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178节

  傻狍子听不懂,回头能看明白手势,拐弯进院来到屋门口。

  小豆包坐在车上喊:“刘爷爷我来了!”

  老刘头听见声音打开门乐呵呵说道:“大孙女来了,快进屋。”

  “不滴了。”小豆包指着车上:“我爹让你帮忙写春联,肉也是给你的。”

  老刘头看着马车埋怨道:“哎呀咋拿这么多呢?”

  伸手拿起肉和红纸,老吴家给的就得收,不能让孩子再拿回家。

  别人拿红纸来让他写字都是给两个鸡蛋鸭蛋的,快过年了,老吴家想让他过个好年,办事真敞亮。

  老刘头高兴道:“大孙女进屋啊,我马上给你写春联,晚上再让你孙奶做点好吃的。”

  小豆包像小大人一样摇摇头:“不滴了我还有事呢!”

  “驾!”

  傻狍子听见命令在院子里转一圈出门。

  老刘头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有点懵:“四岁小孩能有啥事?”

  小豆包能有啥事,倒坐小马车闲逛,被孩子围着烦了就去卖店屋里暖和暖和。

  还能跟于占峰唠会嗑,晚上快吃饭了才拿着写好的春联回家。

  爷俩在家等到黑这孩子才回来,拿她还没招,谁让你用人家了,也没说让人家早点回家啊。

  第二天早上爷俩才贴春联,吴卫国拿着浆糊打下手,吴昊站板凳往正门框上方贴《肥猪满圈》。

  吴卫国看见那刚摁一角的春联就发现不对了,抬头骂道:“你特么是不是虎?”

  吴昊看着春联上的四个字眨么眨眼,低下头问:“爷们!你说谁虎呢?你告诉我,多虎的人能递给我这四个字?”

  吴卫国气的翻白眼,看向窗台上的一叠春联有点懵,他明明记得财源广进和福满人间在上边放着。

  拿起来一看明白了,这一叠纸翻过来刷浆糊,本来在上面的财源广进肯定在下面啊。

  他把最后贴猪圈的刷浆糊了,接过春联瞪儿子一眼才开始刷第一张春联。

  吴昊感觉到老吴有威胁他的意思,急忙开口:“你放心吧,我不会当屯子里所有人说你要把肥猪满圈贴门口的。”

  “你也不敢!”吴卫国冷笑,递过去横批又拿起浆糊刷上下联,慢慢手就停下了,反应过来骂一句:“玛德!”

  他保持不动怕小犊子跑了,用余光偷看,结果小犊子早没影了。

  一个要打人,一个躲藏着,结果这点春联贴一天。

  春节这天早上八点,老吴家人在吴昊家门口集合,来的都是成年男人,吴卫国这一辈人手里都拿着黄纸。

  小一辈的手里拿着酒,吴猛扛着桌子,吴昊提着个兜子,里面装了馒头、冻梨、冻柿子这三样供品,每样都是三个。

  按习俗,上坟拿的这些东西都应该是单数,去上坟的人,必须是少年、青年、中年人。

  女人、老弱病残、怀孕妇女不准参加。

  个别地方也有区别,有的人家会带大点的孩子去,也有女人去上坟。

  而且上坟的时间也不一样。

  不去上坟的人,在家也闲不下来,主要任务是把族谱挂好,族谱一般选择挂在正屋北边的墙上。

  挂族谱的目的是为了除夕夜过年在族谱前烧香烧纸磕头,也为了给下一代讲家谱提供方便,上坟的人回来上香磕头也要用。

  人都到齐了,一行人进北面林子,往西北走了四五里地,才是村里的老坟地。

  老吴家祖坟不少,有些只剩低矮的小包了。

  吴昊和哥几个先拿出几张烧纸,放在坟头上,然后放桌子摆贡品,再倒上酒,点上香烟,最后点香。

  大伙分开给每个坟前画圈点烧纸磕头,爷俩跪在吴大发坟前,吴昊念叨着:“爷爷出来收钱了,您老在底下花钱别省着……”

  他爷爷七十多才没,这个年纪算喜丧,但是他心里还是想老爷子,眼圈通红。

  等纸烧完了,众人集合在坟茔最前方画上一个大圆圈开始烧纸,嘴里念念有词:“老祖宗出来收钱了。”

  等所有纸燃烧完,拿着桌子回家,其他东西摆放在坟头。

  今天来上坟的人不少,二先生哥俩带孩子烧完纸跟着一起回家。

  吴昊走在倒数第二位,进屯子听见身后嘀嘀咕咕,他侧耳倾听。

  跟在身后的李二坏拿着上供的大柿子边啃边嘀咕:“爷你等着,我以后看哪个老太太不顺眼就给你送去。”

  这孩子挺有孝心!你还没法说他啥。

  吴昊只能翻翻白眼,从前趟街拐弯到二爷爷家,进屋在族谱前点香磕头。

  长辈里吴大勇年纪最大,老祖宗就供在他家,今天老吴家所有人都集合在这里磕头。

  然后再回家放鞭炮吃饭,过年这天吃三顿饭,等中午饭吃完,所有人又来到吴大勇家里。

  妇女帮忙做饭,老爷们没啥事就在炕上唠嗑,小孩子穿着新衣服到处跑。

  小小子拆鞭炮放,小丫头淘的也跟着玩,过年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

  晚上吃完饭,吴卫国这辈人先给吴大勇磕头,然后轮到下一辈,吴刚这些结婚的没有压岁钱。

  “爷爷过年好,大爷过年好……”吴猛在地上磕了好几个头,拿到几块钱还美滋滋的,同辈结婚的没得到钱他就乐呵。

  地上有小垫,吴昊领着妹妹挨个给长辈拜年,他同样得到几块压岁钱。

  小豆包跪在小垫上有点懵,她不记得去年的事,跟在大哥身边,人家咋做她咋做。

  先给吴大勇磕头:“二爷爷过年好。”

