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51节
以后再利用大厦的租金、工厂的利润,继续投资地产。由于他很欣赏置地的风格,所以暂不打算利用过多的银行贷款,而且也不敢,毕竟这几次地产暴跌,对他影响很大。
稳定,很重要!
.......
林志超从海外回到香江,心情非常的不错!
首先,从香江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已经非常好转,大概很快将逐渐恢复平静。
其次,此次他去海外,先后去了美国、日本,花费二十多天时间,收获满满。
在美国,他和奥黛丽投资的IBM股票,正在逐步清仓,总计约4.3~4.5亿美金,获得五倍多的升值;至于长江投资基金的股票,则暂时没有动,打算明年初开始清空,预计有1.8亿多,获得四倍多的升幅。
也就是说,这些股票全部套现后,奥黛丽赫本拥有2.2亿美金的现金流;而林志超也拥有4亿美金的现金流,这些资金林志超打算不拿回香江,存在海外的多家银行(瑞士、伦敦、纽约),以后作为家族投资基金。
而在日本,林志超又订购了‘10艘22.6万吨’的油轮,其实是明年(1968)的计划,但现在日本造船业繁忙,十二个月不可能下水,所以他干脆提前订造,16~18个月时间就可以相当于少掉两个月。这还是日本造船厂给林志超开绿灯,才有这个效率。
“老板”冯永发来到老板办公室,恭敬的招呼。
“嗯,坐!”林志超示意他坐下来汇报工作。
并不是坐在沙发上,毕竟有些远,而是林志超办公桌不远的一张椅子上。
冯永发坐在椅子上,随后汇报道:“我向您汇报一下亚洲航运的情况!”
林志超点点头,环球集团有两家上市公司,一家亚洲航运,一家隆丰国际。其中亚洲航运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林志超打算培育起来的对象;至于隆丰国际,则没有用心培育,暂时留在手里再说。
所谓用心培育,就是想尽办法造新船(新股融资、发行债券、大量举债),然后发展壮大;所谓不用心培育,那就是正常的发展(少量贷款)。
“亚洲航运目前75万吨的载重量,发展潜力很高,手中的现金流充足......明年初,可以考虑建造两艘22.6万吨的VLCC......持股方面,我们已经增持至71%,趁着这次股灾......”
听着冯永发的工作汇报,林志超很满意亚洲航运的发展。为了掌控这家公司,环球集团安排了四名董事,冯永发任职执行副董事长,算是替代林志超实际管理。
亚洲航运75万吨的船,有三艘10万吨、两艘13万吨,合计57万吨油船;其余船只,都是十多年的二手货船。这家公司,后期会发展油船为主。预计发展至1972年,能有250~300万吨的船队。
“各方面都发展不错,这家公司,后期可以作为我们旗下一个上市旗舰!隆丰国际那边就不要发展如此冒进,有一个油船旗舰上市公司就行!”林志超点评道。
冯永发点点头,说道:“嗯,我明白。”
随后,林志超讲道:“明年我们要发展货柜集装箱运输,日本那边的造船厂已经对胜利轮改造,完成技术可行性的报告,所以我们手中的六艘胜利轮都要改。”
冯永发立马说道:“只是港府还没有规划地方,招标集装箱码头?”
林志超说道:“预计就是明年的事情,我打算联合海陆联运投第一个货柜码头。而且,货柜箱运输改造好之后,也可以暂时租给别人,或者自己开辟航线。”
冯永发知道,老板一向看好货柜箱运输。港府在1965年也组织部门进行了调查前景报告,只是还没有招标计划。
“老板准备将华星航运作为货柜箱运输的企业?”
林志超说道:“不错,华星航运以后就专门发展货柜箱运输,更重要的是,时机成熟我打算将它上市,进行融资发展!”
先用六艘二手货柜船搭建台子,再在1970~1971年将它上市,集资上亿港币,去订购货柜船。这样一来,就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去发展航运公司,等到八十年代时再进行私有化。
货柜箱真正发展起来,得八九十年代了,就跟油船一样,也是逐步增加商船占比。
“好,我明白了,会尽快将华星资产重整方案拿出来。”
“嗯”
这样一来,环球集团有三家上市公司,包括筹备上市的华星航运。亚洲航运是油船、华星航运是货柜船,而隆丰国际则是林志超的一枚棋子,以后收购九龙仓时用得着。
独资不上市的企业是环球航运、合资不上市的企业是寰宇航运.......
组织架构清晰明了,当然孙公司就太多了,毕竟每一艘船都是一家公司,但实际上只是单独做个财务报表而已,其它都是一家公司管理。
........
