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香瓜人 第466节
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泰丝,虽然戏份不多,但同样也是不少好莱坞女演员瞩目的焦点。和小吉伯特,汤姆·克鲁斯合作的机会不是每天都有的。
这个角色就成为那些曾经是一线,但如今开始走下坡路的大龄女演员们争取的对象。
为了拿到这个角色,女演员们可谓各显神通,各种神仙过招。小吉伯特就收到了好几个女演员的邀请,邀请他共进晚餐。
其中还包括莎朗·斯通这位曾经的好莱坞性感女神,但是被小吉伯特拒绝了。
要是再年轻十岁,小吉伯特可能不介意,这都四十七岁了,这草也太老了点。
最终,通过一番试镜后,出演过《007》电影和蒂姆·伯顿版《蝙蝠侠》的金·贝辛格被小吉伯特选中。
挑中她的主要原因是小吉伯特觉得金·贝辛格和泰丝的性格有相似之处,面部线条也很硬朗,很合适。
另外一个主要女角色玛琳,则被哈莉·贝瑞给拿走了。
原本她有机会出演《猫女》的,但这个项目被小吉伯特给否决掉了。虽然哈莉·贝瑞在黑人女演员里算混得不错,有一线的咖位。
不过她的地位很尴尬,商业片里花瓶的角色基本都属于白人女演员,黑人女演员只能当丑角。
哈莉·贝瑞自认为自己不比那些白人女演员长得差,但市场不会给她多少机会。
因此当听说《美国末日》需要一个黑人角色的时候,哈莉·贝瑞自降片酬也要出演。既然如此,小吉伯特也没有理由拒绝。
第541章 梦工厂分崩离析
哈莉·贝瑞加盟后,其余主要角色也一个个确定,基本都是好莱坞实力派演员,演技没问题。
有汤姆·克鲁斯这个超级巨星在,扛票房方面自然不用别人了。
再说了,这是小吉伯特的项目,他的名字就是招牌。
因为影片当中会有不少的动作戏,虽然汤姆·克鲁斯对动作戏很拿手,但在签下演员合约之后还是接受了训练。
其余有动作戏的演员也一起接受训练,就算没有动作戏的演员也主动参加了训练,好让小吉伯特这个导演觉得他们也在努力。
而影片中丧尸除了特效制作,更多的是去找真人化妆去扮演。影片放在澳大利亚拍摄,那边也能提供不少专业的群演,倒也不用专门从洛杉矶挑选了。
而对小吉伯特来说,最核心的问题其实是用什么样的篇幅来完成故事的讲述,这是一个问题。
要知道,《美国末日》原本是游戏,游戏有足够的篇幅容纳战斗和剧情。
但电影不一样,一旦超过三个小时的电影,就会让观众在电影院坐立难安。所以在最初创作剧本的时候,香瓜工作室的编剧都提议把故事分成上下两部。
但小吉伯特则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电影创作出来的故事,必须要完整,要遵循传统电影创作的三幕式结构,即开头,中间,结尾。
抛开争议很大的《美国末日2》不谈,《美国末日》第一部就已经完整的讲述了一个故事,不适合再拆开讲述了。
所以小吉伯特最后决定,哪怕篇幅长一些,也要在一部电影内讲完《美国末日》的故事。
这给编剧们提出很大的难度,好在大家都很努力的想办法,最终完成的剧本达到了小吉伯特的要求,
剧本结构非常的紧凑,如果按照剧本来拍摄,这部电影会是信息密度非常大的一部电影。
当然,为了防止观众无聊,看不下去,里面自然会有大量的动作戏,丧尸片里各种经典的镜头自然也少不了。
而且以往那些丧尸片大多都是中小成本的制作,看起来难免有些粗制滥造。但《美国末日》不同,这是一部投资1.2亿美元的电影,后续可能还要追加投资。
这么多钱可不是光花在演员的片酬上,场景搭建,特效和模型制作上面都要烧钱,堆积出来的效果就是影片的卖点。
当然,有大量惊悚画面的《美国末日》分级上不可避免的有着劣势,最后必然成为R级片。
但R级片也不是不能大卖,《黑客帝国》也是R级片,不也成为科幻电影的经典,商业片的典范吗?
