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255节

  见到有些人点头,他看向老太太语重心长的说:“大娘,全北方就我这一份大量卖菜的,物以稀为贵。”

  “我在县城都能把菜卖出去,拉过来就是给市里的人尝尝,就这一万多斤,不买可就没了。”

  “你如果不买,那就要等明年七八月份才能吃到蔬菜,还有二百多天啊,天天只能吃萝卜白菜。”

  老太太低头嘀咕:“理是这个理,可是白菜才几分钱一斤,这也差太多了。”

  她别不过来劲,吴昊也点头不和她犟,其实他心里也感觉挺不可思议的。

  寿光那十七家大棚的菜,十块钱一斤上市当天就被抢光了,八四年十块钱一斤啊!

  其实也不要瞧不起这个年代,现在万元户不少,有几千块钱存款,舍得花十块二十块的买菜吃个新鲜。

  有赚几万块钱的暴发户更舍得买菜吃,特别是明年开春,春城那些君子兰。

  平平常常几百几千块钱一盆,全市都在养花,买花的人也有都是。

  花几千几万买一盆花,眼都不眨一下,那是真不心疼,因为倒手就赚钱,同样的,谁敢说这些人没钱?

  花十几万块钱买一盆花都不是个例,花几万块的人有很多。

  他这菜和花一样,就不是卖给工薪阶层的,哈市有900多万人,暴发户不少。

  想把这一万斤菜卖出去,一点不难。

  这还是卖的太早,大家刚断两个月菜,现在还不是特别想吃,等过完年,四五个月没吃到蔬菜了,那时候工薪阶层都会买二斤回去尝尝。

  不是馋,是吃一百多天白菜萝卜,这胃造反逼着让他买。

  冷场不到二十秒,一个挎着篮子,看起来挺富态的大姐挤进人群问:“能不能便宜点?”

  吴昊摇头笑道:“肯定不能降价的,我还是那句话,有960万人吃不着。”

  “说滴对!”大姐见他态度坚决,没生气反而笑了,走到车边拿起蔬菜看看,指着西红柿说:“先来二斤我尝尝。”

  第一单生意,吴猛马上拿起称往里装西红柿,称好二斤喊道:“高高滴奥!”

  大姐看眼往上挑的秤杆点头,她是做买卖的人,对于称很了解,能看出来人家没做假。

  顺手拿起自己买的西红柿尝尝,不停点头:“不比夏天的菜差,再给我来二斤豆角和韭菜黄瓜。”

  吴昊伸手帮忙装菜称重,心里真有种离奇的感觉,光听说寿光的菜被抢购。

  现在亲身经历还是感觉有点假,但是对暴发户来说,家里有几千块钱,花几十块也真能舍得。

  有一个带头,就有人跟着买,这些是不差钱的主,不仅自己想吃,家里还有老人要孝敬,还有儿女需要心疼。

  能舍出二三十块钱买菜的人还真不少。

  哥六个都忙着称重,不管别人咋讲价,少一分都不卖,做生意也不死心眼,可以给抹几分钱零头。

  g营饭店老板在门口看半天了,下台阶走到卡车边上说:“每样菜来二斤,西瓜也来一个。”

  吴昊早就注意到他了,能在市里开饭店的人,都不是好惹的主,提醒道:“炒成菜可就卖不上价了。”

  老板露出笑容,觉得卖菜的这个小伙子人品不错,摆手说道:“买回家给我爹妈吃。”

  “明白了。”吴昊不再多说,让吴夏给人家装菜,他们准备了一些网兜。

  很多买菜的人都是自己带着篮子和小口袋,现在的人,很少会故意占小便宜非要他们的网兜。

  哥们五个拿着称装菜称重,吴刚抱着纸壳箱装钱,为了不那么显眼,装半纸壳箱就会拿进车头里。

  这里有两个装钱用的麻袋,他也不数钱,抱着纸壳箱就往麻袋里倒,然后下车锁门继续收钱。

  吴昊主要就是负责盯着车头,卖菜赚的钱不是小数必须看住。

  十二月中旬,菜不是那么好卖,一个多小时才卖出去半车,正赶上中午。

  很多人下班回家吃饭,路过这条街的人不少,菜好卖了,事也来了。

  绿军装带四个兜,老头穿上挺有派,他骑着自行车,车把子上还挂着一个皮包。

  如今二尺长的方形皮包不好看,夹在腋下像收电费的,但是现在的领导都用这种包。

  老头见到前面路口的人挺多,停下自行车听附近人议论,了解情况以后,本来就古板的脸上立刻带有怒容。

  将自行车锁在电线杆上,夹着包挤进人群喊道:“你们这菜卖多少钱?”

  有些人走路就带有派头,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比如那些架子大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吴昊蹲在车门旁休息,搭眼就看出说话的老头不是一般战士。

  有可能是二班的事比班长,也有可能是认死理的老顽固,感觉老头的架子还不低。

  实话实说的回答:“所有菜都卖十块钱一斤。”

  老头一瞪眼,指着他怒道:“谁让你卖这么贵的?”

