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的金融科技帝国

我的金融科技帝国 第476节

  一夜之间,大家都开始研究如何在微信上面提升“支付信用”的积分等级,各大交流群和论坛也都在研究讨论,而且有大神很快就出攻略指南了。

  支付信用主要分为四大项:资产证明、身份证明、行为积累和履约记录。

  这四大项各有权重分配,综合下来决定了个人信用等级的高低,用户填报的真实信息越完善,积分升级的就越快也越高高。

  资产项主要是房产、车产、现金资产等;

  身份项主要是学历、身份证、工作信息等;

  行为积累项主要是根据用户在移动支付、购物、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公益等场景的汇总数据,而且这些对履约记录较少的用户的积分评估非常重要。

  履约记录项,顾名思义就是看一个用户的履约情况如何,如果出现违约会极大的损害信用,只要一次违约就会导致信用积分也会断崖式跳水,后面想要恢复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新功能一上线,网友们乐此不疲的研究着如何提升自己的信用积分等级,因为相关的服务非常丰富,非常便利且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一波直接掀起了全民讨论信用生活的话题。

  ……

第833章 【出道即巅峰与随之而来的质疑】

  网友们发现微信上的“支付信用”功能还有一个叫“信用PK”的小游戏,可以和朋友一比高下,也是为了方便了解身边朋友的信用水平。

  如果对方授权同意,还可以直接查看对方的信用积分。

  此外,值得一提的地方便是开通该功能的用户均为实名认证的用户,依托微信这个平台,覆盖范围巨大,让许多原来传统征信没有信贷记录的人群,现在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信用评级。

  到了第二天早上,微信运营团队在其官方微博上发了一条动态博文,正式宣布“支付信用”功能上线首日,开通用户数量突破了1200万。

  这个数字规模震惊业界,按这个势头不得半个月破亿?

  堪称出道即巅峰。

  不过这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背靠一个用户规模已经突破6亿之众的超级社交平台,而且都一致认为开通“支付信用”功能的用户规模,未来大概率会和微信平台的用户规模持平。

  一时之间,网友们纷纷在朋友圈上晒自己的信用积分等级,也晒和朋友的“信用PK”结果。

  微信此次更新的新版本内容,可以说是让人们对自己的个人信用情况的重视程度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对于征信这个事情,原本很多人都不太关注的,也不怎么在意,因为平常几乎用不到,尤其是在工厂打螺丝上班的普通大众,觉得与自己相距太远。

  但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在乎并主动去经营和维护自己的个人信用,因为信用评价越高,真的可以给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

  信用积分达到高于600分这条线,即可享受租房免押金等服务。

  开通“支付信用”功能的用户,都在从各种途径提高信用积分等级,总之越高越高。

  不但可以装X,信用积分越高也有很多特殊待遇,其中大家最关注的还是与医疗方面挂钩的事情,也就是“先诊疗、后付费”这一服务。

  这也是“支付信用”功能里面目前的各项服务中对信用要求最高的一项,该服务的门槛就要650分的信用积分,医疗费用在5000元以下需要达到高于675分才可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

  以此类推,后面可以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的各费用档位对应的信用积分为:高于700分对应1万元档位;高于725分对应5万元档位;高于750分对应10万元档位、高于775分对应15万元档位,高于800分对应最高额度50万元档位。

  事实上,不同档位积分对应的额度,代表了一个用户的履约能力上限评估,不只是在医疗领域可以用,在其它领域的消费也同样适用。

  比如一位用户的信用积分高于800分,代表了平台方评估他在50万元范围内具备信用基础和实际履约能力,那么他去买车也可以进行“先提车、后付费”的服务。

  只不过目前还没有与车企达成合作,但这也是平台努力的方向,未来肯定是要引入更多的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而丰富整个信用生态系统,变得多样性。

  不过同样是在今天,舆情方面出现了质疑的声音,昨天都是一片赞扬和网友们的热议,今天就出现质疑声了,显然是别有用心的人在使坏,水军开始出动了。

  昨天是措不及防,今天回过神来了这才开始动手。

  而质疑的重点便是对用户个人隐私的采集问题,没等微信运营团队出来发声,方鸿直接就质疑声在他的个人微博账号上发了一篇动态博文回应质疑:

  【关于网上出现的一些对“支付信用”的质疑声,微信运营团队目前里外忙的不行,我替他们说几句吧。该功能不会采集用户聊天、短信、通话等个人信息,也不会采集、追踪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即便经过了用户的授权,也只采集必要的、有效的、与经济和信用评价有关的各维度数据。

