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大国军工:开局从黑科技制霸全球

大国军工:开局从黑科技制霸全球 第209节

唯有的,只剩下术业专攻、闻道先后。

当然,对以戚光为代表的这些科研疯子而言,就算没有科研项目的前提下,他们也不擅长与人打交道,搞一些蝇营狗苟的人际社交。

“要不,我先来介绍下天象武器的大概思路吧。”

再次播放了一遍模拟视频后,孟浩将模拟视频后台的数据参数全部调了出来,并且大致地讲解了一下天象武器,天气控制器的大致工作原理。

“具体的原理,实际上就是有针对性的,以极为精密的操作,对单位面积地面、海域的空气进行人为气温干扰。”

“而进行这一工作的主要媒介,则是我们发射深空的数千上万片单晶硅镜片……我给这片发射进入近地轨道太空的单晶硅发射镜片方阵,取名为镜云。”

“对镜云单位个体的操控,目前已经能够在大型计算机上进行模拟……根据我最新设计的公式,只要将参数套用进去,然后采取多人点对点控制,基本上能够完美控制镜云。”

孟浩将模拟的镜云放大,并充分将各类参数进行调整,让在场所有人看到具体的操作流程。

贺宇沉吟片刻,率先开口。

“如果只依靠大型浮点运算计算机进行操控的话,一旦产生突发事件,人手肯定不够。”

“就按照镜云中,拥有上万的单晶硅镜片来计算,我们必须拥有足够的人手,进行点对点人工操控……而且如此复杂的参数,每位操作员最多只能操控5片镜云中的单晶硅反射镜片。”

龙国气象研究所长白展点头赞同。

“我很赞同,贺老的说法。”

“气象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科学领域。”

“任何飓风、台风,在形成之初,或许只是海洋水域上的一阵小旋风……而一旦有丝毫的差错,旋风要么无法形成,要么会酿成无法供控制等级、风速、方向的天灾。”

“赤壁之战,是我们龙国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天象战的代表作……且不论三国演义中的东风赤壁之战是否为杜撰……若是当日,诸葛孔明判断稍有失误,风速过慢、或者风向突然转变,都有可能被曹操大军给识破、破解、乃至将火船送入自己阵营,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大败。”

果然,计算机模拟视频做的再漂亮,一旦牵扯到现实具体操作范畴领域,都会出现产生无数的问题。

“人手问题,其实不用担心。”

“毕竟,我还兼着航空航天大学的副校长。”

“我们学校物理学专业、空气动力学专业以及气象学专业的学生有好几千,就算政治思想过硬、忠诚度够高的人选只有十分之一,也有上百人。”

“加上,向其他高校求助,凑足两千多人,问题应该不大。”

找出两千多人的科研团队,进行操控,这难度或许比较大。

但是,如果换成在校大学生的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但,总喜欢抬杠的科研疯子戚光,再次钻牛角尖,进行批判。

“用学生?”

“靠谱,稳重嘛?”

“毕竟,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技术不一定过硬,尤其是思想、忠诚度,是否合格,都很难说。”

不等戚光说完,贺宇不悦地打断了他。

“老戚,你对啥事情都持有怀疑态度,未言胜、先言败。”

“我们的学生,怎么就思想、忠诚度不够了?他们就不是龙国人?!”

“再者,现在的模拟技术这么强大,在上手实操之前,先模拟训练一段时间,也不是不行。”

“最重要的是,孟浩既年轻,思想又过硬,你怎么就没怀疑过他呢?”

对于贺宇的一顿怼。

戚光满脸涨红。

当然,从来不在意个人情感得失、不用被照顾情绪的戚光,并非是因为被扫了面子而显得尴尬。

他主要是,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又没能被贺宇说服,但同样也想不到办法反驳。

这,令他憋的很难受。

戚光张了张嘴,半晌才憋出一句不太流利的话来。

“孟浩,那可是人类诞生几百万年,拥有文明意识几千年来,头一个出现的妖孽。”

“普通人,能跟孟浩比吗?”

“那可是,我们龙国的栋梁脊背、无双国士。”

咳咳咳。

孟浩有些不好意思了。

试问,什么样的马屁,最令人身心舒坦?

