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04节
“刘书记,只增收一两百元,你这是在打嘉禾的脸呀!”
“政府在农田改造上投入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嘉禾也不说多了,每亩增收500元是是有底气的。”
刘书记讶然,“真的?”
郭阳说道:“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引进天玉1号和天麦1号,实行订单种植,直接销售给嘉禾面粉厂,完全能实现小麦的优质优价。”
“可嘉禾的面粉加工厂迟迟不见动静啊?”
“哈哈,原来刘书记你在这儿等著我呢。”
郭阳大笑了起来,“这点你放心,嘉禾的麦产品加工厂是肯定会建起来的。”
惠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代表杨小兵脸上也带著疑虑,建小麦示范基地的任务是县农业局和镇上直接下达的。
前两年陷入困境的合作社别无他法。
但杨小兵还是不甘心的说道:“小麦收益不高啊,老百姓更愿意种向日葵。”
郭阳诧异的愣了一下,但也了解这是现实情况。
春小麦、夏玉米、向日葵是河套地区的主要粮油作物。
在90年代中期,小麦是五原县的主要种植作物,比例占到了50%。
但随著盐碱地危害的加重,以及盐碱耕地面积的增加,小麦种植比例迅速下降到了20%左右。
与此同时,玉米和向日葵的种植比例稳定上升。
尤其是向日葵,更为适应盐碱环境,葵花籽的价格也持续走俏,受到了广大农户的追捧,向日葵种植面积已近70万亩。
“杨总,伱们合作社去年也是种的向日葵吧,效益怎么样?”
“去年赶上雨季,水没排出去,葵花被淹死了一多半。”
好家伙,郭阳还以为去年的效益多好呢,没想到这么惨。
刘书记也说道:“以前是这样,一到春季地里湿的走不进去人,秋收时又没有路,庄稼只能扛出去。”
郭阳算是明白了农户为什么积极性这么高!
都是为了切身利益啊。
郭阳又问:“前年呢?”
庄稼汉子杨小兵嘴唇蠕动著,配合上晒得黑乎乎的脸,场面颇为尴尬。
刘书记叹了口气,
“前年七八月的时候合作社爆发了大面积的土传性病害,很多地块减产,绝收的也不少。
也是因为连年不景气,原来合作社的理事长还有很多农户都相继退出了,合作社也一度面临解散。
现在就指望著嘉禾能拉一把了。”
一直在看地块改造的向天山闻言也凑了过来,
“以前一直种的是向日葵吧。”
“是的。”
“也难怪,向日葵大面积播种不利于农田轮作倒茬,向日葵对地力消耗也比较重,影响区域农田土壤肥力。”
惠农合作社不大,杨小兵也只是个普通的农户代表,种地是好手,但认知有限,有时候更是会被利益蒙了心。
这也是这时候很多合作社的通病。
杨小兵试图争辩道:“这几年葵花籽的价格高,能赚钱!”
“你种好了没嘛?”
“现在土壤已经产生了连作障碍,轮作小麦和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在地力培育、减少田间菌核数量方面有很强的生态效益。
当然,如果能轮作苜禾1号那就更完美了。”
郭阳也乐得瞧见老向刀子嘴豆腐心的模样。
只是他也想起了这几年葵花籽的涨幅确实有点猛。
前世搞种植时,认识了不少人,时常听人吹牛逼。
其中好多在入世之后种向日葵的大户都发财了,最高的每亩净收益能达到上千元!
郭阳看著闷声不吭的杨小兵,说道:“放心,天麦1号的收益也不差。
嘉禾旗下的农机公司马上会推出新产品,有国家农机补贴和嘉禾的金融政策,合作社完全可以贷款引进农机。
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效益还能提高。”
郭阳又接著补充了句,“前期合作社甚至不用付一分钱!”
杨小兵明显心动了。
五原地势平坦,现在又经过了土地整理。
如果有几台农机,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第122章 补贴政策来了
杨小兵心动的问道:“真的前期不用付一分钱就能买到农机?”
郭阳说道:“是的,零首付,可以选择每个月还款,也可以选择每个种植季完了之后支付。
除了买农机外,也可以选择使用我们的农机服务,每个环节单独收费。”
“农机服务不便宜吧!”
“以合作社的规模来说,肯定有优惠,但总得来说,还是购买农机划算。”
“嘉禾的收割机多少钱啊?”
“现在国产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价格区间多在6-10万元,半喂入式在10-15万左右。
其它的,精量播种机多在2万左右,施肥机、打药机价格几千到几万的都有,
嘉禾的农机价格也会以此作为参考。”
对于农民来说,中大型农机的价格确实不便宜。
看著杨小兵还在纠结思考,刘军书记有点不耐烦了,摆了摆手道。
“别想了,回去就组织社员开会,农机一定得买。”
农机只要到手了,要是合作社真没赚到钱,嘉禾最多也只能再把机器拖回去,还能咋样啊?
“嗯,好。”
“合作社的面积还能不能想办法在扩大呢?”
“难啊,好多人现在都在闹,估计到期了就退出了。”
旁边一名干活的农户咧嘴说道:“不赚钱谁还继续干。”
“就是,我家三十几亩地,每年分的钱连出租都比不上。”
郭阳笑道:“大姐,明年肯定赚钱,你们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大姐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不了,不了。”
“今年土地整理,我家的地重新划分了,不仅连片,还多分了点地,自己干赚得更多,合作社没前途的。”
“把你的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拿租金怎么样?”
大姐依然摇头,
“你看杨小兵那怂球样嘛,他能把合作社撑起来,皇后娘娘都要给黄鼠狼拜年。”
“合作社都要倒闭了,哪来的钱付租金?”
无言以对,
杨小兵仿佛也信心不足。
刘书记有心争论两句,这么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工程伱这是视而不见吗?
但又觉得和农妇说这些,有点掉价。
离远了些,杨小兵才说道:“郭总,如果今年种小麦再不赚钱,合作社可能就真的要散了。”
郭阳也有些无语,这是多没信心啊!
这时候就是忽悠,也都得把社员先忽悠住了。
惠农合作社确实有点一般,土地一般,管理一般,技术人员配置一般。
尤其是土地整理前,灌排水不畅,插花地严重。
感觉底下的人又被套路了,
但和地方打交道就是这样,总是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城市套路深,农村路更滑,各种弯弯绕绕真不少。
而且这在五原县也是普遍现象,也有稍好些的粮食种植基地,但农户和政府都更为信赖地方特色品种。
也就是永良4号!
一个好的小麦品种历经三四十年而不落后。
也不知道育种家们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郭阳拍了拍杨小兵的肩膀,“嘉禾会派技术团队来全程指点,你们照著做就是了。”
“记住刚才那几个人,过两年,他们再来找你,记得出了今天这口气!”
杨小兵想著刚才那几个村妇,心里也憋了一肚子的气。
在友联村里晃悠了一圈,郭阳几人回了公司。
天麦1号的基地条件算不上最好,但也没有中重度盐碱地,改造后也能达到种植要求。
将就著用吧!
打出名气了,自然有人求著来合作。
此行最大的收获,是他看到了从上到下政府的行动力已经拉满。
上一篇:获得魅魔体质的我,太受欢迎了
下一篇:美食:摆摊的我怎么成厨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