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华娱:纵情名利场

华娱:纵情名利场 第216节

  何方给湖影指的前路,所以售后服务得做好,出了什么问题他得去兜底,去给解决方案。

  所以,何方经常性要为湖影集团的运营提出建议。

  10月24日晚间,何方宴请了吴小莉,这个女人……好典型的东方美女形象,按照我们的传统说法是田字脸且脸上的肉质饱满圆润,属于富贵脸,且她的笑容常在,很有福态与亲和力,这属于能混得开的脸型。

  何方本来不想单独宴请吴小莉,要不然也没有共同话语不是。

  但是吴小莉提出如果能单独吃饭就更好,因为这样她可以提前接触何方,为她的采访提供帮助。

  “吴老师,欢迎啊,这还麻烦你跑一趟内地,真是辛苦了。”何方在席上也不知道怎么给一个小姨级的女人敬酒,只能扯点没啥营养的话了。

  “不辛苦,不辛苦,我们干这一行不就这样嘛。而且我们这个节目吧,有时候需要走出去,这样内容更丰富。其实我老早就想采访你了,只是时机一直不成熟。”

  吴小莉端起红酒杯跟何方碰了一个。

  “行,那吴老师你看怎么方便你采访,我这边全力配合。”

  “那有什么不能问的吗?比如你避讳回答的。”

  “当然没有啊,只要你敢播我就敢答……呃,你们好像真敢播哦。”何方想起了这是香港媒体。

  “哈哈,放心,我们不会问特别敏感的话题的……”

  接下来吴小莉再了解了一下何方的其它情况,比如感情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工作问题等等。

  可以说是私下里对何方进行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方便她第二天的采访。

  这一期的主题是‘中国科幻电影领航人,光影拓荒者,专访电影导演何方’,所以当何方看到这标题后,也是顿了一下,这个定位很高啊。

  感觉比国内的采访还要高一些,国内的采访更多的是问他的技术,以及电影的批判等一些问题。

  吴小莉准备了一些问题,不过没有给何方看,也征得了何方的同意,他也喜欢那种临场突发的问题,觉得这种采访更真实更刺激。

  所以,第二天大清早何方就来到了公司楼下,然后节目就开始录制了。

  先是何方与吴小莉握手见面,然后拍了一下湖影影视城的一些大概,吴小莉就问他了。

  “这个影视城是因为你的建议而建造的,所以现在你站在这里是什么感觉与心情?”

  何方稍稍思考了一下,“嗯,感觉很爽吧,有时候内心会有一种‘看,这都是因为我建起来的自豪感’,不过这话不敢乱说,怕人说我高调……呃……录着呢?哎呀!”

  何方摊了下手,吴小莉却是笑了,“哈哈,没关系,也就是很多的观众都知道你的内心想法了,这也不丢人,换成别人也会有这种感觉的。”

  “那当时你就不怕会失败吗?如果失败了咋办?”吴小莉问道。

  “咋办?还能咋办,我使劲拍电影帮湖影集团把亏损的补回来呗,其实我现使劲的拍就是在把投资给补回来。”何方摊了下手。

  “啊?原来这样啊,难怪你一年要拍三四部。咦,那几个是主摄影棚吗?《环太平洋》是在哪拍摄的?”

  之后何方就带着吴小莉去看了一下《环太平洋》的拍摄棚,包括一些模型,然后给摄制组一一介绍了当时的拍摄情况。

  拍了户外的之后,他们来到团火文化的公司,然后进了会议室,这里早已布置了一个录制现场。

  “好,欢迎大家收看《问答神州》节目,今天我们要采访的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领航人,光影拓荒者,中国电年轻最有才华的传奇电影人物何方导演……”

  吴小莉介绍完转了一个身,摄影机也跟着转过来。

  “何方导演,我看过你的介绍,感觉你就像一个突然的传奇一般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然后以各种神奇的成绩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达到了今天的国际大导演且中国电影领路人的水准。或许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在这之前你一直默默无闻?好像你的崛起没有铺垫一样,让人意外,能说说吗?”

  何方听到这个问题点了点头,也有些为难,他能说真实答案吗?不能吧?难道他告诉观众他是一个穿越客?

  “其实这个并没有什么传奇的,我也没做多少传奇的事。其实一切事物它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是这个量在在迭加的时候外人没有注意到,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去注意。”

  “就像谁会去关注一个湖影子弟去美国深造学艺术的事情呢?每年出去留学的那么多。我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而且像我这样的有着家庭从小培养学艺术的也不在少数,光我知道的就有好多音乐、美术、建筑的去美国留学。”

  “所以,一个叫何方的人去美国一所知名度一般的学校深造艺术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的。”

  “至于,我是怎么变化的?很简单,因为我是湖影子弟,所以与生俱来的对中国电影的过去、现在都很了解,也知道问题所在。我现在还记得我十一二岁的时候,电影厂裁员下岗,好多的职工一夜之间失业的悲惨历史。”

  “所以,当我去了美国之后,我也会常常想,我们的电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于是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去对比美国电影的发展以及欧洲电影的发展,还有亚洲各国各地区的电影发展。”

  “我就常在畅想,如果让我来重整中国电影我会怎么来做……所以,当我经常想这个问题时,这个问题就日渐在我的心中成熟。”

  “所以,在美国学习工作八年之后我回国了,没想到真让我有机会去改变中国电影了。呵……”何方无奈的笑了笑。

  吴小莉一副‘原来如此’神情,“所以,你要做这些都是在美国就想好的,只需要回国之后实施就行了吗?”