  “哎!过年好。”吴大勇弯腰摸摸她的头,从兜里掏出一块钱递过去。

  “呀!”小豆包惊讶,大哥他们只有五毛,她得到一块,这回磕头更起劲了。

  心眼也实,给婶子叔叔大爷拜年,一圈之后把脑瓜门磕红了,伸出小手搜揉额头,脸上却乐呵呵的,因为手里抓着二十多块钱。

  其他小孩也得到这么多,表情都挺美。

  吴昊暗笑,除了妹妹以外,其他孩子的钱揣不到明天,回家就得被骗走。

  拜完年,女人开始包饺子,男人继续唠嗑,晚上十点多放鞭炮,大伙又吃一顿才回家。

  吴卫国到家继续煮饺子,这些是中午包好的,回自己家也要吃两口,等过了十二点再睡觉。

  这时候已经吃不动了,四口人象征性的一人吃一个饺子,小豆包硬吃进去一个。

  放下筷子又开始磕头:“爸过年好,妈过年好,大锅过年好。”

  在二爷爷家拜年,这三人给别的孩子钱就不给她,现在回家了还不给钱,那就接着磕,她已经知道钱多的好处了。

  高丽娟掏出一块钱哄道:“老闺女给你一块,你兜里的钱妈帮你揣着,以后你要钱妈再给你。”

  这孩子兜里有五十多块钱了,屯子里所有漏斗户加起来都没有她钱多。

  小孩子也不能揣这么多钱,怕她弄丢了,五十多块钱可不是小数,给她揣几块钱就行了。

  “谢谢妈妈。”小豆包接过钱“嘿嘿”一笑,把钱揣兜里以后马上小脸一变:“你想骗小孩钱!”

第198章 棕熊来到木刻楞

  给一块钱小丫头还不干,高丽娟只能又掏出五块钱语重心长的说道:“五块钱够你花了,你把兜里的钱给妈,别揣丢了。”

  小豆包接过五块钱跑到大哥身边坐下撅起嘴说道:“我揣不丢,五块就想换我五十,你真当我不识数呢!”

  高丽娟瞪她一眼:“钱弄丢了,你爹白干一个多月活,揣五块钱你也比全村小孩钱多,够你花了。”

  “我爹一个多月白干?”小豆包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她今天收到很多一块的,衣服上的小兜快装不下了。

  钱万一丢了真心疼,低头伸出小手解开扣子,钱都没叠在一起,有些就是个团,刚掀开兜,很多一块的掉了出来。

  高丽娟指着钱说道:“你看是不是揣不了这么多!”

  小豆包噘嘴看着兜里剩下的钱,她舍不得往出掏。

  换谁往出掏钱都不乐意,小孩同样如此,人家一个头一个头磕来的,结果让她一堆钱只剩五块,心里肯定不得劲。

  小丫头盯着兜发呆,高丽娟也不能硬抢,她等着闺女掏钱。

  吴昊伸手把炕上的钱拿起来,又把妹妹兜里的钱全掏出来,一张一张数完。

  一共五十二块钱,他把一块的和十块的单独叠好,又从兜里掏出四块钱放进去。

  看向他爹说道:“人家给你磕头了给凑合整。”

  “草泥马的!”吴卫国嘎巴嘴骂人,他今天给完压岁钱兜里就剩四块留着压腰。

  肯定被小犊子看见了,不然为啥让凑四块的整?钱拿出去,他挺大个老爷们兜里一分钱都没有了。

  还不能不拿,还得乐呵呵说道:“老闺女,过年了爸给你四块钱。”

  小豆包一扭头没接:“给啥给,又不能揣我兜里。”

  “咋不能揣呢!”吴昊接过钱给妹妹揣兜里,这叠好的钱比成球状的要小一半,那衣服兜憋下去不少。

  钱进兜了,小豆包一乐,急忙用手捂住,随后又不乐呵了,转头看妈妈,大哥不在家的时候这钱还得没。

  高丽娟管不了儿子,皱眉问道:“让她揣那么多钱干啥?”

  吴昊摸着妹妹的头笑道:“今年明白事了,到我姥姥家得给人家压岁钱。”

  别看小丫头在家磕头,到姥姥家长一辈,有不少四十岁左右的表哥,这些人家的孩子都比四岁小屁孩小一辈。

  吴卫国点头:“那里孩子多呀,整不好得赔了!”

  “赔钱?”小豆包一愣,急忙摇晃脑瓜:“那我不去了!”

  她还没听明白咋回事呢,听见去姥姥家会赔钱,那肯定不行。

  高丽娟想了想说道:“前年去妈家八十多人,去年一百多人,今年条件好了,最少去一百五十人。”

  “咱家初八去吧,不然都没地方住。”

  吴昊急忙点头:“行啊!晚点再去更好,我可不想跟他们挤着睡。”

  小豆包忐忑的问:“妈,我钱是不是揣着了?我不去姥姥家行不?”

  高丽娟白她一眼:“揣着吧,去你姥姥家赔十块八块的你怕啥?”

  小豆包松口气,以为会赔没了呢,十块八块的,她还真不在乎。

首节 上一节 178/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