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267节

  吴昊进山之前就在商店里又买个弹弓,往东走十几里路停在林子边。

  往南二里地还有个三百多平的小草场,这里老家贼的数量也不少,让小棕带路,把其它动物留在车上。

  哥俩扛着木笼子到小草场清理积雪,将笼子放好撒些苞米面,支起笼子门,把绳子另一头扔进几十米外的沟里。

  忙完这些进林子里转悠十几分钟,找到四只飞龙,两把弹弓成功打到两只。

  哥俩也不贪心,不追那两只,回来收笼子,看见里面有好几种鸟,老家贼最多,唯独没有小肥啾。

  吴昊也不失望,扛着笼子出林子装上车,然后开车回家,进屯子到卖店门口停下。

  把枪和手榴弹还回去,又扔下三头驯鹿,让于占峰叫人出来分肉。

  开车到家已经快中午了,屋里传出来饭菜香味,二先生大张啰吴卫国出来卸车。

  就连徐教授和两个男学生也出来帮忙。

  刚卸完一半驯鹿,屯子南面路上传来汽车喇叭声。

  吴昊看过去是一辆大解放开过来,时间过去几天,除了京城路太远,其他客人也该来了。

  他走到大门口等着,大解放果然从南面拐弯来到新房子西边停下。

  最先下车的是郭建军,如果不是送客人,他肯定会骑自行车来。

  吴昊仔细打量后下来的两人,其中一个和徐教授的学生穿着打扮差不多。

  他目光主要集中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外表也就四十岁出头,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穿着四个兜的绿色军装。

  里面棉袄棉裤应该很薄,这身军装显得很板正。

  头上没带帽子,三七分头型也板正。

  头发太薄,具体形容就是板正的瘪。

  这人最大特点就是白,就像一点苦没吃过,家庭条件应该很优越。

  郭建军和吴昊很熟,走到车前面也没寒暄,直接介绍道:“哈市农业大学的教授赵瑞和他的学生。”

  “哎呀!”吴昊一惊,暗骂道:“草泥马的,农业教授这么白吗?”

  徐教授是私自来的,这位就是派来的。

  果然,郭建军也是这么介绍的。

  院子里其他人都在忙着卸车,也轮不到他们接客人,只有吴昊爷俩出来了。

  赵瑞等郭建军介绍完,双手背后笑道:“闻名不如见面,小伙子果然年轻有为啊!”

  人的感觉其实挺准的,如果第一印象感觉这个人不好,那么就尽量别往一起凑。

  用东北话来讲,吴昊看见这人第一眼,就掐半拉眼睛看不上这比。

  特别是一个教授说话时还拿派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领导呢。

  这让他很反感。

  但是伸手不打笑脸人,远来是客,吴昊侧身往里请:“几位领导咱们进屋坐着聊,在外面站着,好像我家不会招待客人似的。”

  没等郭建军开口,赵瑞率先往前走,嘴里说着:“我想先看看,这卖十块钱的天价菜,到底长啥样。”

第278章 凭啥

  吴昊听见赵瑞的话眉头一挑,寿光那十几家卖十块钱一斤的菜,发生的事就不少。

  他一家赚十家的钱,那事就更多了。

  人活着其实挺难的,进入社会难,进入社会赚钱更难。

  嫌你穷怕你富的未必是朋友。

  有些人,就算不管他啥事,但他就是看不惯别人赚钱多。

  八四年同样有叫兽,这时期专家也有好几种,比如有些专家就一门心思搞科研,他们双耳不闻窗外事。

  徐教授是通人情世故,但他主要精力也放在农业上。

  还有一种叫兽,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辈子忙三件事,溜须拍马,欺软怕硬,调皮捣蛋。

  他们理论方面的知识肯定是有的,但就不用这些知识办实事。

  溜须拍马是想往前走,就算走不上去也要混个脸熟混个名声。

  自古至今,名声都很重要。

  混到好名声了,才能在中间欺负人,得罪中间的人太多,没有啥好处,那咋办呢。

  柿子挑软的捏,捏农民最容易,还不得罪人,付出的成本也低,不管好名坏名,有名就行,也许还能混个大义。

  说出去的话,能让有些资本高兴就行了。

  八四年大学生少,大学教授更少,就拿徐教授来说,到京城都有面。

  老话说:穷不斗势力。

  在这个年代,就算有百万身家,想捏一个大学教授,那也是吹牛比,不仅会被口诛笔伐,还会被很多人“收拾”。

  吴昊望着赵瑞的背影一呲牙,他已经不是一年前那个穷小子了。

  回过头说道:“领导进屋坐。”