自然是,那种不会拍马屁的人,所说出的“马屁”。

比如说戚光的“马屁”,那可就不是马屁,而是实打实的阐述事实。

这份“恭维”,令孟浩心里很舒服。

“戚老,我觉得贺老说的很有道理。”

“这种用人方面的事情,不擅长社交的你,还是别干涉了。”

“暂时,就采用贺老的办法吧……既然镜云的操作问题解决了,那下面就牵扯到另外个问题。”

孟浩稍微停顿了数秒,潜台词就是,关于镜云的操作用人的话题就此告一段落,暂时就采纳贺宇的建议作为决定,若是日后出现问题,在进行调整就行。

然后,孟浩继续开口说道。

“镜云,只是天象武器,天气控制器中举足轻重的一环,但并不是最难解决的一环。”

“现在,我们需要处理的问题是,如何给镜云中的单晶硅反射镜片赋能。”

赋能?

自然,就是单晶硅反射镜片的能量发生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天象武器的工作部位组件。

在经过短暂的十几分钟交流后,在场的科研人员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我们交流的结果是,可以有三种方案,对单晶硅反射镜片进行赋能。”

“当然,具体要如何选择,还是请孟组长,你亲自拍板决定。”

贺宇和戚光、白展相互对视了一眼,语速极快地说道。

228:被否定的三套方案

孟浩双手十指合拢,顺在桌子上,然后将脑袋放在合成拳的十指上,满脸的期待。

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些想法了,但群策群力、群思广益,多听听别人的意见终究是没错的。

贺宇清了清嗓子。

在这儿,他的年龄最大、辈分最高、在科研领域的威望最盛,自然由他开口发言。

“第一的思路,自然是最常见的思路。”

“就是利用空天飞机或者运载火箭,将镜云中的单晶硅反射镜片模组发射上天之前,在单晶硅反射镜片模组的操控组件中,加上储电模块。”

“这样的话,既可以实现定期充电,也能够实现太阳能充电。”

孟浩皱了皱眉,并未直接发表见解,只是将选择权抛给了在场的其他科研人员。

果然,戚光又是第一个跳出来反驳的。

“不行。”

“这个方案肯定不行。”

“首先,单晶硅反射镜片模组所需要的运输空间就已经很大了……单晶硅镜片是极其坚韧且不方便折叠的。”

“再者,额外增加存电模组的话,会增加制造工艺与运输成本,完全不可行。”

孟浩点点头。

戚光虽说在为人处世上确实不行,但提出的否定言论,是有理有据,极其合理且令人信服。

第一个方案被否定,贺宇不急不恼。

似乎他对第二个方案才是最有信心的。

“嗯,增加额外的组件确实不太合适。”

“那增加太阳能板块,并且减少储电组件呢?”

“这样,既减少了工作组件区域的电池组,减少了制造工艺和成本;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和维护成本。”

不等贺宇说完,戚光再次跳出来,进行否定。

“还是不行。”

“增加太阳能板块,不是还是给镜云,单晶硅反射镜面模组增加了重量?”

贺宇皱皱眉。

被两次否定提议,就算是泥菩萨也会心中生出些许不快来。

贺宇将声音提高了数个度,以重音进行解释。

“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太阳板。”

“只需要将光电池芯片薄膜,涂装在单晶硅反射镜面的背面就行了。”

“根本不可能增加多少重量的。”

戚光,丝毫没有注意到贺宇的不爽,继续反驳。

“镜云,需要极强的操作敏感度。”

“在对单晶硅镜片进行翻转时,或许允许的容错反应时间只有短短的数秒乃至数十毫秒。”

“原本是正反两面的单晶硅镜片,在需要进行角度调整时,最大调整角度为180度;而如果将其中一面改造成光电池芯片薄膜板,也就是俗称的太阳能电池板,那最大调整角度就是360度,这是增加了一倍的容错反应时间,很容易就造成危险。”

贺宇,哑口无言。

戚光的为人处世、言语方式虽然令人厌恶,但有一说一,他反驳的理由确实很充分。

“科学是严谨的。”

“戚老的话,其实很有道理。”

首节 上一节 209/5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前女友带五个女儿找上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