  “也不是这样的,其实我当时想就完全只是那种个人的畅想,从未想到过真的要回来改变中国电影。我回国的时候没想过这个问题,当时就想着回来当个导演,赚个钱。因为,华人导演想在美国混出来很难,李安只有一个。”

  “后来做成这件事,这里面有一系列的机缘巧合,加上当年的湖影领导的变革之心,有许多的因素这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何方解释道。

  “我想观众朋友们会和我一样对这个机缘巧合的内幕很感兴趣,能不能详细的说说?”

  何方无奈,只好把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湖影休团当时确实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要么是盖楼收租保生存,因为大家都在走这一条路。

  要么……就如何方所规划的那样搞电影工业化,重振中国电影。

  在这个十字路口,当时的湖影集团选择了电影工业化之路……

  这个决定不简单,很难下的。

  能做成还好,一旦没有做成不但赌上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是会让剩余的人生遗憾。

  在何方的叙述下吴小莉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要么生存,要么在爆发中死亡。

  “没想到,湖影集团的领导这么的魄力,真是敢想敢干。我发现湖南人似乎有这种文化精神,包括中国的近代史,湖南人都是敢想敢干最后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你也是这样的,能说说为什么你们的骨子里有这种拼搏进取的因子?”

  吴小莉问道。

  “因为没有退路可走了,湖南自古就是汉苗的交接之地,也是汉苗混战之地,汉人想征服苗人,而苗人不服汉人统治,这是争夺之一。除了统治之外,争夺之二就是湖南的山地多,资源少,为了抢夺有限的资源,无论是苗汉之间,还是苗苗或汉汉之间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冲突。这就是没有退路可走,因为谁退了就是饿肚子,就会死人,谁也不想死,那就争。”

  “就这样来回争夺了不是数百年,而是很长很长的时间。直到解放前,还有很多的冲突。所以,这片土地上的人不管苗汉骨子里都有一种基因:那就是谁也别想压着我、抢我的资源,不服就干,敢于豁出生命来干一件事。”

  “同样的,电影也是如此,集团之前想随波逐流搞地产盖楼收租保生存,那是因为没有新路可以选择,这是退无可退的底线了。”

  “但是我的提法给了湖影集团一条新路,于是激起了集团领导的这种不服就干,豁出命来也要拼出一新路来的精神。”何方虽然说有很平淡,但是语气里却透着一股子的骄傲。

  能敢于干这种事的骄傲,也有一种激荡,若干年后人们提出这段经历是会让人钦佩的。

  何方这么一介绍完,吴小莉立马鼓掌,“你的说法是我听过许多对湖南人精神解释最好的一种,而且最让我信服的一种。精神都是自古从生存及斗争中传承下来的,你说的这个苗汉之争及生存之争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第256章 要这么急吗?不能等一等?

  “当时投拍《环太平洋》就是为了把湖影影视城给建起来,如果万一电影失败了怎么办?毕竟在此之前你没有过拍科幻大片的经历,甚至整个亚洲都没有过这样的能力。”吴小莉问道。

  “有想过失败,所以,我们把电影的剧本梳理了一遍又一遍,首先保证故事没有问题,再把制片风险评估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在确定能保证顺利拍摄完成且能制作出来的情况下,大家才冒这个风险的。”

  “而且,我不是完全没有这个经验,我是跟了《阿凡达》的拍摄的。所以,只要电影质量没问题,那么这个风险就敢冒,而且能给所有人一个交待。”何方说完拿起水喝了一口。

  “你们的底线是最低拿出一部质量过关的电影能给大家一个交待?也就是说万一失败且大家质疑了,至少不会从电影质量上质疑,只会从其它方面找原因。这确实是一说法。”吴小莉说完在手上的本子上写写画画。

  “那你为什么要提电影工业化以及制片人中心制呢?这只会让行业掀起巨大的争论,也会将你置于旋涡之中。毕竟你要奖项有奖项,要票房有票房了,没必要再将自己置于舆论旋涡之中。”

  吴小莉问的这个问题确实很关键。

  “两个原因,一是湖影集团建的这个影视城需要不断的有大片剧组来应用,要不然这就是白建了。而想要让大剧组在国内建立起来,就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制片模式,导演中心制的制片模式拍大片很容易就垮掉,经过一两部大片垮掉、亏了之后,以后就不会再有投资人投资大片了,那我们建的基地依然是白费。”

