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

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 第498节

王彦道:“而且这次貉在繁殖期遇到了疫情,大街上空空荡荡,求偶的时候可以满城的跑,不用躲避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类。

小貉出生后城市也是空的,在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没有像父母一样有和人类共同生活的经验,对于城市没有警惕、没有恐惧地开始到处跑。

疫情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重新修订,这次动静很大,许多动物总算是等到了应有的重视。(地球上名录更新更慢,三十年间只进行过两次小修)

狼、赤狐都升级成了二级保护动物,貉现在也是国二了。

大家了解到貉是国二,伤害捕杀可能要吃牢饭,更没法下手去伤害它们,所以貉的胆子也很大。”

第747章 一丘之貉

聊着天,来到市民求助的小区!

看到几名小区的居民正凑在一起聊天,方野走了过去。

上来就亮明身份:“您好,我是动物园的,想问一下关于貉的事情!”

一名大妈顿时激动起来:“诶呀,我们刚才就聊着呢!”

其他人听说他们是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副见到救星的表情,叽叽喳喳抱怨起来,可见这段时间被貉困扰得不轻。

“就是喂流浪猫喂的!说了不让喂还喂!”

“上次我还见到一群貉在他们放猫粮的地方打架呢,感觉有二三十多只吧,打得那叫一个凶啊,撕咬声此起彼伏。”

“你想想,大晚上的碰到貉,一堆冒白光的眼睛在黑暗中晃来晃去,多吓人呐。”

“前天晚上我和儿子散步,在3栋那边的一棵大树下面,碰到两只貉打架,吓死人了!”

“我买了个打狗棒准备防身呢,不过听说这玩意是保护动物?打又不能打,你们动物园能给它们都捉走放野外去吗?”

方野问道:“这放猫粮的地方在哪,能带我们去看一下吗?”

“没问题!”

在热情大妈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猫粮投喂点。

“来,这个树上放个红外相机!”

王彦指挥着学生布置相机,进行调试,方野和大妈唠着嗑:“貉平时都住在哪呢?你们以前有没有见过?”

大妈摇摇头:“住在哪不清楚,以前也没见过。”

不过以前就算见过,说不定也当成小黑狗了,一般市民对于野生动物不会太注意的。

按照居民的指引,在小区里貉经常出没的地方布置红外相机。

在墙根的一个洞口边上,王彦有所发现,招呼了一下方野:“你看这个!”

拿个木棍扒拉着地上的一具残骸,勉强能辨认出来是只幼猫,残骸只剩下头和尾巴,身体中间已经被掏空了。

“是被貉吃的吗?”

“有可能!”

方野好奇问道:“这个洞口是干嘛的?”

王彦上次就是看到貉躲在这种洞口里,专门去了解过。

解释起来,原来临海这边靠着海,地下水位高,为了避免1楼出现渗水现象,有些楼房在1楼下面做了一个高1米的架空层,下面还可以穿行管道,架空层在楼房一侧各有一个通气口。

架空层对貉来说是天然的洞穴,可以在里面遮风避雨,躲避危险。

有这种通气口的小区无疑更受貉的欢迎,而且还有人定点投放猫粮,怪不得这个小区貉这么多。

判断这里住着貉,一行人在灌木后面悄悄埋伏起来,准备观察一下。

果然,等了大概10分钟左右,一只貉从通风口探出脑袋,警觉地张望,同时将鼻子抬起不断嗅闻,辨别周围的气味。

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顿时又警觉地将身体缩了回去。

从洞口里又探出来一个小貉的脑袋,小貉倒是胆子很大,大大方方地向外张望。

大貉还没有确定环境安全,把小貉连忙推了进去。

等大貉判断没有危险出来后,七八只小貉跟着鱼贯而出。

小貉和大貉的身形相差许多,像是一个个圆滚滚的小狗,浑身黑不溜秋的,脸上和脖颈有些淡淡的白痕。

在洞口附近互相追逐,仿佛出来上体育课的小朋友。

有的小貉跑来跑去,有的和同伴互相扑咬做游戏,玩得很开心。

等小貉们都出来,又出来一只大貉,两只大貉应该就是它们的父母了。

小貉玩耍嬉闹,貉父母静静站在边上,望向四周,守护着孩子。

有个成语叫一丘之貉,这个词很准确,说的就是貉这样一窝出来活动的样子。

王彦道:“之前不是还有报道,说出来遛狗的时候狗突然被貉攻击了。这段时间是貉的繁育期,估计就是碰上了带着幼崽出来活动的貉,让貉感觉到了威胁。”

这个猜测八九不离十,貉不会毫无理由地去攻击狗,狗又不是它们的食物。

而且晚上出来遛狗的,不一定系着链子,让狗可以更自由地活动,狗就有了接近貉的机会,貉无法躲避的话当然就会打起来。

狗和狗作为宠物碰面都会吵起来,吠个不停,要主人牵着链子扯开,更别说遇上野性十足的貉了。

有小貉跑得远了点!

发现有人藏在灌木后面观察它,也好奇地观察着人类。

幼崽现在估计出生两个月左右,一般来说应该是很敏感的,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赶紧逃跑,不过它们在没有人类的环境里长大,表现得冒失又好奇,甚至还想上前嗅一嗅。

貉妈妈过来,看到人明显吓了一跳,连忙把崽崽叼在嘴里,一溜烟跑了回去,貉爸爸也紧张地招呼着其它小貉,一家子飞快地钻回了洞穴里。

王彦道:“走吧,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路上又在草地上碰到一只貉!

