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135节

听称呼:依旧是……李老师?

问题是,他又叫吴教授“老师”?

真心的,两个人早已绕了两脑袋浆糊,越看越看不懂了……

郑总脸都笑僵了,心里则是暗暗叫苦:他再蠢也明白,今天怕是走宝了,而且还是了不得的重宝?

不然这些平时见都难得见到的权威人士,跑他这里干嘛?

同时,心里也对李定安的身份愈发好奇:不是学生吗,不是公子哥吗,怎么个个都称他为“老师”?

又惊又疑,却也没忘了礼数,他连忙往屋里招呼人:“各位,请……请……”

金教授则特意慢了一步:“吴教授!”

吴湘眯了眯眼:“金院长?对不住,外面太暗,刚才没看清……您这是?”

“我也是来看这批东西的,不过没争过您的学生……”握住吴湘的手,他又看了看李定安,“这位,真是您的研究生?”

“哈哈……”吴湘格外自豪,“这还有假的?”

金教授更迷糊了:“那他和何馆、吕院、马所、杨主任……嗯,怎么那么熟?”

“哦,这段时间他在带项目,与国博和故宫合作研究……”

怎么可能?

这个带项目的“带”,难道不是主要负责人的意思?

听都没听过……

“嗯,这事说起来有点复杂……”吴湘想了想,“你这样理解就明白了:我,包括吕院、马所、杨主任,都在给他打下手……”

什么?

金教授一个后仰。

真的,要不是手还和吴湘握在一块,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另外一个时空。

这也太魔幻了?

嗯,不对……

何安邦、吕本之、吴湘都不是三岁小孩,能这么胡闹?

一瞬间,金教授的眼晴里射出了两道光,刺到了李定安脸上。

郑总则是心肝儿发颤,后悔的肠子都青了:走宝不可怕,玩收藏的谁要敢说没打过眼,没走过宝,那绝对是世界第九大奇迹。

他后悔的是,这位看着年轻,怎么感觉跟长了八百个心眼子似的?

自己也是慌了头,怎么被他的一句话就给镇住了?

要是知道李定安的来头这么大,他何止是加一毛?

不直接加一亿,他直接改姓……

当然,钱都付了,合同也签了,甚至是大半的东西都般到了车上,他还能反悔不成?

何况这么多的业内权威人士在这,他以后想不想混这一行了?

越想心里就越苦,交待着小肖小贺给客人倒茶,他又忙把李定安拉到一边。

嗯,这是干嘛?

郑总没说话,先是双手合什,朝着李定安做了个揖。

“别,郑总,我受不起……”

“不,李老师,您受得起……”郑总苦着脸,“今天这事我认,就当交您这个朋友了,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他又拱了一下,“李老师,你让我明明心:到底是什么东西?”

一听这一句,所以人都转过了头,个个眼睛里都冒着光。

李定安想了想:“也不是不行,但我也有一个要求!”

“李老师你尽管说。”

“这些东西的来历……郑总没掺假吧?”

“李老师,这个你绝对放心……也不瞒你,其实我都准备转行了……嗯?”

郑总刚拍了一下胸口,又下意识的一愣:合着你是捡了一次不甘心,还想捡第二次?

看这神情,应该是没说假话。

李定安心满意足的点点头:“那我也不瞒郑总,是一幅画!”

“画?”

金教授想了想,“哪一幅?”

郑总也一脸的求知欲……不,是急的都挠脑门了。

李定安看了看他,又叹了一口气:“我这么说吧:郑总,其实你眼光挺厉害……”

我眼光厉害?

要厉害能栽那么大个跟头……嗯,跟头?

郑总愣了愣,直勾勾的看着李定安。

又见他点点头,然后,郑总脑子里“嗡”的一下,后脊梁杆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王……王时敏的画?”

