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246节

  见到大司机眼睛一眯,知道人家想吃独食,谁让人家有底气呢。

  换个说法:“哪怕就是五块钱收,八块钱卖给有米元的人,让他们折腾去呗,可以稳赚不赔。”

  大司机想了想看着他说道:“按你们说法就是在商言商,明年看具体行情,咱们商量着定价。”

  “我要看看这边销量再调整价格,毕竟蔬菜总量太多了。”

  “需要一批一批运送,一批一批结算,我能答应你三千万米元。”

  大司机看向他认真的说:“如果只有你家的菜,一千亩地,我都可以白帮你卖。”

  吴昊感动的同时也知道生意不好做啊,他家的菜今年能卖十块,明年也可以卖贵点,但,别人家的菜估计价格会压得很低。

  第一批人不吃到螃蟹,那还扣鸡毛大棚?

  大司机明白他的用意,想在南边站住脚,知道那边缺外汇,两三千万并不多,他还是可以给的。

  问道:“你说个心里数字,我结合这边考虑一下。”

  换别人来,想要米金,想要高价,那就是扯淡。

  “明年最少三块钱一斤,后年看销售商量。”吴昊有心里准备,十块钱只能卖一次,他这点蔬菜好卖,数量太多就要大降价了。

  明年三块钱一斤,对于老毛子这边来说,完全可以卖出去,因为南北两边的生活差距可不止十倍。

  大司机家族完全可以卖五块钱。

  三十年以后,老毛子蔬菜价格能勾到五十块钱一斤,这只是平均数值。

  从现在一直到八七年,蔬菜都赚钱。

  八七年以后酒会值钱,明年老毛子这边有些乱的时候,不光要米元还可以换些钢材。

  大司机心里价位也是三块钱,因为这是冬天的菜,因为他们这边真的缺。

  他卖五块钱,还可以根据行情随时涨价,收可是固定价格。

  点头答应以后问:“你这车菜想要换什么?要一点米金也没啥用啊。”

  吴昊直接说要求:“四辆24马力的四轮子,配套农机,收割机就不要了。”

  “我们那边的垄和这边不一样,需要符合南边土地的机器型号,这些菜不够,可以从下车里扣。”

  南边12型四轮子,好点的八千左右,老毛子这边工业自然没得说。

  24马力四轮子要比12的贵不少,这还是进口配套设施,不仅可以种地用。

  以后在农场里拉点土和石头木头都比用卡车方便。

  他拉来的菜应该差不多够换四辆的。

  下一车菜,还没想好换啥呢。

  大司机没有计算是否对等,不管哪边差钱都不会提出来,多少就这些了。

  看向上尉问道:“北面城市有小四轮子吗?”

  上尉属于这边的大管家,对城里比较了解,回道:“东北那个城市有,配套机械都有,就是距离这边有点远。”

  大司机问:“你能在这里等几天吗?”

  不是几天就能送来的,吴昊摇头说:“还是回家吧,我要看着随时卖菜,四轮车不着急用,这边雪挺大的,过完年给我都行。”

  今天是不能走了,问道:“我弟弟去哪了?”

  “去城里办事了。”大司机颇为感慨的说:“也算看着你长大的,没想到你变化这么大,伊万不如你啊。”

  这小子开始谈国际生意了,还能考虑创汇的事,确实比他儿子强不少。

  “老叔你可轻点夸。”吴昊急忙摆手:“我弟弟可是挺有本事的。”

  他不是故意捧着唠嗑,大家族子弟,熏都熏精了,小司机就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才爱玩。

  在别人面前又是一副脸。

第259章 小杨

  吴昊在木刻楞住一夜,第二天早上和大司机告别,他又换了一辆新卡车。

  大司机的意思是蔬菜来回倒车太麻烦,让他开这辆回去,下次来再换回车。

  吴昊没同意,那辆不要了,想要这辆,军用平头绿色卡车,开起来动力十足,看着也非常漂亮。

  他相中这辆车就想换了,回镇里从新登记换个牌子就行。

  对于大司机来说,生意归生意,私下里,就是孩子不喜欢这个玩具想换一个玩。

  那当叔叔的就无所谓了,可你喜欢,随便你开哪辆,两个都开走也没问题。

  吴昊不能干那么贪心的事,把枪和车上的东西拿到这辆车上,又开口要两套军大衣。

  老毛子八十年代的军装挺漂亮,皮靴质量更是没得说,大司机给他拿五套,包括腰带靴子帽子。

  吴昊也不客气,全收了,开车过河到对面边营领导办公室借电话打给省城。

  南北两边关系不好的时候,能在这里当领导的都不是小人物,岗位非常重要的。

  小杨熬资历到现在,最低是个旅的头,如今住在省城大院里,他今年才三十六七岁,是家里最小的那个。

  个头一米七五,长相普通,有兵的气质,没有兵的古板,在东北也古板不起来。

  平时也就是带有一些上位者的严肃,早上正准备出门上班呢,刚和媳妇孩子告别,电话响了。

  小杨回到沙发边接起电话问:“哪位?”

