,分解成腐殖质的速度变快了,种子也能更好的萌芽,有助于森林的演替。

在冬天下雪的时候,也能把积雪刨开,让鸟类,松鼠之类的小型哺乳动物可以觅食。”

第714章 它和我们一样?

柳雪晴听着两人的讲解的例子,虽然还没讲到蝙蝠,不过明白了一个事,扑杀驱赶蝙蝠可能最终会以失败告终,而且真要是行动力很大的话,反而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心中好奇,蝙蝠对于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呢?

方野并没有直接讲这个问题。

之前工作人员去驱赶蝙蝠,他也跟着去了几次,询问市民为什么会害怕蝙蝠。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蝙蝠形象不佳!

和老鼠有几分相似,而且面貌狰狞,尖牙利齿,还会飞。

下意识地就把它们和肮脏,疾病联系在一起。

用外貌来评价动物的危险程度,这个其实也是人之常情。

毛茸茸胖乎乎的大熊猫、小熊猫,都不会觉得它们危险,只会觉得憨萌可爱,而蛇、蝙蝠、蜘蛛之类不符合大众审美的动物,就觉得很吓人,哪怕它们并不危险。

所以方野打算,先从外貌的方面入手讲解,让观众有所了解,以此消除恐惧。

“蝙蝠同样是存在很多误解的一种动物,其实也不怪大家害怕蝙蝠,毕竟长得丑,没人权嘛。”

方野小小开了个玩笑,主持人和王彦都笑了起来。

王彦道:“我对蝙蝠从来没有害怕过,小时候感觉它们很神秘,每当黄昏才出来活动,晚上天还有一点余晖的时候,一群群不知道从哪就冒出来,在天上飞来飞去。

像是童话故事一样,灰姑娘被施了魔法,穿上水晶鞋,大家一起跳舞,然后等天一亮,它们就又都神奇地消失不见了。”

主持人道:“我对蝙蝠也有很深的印象,小时候有一阵看《倚天屠龙记》,青翼蝠王韦一笑,把人掳走吸血,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导致对蝙蝠也有些害怕。

天一黑,它们一大片的就都出来了,飞得又快又低,都不敢出门,怕它们吸血,不过妈妈和我讲不用担心,它们不会咬人。长大后好像很少能看到蝙蝠了。”

方野道:“大家对蝙蝠的恐惧来源各有不同,可能有不少人是从电视剧、各种小说、影视作品中受到影响,吸血鬼有锋利的獠牙,面貌阴森恐怖,趁着夜黑风高外出吸食人血。

长得丑确实是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在和市民沟通了解的过程中呢,经常被问到的的一个问题,就是这蝙蝠为什么长得这么丑,看着很恶心。

脸上皱皱巴巴,一团一层一层的,根本不能理解这是什么玩意,没法接受。

其实蝙蝠的脸长成这样,这个就像我们人类有灵活的手指,大熊猫有黑白颜色的皮毛,丹顶鹤有尖尖长长的嘴巴,都是为了更好适应外界的环境而演化出来的,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家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站在一个深不见底,黑暗、空旷的山洞前,我们不知道这个山洞有多深,我们会怎么办呢?”

主持人思考了一下道:“捡一块石头,往下面丢,听石头多久可以传来回声?”

方野道:“没错,我们会丢一块石头,或者站在边缘,往下面大喊一声,通过这个黑暗之中传来的回声,我们就能知道山洞的深浅,甚至判断出来山洞是空旷还是狭窄。掉下去会不会有危险,里面是非常笔直的还是有各种曲折?

这个其实就和蝙蝠的能力没什么区别么。”

主持人道:“听声辨位。”

王彦笑道:“就像那些失明的大侠,依然可以通过听掌风和敌人打得有来有回。”

方野道:“我们人类在没法通过视觉来判断位置的时候,用声音定位依然铭刻在我们的基因里,是我们的一种本能。

再比如我们面对面说话,就是这种正常的声音,如果在逛街的时候,看到马路对面有一个朋友,我们就会非常本能地提高自己的声音,让自己的声音朝向他喊名字,如果车来车往很嘈杂,可能还会把手搭在嘴边做个喇叭状,大声去喊。

这样去喊人,我们就是把音频从低频变成了高频,增加了穿透能力,指向性和方向性会更强,传播的距离也会更远。

而蝙蝠在空中看到一个蚊子或者苍蝇,它也会提高自己的音频,这样更精确的进行定位完成捕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和蝙蝠都有同样的能力。”

人和蝙蝠有同样的能力?

很多看节目的观众,听到这句话都愣了一下!

听方野生动的举例讲解,感觉笼罩在蝙蝠身上的迷雾渐渐散去,没有那么神秘了!

有这么一份奇妙的联系,对它们的恐惧也不知不觉消散了一些。

方野继续道:“蝙蝠在进化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个问题。

就是在空中飞的时候,如果我抓这个苍蝇,张嘴一嚼,就没有办法继续用嗓子喊出声波了。

那大家想一下,这是不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如果撞到墙上、撞到树上掉进水里,没有因为被捕猎而死,撞墙上一头撞死,这死法也太窝囊了。

所以蝙蝠就想出来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用鼻子。

尽管蝙蝠还是用声带发出声波,但是它们用鼻子发出来,并且鼻子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定向传播,耳朵也相应地变大了,这样能够分辨清楚这些声音,并且能够在很多同类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把自己发出的声波分辨出来。”

看着电视的柳雪晴一阵恍然:“哦~原来蝙蝠是这个原因长成这样,鼻子皱在一起!”

盈盈爸也感叹道:“所以说不能光看颜值啊!”

就像是看到街边上一个人,脸上大片斑驳,丑陋无比,下意识地就会觉得害怕恐惧。

但是当了解到这个人,其实是为了在火灾里救出一个被困的小朋友被烧成这样的,就不会再害怕了,反而会产生尊重敬佩的心情。

看电视的观众们,此时都对蝙蝠有了全新的认识。

觉得蝙蝠好像没有那么丑了,恐惧感消除了许多,甚至惊叹于物种演化的神奇!

通过鼻子来发出超声波,确实是项很有趣的能力。

第715章 蝠到福到

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就是恐惧,而最古老强烈的恐惧,就是对于未知的恐惧。

这话放在野生动物身上也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动物的恐惧甚至仇视其实来自于未知,随着对它们了解的深入,不必要的恐惧会渐渐消失掉。

像是动物园的两爬馆,很多人一开始很怕蛇的,通过科普展牌和饲养员的讲解宣传,让人了解到其实不招惹蛇,它也不会主动攻击人,甚至蛇还会交朋友,重亲情。

有猪鼻蛇之类的项目动物,可以亲自上手抚摸一下。

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就不那么害怕了,也明白蛇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不能随意伤害它们。

方野笑道:“所以说,蝙蝠虽然长得丑,大家不要因为这个就嫌弃它们,甚至伤害它们。”

王彦道:“方园长讲得很好。

其实蝙蝠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石物种,虽然它们平时都在夜晚出现,很不起眼,不过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主持人身体前倾,显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哦?”

王彦道:“就拿蚊子来说,蚊子大家都很讨厌对吧?”

方野附和道:“我就特怕蚊子叮!蚊子一叮我会肿好大个包,而且属于那种招蚊体质,和人住一个寝室,蚊子不咬别人就咬我。”

首节 上一节 475/5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