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137节

要说有没有研究透彻,研究明白,那肯定还早。但要说论点和课题,全都是他一手归纳、总结、制定并完善的,他这个项目负责人名符其实。

所以吴湘才会说,他也在给李定安打下手。

高胜东也在旁边帮腔:“师弟,这很正常的,包括我也会时不时的讲课!”

能一样吗,你本来就是讲师好不好?

李定安犹豫了一下:“万一讲砸了呢?”

呵呵……怎么可能?

就李定安的知识储备量……你当国博和故宫的研究员真就那么谦虚,见谁都叫老师?

包括他这口才……就连国博最能说,最能扯淡的马献明都经常被他怼的一愣一愣。

所以,吴湘一点都不担心……

吴湘懒洋洋的往后一靠:“砸了就砸了……放心讲你的……”

“那……好吧!”

李定安叹了口气:光是一个蒙古瓷,就可以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中西方艺术融合”、“珐琅彩与浮雕瓷”等方面延伸出十多个课题。有了第一次,肯定就有第二次,以及N多次。

所以说,他这个“老师”,看来是要名符其实了……

西交民巷离故宫就只有两公里,转着念头的功夫,车就到了。

十数位文保员和研究人员严整以待,没几分钟,就将车里的东西一搬而空,全送到了研保中心。

前期的工作高胜东和舒静好已做了大半,剩下的就是录档,工作人员有条不紊。

“李老师,是御瓷对吧?”马献明双眼放光,“要不先让我瞅瞅?”

李定安点头:“可以!”

他也想看看,如果不靠系统,自己和权威的学者之间是不是还有差距,差距又是多大。

马献明兴奋的搓了搓手,来到了长案前。

瓷器不多,不到二十件,而相应的,每一件的特征都很明显。

“这是汉陶……”

“这是明代的瓷州窑……”

“这是清代定窑……”

“嘿……还有吉州窑?”

一件一件的看了过去,也就十来分钟,马献明就排除了其中的大部分。最后,就只剩两只晚清御窑粉彩瓶,和那两只青花碗。

“储秀宫的款……说不定就是慈禧御用……”

算是精品,但对故宫来说,早研究透了,所以肯定不是这两件……

马献明再次排除,最后瞅了一圈。

好像就剩这两只没款的青花碗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是一亮:看来就是这个了。

因为已经排除掉了所有的不可能……

在众人注视下,马献明拿起了其中一只:“嗨,西洋画法?”

“还是釉上青花?有点像釉上画珐琅的工艺……”

“浮雕瓷,还是浅浮雕?倒是少见……

浅浮雕?

高胜东听的有点懵,说实话,他是真的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凡提到浮雕瓷,指的就是高浮雕。

心中疑惑,他刚准备问,却被李定安轻轻的捅了一下。

他不知道,不代表没有,更不代表京大没有覆盖到相关的知识面。

只是因为这玩意绝了迹,连相关的工艺、记载也一同消失,所以资料中只是像征性的提了一句,学校基本上不会讲授。

所以,问是绝对不能问的,不然就等于自揭其短。

高胜东猝然醒悟,只觉脸上发烧:怪不得这两碗并非常见的浮雕瓷的胎刻工艺?

亏自己当初还告诉舒静好:仿的不伦不类?

吴湘则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怎么这么亮,感觉像是用了钛白……但是这颜色,又不太像……嗯?这颜色不对,从来没见过……”

马献明喃喃自语,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肯定是这东西,因为其它的都和“国宝”两个字沾不上边,但不知道是不是喝了酒的缘故,感觉就隔了那么一层窗户纸,却怎么都捅不破?

想了好久,他陡然一叹:“吴教授,吕院长,要不你们也看一眼?”

吕本之摇了摇头,吴湘也摇了摇头。

因为李定安电话里提过,他们早就知道答案。

刚才运进来的时候,他们又着重看过:没错,就是那东西。

当然,这是以果推因,所以才简单。说直白一点,确实只隔了一层窗户纸,但问题是,得有人提前扎个眼儿。不然就像马献明这样,打死都像不到那一方面。

“我反正尽力了……”

马献明挠着脑门:“那李老师,这到底是什么?”