  “噢……原来如此,那为什么导演中心制就拍不了大片呢?”吴小莉问道。

  “你看过欧洲的大片吗?你看过岛国的大片吗?他们都是导演中心制。为什么只有好莱坞有大片?因为拍大片不只是单纯的电影创作问题了,它关系到项目管理,它就像一台机器,需要每一个方面都要精确无比,这样才能成功。很显然,光靠一个导演做不到这些的,很多导演只懂创作,不懂项目管理。”

  何方说完又喝了一口水,他的烟瘾上来了,所以只能喝水解瘾。

  “那第二个原因呢?”吴小莉问道。

  “第二个原因是湖影集团想要发展起来,靠的不是我们一家独大,吃独食能增长的。靠的是整个市场都活跃起来,然后盘子越来越大我们才有可能做的越来越大。这就好比你在香港做的再大,那也就是单片几千万港币的市场。如果你在好莱坞做成六大之一,那你的单片拥的是全球数十亿美元的市场。这就是区别,这也是我们要改变行业的原因。”

  “哇,原来你们看问题看的如此之深远了,很想象你在美国的学习与工作到底都畅想了些什么……”

  吴小莉再问了两个问题之后,何方提出了暂停一下,喝水喝多了要上厕所,正好也要抽根烟。

  等他上完厕所抽完烟回来,录制继续。

  “何导,似乎现在国内外对你有不同的声音,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我觉得这个很正常,就像刚开始是个小娃娃,你人畜无害,所有人都喜欢你,包括你家的狗都喜欢你。但是当你长大了,狗抢你的食物你会反击,别的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你会还手了,同学用你的笔不还你你学会抢回来了……”

  “这个时候,你的朋友,你的同学,你家的狗都会一致不喜欢你了。他们会四处告状,到处嚷嚷,甚至有人会买通舆论一起来黑你。你的存在就是在阻挡别人的利益,所以许多人会想着除你而后快。”

  “我要搞工业化,那些不想工业化的不喜欢了。我要搞制片人中心制,那些主张导演中心制的不喜欢了,我的电影要拿高票房,那些跟我同期竞争的电影不喜欢了。我要把电影卖出国,那些国际上的竞争对手不喜欢了……”

  “所以,我得习惯被人不喜欢,被人泼脏水,被人围攻,被人抹黑。就像九月份,因为我转发一下航母消息被围攻一样,他们可以找到任何理由来围攻我。”

  何方说着无奈的笑了笑。

  “那你想过反击吗?”吴小莉问道。

  “有想过,但是……我没有精力天天跟人在媒体上打嘴炮啊,我每天很忙的,一年拍三四部戏,得有多少事啊,我怎么可能有空天天坐在电脑前,站在媒体前与他们去争去骂?”

  “所以,他们随意就好。我做我的事,尽量把电影拍好,能在国际上多拿票房就多拿。”

  何方习惯性的扬起手想抽烟,发现手上没有。

  吴小莉笑了一下,点了点头。

  “可是这样会很影响人咧,你不怕被影响?”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有表演才华,或者有导演才华,但是因为一些舆论就昙花一现了?就是因为他们抗不住这样的风暴。作为一个娱乐圈或文化圈的经常出现在公众舆论面前的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面对舆论风暴,你能扛住就能继续在行业内前行,扛不住那我建议早点改行干别的吧。”

  何方说完歪头呶了呶嘴。

  “好的,说的很好。那你能跟我们谈谈香港电影的事吗?听说你对香港电影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

  采访一直持续了三个小时,主要是吴小莉问的兴起了,觉得何方能说会道,说话好听,所以她忘了时间。

  节目主持人要不要技术含量?当然要的,问问题的技巧,能不能打开对方的话匣,自己的问题会不会让双方聊的尽兴?

  其实这跟演员是一样的,有时候你碰到了一个好导演,他给了你好的剧本,又带给了你非常不错的表演环境,所以突然就迸发了,演的意犹未尽,甚至陷入到了剧情中拔不来……

  吴小莉现在就是这样子,与何方聊着聊着就觉得聊的非常的舒服,就聊多了。

  不过总会有做完采访的时候,到了中午饿肚子结束了访谈,然后何方把芒果台的几个主持人一起叫过来,中午去吃了顿饭。

  吴小莉都来长沙了,所以芒果台的主持人也得要见一面的,至少要在外人眼中看起来大家很好。

  混这个圈子就是这样,有时候你不只是活给自己看的,也活给别人看。

  10月26日,何方处理完了长沙的事,然后就直飞岛国了。

  这里要说说何方版的《明日边缘》是怎么改的,先说原著《杀戮轮回》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首节 上一节 216/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悠闲人生:我有万亩草原

下一篇:港片:穿越洪兴,你让我做善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