11月19日,周末。
吃早饭的时候,许彩英高兴的说道:“今天无线电视台启播,香江终于有彩色节目了!”
她在海外时,看英语节目完全没有问题,对于彩色的电视还是跟热衷;香江的丽的电视台都拨了十年的黑白节目,确实够腻了。
实际上,无线电视台在1965年招标时,利孝和也邀请他入股,不过林志超拒绝了,也没有单独去投标。而无线电视台的大股东是三家洋行——汇丰、和记、时代生活国际公司,大概都拥有200多万股;至于私人股东利孝和、利荣森、利荣达、邵六叔等,都只有几十万股,只有别人的零头。
林志超若是加盟,也只有几十万股,利孝和不过是看中他的‘爵士’身份和影响力。完全没有必要,林志超打算八十年代初收购丽的电视台,何必要去参一手呢!
对于林志超来说,如果传媒只能在香江发展,他宁可不做。所以林志超八十年代进入电视业,自然是盯着全球市场来的,主要就是节目版权、卫星电视等,甚至是提高香江的影响力。
所以太早做,也完全没有必要!
林志超说道:“上午九点,TVB用微波科技为全港观众直播奥门格兰披治大赛(赛车),这是香江首次现场直播电视节目,等会大家可以看看。”
最近他也听到宣传,上午九点是直播奥门的赛车比赛。但实际上晚八点,TVB才有第一个彩色节目——欧美剧集【鼠纵队】播出,放完之后是由香江电台制作,反映市民生活的情景喜剧【太平山下】;第二天,便有沈殿霞、梁锦波主持的综艺节目《欢乐今宵》。
大概就这样,此时的电视台并不是24小时播送。哪怕是前世的林志超也知道,小时候电视台过了十二点,都是一个圆的花花绿绿的马赛克。
“好耶,有赛车可以看!”儿女们纷纷高兴的说道。
“吃饭吃饭”
一家人很是温馨!
这个时候的林志超突然感觉到,进军传媒产业的重要性,丰富市民的生活,很是有成就感。
吃完饭,林志超躲进了书房,脑海里思考着事情。
他的事业突然要增加了很多,让他有些‘不放心’感觉,但又不能不做,或者晚点等儿子来做;这是因为,林志超做某一件事,都是找准最好的时机切入,错过机会就是落后。
环球集团、长江实业集团、长江工业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东方传媒、优衣库服装公司,这就相当于林志超有六家集团公司。
前三个依旧是最重要的,但香格里拉酒店、东方传媒已经开始发展,也需要他一些精力;至于优衣库服装公司,这些年发展下来,已经处于稳定发展,但也需要开始突破。
“咚咚.....老公,在想什么?”唐彩芸走进来,关心的问道。
这个男人几乎很少将工作带回家,有时候宁愿加班,也会回家工作。今天周末,居然躲到书房,有些异常。
林志超示意唐彩芸坐下,随后他说道:“你觉得让瑞寰大学毕业后就回港,加入长江实业集团如何?”
以前他嫌弃大儿子毕业时也才二十岁,现在他却迫不及待身边有至亲加入公司,虽然林瑞寰加入公司也是从低层管理做起走,甚至可能是普通职员。
唐彩芸见林志超的样子,立即明白一些事情,便说道:“很好啊!瑞寰心智早熟,他告诉我也没有打算读硕士,打算在国外工作两年。”她感觉老公有些累,心中很是心痛。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正好后年毕业后,去新加坡加入乌节路的购物中心项目。”
唐彩芸问道:“这个项目什么时候开始?”
林志超说道:“李律师已经找过我了,说希望可以动工一个购物中心。我打算明年上半年理想,预计1971年开业。”
其实,今年中就可以立项,但被林志超一直拖着。
唐彩芸说道:“老公,要不给我也安排实职吧,反正我锻炼那么多年,再加上孩子们也大了。”
她看出林志超的状态,毕竟三家集团公司后,又有香格里拉酒店、优衣库。
特别是香格里拉酒店,老公非常重视,花费不少精力。
林志超说道:“实职倒也不需要,你在公司我就已经很放心了!担任具体工作职位,我反而觉得不放心。”
就是个镇司之宝,关键时刻才有大用,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关键时刻,但不能没有。
唐彩芸这才点点头!
“走,我们去陪孩子们看电视!”
