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香瓜人 第353节
如果小吉伯特不是本身已经是迪士尼和时代华纳的股东和董事,他绝对可以趁此机会收购米高梅,成为电影巨头的老板。
至于怎么救米高梅,手里有漫威影业的小吉伯特觉得这个问题不是问题。
但很可惜,小吉伯特并不能收购米高梅。
因为米高梅虽然濒临破产,但还是巨头公司,本身拥有很优质的资产,包括庞大的版权库,都是好莱坞公司眼馋的东西。
任何一个公司收购米高梅都可以,唯独小吉伯特不行,因为他已经和两家巨头深度合作。
再加上一个米高梅,被小吉伯特逼急的其他巨头们说不定会以反垄断的名义,让小吉伯特强行把自己手里所有电影公司的股份给出售掉。
小吉伯特虽然是超级富豪,也算娱乐业大亨,但毕竟不是上帝,也不是天下无敌。
他得到的越多,得罪的人也越多。
面对整个北美众多利益集团的绞杀,围绕小吉伯特构建的利益集团也抵挡不住。一旦没抵挡住,那下场就是被分食。
不过小吉伯特不出手,不代表没有人对米高梅不感兴趣。
第401章 王国投资集团的行动
之前小吉伯特环球旅行的时候去迪拜,和迪拜王室的阿普杜勒王子有过交谈。
阿普杜勒王子想要进军好莱坞,小吉伯特就告诉过他,等待机会,可以收购米高梅,现在机会来了。
当米高梅陷入举步维艰之际,阿普杜勒王子的王国投资集团高调宣布,将会发起对米高梅的收购。
这个消息一出,震惊整个好莱坞。
都知道中东狗大户很有钱,如果王国投资集团入主米高梅,就意味着米高梅还有起死回生的机会。
这个消息带来的积极作用就是让米高梅的股价停止下跌,并且还有上涨的趋势。但同样的,这也让米高梅提高了被收购的难度。
阿普杜勒王子如此高调,其实是出于一个试探口风的考虑。
众所周知,好莱坞和强大的传媒集团分不开关系,而如今整个西方世界的传媒力量大多都掌握在鱿鱼人的手里。
对于舆论的前沿阵地,鱿鱼人还是很敏感的,每个传媒集团内部基本都有鱿鱼势力。
而不巧,王国投资集团是阿拉伯财团,因为历史原因,阿拉伯人和鱿鱼人总是有些矛盾。
虽然迪拜这边还好,但一个阿拉伯财团想要进入好莱坞,还需要试探好莱坞鱿鱼势力的反应。
但问题的核心本质,还是利益。
米高梅高层也明白,他们确实需要王国投资集团的来救命。
虽然米高梅内部的几个鱿鱼裔高管高管反对,但米高梅还是派了代表去迪拜和王国投资集团接触。
远在加勒比海圣文森特岛拍戏的小吉伯特一早就收到了消息,还是两个消息,第一个是阿普杜勒王子。
他希望小吉伯特能够在收购米高梅这个事情上,给他一些帮助。
另外一个是好莱坞某个鱿鱼俱乐部,他们希望小吉伯特联合华纳和迪士尼来阻止王国投资集团进入好莱坞。
面对两个完全矛盾的请求,小吉伯特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首先是阿普杜勒王子这边,小吉伯特建议他去找迈克尔·奥维茨。
实际上小吉伯特早就和阿普杜勒王子说过,唯有迈克尔·奥维茨才能完成这庞大交易。
具体,可以去看看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影业,松下电器收购环球影业,迈克尔·奥维茨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小吉伯特这一招叫做不背锅,免得阿普杜勒王子成功收购米高梅之后,好莱坞鱿鱼势力找人算账。
虽然意见是小吉伯特提的,但具体实施可不关他的事,他完全可以推脱是开玩笑。
而面对希望他阻止王国投资集团的好莱坞部分鱿鱼势力,小吉伯特只说了三个字:反垄断。
毫无疑问,如今小吉伯特是好莱坞鱿鱼势力的代表。
在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都老去之后,小吉伯特无疑是头牌人物,大部分鱿鱼势力都团结在小吉伯特身边。
不过就算没有小吉伯特,好莱坞鱿鱼们也是根深蒂固的势力,可以阻止王国投资集团。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王国投资集团不缺钱,而米高梅却急需救命钱。
如果不改变米高梅的意愿,给米高梅一笔救命钱,让米高梅能有个发展的前景,米高梅肯定靠向王国投资集团。
这是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米高梅最终还是要落入王国集团的手中,除非华盛顿那边出个什么法案。
但老实说,鱿鱼游说集团虽然强大,但这几年华盛顿那边一直致力于和迪拜搞好关系,不太可能听从游说集团的忽悠。
而且就一个快破产的电影公司而已,米高梅作为巨头早就名不副实,王国投资集团接手米高梅也是困难重重。
大部分人都不相信,王国投资集团就能把米高梅给救活。
于是,在少部分人着急,但各方默认不反对的情况下,王国投资集团正式发起收购案,首次报价63亿美元。
说实话,虽然米高梅品牌价值如今大大的下降了,但这几十亿美元肯定不够收下米高梅的。
这场收购案估计要拉锯好几年,才能达成协议。
对米高梅来说,好歹算是保留了自己的招牌,不用申请破产了。
在年终发布会的时候,米高梅公司的总裁信心满满的宣布了明年的几项电影投资和制作计划,意图提高公司的价值。
不过这急功近利的做法,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的批评。
