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神豪从古董鉴宝开始

神豪从古董鉴宝开始 第125节

第184章 诸位,请跪下,这才是最值钱的!(求订阅,自订!)

  “看看人家王老师,就是有眼光!”陶中清一边说着,一边伸出了大拇指。

  这间收藏室中的藏品,陶中清和陶中华也都清楚,王岭捧来的这件瓷器正是这里最为值钱的一件。

  只见这件瓷器不大不小,通体呈漆黑色,上面有白色的图案,是几只凤凰,显得非常别致大气。

  在这间藏室中,陶建斌最喜欢的,也正是这件瓷器,他经常过来欣赏把玩。

  陶雪蝶看了也非常喜欢,觉得挺好看的,也很雅致。

  不像其它瓷器,素的太素了,花的又太花了。

  这时,陶建斌笑着说:“王老师,那你给讲解一下吧,也让你的后辈多学学知识。”

  所谓的“后辈”,自然是指的李天明了。

  陶建斌婉转地表达了态度,这个人太年轻了,根本就不能跟王岭相提并论。

  王岭笑着说:“这件瓷器呢,其实名叫黑釉剪纸贴花云凤纹梅瓶,年代呢,是南宋吉州窖。”

  陶建斌点了点头,他显然也是知道的,王岭说的丝毫不差。

  “剪纸贴花这种工艺呢,也是吉州的独创。”

  说着,王岭将这件梅瓶转了一下,说:“大家看,上面的图案是一个凤,一个凰,剪出来以后,贴在胎的上面,然后上釉。”

  “然后,把这个剪纸一揭掉,就露出了底下的胎了。”

  “接着,工匠们在胎上再画上细部的花纹,羽毛,头部,画完以后,再去烧,所以形成了黑白对比,非常特殊的装饰效果。”

  王岭说完,旁观者们不由地拍拍手,专家就是专家,说得太详细了。

  陶建斌忍不住赞叹:“真不愧是省博物馆的专家,之前我只知道这是一件南宋吉州窖的梅瓶,看他的纹饰挺特别的,很让人喜欢,却对它的烧制工艺完全不懂。”

  陶中清也连忙说:“是啊,今天才算是又涨了见识,王老师真的太厉害了。”

  弟弟陶中华则是干笑了两声,就算是他脸皮再厚,现在也有点挂不住了。

  陶雪蝶在心中赞叹之后,不由地看向李天明。

  但在这个年轻人脸上,却非常平静淡然,仿佛对其他人的话充耳不闻似的。

  难道这个人已经完全放弃抵抗了?

  这样一想的话,陶雪蝶觉得李天明也挺可怜的,遇到这么一个省级专家,真的很难赢了。

  “对了,王老师,那您觉得这件南宋吉州窖的梅瓶,现在价值多少?”陶建斌问道。

  “2007年米国佳士道拍了一件吉州窖黑釉剪纸剔花梅瓶,换算现在的汇率的话,大概是一百四十万块软民币……”

  “您这件藏品与那件区别并不大,再考虑这两年古玩瓷器又略有升略,那这件南宋吉州窖的瓷器,大概在一百八十万到二百万块软民币之间。”

  李天明听了,倒是有些佩服这位名叫王岭的专家了。

  虽然李天明并没有使用“万物鉴定系统”去查看这件梅瓶的价格,但以他的鉴定知识来看,其价值范围确实跟王岭估算的一致。

  这位省博物馆的专家,确实是位货真价实的专家。

  “好了,王老师的高论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陶建斌说着,又转向李天明:“李先生,你还要继续吗?”

  陶中清笑着劝道:“我看啊,你就弃权算了。”

  陶中华阴着一张脸,欲言又止,根本无力反击陶中清的嘲讽。

  李天明则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陶先生,您可能并不知道,这袋子里的是什么东西。”

  陶建斌怔了怔,看向那个文件袋:“这里面能是什么?对了,我记得这袋子了,是中华带过来的。”

  陶中华无奈地点了点头。

  原来,一位朋友欠了陶中华的钱,大概有十几万的样子,但是一时间又太困难了,还不上。

  那位朋友想来想去,只好把家里的这个文件袋给了陶中华。

  据那位朋友说,这是他的父亲留下来的,当年是十分珍惜的,应该能值些钱。

  而那位朋友的父亲是位考古学家,现在已经过世,所以陶中华就琢磨着里面是不是古玩之类的东西。

  结果打开一看,只是一些破旧的印纸,上面都是看不明白的字和图画线条。

  陶中华便随意地扔在了这间藏品室里,从来没有拿出来看过。

  “中华,你来说,这里面是什么?”陶建斌问道。

  “这个……我也不知道啊……”

  说着,陶中华将文件袋打开,把那些发黄的纸张从袋子里拿出来,铺在桌子上。

  陶建斌看了一会儿,皱起了眉头:“这都是些什么?”

