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288节

  大兴安岭北面五月化完雪,十月就下雪。

  只能干五个月活,垒的还是六五墙,外面还有夹层,这样干活就慢了。

  他没时间在县里找人,领导派人贴个告示之类的就好办,有县里背书,瓦匠不认识他也敢去干活。

  许军松口气,不借钱就行,马上答应:“这事我派人办。”

  如今缺衣少食,给老百姓提供赚钱的地方,哪怕是去私人家,那也没人会说啥。

  吴昊站起来告辞:“那就不打扰领导了,去的人够了,我会打电话告诉你。”

  跟许军又寒暄两句才出门叫上兄弟们回家,两辆卡车从荒地来到东大门不远处停下。

  吴卫国在大棚里听见声音,领几个人走出来,到卡车旁边撇一眼小犊子。

  没好气的说:“出门就花钱,上次买的东西都摆荒地里了,这次你还往哪放?”

  “是不是想把你爹妈也挤出去?”

  吴昊轻易不惯着他爹找茬,直接回道:“你想出去就出去呗,总带我妈干啥?”

  吴卫国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是两口子,凭啥不带你妈?”

  “谁跟你去?”高丽娟走过来听见了,她肯定帮儿子,指着大棚说:“这五亩地现在也不种了,就往里面放呗。”

  “再过一个多月就把塑料布都用了,也不耽误养地。”

  她看向老吴笑道:“你不是想出去吗?那就去大棚里和塑料布一起住,正好看着了。”

  小豆包蹦跶跑过来,她也没听见三人之前说啥呀,以为她爹要住大棚呢,直接就来一句:“大棚比屋里暖和。”

  吴卫国一愣,咋被三口人一起往出撵了,看向老闺女问:“你跟谁一伙的?”

  小豆包感觉事不对劲,低下头偷瞄,没从三人脸上看出具体情况,眼珠一转,拍下跟在身边的傻狍子说:“我跟它一伙滴。”

  傻狍子虽然很二逼,但是在家呆时间长了,也能听出来老吴语调不对劲,它知道跟谁最亲。

  站在小丫头旁边探出头对着老吴“汪汪”叫唤。

  假熊手还不敢上。

  吴卫国深呼吸,从鼻子里喷出两缕白气,四对一,不是人家对手,转身招呼人一起卸车。

  扛起一捆竹子嘀咕:“玛德!这家不能呆了。”

  吴昊听见了不想继续刺激他爹,跟着一起卸车。

第297章 大棚进野猪

  徐教授他们走了,家里依然有很多人吃饭,比如牛四领着媳妇和三个孩子偶尔在这吃,还有大张啰和二先生两家。

  按照小豆包的说法,这些大人小孩都是她的长工,没错就是人家的。

  她这地主又升级了。

  二先生他们白天干完活,晚上吃完饭就回家了,小丫头今晚吃的有点多。

  人家怕晚上睡不好,在地上遛弯,还不是正常走路,也不是顺拐。

  像企鹅一样把胳膊扔在两边,抬腿往左晃一下,往右晃一下慢慢走。

  她可不是单纯的蹓跶,低着头闲逛,竖起耳朵就是偷听。

  吴昊像大爷一样躺在炕上说贷款扣大棚的事。

  高丽娟听完没多说什么,拿出本子算账,大棚里没啥活了,需要给工人开支。

  还要算一下这个冬天花了多少钱。

  吴卫国就不一样了,听儿子说完,冷着脸下地溜达。

  小豆包在南边挨着窗台走。

  他和闺女不一样,就在炕沿前面来回走,速度还挺快,背着手走两步就“哼”一声。

  吴昊知道他爹要找茬,如今是干活太忙,不然他俩得天天吵,现在给老吴个机会。

  不能让他一直晃悠,问道:“有事就说,别把你憋坏了。”

  “还憋坏了?能憋疯!”吴卫国就等他这句话呢,瞪小犊子一眼说道:“刚赚点钱就贷款拉饥荒,劝都劝不住。”

  “哼!”吴昊冷哼一声,也没看他爹,低头阴阳怪气的说:“卖菜赚钱了,不知道谁说,啊!扣少了!扣少了!”

  “现在又唠这磕,啥都让你说了。”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第一个吃螃蟹的才能吃到肉。”

  “胆小的一点一点干,赚不了多少钱都容易赔了,卖菜正是赚钱的时候,不往大了干,是虎比。”

  后世那些大佬,哪个不是疯狂扩张融资起来的,一步一步干起来的有几个?

  吴卫国说不过小犊子,他也想多赚钱让家里人过得好,可是现在气不顺,快憋出内伤了。

  抓住最后一句话,指着他怒道:“你骂谁虎比呢?”

  吴昊一皱眉,老吴不讲理,他现在说啥都理亏,而且他爹要动手。

  “啪!”高丽娟一拍桌子说道:“算账呢!别吵吵!”

