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192节

“叶高山,合着专案负责人不是你,到时候被撵你海边搜渔船的也不是你,对吧?”

“啊……我没这么想,我就是觉得那么好的计划,不用太可惜……”

“可惜个屁……他就防着你这一招呢!”

张汉光叹了一口气,“你也不动脑子:为什么他耍了个回马枪之后,最后买的还是提前的航班,而不是推后的?”

要是订推后的机票,王成功和孙怀玉不知不觉就跑沪上去了……这是特意提了个醒……

嗯,王成功和孙怀玉被他发现了?

应该不是,但他十有八九知道,警方有人跟着他……

瞬间,叶高山的眼珠就瞪了出来:“这小子怎么这么贼?”

防坏人自然不在话下,腰都能给你闪折了。而且还能防警察:既能打乱警方的步骤,避免把他当诱饵钓鱼,还有免费的保镖用?

啧啧,便宜占尽不说,还一点力都不想出……

张汉光呵呵了一声:“还有更贼的呢!”

他现在有点怀疑,王成功和孙怀玉其实已经暴露了。

不然前两天还捂的严严实实的压手杯的实验数据,后两天突然就当垃圾一样的四处扔?

怎么想怎么觉得,这是怕警方对他的重视力度不够,不派人去沈阳保护他,故意的暴露了点实力……

“这小子有点油,还有点神:于正则要什么我们给什么,社科院的大家伙都借用了两回,但比起李定安,也别说后面的压手杯了,他还没李定安在国博那三天闭门造车研究的多……”

张汉光叹了一口气,“所以,通知王成功和孙怀玉,看仔细点,别出什么意外!”

这倒是,照片传回来的时候,于正则的眼珠子差点没掉地上,一个劲的说不可能,不可能……

所以说,人家还真就是国家级的人才,磕点碰点都是损失。

既便从办案的角度来说,李定安研究的越多,就等于线索越多……

叶高山重重点头:“明白!”

……

181.第179章 良品坊

“咯轧轧……咯轧轧……”

顶棚上的中央空调努力的吹着风,就像拉着破车的老牛,颇有几分力不从心。

郑万九抓起茶几上的宣传彩页,用力的扇着,但汗水依旧止不住的往外冒,衬衣都湿了大半。乍一看,就跟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这破酒店……还三星级?

都快老成古董了……

就想不通,放着五星级的酒店不住,李定安非要住什么金盾宾馆?

他嘀嘀咕咕的骂,又扭着油晃晃的脖子往门外瞅。

下午两点多,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街上的行人稀稀落落。酒店里同样如此,大厅里空空荡荡,除了他,就只有两个前台的女接待站在吧台里,再多余连个鸟影子都不多见。

李定安怎么还不来?

一点十分下飞机,这都快两点半了……

看了看表,刚抬起手腕,耳边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郑总,等久了吧?”

郑万九下意识的一抬头:哎哟……我靠……

李老师,别人是换脸,您这是换头啊?

但仔细一看,好像也没多大改变,不过是将原本疏松蓬软的头发梳成了欧美大背,得体的衬衫西裤换成了肥阔的T恤和牛仔裤。

脚上也不再是皮鞋,而是一双花里胡哨的滑板鞋。

除此外,就脑门上多了一副墨镜,但给人的感觉,不止是装束变了,连气质也截然不同……真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李老师这打扮……啧啧……”郑万九想了半天,“真是紧跟潮流!”

“又不是在单位和学校,不用那么讲究。”

“这倒是……到这会,我才觉得您像是年轻人……”

随口恭维着,郑万九递上了身份证。下意识间,一抹耀眼的绿光从眼前划过,他不由的多看了几眼。

好家伙……正阳绿的翡翠,还不带一点雾?

嗯,还有这块玉……唏……螭龙、勾云纹?

看他双眼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的手,李定安笑了笑,又摇了摇手腕:“有点扎眼,但这次时间短,咱们尽量速战速决!”

“明白,我懂!”

郑万九用力的点点头。

用古玩界的行话说,这叫亮山门,跟做生意的老板开豪车,戴名表是同样的道理:看到没,不差钱,所以别磨叽,拿好东西出来……

办好了手续,两个人提着行李进了电梯,李定安又交待:“这次我就是钱多的没地儿花的富二代,你就是跑道儿的(经济人,帮闲)……还有,眼力稍稍收着点。”

“啊……为什么?”

“不好跟你说……但你要发现东西不对,比如发现山头(修复后的古董)或是八爷(高仿),尽量别吱声,使眼色就行……”

郑万九更听不懂了,想了想,他又扑楞着眼皮:“那万一遇到好东西呢?”