  陶家兄妹三人也是一脸的奇怪,这种东西怎么能称为古玩呢?

  王岭起先还是一副不屑于看的表情,但是当他瞥了两眼后,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这是……不会吧……”

  “王老师,你发现什么了?”陶中清问道。

  王岭马上将这些纸张调换顺序,然后又重新拼接,就像在桌子上玩拼图一样。

  这幅图很长很长,桌子面根本就容不下。

  王岭干脆将纸张放在地上拼,几乎占据了整个收藏室的宽度。

  终于,那张图画拼好了,成为了完整的一副图画,不对,这么形容并不准确。

  其他人也终于看清了全部的内容,上面既有图画,又有文字,看着颇有些玄机。

  王岭似乎已经完全看呆了,似乎完全没有听到陶中清的问题,而是俯下身体又一张一张地去看去钻研,口中还念念有词。

  “太奇怪了……怎么会在这呢?”

  “王老师,王老师,请问这到底是什么啊?”陶中清再次问道。

  王岭终于回过神来,看向李天明:“这是王维的……辋川图的拓本?”

  李天明点点头,淡淡地应道:“没错,而且这还是原始拓本。”

  王岭呆若木鸡,缓缓说:“如果是原始的,那就太珍贵了……”.

第185章 当我出手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求订阅,自订!)

  “辋川图?”

  只见这其中的图画,明显是国内很传统的山水画。

  画中有一座很大的楼舍,四周群山环抱,川石起伏,山川脚下树林掩映,环绕在楼舍周围。

  在楼舍外面,小桥流水,一条小河在门前流过,小河中有一位船夫正撑船经过船中有三两人。

  尽管只是拓本,但仍然可以感觉到整个画面强烈的古风,以及自然闲适的氛围。

  除了李天明和王岭外,其他人都是不明所以,不明白辋川图是什么东西,这幅古画又是谁的作品。

  而且对于拓本,普通的收藏者一般都不太感兴趣。

  比如像陶建斌,从未刻意收藏过拓本,他对此也不甚了解。

  但是,再一看王岭的表情,仿佛是看到了稀世珍宝一般。

  陶建斌终于肯正眼看一看李天明了,这张年轻的脸,仍然淡定如常。

  这份养气的功夫,倒是让这位陶家的尊长不敢再有什么小觑之心了。

  “李先生,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辋川图》是什么?”

  陶雪蝶马上就露出十分感兴趣的表情,因为她非常喜欢这样的绘画,感觉特别具有神韵。

  李天明微微一笑:“《辋川图》是王维所作的单幅壁画,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王维的一首诗,名叫《鹿柴》。”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陶雪蝶缓缓说。

  李天明点点头:“这幅画就是这首诗,这首诗就是这幅画。”

  这时,众人忽然发现,在这幅画中就写有《鹿柴》的诗句,看那笔法,既苍劲有力,又秀美圆润,绝对是大家之作。

  此时,陶中华终于恢复了过来,因为他感到风向有变。

  “李先生,这真是王维画的?我还以为王维只是诗人而已。”

  “天朝有句古话叫能者无所不能,王维的诗很著名,画同样如此。”李天明应道。

  “咱们国内的山水画提倡以诗入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其实这样的概念是王维创立的,王维也被后世的画家们尊称为‘南宗之祖’。”

  “再回到这幅画中,王维晚年,买了一位诗人宋之问的山林别墅,稍做整修,便成了他和朋友一起聚会的地方。”

  陶建斌眼睛一亮:“你是说,这幅画就是画的王维那座别墅的景色?”

  李天明点点头。

  “唉呀,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这画……颇有那么一种很难说的意境。”

  这回局面完全颠倒了过来,陶中华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意,而刚才还兴高采烈的陶中清却皱起了眉头。

  陶中清哪会就此投降,便说:“就算这上面是王维的作品,但也就是拓本而已,拓本到处都是,这可值不了几个钱。”

  李天明淡然一笑,摇了摇头:“还真不是这样,这拓本还真是挺珍贵的。”

  “王老师应该清楚,目前最早的石碑拓本,我们只见过北宋的。”

  “石刻的东西,随着岁月会风化一部分,因此越古老的拓本,就越值钱。”

  “像这幅《辋川图》,原始的石碑早不被破坏了,能够有据查证的拓本,目前只有米国芝加哥,和日本博物馆里有两幅拓本的复制品,原始拓本不翼而飞。”

  陶中清听到这里,脸色一凝,他再笨,也知道李天明的意思。

  陶中清又看向王岭,后者皱眉不语,显然无从反驳。

  难道说?这李天明说得都是真的?

  只听李天明继续说:“当然,那是在以前,现在呢,原始的拓本找到了。”

首节 上一节 125/2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想当咸鱼的我,在娱乐圈越走越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