“对!”李定安点点头,又往外瞅了一眼,“胡老师,麻烦你拿一下那幅画……就用画框裱起来的那幅,王时敏仿黄公望的《富春山大岭图》……”

“好的……”

玩收藏的打眼不稀奇,买到赝品仿品更不稀奇,但花四五千万买一件仿品就很少见了。所以这件事当时在收藏圈里还是挺轰动的,在座的大都听说过。

所以一听是这幅画,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画被拿了过来,又齐齐的围上来了一堆脑袋。

“别挤……”何安邦风轻云淡,“老丁,杨主任,你们帮着看一下!”

说着,还朝着李定安冷冷一笑:王时敏的画是国宝?

扯什么淡,乾隆的还差不多……

所以,别说看了,他连脖子都懒的伸一下。

吕本之和吴湘同样如此,动都没动。

因为李定安说的很清楚,就是清代御瓷,而不是什么画。

再者,国博和故宫就不缺清四王的画,该研究的也早就研究过了,和什么课题、项目就沾不上什么边,根本就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

所以只是极短的时间,该明白的人都明白了过来,又复杂莫明的看着李定安:你心眼子是真多……

李定安浑不在意,装模作样的往前凑了凑。

丁立成目露思索:“这不是王时敏的画风,但看技法,却又有点一脉相承的意思,也很是眼熟?”

杨丽川也点着头:“形象与意境和王时敏的差别很大,但这风格又很是熟悉,就是一时想不起来……”

李定安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只凭眼力,自己也能看到这里。

而金教授和郑总又看不懂了:听这意思,依旧是仿的?

正狐疑着,又听马献明喃喃自语:“不出意外,这画,应该是从皇室内廷流出去的……”

好家伙……

一瞬间,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好像在说:你一个玩瓷器的,竟然也懂画了?

所谓触类旁通,马献明当然懂,甚至要超过一般的专家,他们就是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什么时候,马所长字画鉴赏水平比专精明清字画的丁立成和杨丽川都高了?

何安邦眼一瞪:“要说说清楚?”

“我哪说的清楚?”马献明摸着后脑勺,稍一顿,先一指李定安,又指了指画上的《恭勤不倦》:“李老师肯定知道……就是他告诉我,这枚印是乾隆御宝……”

绕来绕去,又绕到李定这了?

所有人一顿,又齐齐的看了过来……

第137章 蒙古瓷只能提鞋

《恭勤不倦》,是乾隆御宝?

包括何安邦,吕本之,都使劲的回忆着,却死活想不起来。

故宫里倒是有座倦勤斋,也是乾隆时所建,但并不记得有印玺的记载。

也是因为留存的相关资料太少,而乾隆的印章又太多:除了这位,再没听过哪位皇帝的御宝有两三千方之多,而光是鉴赏字画用的,就有三百余方。

要不然怎么叫盖章狂魔?

哎……不对啊?

杨丽川反应过来,看着马献明:“李老师当时是指着‘印鉴’给你说的?”

“对?”

“那你还说‘可能’,‘应该’,‘不出意外’?”

“我倒是想说绝对,但也能认得才行!”马献明撇撇嘴,“除了章,上面全是满文,给你行不行?”

“哦……对,还是从伱们故宫的资料库里查到的……嗯,李老师让方志杰搜出来的……”

杨丽川顿时就红了脸,咬牙切齿的瞪着马献明。

李定安连忙打岔:“是几张满文的戏词,为乾隆御鉴钦定的宫廷连台戏《昭代萧韶》,上面就盖着这枚章……当年寿安公主远嫁奈曼部,陪户中就有专演这出戏的戏班,我就想查查这批蒙古瓷是不是也融合了戏曲文化……”

众人一怔,继而默然。

满文的……那没事了!

说实话,就连故宫里,精研满文的研究员也已不剩几个,堪称硕果仅存,一般的馆员不了解很正常。

而稍一顿,杨丽川眼睛一亮,看着吕本之:“吕院,倦勤斋是不是就是乾隆专门修来听戏的?”

“对,就是戏园子!”

首节 上一节 135/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当代邪剑仙!睡一觉成神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