这时候不少内部人士认为,米高梅还是稳妥一些比较好,老实等收购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做的越多就越错,到时候失败了导致自身的品牌价值再次下降,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这桩收购案轰轰烈烈的,内里有各种复杂的因素来决定这场收购案最终的结果。
关注完米高梅收购案,再来关注一下北美电影市场和全球电影市场方面的情况。
《魔戒:王者归来》最终还是没能超越《泰坦尼克号》的成绩,影片在坚挺到2003年1月26号奥斯卡提名公布后,就从北美院线撤档了。
北美票房,最终定格在6.18亿美元,位列北美影史票房第二名。
全球地区,还是有少数市场在放映,甚至还有一些新市场也陆续开始上映。这是正常的,一部影片在北美放映一年后,还不断有新市场加入。
但这些市场整体规模比较小,基本和国际主流电影市场无关,所以基本都是买断制。
由当地片商买断,然后在本地市场放映。
而《魔戒:王者归来》的全球票房达到了18.02亿美元,同样没能超过《泰坦尼克号》的全球票房,位列影史第二。
《魔戒》系列创造的成绩,足够成为商业片的典范,《王者归来》也在奥斯卡上拿到了十三项提名。
这是《王者归来》超越《泰坦尼克号》的地方,提名比《泰坦尼克号》多。
如果在获奖数量上,《王者归来》也有所超越,也算有收获了。
其实对于《王者归来》未能超越《泰坦尼克号》票房的问题,众多专家分析都很到位。比如受众群体,影迷狂热程度等等。
虽然很遗憾,但有时候确实没有办法,市场的意志不由人来决定。
这个成绩足够让所有投资方都满意的,而《魔戒》系列作为史上最卖座的电影系列,其周边盈利能力强得可怕。
就盈利程度,获取利润的多寡来说,《魔戒系列》全面碾压《泰坦尼克号》。
小吉伯特的另外一部电影《怦然心动》,全球票房也正式破亿,还算不错的成绩。斯嘉主演电影,终于有一部电影有不错的成绩了。
之前她主演的电影基本都是偏向于文艺类型,就是一个文艺少女。
只有在小吉伯特电影里担任配角角色,客串的时候,影片的票房成绩才相当可以。
不过年末最受关注的电影却不是《怦然心动》,虽然这部电影被媒体说成是小吉伯特走下坡路的开始。
真正受到关注的,是《哈利波特与密室》这部电影。
第402章 电影就是广告
作为一部续集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票房一路狂飙,成为2002年年末最后一部票房大爆的影片。
截止2003年1月26日,影片已经在北美拿下2.57亿美元。因为还在上映中,所以影片北美票房超过3亿美元问题不大。
海外表现也不错,目前陆陆续续在多个国家上映,海外票房已经来到4.81亿美元,全球票房7.38亿美元,相当不错的表现。
不过最关键的,是《哈利波特与密室》这部影片的周边。
巫师帽,魔法棒,以及其他小饰品的销量,都相当的不错。在电影上映的首周,周边就创造了北美3300万美元的销量。
截至目前,北美周边销量已经超过1亿5000万美元,而全球销量也超过了2亿5000万美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的比重会越来越高,最终超越电影票房的利润。
而随着《哈利波特与密室》电影的火爆,迪士尼乐园和华纳大世界在世界各地几个游乐园所扩建的魔法乐园也正式开园。
影片的火爆,导致乐园开园出现了人满为患的迹象,奥兰多的迪士尼乐园魔法小镇甚至还出现了踩踏事故。
根本原因就是电影带动口碑,带动了魔法小镇的游玩价值。
而魔法小镇通常又会带来一些附加价值,毕竟不光是游玩项目花钱。吃的,住的,都需要花钱。
此外,游客去玩了之后,总要买一些纪念品,尤其是一些带着孩子的家庭,纪念品也是乐园项目的盈利重点。
众所周知,在一个著名的景点或者景区,通常物价都很高,魔法小镇也不例外。
而这些东西的成本价又很便宜,所以可以说是很暴利的行业。
可以预见的是,等《加勒比海盗》上映后,同样会带动迪士尼加勒比海盗游玩项目的人气,继续获取暴利。
而中國的几个景点,比如张家界,九寨沟,玉龙雪山和脚下的霍比特人小镇,锡林郭勒大草原和嘎子山的米纳斯提里斯都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景点。
光是这些景点,每年吸引外国游客几十万,给当地带来了不少的收入。
有关部门方面也和十几个国家谈妥了免签协议,对于那些没有免签的国家,还有一个144小时的留境签,很方便。
虽然因为老外游客比较多,导致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小影响,但都在控制范围内。
比起旅游业带来的巨大收入,这些小小的负面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了。毕竟,当下发展经济最重要。
所以当有人去玉龙雪山脚下的霍比特人小镇,或者去嘎子山的米纳斯提里斯,听到当地人用英语流利的和你交谈,千万不要惊讶。
人都是聪明的,不是学不会,只是没有那个驱动力。
只要驱动力足够,区区英文难不倒人。
这就是电影所带来的价值,很多时候电影不光是电影,还是一部广告片。因为电影所获益的人,如今是越来越多了,电影的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
再来关注一下奥斯卡提名的情况,《魔戒:王者归来》大获全胜,拿下十三项提名,也是本届奥斯卡最热门的电影。
上一篇:系统提前四年,可诡异还是幼崽
下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