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253节

  吴卫国昨晚去大棚里和几个人看着温度,每人负责几个大棚,他挨个溜达,就怕哪个大棚温度太低把菜冻死。

  一宿睡半宿,白天会补一觉,今天早上热剩菜吃,吃完就去睡觉了。

  吴昊拿老吴没招,蔬菜太贵,当宝似的看着,不让去大棚都不行。

  家里动物多,他和妈妈养不过来,让二先生和大张啰每天用平房里的锅烀猪食,牛四负责养牛马鸡鸭鹅。

  过几天要去哈市卖蔬菜,需要开一天一宿车,他让哥几个白天来大棚就行,最近好好养养精神,到时候一起去。

  这年头卖菜容易,寿光那边卖六七万斤菜,没出县城就卖没了。

  他这次去哈市,一斤菜卖十块钱,一万斤就是十万块,一张大团结才十块钱面值。

  这十万块钱需要用麻袋装。

  数目不小啊!去容易,回来就不一定了,哥七个全带枪才能保证安全。

  农村有很多活要干,冬天第一件事就是扫雪,他和妹妹把房子前面的水泥地清理出来。

  院子太大收拾不起,妈妈烀土豆喂狗,他给大毛二毛和小金雕割肉。

  喂完这仨先帮牛四喂老牛和黑风,羊还在二爷爷家养着,老头闲不住,就把羊留下了。

  给三个大牲口填完草料,去北面打开仓房门进去先把傻狍子放出来。

  “哇哦!”傻狍子站在门口呆呆的看着雪白的大地,还有那用小木掀收雪的小屁孩。

  “滚犊子!”吴昊在后面踢它一脚,这二逼不是第一次看见雪,每天早上都站门口摆出一副惊讶的表情。

  就好像诗人要有感而发似的。

  屁股被踢一脚,傻狍子跑出仓房转过身“汪汪汪”叫。

  它对里面的大高个一点好感都没有,低下头,刨前蹄随时准备顶过去。

  “滴答滴答!”

  里面传出的脚步声有点沉,乌苏里梅花鹿颜色鲜艳,雄鹿身高能长到一米七,体重能达到一百七十多斤。

  它先出门,傻狍子也没抬头看,低头“汪汪汪”就往前顶,它生气的时候不人立而起摆姿势。

  先顶了再说。

  雄鹿的角要一二月份才脱落,吴昊怕两只公鹿打架就把它们的角锯掉了。

  就算没有长角,公鹿体型也比三个傻狍子都大,它还是总顶架的动物。

  见到傻狍子低头往前冲,它迈一步低下头等着。

  “咚”的一声。

  雄鹿抬起头晃荡下脑袋拐弯往南走,它是屁事没有。

  “哇哦!”傻狍子低着头,身体左右摇晃,就像喝多了站不稳一样,不止被撞迷糊了,眼泪都在眼圈打转。

  四头母鹿领小鹿出门,吴昊在后面和另一头大公鹿互相撞着肩膀。

  梅花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智商跟七岁小孩差不多,现在和人非常亲切。

  也学会闹着玩了。

  吴昊搂着鹿脖子,就像“哥俩好”一样,一家挤对方一下子的,走到关山驴子的门口才推开梅花鹿让它自己去院子里溜达。

  山驴子个头小,和人混熟了却和人不亲,跑到院子里撒欢,不打架更不敢惹雄鹿。

  院子里有食槽,吴昊把鸡鸭鹅放出来,给所有动物拌草料吃,和牛四俩一忙就是一小上午。

  中午才有时间去大棚里看看。

  吴卫国补完觉又来到大棚里,见到儿子进来说道:“第一批歪瓜裂枣的蔬菜,有的都快长老了。”

  “几百斤也没法卖呀。”吴昊蹲下打量几眼熟透的西红柿说:“摘下来吃”

  吴卫国露出一副心疼的样子说:“一百斤就是一千块钱,赶上一颗熊胆了。”

  “我也心疼。”吴昊站起来深呼吸,缓解一下心痛说道:“给我姥姥送一些。”

  “剩下的让屯子里人吃吧,人家总在这干活,天天盯着菜看,一点不给吃也不是那么回事。”

  “不能宁愿烂了也舍不得给人吃。”

  “行吧,我现在就他们摘。”吴卫国去下一个大棚的时候心疼的嘴角都在抽搐。

  于老七打开门走进来说:“乡里知道你家大棚种出菜了,有不少人打听卖不卖。”

  十月份开始下雪,十一月只能吃冬储菜,现在都快十二月中旬了,家家只有白菜和萝卜。

  总吃肉还腻呢,都想换换口味。

  吴昊琢磨一下说:“告诉他们没熟呢,等过两天我卖完一万斤再说。”

  “爷们摘点菜拿家去吃,不是钱多钱少的事,不能光种菜却吃不到。”