  吴昊蹲在那上下打量他两眼,好好唠嗑就好好回答,现在老头挺横,他也是倔脾气,撇撇嘴说:“我让的呀。”

  “你!”这把老头整不会了,头一次见到有人这么和他说话,气的一甩袖子:“不许你卖了!”

  吴昊知道卖不消停,现在管这老头叫爷爷都不能让卖菜,人家寿光那些菜在自己县里卖,屁大功夫就卖没了。

  人家县领导也没阻止这事,现在小杨不可能通知所有人别管,毕竟这是省城。

  相关的人不管,总有些人爱管闲事。

  他蹲在那伸出手说:“拿出书面文件给我看看,哪条规定写不许我卖菜了?”

  “噗!哈哈哈!”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很多都笑了。

  如今对领导没那么敬畏,都想看看卖菜的咋解决这件事。

  老头看向四周笑嘻嘻的人,这脸就有点挂不住了,指着还在称重的吴猛喊道:“你给我停下!没听见我说不许卖吗!”

  买菜的不敢买了,看的出来这老头架子不小,都躲到一边看热闹。

  吴昊站起身和老头讲道理:“不让卖也行,你得拿出证件证明你管得着。”

  “爷们你说对不?”

  老头冷笑:“你卖这么贵我就管得着!”

  吴昊靠在车厢上问:“照相机那种算高科技,卖多少钱我就不说了。”

  “国外那些包的成本只有几块,几十块钱,拿到咱们这卖几百几千,翻了几百倍价格,你为啥不管呢?”

  老头一愣,国外那些高价东西,他有心管也说话不好使,气道:“国外的东西我管不着。”

  “哦!”吴昊拉个长音说:“不敢管老外,专门管老农民卖菜呗?”

  老头摆摆手冷笑:“你别跟我整那些没用的,抬物价肯定不行。”

  吴昊纳闷道:“我抬谁物价了?你找出来一份跟我卖一样价的给我看看。”

  老头下意识往四周看,大冬天确实只有这一份卖菜的,别人想跟风也跟不上啊。

  事都发展到这份了,转身就走可丢人了,怒道:“今天我就不许你卖!”

第267章 找茬的赵公子

  吴昊寒着脸说:“拿不出文件,又不能证明自己身份,你说不让卖肯定不好使。”

  “这么大年纪了,我不想骂你,趁早快走。”

  “你!”老头没想到他这么横,被骂两句真会丢人,也真管不着人家卖菜。

  丢下一句话:“你等着,我找人管你!”

  老头挤出人群,听见后面喊接着卖菜,这可把他气够戗,骑上自行车就往回走。

  饭都不回家吃了,直接奔市里的一个小楼去,连续跑了三个小楼。

  得到回复是肯定会处理,该缴税缴税,该罚肯定罚。

  老头在每个小楼里都等一小时,就没看见有人去办事,一问还是那句话。

  他出门的时候脸都气青了,虽然他是坐后半桌靠中间位置,但那是省的桌子啊,到市里的小楼里说话居然没好使。

  这回他更生气了,骑自行车回到供销社门口,看见g营饭店对面还在卖菜呢,他不敢过去了,会丢人的。

  把自行车停在供销社门口开始骂骂咧咧的。

  供销社二领导今年才三十多岁,他也看卖菜那些人半天了,走到老头身边问:“咋地了刘叔?”

  “小赵啊。”老头认出说话的人,是他老朋友家的孩子,那些小朋友称呼这小子赵公子。

  如果分大院小院的话,他和小赵属于家属楼的,都住在一栋领导楼里。

  和小赵打完招呼,看向卖菜处气道:“敢卖这么贵,我非得收拾他!”

  “您老真要收拾他?”赵公子冷笑:“其实也容易。”

  “哼!等明天开会的,我让他卖完菜也吃不了兜着走!”老头不想让赵公子帮忙,他丢不起那人。

  心里也知道卖菜的应该有关系,他就不信大领导们一起开会的时候还整不了这小子。

  赵公子目送老头远去,看向卖菜方向冷笑,回过头冲对面看热闹的三人招招手。

  这三人穿着一样,牛仔服和锃亮小皮鞋,搭眼能看出来不是一般的地痞,而是混的挺好的那种。

  赵公子跟他们很熟,耳语吩咐几句,意思就是买菜,然后拿菜到局子里说欺骗消费者的意思。

  这招可能不好使,那就故意找茬。

  明知道卖菜的不好惹,为啥还要找事呢?帮老头出气?还是智商太低?

  因为面子!

  三十多岁能在省会供销社当二领导,这可不是一般人。

  就像知情回城找个有能力的老丈人一样,可以让老丈人给安排个好工作,也可能是门当户对结婚。

  赵公子的爹和老丈人比刚才那老刘头还强一些,这其实就不一般了。

  哈市的大人物不会理他,但是他也不是小人物。

  除了那些大领导,面上他认识很多人,暗地里的人都得给他一些面子。

  比如以后开卡拉圈k和酒吧之类的,那些人都得给他面子,想干啥得和他搞好关系。

  如今这类人不少,后来都改行了。

  好歹是院里的子弟,这么没品吗?

首节 上一节 255/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