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好莱坞的香瓜人

好莱坞的香瓜人 第70节

  两位制片人不得不承认,小吉伯特说的很有道理。

  如果要减少机器人的戏份,那为什么不干脆拍一对拳击手父子,让布鲁斯·威利斯上去打拳击算了。

  可问题是,有《洛奇》在前,拍任何真人拳击总是绕不过这部电影,那还请什么布鲁斯·威利斯,直接上史泰龙就好了。

  除非变成小男主麦克斯上去和成年拳击手搏击,或许有看点。

  不过这剧情,貌似比《铁甲钢拳》还要科幻。

  一番交谈后,凯恩·韦克斯曼以及查尔斯·罗文不得不认可小吉伯特的剪辑方案。

  不过查尔斯·罗文还是要求小吉伯特,尽量多保留布鲁斯·威利斯的戏份,不要剪太多。

  小吉伯特表示明白,当然不会剪太多。

  先不说布鲁斯·威利斯片酬不便宜,戏份剪太多对不起他那片酬。

  而且演员本身也不会愿意自己的戏份被剪太多,这对演员来说是一种损失。

  出演一部电影,并不是单纯的为了片酬,否则那些烂片大可以开高价请好莱坞一线演员。

  但事实上,除了诈骗电影,那些一看就很烂的电影,几乎没有好莱坞明星会出演。

  除非穷疯了,比如索菲亚·科波拉的表哥尼古拉斯·凯奇,为了还债拍烂片。

  又或者为了还人情,而去出演的。

  电影对演员来说,其价值不光体现在片酬上,还有名气,热度带来的咖位上升。

  所以一些好莱坞明星在接戏的时候,也会有规矩的,比如自己的戏份不少于多少分钟,角色当中不能有这样那样的坏脾气和特点。

  这方面做到极致的代表,就是汤姆·克鲁斯。

  阿汤哥可以说是好莱坞偶像级别的演员,所以形象对他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

  所以研究汤姆·克鲁斯电影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他出演的角色大多都会有些相似,就是为了维持其形象。

  布鲁斯·威利斯还好,只要戏份不剪太多,他不会有什么意见。

  要是换成阿汤哥来,让他给机器人做配角,估计阿汤哥会不乐意。

  时间缓缓来到1993年的十二月,《铁甲钢拳》的后期制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八九月挑起的牛牛舆论风暴并没有完全消散干净,还是让不少影迷持续关注着影片。

  迪士尼和华纳影业当然要持续吸引影迷的注意力,不断通过报纸放出关于剧组的各种小道消息。

  比如布鲁斯·威利斯在影片中的精彩发挥,小演员瑞恩·高斯林的天真可爱。

  还有娜奥米·沃茨和卡梅隆·迪亚兹与小吉伯特的三角恋,貌似一个叫查理兹·塞隆的也参合其中。

  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持续不断冲击着影迷,让他们始终保持对影片的兴趣。

  小吉伯特这边也没闲着,弄出了几张似是而非的手稿,还有一些不透露剧情的剧照,通过御用采访记者莎拉透露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曾经《洛杉矶商报》的小记者,此时已经升职为娱乐版块的首席记者。

  据说《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好莱坞报道者》都想挖她过去。

  不过莎拉最终还是留在《洛杉矶商报》,毕竟这里的环境比较宽松和自由,而且她手握小吉伯特这个资源,上面老板并不会亏待他。

  这些手稿和剧照,同样也引起了影迷的讨论。

  其中一张剧照,可以看到牛牛黑色闪电把机器人偷袭者给拆烂的场面。

  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时间,有些影迷就不免嘀咕,难道这电影是牛牛大战机器人的电影吗?

  如果稍微去看过原著小说,或许会了解一些故事。

  但原著小说并不是《魔戒》这样响彻世界的名著,看过的人没多少,所以观众的猜测五花八门。

  在通过莎拉放料的时候,小吉伯特就感觉不是很方便。

  闲暇时,他就在想,如果这时候有个类似微博或者推特这样的平台,是否就能方便很多?

  那样他就可以把电影的剧照,物料都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公布出去,借此持续吸引影迷的注意力。

  随后小吉伯特思路更加开阔,虽然自己不懂技术,但可以找懂的人来做啊!

  资金和想法他都可以提供,虽然互联网企业烧钱严重,但在企业发展初期,需要的资金并不是很多,他完全能够负担得起,而且还可以融资嘛!

  想到这里,小吉伯特不由得给自己一巴掌,看得索菲亚·科波拉一愣一愣的。

  “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想着给自己一巴掌?”索菲亚问道。

  “没事没事,就是发现以前的自己好蠢,我去打个电话。”说着,小吉伯特去给自己的投资经理大卫打电话。

  索菲亚翻了个白眼,暗道:原来你还知道自己蠢啊!