  郭建军和他熟悉,也没跟他客气,撇一眼赵瑞说道:“我不进屋了,这就回去,过几天陪领导一起来。”

  吴昊现在情商够用,猜到是咋回事,县里和乡里应该得到通知,过几天要陪京城的人一起过来。

  而郭建军应该是烦赵瑞,虽然不至于憋气,但是拿人家又没招,现在惹不起就躲。

  吴昊等郭建军上车离开才转身进院。

  院子里赵瑞停下脚步看着卸车的老头和两个学生,都是一个学校的,他认出来老头是谁。

  徐教授早就看见赵瑞了,他不是主人,凭身份也没必要出去迎接。

  如今人家止步,他也放下手中的活看过去。

  俩人一时间大眼瞪小眼,彼此好像不对付,谁都没先开口。

  其实他俩没啥过节,就是互相瞧不上对方的做派。

  有些人是靠本事当教授,有些人是自己有一定能力,靠个好家世。

  剩下的大部分需要排号。

  赵瑞家庭条件优越,自身理论知识不缺。

  这样的人当领导的不少,各行各业都有。

  和家教也有关系,他认为凭自己的身份不应该亲力亲为,就应该动嘴指挥。

  徐教授认为应该脚踏实地干实事,看不惯那些玩嘴的人。

  但他不是那种拿面子当金子的人,就算通人情世故,不想跟小辈计较,说话依然带刺的问:“赵老师来这干嘛?”

  这个称呼把赵瑞弄得脸一僵,随后就尴尬了。

  物以类聚,他旁边的男学生开口说:“我老师马上提教授,这次下来检查。”

  徐教授一瞪眼问:“八府巡按啊!检查啥?”

  “就算明年提,那不也是副教授吗!你为啥不把话说明白滴?现在的学生都怎么了?”

  老头对于这些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就是看不惯。

  男学生低下头不敢跟教授顶嘴,赵瑞不得不开口说:“下来检查大棚做个可行性报告。”

  “哼!”徐教授不愿意和他俩多说,背着手进屋了。

  鸡毛令箭很牛比呀!吴昊呲牙一笑说道:“赵教授快进屋,外面冷。”

  一句教授是给足面子了,赵瑞脸上缓和不少,背起手走到瓦房门口打量一番。

  有些心里话就嘀咕出来了:“比大领导家住的都阔气!”

  领导住的小二楼够高,还有些是旧的,就算看着比瓦房强,但是占地面积就比不了了。

  吴卫国听见他嘀咕了,等赵瑞进屋,拉下儿子轻声说:“好像是来找事的。”

  老话说得好:面白无须两腮无肉不可交,龟背蛇腰心似刀,贫嘴说话心不正,晃腰扭,臀易风骚。

  吴卫国自然看得出来,赵瑞长的跟太监似的,脸上又白又没肉,面相和说话态度都不像好鸟。

  “告诉其他人,赵瑞装比,别理他就完了。”吴昊趴在他爹耳边说完才进屋。

  赵瑞背着手进屋打量,皱起眉,眼里又全是惊讶,刚进门就是一个大餐厅。

  北面两侧是厨房,加起来面积快有他家大了。

  就算条件优越不用和父母一起住,可他家的小楼就四五十平。

  眼前这房子餐厅两侧还各有两间屋,里面的墙是半截的,显得空间特别大。

  屋里有床和暖气,家具还是实木的,居然还有冰箱和彩电。

  他家也只有一个小冰箱和小黑白电视机而已,这他都感觉挺牛比了。

  现在跟人家一比,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户小农民家凭啥有这些?凭啥比他家强?

  这就很现实了。

  吴昊走到他身边说道:“赵教授赶路累了吧,先坐下休息一会,有啥事等吃完饭再说。”

  农村,不管主人多勤快,只要家里干活的人多,屋里不带干净的。

  吴卫国在大棚里干活弄一身灰,进屋趴炕上就睡,家里人都忙,谁能总收拾?

  炕上铺的炕席不是炕革,炕席受热有点发黑,看起来就不干净。

  赵瑞低头看见炕沿上还有一层灰尘,他有些洁癖,不禁皱起眉。

  吴昊眼里露出一丝好笑神色,指着另一间屋的床说道:“赵教授坐这。”

  床上铺着床单和褥子,谁也不会穿脏衣服坐上去,赵瑞走到床边低头看看。

  又伸手拍打两下,见没有灰尘才和男同学一起坐下,他俩坐好以后不停打量房间里的摆设。

  “我去看看饭菜好了没。”吴昊见人家不知声,留下一句话就走。

首节 上一节 267/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