“别万一,当然是越多越好……真要碰上,你就可着劲的收!”

李定安不由的笑了,“郑总,哪有钱掉脚面上不捡的道理?”

郑万九松了一口气:那就行……

“地方打听好了吧?”

“我办事,你放心!”

“那先对付一口,再休息一阵,养足精神……”

李定安看了看表:“就五点半吧!”

三个小时后,王成功和孙怀玉也该追到这里了……

“没问题。”

“好,那就先吃饭……”

……

两人各开了一间,正好门对门。也再没到外面去,只是叫了酒店送餐,也就刚吃完饭,郑万九刚离开,手机又叮咚一响。

是一份加密文件……噢,舒静好发来的。

发现那只高仿杯的秘密之后,李定安就请舒静好帮忙,让她在故宫和国博和资料库中搜索相关资料。两天了没有回信,他还以为舒静好没有查到。

这会再看,文件后缀有“jdp的字样”,估计没电子档,只有纸质档案,所以舒静好只能拍照片。

不过能找到就不错了……

李定安输入了密码,本以为文件不小,但几乎是“唰”的一下,就传输完成了。

嗯,怎么只有几张?

不应该啊……何安邦说的很清楚:当时的镜瓷,申报的可是部级项目……就算不用车拉,几百页的资料还是有的吧?

狐疑着,他又点开了手机,当看到第一份文件上的名字,李定安恍然大悟:镜瓷项目发起人申报人,以及项目负责人,都是林子良?

他还真知道这位:原故宫博物院宫廷瓷器研究所的所长,古瓷保护与修复技术方面的学科带头人,还是当时由文物局牵头成立的中国文物学会的副会长。

他风光的时候,何安邦还只是国博文保院的小组长,刚评副高。吕本之还在南京博物馆研究明瓷,马献明还是故宫的副研究员,杨丽川还在沪上国画院。

噢,对……马献明的老师,已退休的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叔才,当时还只是林子良的副手。

而当时的林子良,才将将三十出头。

但很可惜,后面因为涉嫌贪污、受贿、学术造假、利益输送,林子良不但被双开,还被判了刑。好像又过了半年还是一年,就自杀了。

不过李定安还真不知道镜瓷项目是他申请立项并负责的,而且还涉及学术造假和利益输送。

怪不得找不到相关文件,十有八九是当初办案的时候被有关部门搜走了……

除了项目申报文件,还有部委纪监委的双开通告、法院的判决文书,以及之后他自杀的案情通报。

除此外,还有几篇论文,全是古瓷保护与修复相关,李定安还在上面找到了陈叔才和马献明的名字。

陈叔才是其中一篇的第二作者,马献明则排最后……中间还夹着三个名字,所以纯属是打酱油。

再看内容:浅论变色釉瓷的光学原理。

看似是浅论,其实题目很大,内容包括各种釉瓷的基釉构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具体成份及着色比例。

以及工艺处理、不同温度下的物理并化学变化,及成品在不同光源下的呈色。

而论文最后,又提到了变色釉的反射……李定安一眼就知道,这已经涉及到镜瓷的成项了。

不过只是浅浅的推导了一下,都还没有形成成体系的理论。

再看时间也能对得上,就是镜瓷项目申报的前几个月……应该就是这之后,林子良申请的课题。

可惜,研究了三年,不但没研究出个结果来,连人都没了。

暗暗感慨着,李定安又往后翻。越往后时间越早,最早的一篇据今已有十六年,应该是林子良刚到故宫时写的。

当看到具体内容时,他不由的眯起了眼睛:古瓷釉面修复之三,弱酸洗碱釉,弱碱洗酸釉……

普通的学者乍一看,这是什么鬼理论,你这是修复还是破坏?

这么反着来,再好的东西也能洗成一团浆糊。

但李定安前两天才研究过:完全可行,不过还要加其他东西,比如弱酸还要加小苏打再中和一下,洗过后立即要用核桃油保色。

换种说法,缉私局的那只青花盘,就是用这种方法做旧的。

好家伙,那伙人十有八九就是从这里学到的,问题是别说国博,即便是林子良任职过所长的故宫,竟然也没有相关的成熟技术?

吕本之肯定不知道,等他调到故宫,已经是七年之后了。

马献明应该知道一点,即便他不知道,他老师陈叔才给林子良做过好长一段时间的副手,想必了解过。

首节 上一节 192/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当代邪剑仙!睡一觉成神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