“马所,你是喝酒了,所以思维和记忆受到了影响……”李定安笑着提醒,“这不是钛白釉……”

我当然知道这不是钛白釉,钛白只是白,却不会像这样亮晶晶,感觉像添了珍珠粉似的?

嗯,珍珠粉?

马献明猝然一愣,猛的把碗举了起来,稍一顿,又是一个激灵:“哎哟……珍珠釉?”

围观的研究员精神一振,全围了上来:“珍珠釉……岂不就是一品青花?”

“就是那东西,又叫六合同春!”

“我去,这是圆明青花……不是失传了吗?”

“史载当年八国联军进京,一把火全给烧光了……这两只是从哪冒出来的?”

“估计之前就流传出来的,估计世上就这两只……所以才是国宝,才是稀世之珍!”

“但看着不像……你看,这上面没珍珠粒……”

何安邦也愣了,一个箭步跳了过来,抱起了另一只。

“真的是圆明青花?”

李定安点点头:“对,又叫一品青花,但不是康熙时期由朗士宁所创的六合同春瓷,而是工艺经过演变进化之后,晚清官窑独创的珍珠釉瓷……”

听到“圆明青花”、“一品青花”,何安邦眼睛发光,后面的压根就没顾上听。

因为史料明确记载,这玩意早绝迹了,同圆明圆一道烧了个精光,包括工艺技术。

也因此,偶尔才会在史料中提到,但大都是一两个词。

但这会,突然冒出来了两只?

这不是国宝是什么?

嗯……不对?

惊诧了一阵,何安邦又发现了疑点:“这上面的珍珠粒呢?”

哪有什么珍珠粒?

李定安又解释:“我这么说吧:当时的六合同春与一品青花都是独属圆明圆的陈设御瓷,经常一同摆放,就是这个原因,凡史料记载,有六合同春就有一品青花……也因此被统称为圆明青花。

到后面,东西全被烧了,留下的资料也少的可怜,久而久之,后人就把这两种瓷器当成了一种东西……所以,六合同春是六合同春,那上面的粒也不叫珍珠粒,只是浮雕粒,真正的珍珠釉瓷,指的就是你手上这一种……”

珍珠釉……珍珠釉……

什么意思?

何安邦一愣,猛的瞪大了眼睛:“意思就是这上面的釉,是用珍珠上的色……真的珍珠?”

“对!”李定安重重一点头,“所以才说这东西是稀世之珍……”

“嗡”的一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许多的人的脑海里浮现出同样的念头:天方夜潭!

因为珍珠这玩意说白了就是蚌的分泌物,是有机物质,温度稍高点就会脱水、变色,超过一百度,就会烧焦、分解、甚至是风化。

也别说用火烤了,在太阳底下晒的久一些,都会变质,开裂。

现在却说,拿这东西给瓷器上釉?

这是工艺?

这是黑科技好不好!

但正因为如此,何安邦反而愈发相信,这玩意是真的。

因为吕本之和吴湘的态度,更因为他们此时淡定的神情,也更因为马献明双眼冒着贼光,还咬着牙,不断的给他使着眼色。

还能是什么意思?

抢……

他放下碗,郑重其事的问:“老马,是不是有相关记载?”

“有!”马献明斩钉截铁的点着头,“故宫里有,京大也有,包括我们也有……但一直以来,科学界一直认为是史料记载有误,后人以讹传讹……包括现在,也还没有成熟的珍珠高温处理的相关工艺……”

科学界?

现在都没有成熟工艺?

何安邦都有些懵。

史料确实记载有误,但得反过来。也就是说,这两只碗的出现,不但推翻之前与相关的所有的考古、瓷器等学术成果,还包括相应的科学研究成果?

这一下,不但是越了界,堪称是一越越到了银河系……

那要是等相关的课题立项,是不是不亚于一场学术地震?

首节 上一节 137/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当代邪剑仙!睡一觉成神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