只要分级上不是太离谱,R级片也能在院线市场大卖。
等敲定了这些主要演员之后,时间都已经来到七月份了。关于艾丽的试镜放在月中进行,而七月份则发生了一件大事。
之前小吉伯特就和斯嘉说过,《逃出克隆岛》扑街的概率很大。
果不其然,哪怕看在斯嘉的面子上,小吉伯特出席了首映礼,但影片的素质还是如同小吉伯特说的那样。
不断重复过去的自己的迈克尔·贝栽了一个大跟头,这部影片上映首周只拿到1254万美元,甚至还不如《天国王朝》的首周。
影片次周末票房只有四百多万美元,照这个样子下去,《逃出克隆岛》北美票房都不会超过五千万美元。
这件事对斯嘉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这是她首度从文艺片领域转向商业片时担任女主角的作品,而且是投资过亿美元的作品。
结果影片的扑街,击碎了斯嘉想要冲击好莱坞一线女星的梦想。
不过好在她还有小吉伯特可以依靠,罗曼诺夫特工这个角色会帮助她实现梦想。
迈克尔·贝也有指望,虽然《逃出克隆岛》失败了,但他已经和天空工作室签下导演合约,确定成为《变形金刚》的导演。
影片男主演伊万·麦格雷戈略惨,担任男主演的商业大制作搞砸了,不过他今年还有《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这部电影。
目前《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在北美取得3亿2230.5万美元票房,全球也过7亿美元了,成绩相当不错。
不过话说回来,看《星球大战》系列,基本都不会关注演员谁是谁。
哪怕是哈里森·福特,更多是靠其他角色出圈的,比如《夺宝奇兵》系列的印第安纳·琼斯。
《逃出克隆岛》扑街当中最倒霉的,其实是作为制片方和发行方的梦工厂。
本来这几年梦工厂就有些难以为继,去年梦工厂动画工作室就和梦工厂剥离。
杰弗瑞·卡森伯格和斯皮尔伯格分道扬镳,带着梦工厂动作工作室并入派拉蒙的发行体系。
而梦工厂动画工作室在今年六月底上映了一部《马达加斯加》,首周拿到了5031万美元票房,目前北美票房已经过亿了。
失去梦工厂动画工作室这个唯一盈利的部门,加上斯皮尔伯格今年上映的《世界之战》也不算太成功,于是《逃出克隆岛》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在七月中旬,梦工厂宣布破产重组,关闭亏损严重的电视制作和唱片部门。最重要的是,放弃发行权。
这点很重要,发行权是好莱坞巨头们围攻梦工厂的重要原因。
梦工厂三巨头之一的大卫·格芬拿着数亿美元的分手费,宣布告别好莱坞,专心自己的慈善事业去了。
而梦工厂真人电影部门,则落到了斯皮尔伯格手里。
回望过去,还记得当初梦工厂成立的盛况。三大巨头雄心勃勃,想要挑战好莱坞传统巨头。
对好莱坞巨头统治局面不满的人,对梦工厂寄予厚望,希望梦工厂能够成为对抗巨头们的先锋。
一开始梦工厂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后来在巨头们的围剿下,梦工厂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危机。
而梦工厂三巨头因为理念时常发生冲突,这种理念上的冲突如果梦工厂发展顺利的话,还不会爆发。
但偏偏梦工厂发展不顺利,于是理念上的分歧就会成为致命的一点,也是导致梦工厂动画工作室剥离的原因。
目前斯皮尔伯格正在寻找合适的发行方,可见他又回到老路子上来。
而放弃和好莱坞巨头争锋想法的斯皮尔伯格,还是全好莱坞最受欢迎的电影导演之一。
只是如今的斯皮尔伯格,还能回得去以前吗?谁都不得而知。
坦白来说,虽然小吉伯特和斯皮尔伯格名义上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但梦工厂的分崩离析,他也有份。
没有办法,交情归交情,但涉及利益和立场的问题上,是不容妥协的。
第542章 付出与回报
梦工厂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曾经雄心勃勃的所谓第八大巨头就这样轰然倒塌了。
梦工厂的命运也给了小吉伯特一些启示,在十多年前小吉伯特也曾幻想着凭借自己的预见性和先知性,成为好莱坞的巨头,干掉其他巨头。
但后来小吉伯特发现,这一切根本不切实际。
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凭借预见性和先知性,他可以拍一部一部好电影,却仍然不能做一个巨头公司?
因为现实不是游戏,不可以加入风灵月影宗,你开不了挂。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机会,在互联网流媒体时代,就是一个很好的干掉巨头的机会。但小吉伯特去的是1991年,不是2011年。
总不可能他要等二十年,然后朝着好莱坞出发成为巨头吧?
再说了,如今的小吉伯特身为迪士尼和华纳的股东,俨然是巨头们的一员。
终究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屠龙少年终成恶龙。作为巨头体系的受益者,小吉伯特再也不可能有什么雄心壮志对抗巨头了。
因为他自己就是巨头,哪有自己对抗自己的道理?
在梦工厂轰然倒塌之后,斯皮尔伯格和小吉伯特通过电话。
斯皮尔伯格认为,小吉伯特的路子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让自己成为巨头之一。
但是这条路子也不简单,因为没有人能够和小吉伯特一样,年复一年的保持成功。
这种成功不是指电影方面,是指他创造的巨大的IP价值。
好莱坞很早就认识到IP价值,从电影到版权再到周边,行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香瓜工作室的《魔戒》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电影,创造的IP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卢卡斯影业因为一个《星球大战》系列而被众多好莱坞公司疯抢,就是因为《星球大战》IP的价值。
而在全球范围内,《魔戒》系列并不比《星球大战》差。
《哈利波特》系列在全球的受欢迎程度,绝对超过《星球大战》系列。
因为《魔戒系列》巨大的IP价值,华纳影业和迪士尼一直催促小吉伯特启动《霍比特人》系列。
同时华纳影业和迪士尼打算制作相关剧集,讲述《魔戒》电影发生之前的故事。
华纳还有一个游戏制作部门,计划制作《魔戒》游戏,迪士尼会参与分成。
“彼得,原著读的怎么样?”
了解到华纳影业和迪士尼的急迫心情,小吉伯特在筹备《美国末日》之余,找彼得·杰克逊了解情况。
彼得·杰克逊最近估计压力大,肚子又大了不少。
他说道:“我读过好几遍原著,也看过你执导的电影。
目前我有了大概的拍摄想法,希望取得你的支持。”
“你想要什么?”小吉伯特问道。
彼得·杰克逊摸着自己的肚皮:“我想把拍摄地放在新西兰。”
还没等小吉伯特说话,彼得·杰克逊急忙解释道:“我知道中國有很多现成的景色还保留着,但是我觉得《霍比特人》的故事发生在全新的地点,和《魔戒》有差别。
我作为一个新西兰导演,也想要给自己家乡做个贡献。”
换做是平常时刻,小吉伯特肯定不会同意,虽然拍摄地选在哪里基本几是导演的工作范畴。
上一篇:系统提前四年,可诡异还是幼崽
下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