  吴卫国嚣张气焰立马减了一半,没敢大声说话,指着门口说:“走,咱俩出去唠唠!”

  吴昊坐起来伸个懒腰,讥讽道:“老吴啊,你也就是我爹,换个人,我早把他挂墙上当照片了!”

  “呵!”吴卫国冷笑一声,走到窗台边望向窗外,背着手说:“挂墙上更好,省的看见你闹心。”

  吴昊摇头反驳道:“小时候当孙子,还没等到当爷爷的时候就死了,你这想法不对劲。”

  吴卫国冷哼道:“指望你,这辈子能不能看见孙子都不一定呢!”

  小豆包还等着看他爹追大哥打架呢,现在俩人消停了,她打个哈气。

  低估一句:“没意思。”

  转身就去那屋看电视了。

  高丽娟拿着本子说:“如果雇三五百个瓦匠,加小工就得有一千好几百人。”

  “家里就剩二十万存款了,都不够五个月开支的。”

  吴卫国回过身提醒道:“人家远道来的得供吃住,一天不算菜钱,光吃米就得一千斤。”

  “干啥不用本钱?捡钱还得弯腰呢。”吴昊说着下地到窗台边看四盆君子兰。

  摸着叶子说:“我去哈市听说今年一月份,有个姓姚的花十四万从春城买一盆君子兰。”

  “咱家最好的这盆,不比那盆差多少,剩下三盆也能卖十万八万的。”

  “啥?”高丽娟愣了下才惊道:“一根宽点的小草卖十多万?可是徐教授说能卖三千多,咋差这么多呢?”

  她做梦也想不到,精心养两年的花能盖好几百间大瓦房,卖三千她都感觉很不可思议了。

  “真能卖这么多?”吴卫国也露出惊容,四根小草卖四十万,这可由不得他不惊讶。

  如果不是之前家里赚二十多万了,他都有可能会领小犊子去看看疯病。

  吴昊点头:“这几个月涨价涨疯了,应该没问题的。”

  他见过卖十万以上的君子兰照片,还记得品种,这四盆是特意挑选的。

  如今长势都不错,价格肯定不会低。

  吴卫国走到炕沿边坐下,满脸后悔的说:“早知道君子兰这么值钱,当初种鸡毛菜啊!”

  吴昊撇撇嘴:“你说这话都没脑子。”

  “咋滴?”吴卫国没生气,毕竟关系到钱数太多了,他得问明白。

  吴昊解释道:“八三年冬天咱家没钱扣大棚,冬天赚到钱也扣不了。”

  “就算八四年五月种君子兰,养到今年五月才一年苗,最多卖三块钱一株。”

  “就算一亩地大棚种两千株,卖五块钱才赚一万,种三千五百斤菜能卖三万五。”

  “傻子才种君子兰呢。”

  “你才傻呢!”吴卫国反驳道:“就不能买两年多的苗养吗?今年五月不就能卖了?”

  吴昊露出苦恼之色,他不愿意跟没脑子也不动脑子的人解释,可是老吴又不懂。

  如今消息传播慢,春城君子兰正火呢,他家这里还一点信没听到。

  君子兰是溥仪在伪满皇宫里开始养的,他好歹也是个皇帝,有很多人效仿他养君子兰。

  后来打仗了,等平静以后,七八年的时候,物质和精神匮乏的年代。

  有些老干部或者赚到钱的又养君子兰,也有些人跟风。

  一个地方一个习俗,春城人喜欢君子兰,慢慢养的人就多了一些。

  八零年到八二年,不要瞧不起这个时代,有钱的人不少,特别是城里退休的。

  牟其中当时赚一个亿进去了,赚几百万的人不少,人家这些人可没重生。

  赚几十万,几万几千的人更多。

  君子兰需要四年左右才能开花,随着养的人多,没有那么多成熟的也就涨价了。

  八二年工资三十多块钱,君子兰成苗涨到七八十,好点的能卖二三百块钱。

  买卖风气还挺猛,谁敢说这些人没钱?

  春城限制一盆花不得超过两百块,私下里也没监控,价格还是偷偷走高。

  按百分比算,君子兰价格已经超过百分之二百了,人就可以不顾法律了。

  有些人开始种植君子兰售卖,小苗就卖块八毛的,那时候卖贵了没人买,还不如自己种。

  但是有些人为了省事就买,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吴昊说到这看向老吴问:“小苗都买不到,我上哪给你整两千株三年苗去?”

  吴卫国不甘道:“整几百株也行啊!”

  “呵!”吴昊冷笑:“整几十株都得出事!”

  君子兰本身就是一株小花,一块钱都是它的价,八四年快涨到一千块了,翻了一千倍。

首节 上一节 288/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