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大国军工:开局从黑科技制霸全球

大国军工:开局从黑科技制霸全球 第235节

第三天。

似乎,所有周边国家都默认了这艘气象飞艇突然出现在三洲岛上空的举动。

别说扶桑国、菲宾国家这些海上近邻了。

就连驻扎在扶桑国海港,向来比较严谨警惕的鹰酱国第七舰队的战机,在每日例行巡航时,都懒得接近气象监测飞艇了。

“好。”

“很好。”

“非常好。”

“看来这帮家伙,是真的拿三洲岛作为诱饵,打算钓鱼呢。”

“想钓鱼?那就让你们连诱饵带鱼钩,全部被我们给吞下。”

“联系华荣科技,跟孟浩说一下,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吧。”

……

接连三天。

天象武器的总指挥官,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孟浩,一直在对天气控制器进行模拟演练。

位处在下方楼层,包括两千多名理工科大学生在内的近四千名工作人员,已经将初步的操作流程背得滚瓜烂熟。

就在等待严义正那边传来消息,准备进行实地演练。

“孟组长。”

“刚刚从东部战区得到消息。”

“我的气象监测卫星已经成功抵达三洲岛上方空域,并且经过三天的测试,没有任何一方势力出现进攻态势。”

“我们可以进行实地演练了。”

孟浩点点头。

很好。

按照原定计划,可以继续实施了。

“通知所有岗位,进入一级准备。”

“广播进行三次强调,这次不是演练,这次不是演练,这次不是演练。”

“准备进入实战。”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建设,研发工作后,天象武器,总算正式登上人类的历史舞台。

在拥有十层楼高的球形、天象武器控制建筑中,每层楼都放置了七八块大型屏幕。

这些屏幕上,呈现着与天象武器有关的一切数据、实景图像、以及孟浩的相关操作命令。

随着广播吼着进入实战后,近四千名工作人员,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全部进入岗位。

这,是不见硝烟的战场。

随着所有人进入岗位,并且进行开机检测的工作进行。

大屏幕上,天象武器的三大模块缩略概图呈现了出来。

这些缩略构图上,被分成数千个不同的节点。

每个节点对应着不同的岗位。

每个岗位的开机检查完成时,缩略构图上的节点颜色,便会由红色转为绿色。

“完全可控核聚变核能电站,准备完毕……”

能源供应模块,开机检查完成。

“地面赋能矩阵,开机检查完成。”

地面赋能矩阵的十二万多激光雷达单元的指示灯,全部呈现出健康的绿色。

“近地太空轨道,镜云模块,检查完成。”

一万多个红点,呈现出绿色。

“三大模块,检查完成。”

“开机工作完成。”

“可以启动,进入工作状态。”

天象武器,启动完成。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干预的大规模气象变化,即将开始。

“很好。”

“下面,我宣布。”

“能源模块,推入百分之五能源,进行机体预热。”

随着孟浩的命令下达。

负责完全可控核聚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开始缓缓推出能源输出。

此时。

透明钢化玻璃墙壁的外部,伴随着蜂鸣声,能源被注入六大地面赋能矩阵。

“地面赋能矩阵,进行能源转换,输出激光雷达,注意能源阈值为4.5%-5.5%,注意高能光束的热量输出。”

逐渐耀眼的激光,由点汇聚成面,宛若汇入大海的湖泊巨浪。

六大赋能矩阵的成规模激光束汇聚成为六道“墙壁”一般的激光矩阵,射向太空。

下面,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镜云模块,准备接受高能激光束,并且将能量投射到飞艇所在的目标海域。”

“注意进行角度偏振调整。”

“注意,不要出现偏振速率过快,造成不可控因素的出现。”

随着孟浩的令下。

两千多位操控员,满脸严肃,神色中尽是紧张。

257:目标海域,一切正常

龙国南部海域。

鲜有的艳阳天。

风轻云淡,波澜不惊。

整个海面格外平静,令人产生种岁月静好,静谧自得的感觉。

海洋,是天然的控温“设备”。

只要不是遇到极限天气。

数以亿万吨的海水,中和着热气流与冷气流,令较小单位面积内的温度保持着令人舒适的恒温。

跨海大桥工程,在持续地进行中。

数以万计的工人,热火朝天地干着活。

在他们的不远处。

天空中,悬停的气象监控飞艇随风微微波动。

处在飞艇尾部的5具螺旋桨叶,几乎保持纹丝不动。

这些螺旋桨叶,只有遇到大型气流过境或者让气象监控飞艇产生动力时才会运作。

“话说,这不是我们龙国的旗帜嘛?”

“龙国的气象飞艇居然跑到三洲岛上空了。”

一阵旋风,在海面上缓缓成型。

随后,旋风越刮越大。

很快,遍插在正在建设的跨海大桥上的红彤旗帜便开始迎风飘扬,不断飞舞。

“咦?”

“怎么好好地开始起风了?”

“我家是农村的,世代从事农业生产……按照我们老家祖辈的说法,这种天气、这种云层状态,根本不可能产生大风天啊。”

“得了吧,你家是在陆地上种田的,又没有海洋种地的经验。”

那名自称祖辈都是农民的工人,被工友含笑怼回来后,有些不服气。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数百艘渔船。

“就算是海洋上的天气同我们陆地的天气有很多差别。”

“那这些渔船,都是时代在海上捕鱼的。”

“他们为何都没有返航呢……或者说,如果真的有大风天的话,他们根本就不应该出海捕鱼啊。”

海面上。

零零散散地洒落着数百条大小渔船。

这里是公海。

属于公共捕鱼打捞的领域。

除非是联合国发布海洋禁渔区,否则他们只要是天气和煦,都会出来打渔。

而这些世世代代与海洋打交道的渔民,比现代化的天气预测设备都灵敏。

毕竟,日常播报不准的天气预报,出现失误最多是被收听天气预报的民众怒怼狂喷一顿。

而这些渔民,若是碰上大风天,遇上大型海浪来袭,那可是轻则空手而归,重则翻船人亡。

首节 上一节 235/5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前女友带五个女儿找上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