这只貉专心地吃着草叶,听到脚步声还有地面震动,转过头望过来。

并没有立刻惊慌逃跑,因为发现方野他们站在三米远的地方,静止不动。

仔细观察了片刻,可能是觉得没有危险,于是继续大快朵颐起来。

貉的大胆和智慧,也是它们能迅速适应城市的原因!

如果不是忙着吃东西,甚至可能会主动上来,进行一番探索。

方野摸着下巴:“这貉还挺胆大的!我们这么多人盯着一点都不慌。”

王彦道:“貉是夜行动物,一般是晚上才出来活动的,现在白天这么大方地出来,对人也没什么戒备,它们的习性已经在慢慢改变了。”

白天出来,也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寻找食物。

布置完红外相机也快晚上了,众人在附近吃了个饭。

天渐渐黑下来,这时候小区里出现了一团团黑影,眼睛亮闪闪的。

当貉为食物产生冲突的时候,就会互相低声地吼叫起来。

白天的猫粮投喂点,此时已经围过来许多貉。手电一照,顿时有五六只貉退了下去,有几只貉津津有味地吃着猫粮,一点都不怕他们。

阴影处还有更多的貉蠢蠢欲动,准备凑过来。

方野看到猫粮,“啧啧”道:“妈呀,这谁投的猫粮,这得好几斤吧?”

第748章 我不喂猫,我喂貉

王彦看得直皱眉,一边拍视频,一边和旁边一个看热闹的大哥寒暄起来:“这谁放的猫粮啊?怎么能这么喂呢?”

大哥道:“我喂的啊,怎么了?”

王彦顿时就愣住了,原来正主就在我身边!

错愕道:“这么喂,这猫粮都被貉吃了,这貉要泛滥了。”

大哥道:“我不喂猫,就是喂貉啊。我觉得貉比猫可爱。”

反问道:“人家能喂流浪猫,我为啥不能喂貉呢?”

王彦解释道:“不管投喂流浪猫还是投喂貉,都是不好的行为……

像这些幼貉,当它们能离开巢穴的时候,会跟着父母学习如何生存,寻找食物、躲避人类,断乳后涉世不深的青年貉就会被逐出家门,减少家族的负担,开始踏上陌生的道路,前往未知的区域独立生活。

这个过程中,多数个体会因为饥饿、疾病、天敌、恶劣的天气、交通事故死亡,只有少数掌握技能、身体健康强壮的优秀个体会存活下来,这才是正常的动物种群更替,优胜劣汰,使种群维持健康和强大。

我们在小区里观察到幼貉和成年貉的比例基本是在5:1,基本上每只新生的小貉都活了下来,这个比例是很不正常的。

小貉只要吃猫粮,不用学习其它生存技能就能活下来,这样让它们完全丧失了独立生存能力,在野外的环境中会无法生存。

而且野生动物需要迁徙寻找新的栖息地,在越冬、繁殖这些行为前确定领地,投喂点会让它们丧失正常的移动模式,失去迁徙繁衍的能力,貉种群整体的生存力,也会出现严重的衰退。”

方野道:“本来貉是胆小羞怯的一种动物,确实很可爱,但是接受了投喂后,它们不再惧怕人类,甚至会增加它们的攻击性和侵略性,峨眉山的猴子就是这样的。

正常的貉哪像是这样天天打架撕咬,数量增加还可能会出现传染病的爆发,这是自然调控的机制。

貉是犬科动物,理论上可以携带狂犬病毒的,如果数量泛滥,发展出对人的攻击性,说不定会把它们处理掉,人犯的错需要它们来承担。

投喂虽然出自善意,但是其实会害了它们。”

之前虽然有人劝阻他不要投喂,但是从来没有把道理讲这么清楚。

大哥觉得自己是在献爱心,对劝阻不已为然,反而有种逆反心理,不让我喂我偏喂!

听到这些后果,不像一开始一样理直气壮了,黑暗里看不清脸上表情,不过似乎有点害臊的样子,低声嘟囔道:“好吧,以后我注意点。”

离开投喂点,方野感叹:“今天真是开眼界了,有喂流浪猫流浪狗的,还有喜欢貉专门喂貉的!”

小区里除了红外相机,还布置了一些笼子。

有贪图食物的貉踏进去,被捉住绑上GPS定位仪,记录它们活动的轨迹。

接下来一段时间,把貉泛滥的小区都调查走访了一遍。

光靠他们全面调查貉的分布还是有点困难,所以还在公众号上推出了一个活动,邀请市民们看到貉的情报进行分享。

和居民们调查的时候,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人对貉的反应非常复杂。

有一名老奶奶自己养的花,貉挖了个洞跑到小花园里,把花都吃掉了,老奶奶还挺高兴。

有的市民住的小别墅,别墅下面被貉挖了一个又一个的洞,打算把貉毒死,这个危险的想法当然被劝阻了下来。

有的居民住在底层,每天晚上听着貉很吵闹,要早睡觉的话,经常被吵醒,所以很讨厌貉,而住在高层的居民,听不到貉的吵闹,态度就温和很多。

有的居民有小孩子或者要遛狗,会出来活动,就很反感貉,点外卖宅在家玩游戏的就不在乎。

碰到因为投喂,有居民激烈吵起来的。

首节 上一节 498/5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