  “的确是这个理,我也不跟你客气了。”于老七没装假,拿起一旁的土篮子把每样菜都摘点。

  他也不按斤拿,摘够吃两顿的就行。

  吴昊也用土篮子摘菜,人不能太抠搜,装了十筐菜开车出门。

  先给姥姥和舅舅家送八筐,其他关系远点的亲戚就算了,真供应不起。

  剩下两筐给赵晶晶和赵云长,平时没少麻烦这俩人,现在也是好朋友,关系不能因为有钱就断了。

  在饭店和赵云长唠会嗑一起出门去借放映机,夏天乡里经常放电影。

  乡里没有电影院,冬天机器会闲置下来,借看两个月,问题不大。

  吴昊给人家五十块钱算租的,过年之前就会还回来,人总干活会焦虑,想让大家放松放松。

  二先生和大张啰都会放电影,他俩在林场看电影的时候就跟放映员混过。

  俩人刚收拾完猪圈出来,看见吴昊从车上拿下来放映机,马上跑过去帮忙。

  这年头农村没什么娱乐,屯子里只有一台电视机,大家还不好意总来看。

  能放电影可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二先生现在就想放。

  吴昊阻止道:“白天看不见人,还耽误干活,等晚上再放。”

  “我俩先把家伙事摆上。”二先生有些迫不及待,招呼大张啰,又去仓房里喊出牛四一起挂幕布。

  大棚里干活的出来回家吃晚饭,看见院子里的幕布高兴的跑进院。

  为了看电影,饭都不吃了。

  吴卫国走到儿子身边气道:“你这不是找事吗?大棚你看着啊?”

  他太了解屯子里的人了,对电影的抵抗力基本为零,不可能有人会安心守着大棚。

  三嫂背着孩子走过来表态:“我不看电影,一会吃完饭,我和当家的去大棚。”

  “对对!”他家老爷们在一旁急忙点头,在这干活,家里有余钱了,能赚钱给孩子吃点好的,看不看电影都无所谓。

  还有几个困难户和他们说一样的话,都希望多赚点钱。

  吴昊对大伙说道:“我借俩月呢,一天晚上放一部,每个电影都能放好几遍。”

  “那我就放心了。”牛四松口气,他都准备放弃看电影了。

  “我们两口子明天看。”三嫂说完和老爷们回家吃饭。

  其他困难户也走了,准备今晚看大棚,明天轮流休息的时候再看电影。

  吴卫国挥挥手喊道:“吃完饭再放电影,现在全回家去。”

  二先生和老吴是一伙的,主动招呼众人回家。

  不到一个小时,屯子里的人几乎都来了,院子面积不小依然没装下这么多人,有一半都挤在马路上。

  这时天刚擦黑,二先生和大张啰开始放电影,第一部就是李连姐主演的《少林寺》。

  票房1.6亿,八二年的1.6亿,可见如今的人们多喜欢武侠片。

  一帮小孩在最前面看,他们坐在苞米杆上,旁边还有火堆。

  也许是离的近的原因,小豆包看见里面拿着刀枪棍棒打架,下意识就往后躲上半身。

  见电影里的人被砍出血了,她“哎呀”一声就用小手挡住眼睛,透过指缝偷偷看。

  旁边傻狍子眼睛都直了,见到打架的场景就一蹦跶“哇哦!”

  它好像还看懂了。

  其实少林寺最有意思的一段就是秃鹰把放羊的那人摁在桌子上。

  把于老七看紧张了也看生气了,顺手就往旁边轮一巴掌:“真他么气人!”

  “啪!”

  李二坏后脑勺挨一下子还挺响,扭头看向于老七问:“他妈气人你打我干啥?”

  于老七完全被电影吸引了,李二坏脑袋也“金刚不坏”了,电影吸引人,这一巴掌声音挺响,但他没感觉到有多疼,就不和老头计较了。

  吴昊坐在李二坏旁边嗑着瓜子也看的津津有味,虽然看过好几遍了,但依然感觉老电影好看。

  后世那些流量演员让他成功借了电视剧。

  一连两天,都放《少林寺》,第三天放他最想看的《木马人》。

  朱时帽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在如今可了不得啊,差不多是国民老公,属于当代顶流。

  吴昊喜欢这部纯真的爱情片,感触最深的就是。

  以前是“来时我妈交待过要勤快”,现在是“来时我妈交待过,没50万彩礼不上车”。

  高丽娟看两天电影感触最多的就是苦,因为她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

  看见老许结婚了,望向儿子问:“你啥时候把媳妇领回家?”

  她还记得儿子给女同学写信的事。

  吴昊嘴角一抽,实话实说道:“人家小姑娘咋来呀?”

  这年头可不像后世,一碗麻辣烫就能领小旅店嘿嘿嘿。

  如今在大街上牵个手都难,更别提把对象领家来了,绝大部分小姑娘都不会独自去男方家的。

  高丽娟皱眉道:“那也不能一直不来呀?”

首节 上一节 253/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