  能打到他家里来,就不需要他自报姓名。

  电话里传出吐槽的话:“真费劲,还得转接。”

  “嗯?”小杨皱眉,脸色非常严肃了。

  杨夫人看出来丈夫生气了,家里来电话都是报名之后有事说事,除非是领导,不然对面要挨骂了。

  就算是京城大院子弟也会骂两句,她丈夫年纪小,职位也不高,但是辈份可不小。

  没办法,家里的老爷子是排在一字辈的。

  吴昊吐槽的时候电话就接通了,听见对面“嗯?”也没在意,但他带有些许心虚的样子说:“杨叔,我是吴昊啊。”

  “嗯?”小杨眼睛突然睁大不少,生气的脸色变成难以置信。

  也不着急出门了,坐在沙发上阴阳怪气的说:“哎呀,听差了吧,你还能给我打电话呢?”

  吴昊眼珠一转,找啥理由都是借口,笑道:“哎呀,过几天得去看看我小叔,不然容易挨揍啊!”

  “嗯!你知道就好!”小杨语气不善,但脸上带有笑容,倔小子能来看他,还特么挺不容易的。

  真怕这小子留在山沟里不出门,现在放心不少。

  问道:“你这突然打电话是出事了吗?”

  见媳妇看过来带有询问的意思,他说了句:“吴昊打电话。”

  杨夫人知道了,这个名字熟,经常被提起,来电话也挺希奇。

  吴昊听见了,知道杨夫人在家,笑道:“给老婶问个好……”

  小杨打断道:“你先别问你老婶,都好着呢,说,你到底出啥事了?”

  以前总写信,一次电话都没打过,突然打电话让他误会了。

  吴昊自然理解,直接说:“我家冬天扣大棚,一根苗都没冻死,现在还有两万多斤菜,想拉哈市去卖,十块钱一斤。”

  “我怕卖不消停。”

  “十块钱一斤?”小杨皱眉思考起来,他能坐在如今位置,想的不止是十块钱的事,还有冬天种出两万斤菜的事。

  吴昊跟他解释就想造成轰动,就想让老百姓看见钱跟着干,老百姓也不傻。

  知道以后卖不上十块钱,卖两三块钱也不少了,只要形成规模,就是结束北方没菜吃的问题,还能带动经济。

  小杨左手敲着膝盖想了许多,形成规模带动经济不是小事,劝了一句:“那也没必要卖这么贵。”

  “如果你就想这么干,那就正常交税和罚款,其他的不用担心。”

  “那可不行!”吴昊能干嘛?别人卖十块钱都没事,最多就是交的多,他不打这个电话也不会有啥大事。

  就是为了避免麻烦,怕卖一半就不让卖了,那时候再打电话更耽误事。

  解释道:“卖老毛子一车换四轮子了,大司机说那边正在商量明年开口岸。”

  “我可以把h省的菜卖过去,应该能达到三块钱一斤,人家要求不用化肥农药,菜要有一定品相,答应明年付三千万米元。”

  “以后这条线上有多少米元不好说……我可以搭个桥……这次卖菜,我肯定缴税,但想罚我,肯定一分都没有。”

  “三千万~”小杨没在意什么罚的,他在想这个口子,赚米元难啊!

  目前只有二三十亿储备,北面这三千万也不少了,以后还可以谈谈别的东西。

  正常进出口容易,但是人家不用米元结算,差的就是对面给不给米元。

  现在就是拿原材料换米元,只要能换来就行,他思考一会点头:“你卖吧。”

  “还不止啊!”吴昊像告状似的说:“一毛钱的菜卖十块钱,有些小报社和所谓的叫兽会骂我,甚至泼脏水。”

  “我可是带动经济还创汇的啊!肯定不能忍他们!”

  这个年头,有些小报可牛比了,骂人还挺花花呢,好人都能给喷出臭名声,这是他不能接受的,对他以后影响会很大。

  想正名也容易,但不能让他们骂完就拉倒。

  小杨皱眉,总感觉哪里不对,又不能说这小子不对,对于打开米元这个口子来说,别的都不是事。

  回道:“等他们骂你再说,还有啥事吗?”

  电话那边传来:“过段时间去看老叔……”

  “我谢谢你啊!”小杨直接挂了电话,他虽然生气这小子不来家里玩。

  今天又求到他头上了,但是他还得念人家人情,米元这个口子,要经过他家来办。

  以后做大了,全是资历。

  小杨拿起电话,这事要跟老爷子那边沟通的。

  吴昊走出边营,注意到身边的张排长往右侧头,斜着眼睛上下扫视着,表情好像还有点幽怨。

首节 上一节 246/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