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24节

  侯大包没拿到钱要收他家地,老太太想不开上吊了。

  老冯头是要脸的人,从没让人来家催过债,儿子和老伴一走他直接气死了。

  “好孩子啊!”老太太吧嗒两口烟沉默着不知道在想啥。

  老冯头从柜子上拿四个鸭蛋放在吴昊手里随后坐在炕沿边不说话。

  “大娘,我先走了。”吴昊受不了这气氛,将肉放在锅台上,出门回家。

  屋里老太太没吱声,老冯头没送,半晌道:“孩子仁义啊。”

  “哎!”老太太擦了擦眼角,呆呆的望着窗户纸。

  有山珍海味她也吃不下去。

  吴昊回到家将鸭蛋放在锅台上坐在旁边烧火。

  高丽娟拿起四个鸭蛋不悦道:“老冯头一点不想欠别人家。”

  这四个鸭蛋估计攒挺长时间了肯定一直没舍得吃。

  老头要脸全屯子都知道,她家也要脸,救人不能白救,送点啥去人家都回礼。

  一点招没有。

  吴昊不吭声,上辈子,自己过的一地鸡毛,却看不得他人疾苦。

  老冯头和老太太活的真累,那叫活着么?顶多叫没死。

  人七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冯胖养了二十多年咋改?

  老冯头两口子更没法整,他只能尽量帮帮,使不上劲。

  吴昊吃完饭陪妹妹玩一会,等高丽娟去喂鸡他回到自己屋,手里多了一个小拇指粗铁棍。

  走到柜子前面看着黄色的老式小锁头,将铁棍插进锁扣里用力上下一按。

  “咔。”

  轻微响动过后锁开了,打开柜子看了眼里面家伙事都在,随后一摁又锁上了。

  以前除了保养枪以外不敢拿出来怕老妈生气,这回说啥都得拿枪上山。

  晚上把妹妹哄睡后,拿块棉布把锁捂上尽量减小声音,撬开后拿出枪。

  又拿出一包子弹检查一遍,数出五十发用小布袋装好,一切准备妥当开始睡觉。

  他不是那种有点小事睡不着觉的人,想早点醒就能早点醒。

  睁开眼睛屋里很黑,小豆包没起证明还不到六点,她就是闹钟。

  可惜没有表,凭感觉应该快六点了。

  轻轻起身穿好衣服系上绑腿,把昨天准备好的大饼干拿几块用布包好。

  掀开柜子拿出枪背上,将子弹揣进兜又拿捆绳子和雪鞋。

  轻轻打开门猫腰慢慢走,来到正屋门口刚打开门。

  脚下一个东西贴着腿先出门吓他一跳,急忙捂住嘴,不让自己出声。

  “喵。”

  屋里黑看不清,听见声音他松口气,该死的猫,为了躲倒霉孩子跑这么早。

  比生产队的毛驴都勤快。

  哪怕屋里黑,吴昊也下意识转头往炕上看一眼,颇有点做贼心虚的意思。

  慢慢关上门,犹豫一下又走到碗架子前开门摸出四个大饼子揣进怀里,打开外面门和猫一起出去。

  关上外面门轻手轻脚离开院子,往北走三里多地,进了林子找个土坡蹲着。

  不到十分钟借雪光看见一个人影走过来。

  “啊。”吴猛走到近前打个哈气:“我爹醒了,我说出去尿尿。”

  “你可真有用!”吴昊恨铁不成钢的说:“你不回去他不就发现了么?”

  “能咋滴?”吴猛一梗脖说道:“我是怕挨揍的人么?”

  “牛逼!”吴昊竖起大拇指,拿他没招,心塞。

  “咱俩等侯大包不?”吴猛双臂抱在胸前跺跺脚。

  如今比后世冷多了,至少差十度,特别是一早一晚山里更冷。

  “等。”吴昊转身找个雪窝子,从旁边雪里划拉些树枝放进去,随后往那一躺。

  “不能点火,可遭罪了。”吴猛挤在旁边:“二哥,要不咱俩先去?”

