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118节

不管了,第三作者就第三作者,第四也行……

“高助教,带上我吧!”

“还有我……”

“那就闫宗江和沈英秀……还有没有?友情提醒一下:今天下午报审,项目明天就要正式开始,这会错过了,可就真错过了……”

“放心,不会……”

“高助教,是真的没时间!”

“好!”高胜东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可千万千万别后悔……

“那你们两个准备一下,明天找我报道。”

沈英秀举了一下手:“高助教,要几天?”

高胜东看了李定安,李定安摇了摇头:“三个项目都挺复杂,所以要研究多久,还真不好说!”

旁边有人暗暗鄙夷:装的倒像那么会事……

来这里,基本上就是为了这三件事:介绍、通知、选人。事情办法了,也就没必要多耽搁。

而且需要准备的还有很多,李定安当即给刚认识的几位学长学姐告着别:“师兄师姐,伱们先忙……”

“几篇小论文,不用这么着急吧?”

谈宏武,就是之前高胜东话刚说到一半就被打断的那位,他先是扶了扶眼镜,又笑着指了指仪器,“闻名不如见面,李师弟要不指点一下。”

态度很礼貌,语气也很客气,但意思却相当的不客气。

当然,和李定安无关,全是吴教授给他招的祸……

高胜东都抬起了脚,一听这句话,当即就停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光。

说实话,他等这一天,都等了半个月了。

他玩味的笑了笑:“那就研究研究?”

李定安很是无奈:你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是吧?

不过确实得露一手,不然天知道这样的破事会不会没完没了?

“谈师兄客气,哪里敢称指点?”

他说着往过走了两步,先看了看仪器屏幕。应该是东西刚放进去不久,上面还显示正在检测中,所以没有结果。

然后,又看了看旁边的两块瓷片。

是两块白瓷,看模样像瓷碗的一部分。但感觉稍有些怪:碗壁内部油润滑亮,外壁却暗涩无光。

其实是内壁施了釉,外壁却无釉,所以恰好,与一般的瓷器反了过来……

“谈师兄,这是反瓷吧?”

嗯,有点见识?

不过只要是玩清代瓷器的,只要稍专业点都能认得出来,所以对于“宋元明清考古、陶瓷考古”专业的研究生而言,这只是基本功。

谈宏武点了点头:“还有没有?”

当然有!

李定安指了指瓷片:“这应该是珐琅彩的粗胎!”

嘿哟……

一瞬间,所以人都打起了精神。

学的就是这个,在场这些研究生当然能认得出来。但稍稍看几眼,就认得这么清楚的,也就那么一两位,其中就包括谈宏武。

看来确实是有两把刷子,怪不得吴教授动不动就提,动不动就吹……

白如也来了兴致:“还有没有?”

还不够?

行,那我一次性说完。

李定安点了点头:“有……这是洪宪珐琅彩的瓷胎,并非官窑出品,不过也是名家之作,出自郭世五的‘觯斋’……”

什么?

所有人都有些懵。

只是这么几眼,你连手都不上,就敢断这么清楚:民国洪宪?

所谓的洪宪,指的就是袁世凯称帝时的年号,仅仅八十三天。可以说,他不仅断了代,更是直接断到了“季”……

要说在场的谁有这个本事……别开玩笑了。

要是只靠眼睛看就能看的出来,何必用“C-14”仪检测?

不对……C-14也绝对没这么精确,断出的时间区间值最小也在二十年左右。更何况,李定安还提到了郭五世、觯斋……

敢问他这后半句,靠什么样的仪器能测出来。

也别说这几个研究生,以及两位助教,即便是把吴教授请来,有没有这么快,有没有这么肯定?

众人还在恍惚中,李定安轻轻的叹了口气,出了实验室,高胜东连忙跟上。

听见关门的响动,七个学生加一个助理才如梦初醒。

“真的假的……这也看的……太快了些?”

“是啊,真就只是两眼,还没一分钟,甚至都没上手?”

“肯定是胡蒙的!”

“就算后面是蒙的,但前面那些他可都说对了!”

“这倒是……看来还是有点水平的……”

何止是有点水平?

白如暗暗叹了一口气:既便只说对了一半,李定安的水平也要超过在场的绝大多数人。

所以说,吴教授动不动就拿李定安来刺激这些天之娇子,不是没有原因的……

正当几个人议论纷纷,仪器滴了响了一下,白如下意识的一回头,然后……眼眶直接崩成了两个圆圈。

屏幕显示着一行行数据,表明已完成检测。再看给出的区间:80—100年……

瞬间,她心中生出一种怪异的荒谬感:真就是民国瓷?

再进一步,要真是洪宪瓷呢?

李定安只是随随便便的看了一下,都能赶的得仪器的精准度?

不……仪器算个屁,这前后测了半个多小时才给出结果,而且断代区间至少也得以“年”论,甚至说不准就有十多二十年的误差。

但李定安一张嘴,就断定在八十三天之内,前后也不过看了一两分钟的时间……

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同样的,七个研究生也被惊的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脸都快扭曲了。

“难不成是……机器坏了?”

“扯什么淡?”

“会不会有误差?”

“误差可能会有,但之前特意刮的是釉面上的粉末,而且用了质谱仪加速,所以误差最多不超过二十年……”

80—100年,即便可能有20年的误差,也没超出民国时期。

而之前,所以人看过,都猜测这是清早期的官窑珐琅彩粗胎,因为瓷质很深,恰好附合康熙时期珐琅彩瓷质的特点……

这这两个时期之间又差了多少年?

“难道……又是蒙的?”

这一下,再没人说话了。

从康熙时期引进珐琅彩,到现在三百多年,李定安为什么不说其它时期,只说洪宪?

他们很不愿意相信,但仪器屏幕上的那些数据却让他们不得不承认:即便是蒙,李定安也已经蒙对了一大半:反瓷、珐琅彩粗胎、民国时期……

更不要说他之后说的“洪宪瓷”和“出自觯斋”了。说实话,真要能蒙这么准,还上什么学,做什么研究,买彩票不更香?

一时默然,实验室里寂静无声,直到有人推开门,他们才再次回过神。

看到七个学生加一个助教,神情一个比一个的怪,吴教授很是好奇:“怎么了,愣什么呢?”

啊……吴教授?

对啊……与其在这里纠结,为什么不请教更为专业,更为权威的人?

白如反应了过来,用力的呼了一口气,拿起桌上的瓷片:“吴教授,能不能麻烦您看一看?”

“什么东西?碎瓷片……哪来的?”

“谈宏武从御器厂淘回来的!”

“以后来历不明的东西再不要带到实验室来!”

谈宏武立马认错:“老师,我记住了!”

吴湘斥了一句,才接过瓷片,仔仔细细的看了几眼:“珐琅彩的粗胚……嗯,这土质?”

看了看,稍想了想,吴湘又说:“这应该是洪宪瓷,不过不是居仁堂烧的,应该是郭世五的私窑出来的东西……”

啊?

八个人想不懵逼都难,他们回忆了好几遍,都发现:吴教授说的和李定安说的,一个字都不差?

而且同样的快,同样只是看了几眼……

现在,谁敢说李定安是蒙的?

真的就……这么厉害?

缓了好一阵,白如才深深的一叹:“吴教授,洪宪瓷……是不是还有什么非常显著的特点?”

“当然,不然你以为我真是火眼金睛,能看这么快?”

吴教授笑着,指着瓷片的断茬:“看这里,瓷质的颜色是不是比较深:这是因为土质中铁含量过高导致的,而JDZ,就只有瑶里乡的土是这一种……”

首节 上一节 118/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当代邪剑仙!睡一觉成神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