  除了法律另有规定的特殊情形之外,用户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输出,无论是信用支付功能,还是第三方合作机构,都要获得用户的授权。没有用户授权,无论是该功能亦或者合作机构,都不能调用用户的数据。

  此外,量化资本提供技术支持,所有数据通过科学的评分模型运营计算,无人工接触,系统还会通过算法规则自动将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

  还有就是风控管理也引入了群星资本的风控系统,拥有卓越的信用管理系统建设经验和汇聚行业顶尖的数据科学家和金融行业的翘楚,深度融合了传统信用评估和互联网创新信用评估,对行业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洞察。

  群星系旗下的各网络平台拥有海量的用户数据,不可否认我们确实掌握了用户大量的隐私信息,这是用户对我平台的信任,用户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平台得以强大的根本,这既是信任也是责任,当用户不再信任我们的时候,也将是衰败的开始,自掘根基的事情我们不干。

  法律的要求是最低标准,而我们对维护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是高于法律的最低标准的,咱们站着就可以把钱挣了,不差那点昧良心钱而自砸招牌,脑子不抽风不难算这笔账的得失。

  一言以蔽之:国家好不好,百姓心里知道;老师好不好,学生心里知道;产品好不好,用户心里知道。】

  方鸿这条回应博文更新出来,很快就被各路网友转发热议,轻轻松松就拿到了百万点赞,尤其是博文最后一段话,网友们纷纷表示大佬就是大佬,讲的既接地气又有水平,也被各路自媒体转发引用。

  这篇博文回应打消了很多对隐私有顾虑的用户,想了想确实有道理,群星资本有站着把钱挣了的实力,这一点已经有无数的例子证明了。

  近期最典型的就是上个月反向狂割华尔街这一大手笔,还因此促成了群星资本全面介入重塑医疗领域。

  再退一步讲,其它企业机构对个人隐私的滥用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因为这方面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法律针对性的管理,属于监管缺失地带,一些人抓住法律的漏洞拿着“法不禁止皆可为”的大旗当挡箭牌谋取利益而胡作非为。

  而群星资本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还能自我约束并且管好旗下的一众控股子公司。

  一对比那简直就是白月光。

  这才是大企业应有的大气节,正如方鸿说的那句话,产品好不好,用户心里是知道的。

  多年来的口碑搁那摆着的,不只是说,而且一直在做,大众也都是看着的。

  刚刚冒头的质疑声,随着方鸿的一篇博文很快就被破掉。

  ……

第834章 【战略入股】

  就在大家热议之际,方鸿刚刚发了一篇博文不到二十分钟,紧接着他又在微博上面更新了一条动态:

  【另外再跟大家爆料一个事情,微信运营团队这边就“支付信用”这个功能的建设,目前正在跟几家大银行洽谈,若是谈的顺利,双方正式达成合作,引入“支付信用”全产品体系,在取得用户授权之后,将借助“信用积分”作为在线发卡、风控等依据,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这条微博发出来,很多人都在猜测是哪家银行,因为方鸿没有爆料具体是哪家银行。

  不过也有几个关键信息,首先谈合作的银行不止是一家,而且是大银行,那就首先可以排除地方上的一些小银行了。

  到了次日,也即是10月24日周五。

  答案就出浮出水面了。

  量子跳动对外发布了一条重磅公告引起了关注,正式宣布旗下运营微信的所属子公司敲定D轮融资事宜,引入四大战略合作伙伴。

  这四大合作机构,赫然便是四大行。

  本次D轮融资由四大行共同携手战略入股,每一家银行机构占总股本比例为5%,合计占该公司总股本20%的股权比例。

  本轮融资微信按照3500亿的投后估值,融资高达700亿元人民币之巨。

  消息一出,当天便在资本市场引发了轰动,融资额度确实是一笔天文数字,但相对估值却不高,就微信目前的价值是绝对不止3500亿的,市场公允的估值就老早超过5000亿了,现在只会更高。

  不过,这种情况自然是不能只看表面,何谓战略入股?