  “没有狗谁知道半路跑出来个啥,万一跳出来个山大王呢。”吴昊笑道:“你要是能干过它,咱俩现在就走。”

  吴猛听见山大王身体一哆嗦,下体一阵尿意袭来,起身就去尿尿。

  “呵。”吴昊忍不住乐了,这小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虎。

  小时候他俩跟爷爷一起进山。

  走到一处布满大青石的山坡,狗就不往前走了,俯身摆出战斗状态确双腿发颤。

  老爷子当场端起枪示意二人慢慢往后退。

  就在此时,六十米外老虎突然起身昂首虎啸,吴昊听见后只觉得一股凉气直窜天灵盖,仿佛过电一样。

  老虎起身吼完转身跳进石堆没影,老爷子连开三枪啥也没打到。

  当时就提醒,他养的狗闻到山大王味道才会如临大敌,有十条狗都尽量别招惹它。

  大狗也不行,纯野生老虎一击毙命,人拿着枪它先咬人。

  那时候年纪小,吴猛被一声虎啸吓尿裤子了,现在提起老虎就来尿。

  “侯大包起的太晚了。”吴猛回来躺下抱怨,刚尿完尿更冷了。

  侯青今天肯定会去,老侯家人见钱眼开。

  如果不是太远需要准备准备昨天就会去。

第31章 山神板凳的传说

  “汪汪。”

  二人啃了两个大饼子吃点饼干喝点水,冷了就跑一会,等了二十多分钟,远处传来狗叫声,吴猛坐起身:“来了。”

  “嗯。”吴昊蜷缩着身体没动,这离山道远不会被发现。

  侯大包的脉他摸的准,走哪条道他都知道。

  猎狗不遇到什么轻易不会开声,今天狗叫也是因为太久没上山兴奋所致,过一会就消停了。

  狗声渐远,二人穿上雪鞋慢悠悠跟上去,不能离太近,会被狗发现。

  让它们探路跟在后面安全。

  这一走就是五个多小时,天光大亮,什么都没遇到。

  “不应该呀。”吴昊皱眉,按理来说,走出这么远了,哪怕猎物再少也应该能遇到个兔子之类的小动物。

  明明看见有脚印,为啥前面狗不叫呢?

  示意吴猛跟上,俩人加快脚步,等隐约看见人影后找个小土坡上去观察一番终于明白原因了。

  “他俩够虎的!”吴猛骂了一句。

  领狗群猎,你要了解山形地势,还得知道各种猎物的生活习性。

  得明白怎么与狗配合,刀猎怎么配合,枪猎怎么配合,群猎最重要的就是带头狗。

  前面侯大包和侯老二坐在那吃干粮,三条帮狗趴在一边也啃着东西。

  居然没带头狗,只领新买的三条帮狗能找到什么猎物。

  “是挺虎!”吴昊出溜下山坡拿出冰凉的大饼子啃。

  估计侯大包家头狗伤的太重,又怕别人抢先去,反正知道位置,不用头狗也行。

  最先发现那地仓子的是南面屯子人,也是因为死人了他才听别人提一嘴。

  什么地窝子,狗死了,人死了,当时养病出门溜达没细打听。

  侯大包能领堂弟证明他没傻到家,以防万一没吃独食。

  附近有两个地仓子在一个方向,另一个需要拐个弯,相隔不算远。

  “卧槽!那俩虎逼坐山神爷板凳!”

  吴昊连忙爬上去,隐约能看见侯大包和侯明果然坐在一颗被砍断的树墩上。

  “他俩要遭!”

  吴昊听了没反对也没认同,坐“山神”板凳犯忌讳,老赶山人绝对不会坐,他是新世纪六毒老年不信那些。

  但是“山神”和他的板凳传说是真的有,他听爷爷讲过。

  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宋晓宝。

  这三宝确实是样样都好,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唠个三天三夜。

  而在清代“山神”才是东北的主角。

  人参主要生长地在长白山里,有以采参谋生的挖参人,被称为“放山人”。

  大兴安岭往东北这片经常进山什么都干的人不全叫“放山人”也叫“赶山人”。

  这词儿可不是在山里瞎转悠。

  因为进山采野人参是真不容易,少则几天,多达几个月,锅碗瓢盆儿和采参工具什么的都得带山里去。

  出门遇到人参是扯淡,大兴安岭基本不长人参,一辈子遇到一颗都是鸿运当头。

  从明清就开挖,长白山八十年代人参都不多见了。

  秋末草木茂盛,山里面野兽众多危机四伏。

  得由经验丰富的采参人“把头”带着,不然贸然进山小命儿很容易就没了。

首节 上一节 24/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