  “大卫,你去帮我找几个人才,最好是熟悉互联网和程序的,我有用。”

  投资经理人大卫并没有感到奇怪,实际上他这个老板脑回路和其他投资人明显不一样,大卫对此都已经产生免疫了。

  好在小吉伯特在电影方面的才华确实无与伦比,能够支撑他在投资商不正常的脑回路,要不然大卫此时应该换老板了。

  接到小吉伯特的指示之后,大卫立马安排人去大学面试,找小吉伯特所需要的人才。

  他很聪明的没有问小吉伯特,这些要来干什么,如果小吉伯特愿意,会告诉他的。

  大卫是以小吉伯特的皮包投资公司的名义招聘人才的,但很多大学人才看到一个皮包公司,下意识的觉得不是什么好活。

  就算大卫说了老板是好莱坞知名导演小吉伯特之后,感兴趣的人也不多。

  他们不明白,互联网和电影行业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或许1990年成立的IMDB算一个,但IMDB直到现在都是一个非营利性网站。

  甚至在今年十一月,IMDB才连上互联网,成为万维网上可远端访问的一个网站。

  再有关的,估计就是电脑在特效制作上面所起到的作用了。

  估计小吉伯特是想成立自己的特效工作室,乔治·卢卡斯当初为了拍《星球大战》,同样也成立了工业光魔。

  但看招聘要求,貌似和电脑特效行业也沾边。

  最终,经过一番犹豫,还是有两个年轻人参加了招聘,并且能力得到了认可。

  这两个人一个叫霍尼·马尔斯,德裔,另外一个叫伊莱休·里昂,法裔。

  两人大学都是学的计算机,设计一个网页和程序,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

  唯一的问题是,小吉伯特这位知名导演招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他们的疑惑很快有了解答,听说大卫招到两位人才之后,小吉伯特让大卫把两人带到洛杉矶好好聊一聊。

  因为谈的事情比较隐秘,小吉伯特把老头子赶出去度假,在老头子的家中接待来这两人。

  “请坐吧!”小吉伯特给两人泡了来自中國的龙井茶。

  两人喝了,但觉得不如咖啡好喝。

  当然,小吉伯特请两人来,不是为喝茶的,而是谈事情的,

  一番简单的寒暄过后,小吉伯特直入正题:“不知道两位对互联网有什么看法?”

  霍尼·马尔斯首先回答:“我认为,互联网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加方便的交流,是一个很活跃的平台。”

  “你呢,里昂?”小吉伯特问另外一个人。

  伊莱休·里昂的说法很有法国人的特色:“我认为,先生,互联网可以是一个大型的资料库。

  以前人们想要查阅资料,需要去图书馆查阅,还不一定能找得到。

  但是这些过程,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

  “如何实现?”小吉伯特问道。

  伊莱休·里昂说道:“在我们大学图书馆,已经可以用电脑查阅书籍资料。

  如果把这个电脑查阅方式再扩展一下呢?”

  小吉伯特不懂互联网,但毕竟有前世的见识和经历,马上反应过来,这不就是百度嘛!

  当然,在国外可能是雅虎谷歌什么的,小吉伯特不了解。

  但问题是,现在谷歌连影子都没有,更不用说百度了。

  或许前世伊莱休·里昂这个人也产生了这个想法,但和谷歌的两位创始人不同,他们得到资金和机会,而伊莱休·里昂没有。

  一想到一个巨头公司,就要在今天的交谈之中诞生,小吉伯特感觉自己都要兴奋起来了。

  于是他对伊莱休·里昂说道:“你写出一份计划书出来讨论,如果计划可行,我会进行投资。”

  伊莱休·里昂一喜,没想到这只是自己闲暇之余的想法,就被小吉伯特赏识。

  这很重要,因为小吉伯特有钱,而他有想法。

  看着一脸兴奋离去的伊莱休·里昂,霍尼·马尔斯非常羡慕,转头期盼的看着小吉伯特。

  小吉伯特也没让霍尼·马尔斯失望,和他沟通了自己的想法,通过分享照片,形成一个社交网络。

  霍尼·马尔斯没有非凡的想象力,但对德国人刻板的执行力和严谨的印象在他身上有所体现。

  很快,小吉伯特就把成立一个什么样网站的想法,给霍尼·马尔斯说清楚。

  这之后,霍尼·马尔斯就可以开始正式的搞这个网站了,他计划先回学校,靠着小吉伯特提供的资金,成立一家公司。

  从校园出发,来实现小吉伯特的设想。

  从万维网出现开始,就如同病毒一般,北美互联网用户实现了爆炸式增长。

  小吉伯特虽然不太懂互联网,但知道未来几年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几年。

  只是好像还有互联网泡沫什么的,他不太懂,只能见招拆招了。

  霍尼·马尔斯则相信,未来几年内互联网用户还会持续爆炸增长。

  趁着这股东风,新公司发展很有前景。

  “这个网站的名称叫什么?”霍尼·马尔斯问道。

  小吉伯特想了想道:“不如叫脸书吧!”

第98章 不一样的选择

  霍尼·马尔斯在意料之中,完全按照小吉伯特的想法来做事。

  伊莱休·里昂带来的了意外之喜,让小吉伯特很是惊喜。

首节 上一节 70/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系统提前四年,可诡异还是幼崽

下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