  引入四大行战略入股,看不见的隐形效益那可多着呢,比如一些看不见的背书,这一点业内人士其实也都知道。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来没有缺过钱的微信这次D轮融资也确实是倒车接人,四大行也是拿到了其它投资机构根本就拿不到的参股价格,若是按照目前的市场公允估值,700亿只能拿到12%左右的股权。

  其它投资机构拿不到这样的参股价格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其它机构也没有四大行那样的优渥资源,别的投资机构参股只能给钱,其它给不了。

  微信又不差钱,群星资本更是穷的就剩钱了。

  但四大行不只是可以给钱,其它投资机构给不了的资源四大行能给。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行携700亿战略入股,这笔钱其实还是在四大行手里,入股了没有错,钱是打入微信所属公司的账户上也没有错。

  但微信不缺钱,花不完,所以这钱还是要存着,那毫无疑问这钱肯定还是存在四大行了。

  于是,四大行依然可以拿着这些钱去做信贷业务或是其它业务,该怎么展开就怎么展开,无非就是走了一道流程,然后微信所属子公司账面上多出700亿的票据。

  毕竟现在的微信确实不差钱,不急着用这么多钱,真出了紧急情况,这不是还有爹的爹,群星资本在一边兜着的嘛,资金的周转是肯定不会出问题的。

  其它各路投资机构羡慕是真的羡慕,圈内人都知道微信大概率是要上市的,而且不会太远了,也都想着到时候参与认购上车。

  从过往的例子来看,群星系的公司上市,都会给二级市场足够的溢价空间,IPO认购了几乎是稳赚不赔。

  只是没想到在这个当口,在上市前夕还能在一级市场倒车接人,也就四大行有这个待遇了,既羡慕又羡慕不来,而且从微信所属子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除了群星系的量子跳动这家母公司之外,其它的大股东都是清一色的郭嘉队机构。

  这也从侧面诠释了一个道理,真正的优渥资源,从来都不出圈,尤其是在金融这个行业。

  一些所谓的好资源出圈了,往往这里面都是暗藏着天雷,接了多半就成了接盘侠,砸在了手里哭都找不着地,这一点同样在金融行业尤甚,这个最注重信用的圈子骗子最多、骗术最高明,层层嵌套的骗局哪怕是行内的专业人士都未必能看得清,专业人士着了道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四大行战略入股微信的消息一经公布,外界都一致的翻出了昨天方鸿更新微博爆料与几家大银行合作的事情,基本上是对应上了。

  那几家大银行,不出意外就是四大行了,这一点在今天的消息出现之后,基本没人怀疑,就差后面正式官宣。

  而这也进一步打消了用户心中的顾虑,几乎可以说是四大行做信用背书,如果这都还不信任,那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值得信任的,其它的更是靠不住。

  但这个事情对信心提振最大的还不是用户群体,而是第三方企业合作机构。

  微信的“支付信用”要推进各大应用场景,实现信用金融、信用租车、信用酒店、信用租房、信用婚恋等一系列场景。

  那就得打消这些第三方企业的顾虑,群星系的“全家桶”固然是覆盖了很多应用场景,但显然还是不够的,必须得引入更多的第三方企业合作,让整个信用生态体系足够多样性。

  只要实现了这一战略目标,那么以后的微信就不止是一款社交媒体软件这么简单了,而是蜕变为万千大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就跟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一样息息相关,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此,微信的地位将在理论上也在事实上形成不可撼动、无可取代的垄断地位。

  四大行战略入股的消息也确实给了很多第三方企业提振了信心,打消了一些风险上的顾虑,风险问题解决了,剩下的肯定是上车了呀,这点洞察力都没有那活该赚不到钱。

  微信这个平台,用户规模如此庞大,没有道理不上车,毕竟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盈利增长点。

  值得一提是,四大行的战略入股也让很多人进一步刷新了对群星资本的认知,最难受的莫过于是医疗系统当中那些或吃回扣、或腐化、或带着原罪的一批既得利益群体了。

  他们发现想要扳倒方鸿,几乎是难于上青天,四大行的事情再次诠释了什么叫根正苗红。

  在此之前,他们就没有发现有任何一家非国家队的企业,能够拥有这样的待遇,这说明什么?说明方鸿现在是备受高层的赏识和倚重。

  若是放在古代,妥妥的是御前大红人,得势如此,加上影响力如此,想要将之扳倒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还不是最无奈的,最让他们无奈甚至有些无力的是,方鸿现在还如此年轻,熬都熬不死他,那通过蛰伏暂避锋芒熬死他的这条路也行不通。

  没把他熬死自己铁定是先走一步,自己先走了他还能继续干个三十年没有任何问题,简直越想越想吐血。

  ……

第835章 【头条,必须要它的控制权】

首节 上一节 476/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都市到宇宙最强

下一篇:谁让他做游戏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