林志超起身,心情恢复以前的轻松和霸气。
事业再多又如何,首先他的大脑异常发达,每天工作八九小时,比其他老板的效率高出一倍;其次,发展事业不能仅靠自己,更多是要利用人才为我所用;最后,还是初级阶段,自己多操心几年,以后就稳定后,就轻松一些。
借用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话——“当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发号施令;当员工增至 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员工达到1万人时,我只有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员工增到5万到10万时,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
松下幸之助形象地描绘企业主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应扮演的角色,事业规模小,可以事事亲力为之;事业规模中等,更多的要依赖助手;事业规模庞大,还必须靠一种精神力量来统治。
松下幸之助把他事业的成功,归结为人才观的成功,他有一句深得世界企业界推崇的话:“造物之前先造人才。”
林志超正是如此的人,他对人才观的做法有两个特点——第一,他喜欢学习的人,或者学历高的人;第二,他喜欢用老臣,从一开始就培养得力助手。
第一点,他并不是只看学历的人,但必须是爱学习的人,所以这些年被他送到海外去进修的人,差不多又上百人。很多人更是一去就是三四年时间,林志超愿意出钱,而且也愿意等待他归来,随即被重用。
第二点,他的手下离职的比例极其微小,很多都是跟了他快20年的老臣,深得他的信任;但这样并不表明,新进来的人才没有上升的渠道,因为他的事业都在上升,所以晋升渠道非常宽敞。
林志超不排除从外面挖高管,但老臣占比一定是较大的,外面进来的高管更多的是一种‘补充’,不让管理层太过单一。
第334章 【传媒集团】
12月中旬。
香港风暴终于平息,是高层下达的命令,停止破坏。
香港的左冷禅,已经被抛弃!
带给香港的创伤,却要一点点的开始修复。
当然有一点林志超可以肯定的是,香港的进出口贸易、工业产值不跌反增。
纺织、成衣、塑胶及玩具、塑胶花、电子产业、假发、手电筒等产业,共同组成了香港的工业。其中塑胶花、假发虽然已经衰落,但受影响的依旧是大型工厂,缺乏价格上的竞争力;香港还有大量的塑胶花、假发工厂,多以家庭式作坊存在,成本极低,将产品继续供应全球。
如果林志超是位银行家,就会用数据来说明,香港的经济依旧保持着高增长(9~10%),产值增长多少、贸易增长多少;以此可以推断,香港的地产业前景依旧远大,置业商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所以接下来,郑裕桐、郭德胜、李兆基、王德辉、陈廷骅、陈德泰、陈曾熙等将闪亮登场,香港地产迎来新的财阀。
至于林志超所领导的长江实业集团,大肆抄底对他们有没有影响?
通过林志超的分析,影响其实不大,甚至可以说较小。
首先,香港有两三千家‘地产商’或‘兼营商号’,较大的都有二三百家,这还是1962年的数据。林志超在这个时间吃的份额,都是那些意志不坚定,眼光不独到的置业商手中的资产;只会造成两极更加分化,但不会造成有眼光的人抄底。
其次,林志超这一次抄底后,由于旗下商业项目过多,对发展地产可能不会突飞猛进。后续长江实业集团在发展地产的规模(住宅),可能也就是前世新鸿基规模,并不会一枝独秀;加强商业项目的投资,就意味着占用更大的资金、占用时间更久,正好克制一下在发展地产商的发展规模。
最后,受最大影响的当然还是李家成,前世他可是几千万的抄底资金,再1967~1968年正式抄底,真正进入地产仅四五年时间,就位列‘地产五虎’,可见他在地产抄底获利甚多。这一世,他能上市已经很不错了,二十大地产商都未必在1972年进入得了。
“老板,我给您汇报一下财务情况!”周福照走进办公室,恭敬的说道。
在他看来,老板的眼光太好,香港事件果然平息。
虽然地产恐慌情绪依旧在、出售物业的富豪依旧有很多(移民、惊弓之鸟),但至少较稳定下来;而且地产已经没有那么便宜,价格至少恢复10%。
“嗯,你说!”
周福照随后说道:“目前我们抄底地产已经支出1.52亿港币,共计获得中环商厦一幢(12层)、港九地皮和地盘108万平方尺、新界荃湾、葵涌等的地皮和地盘162万平方尺、司徒拔道独幢洋房一幢.....抄底股市3000万港币,已经全部买进......账上流动现金为8600万港币......”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还能继续购买地皮和地盘、物业等,以后开发地盘可以采取贷款模式!”
周福照说道:“不过新加坡的购物中心、海军船坞项目,都在您1968年计划之中,也需要预留一些现金流,作为启动资金。”
言下之意,还是得留点现金流比较好,或者老板要准备注入现金流。
上一篇:钓鱼百倍返还?龙国开局放生核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