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125节

  “我的目标是供应整个京城的蔬菜,就你们这一个村儿的产量算个屁呀。”

第249章 供应全京城

  支书摸了摸额头,惊讶的说:“老天爷啊,要供应全京城人吃的蔬菜,这得多少辆大车往城里赶啊,整个京城周边地区全种上菜,那也赶不上城里人吃的。”

  支书这话太具有讽刺意味了,虽然这是实话,但是好像讽刺全京城人都是饭桶一样的。

  “我们会逐步扩展范围的,到时候不只会在京城周围包地种菜,甚至回还会去冀北或者鲁东包地种菜。”

  支书抽了口烟说道:“娃娃,你这个心太大了,你一个人能办成这么大的事吗,别干黄了。”

  江华笑着说:“刚刚密云领导不是说了吗,是部里边批的条子,我们这是在摸索一条可行的路,来保障全国人民的菜篮子,是一项大工程,等我做出一点成绩来以后,肯定还会有别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来,大伙儿共襄盛举。”

  支书这才点点头:“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这事情就靠谱儿了,怪不得部里批条子,既然上头决定了,我们自然是无条件的配合,再说了,咱也能赚钱不是。”

  支书可能觉得不过瘾,开始对江华耳提面命起来:“小子,既然上头让你做摸索着做,那你一定要做好,不能马虎喽,你刚才也说了,这是关系到全国人民的菜篮子的大工程,一定办的漂漂亮亮的。”

  “哎,好的。”

  江华低着头答应,因为江华态度非常好,所以老支书感觉十分满意,叼着烟袋锅子,背着双手,慢条斯理的迈着四方步回去了。

  村里人热情的给江华三人送行,刚刚装钱的那个大旅行袋,已经抱在了领导手中。

  江华说了,这些现金是押在县里的,如果自己半途而废,那么这些钱就是赔偿村子的,当然到了县里,领导要写一张收条的,还要用上公章。

  回去的路上还是一直颠腾,但是领导紧紧的握住了包,深怕一个颠簸,手里的包就不翼而飞了。

  回到县里的大院子,领导紧紧的拎着包,跟偷地雷一样,往前紧走两步,又回过头说道:“二位,你们先到接待室休息一下,这要用县里名义写收条,我得把县里主要负责人都喊来,要不然成了我的一言堂了。”

  这是大忌,尤其还是跟钱有关的事情,能做到一个县的主要领导,他自然知道怎么处理最好。

  江华和老三来到接待室,领导也没有忘记他们,让人泡了茶送过来的,不是什么好茶,但是好歹是股热呼气,喝了热茶,浑身上下也舒坦了。

  没一会儿,六个人齐刷刷的来到接待室,那位领导说道:“这都是我们县里的主要的负责人,江华同志,你把上面的批条再给他们看一下。”

  太谨慎了,江华把皮条拿出来,大红的印章,很扎眼,也很惹眼,主要是单位名称太唬人了。

  其中一个说道:“江华同志,不是我们信不过你啊,我觉得还是得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小心无大错。”

  领导的脸色不好看了,你说小心无大错,要打电话,那就是我之前的办事风格不小心了,容易犯大错了。

  江华笑着说:“随便,我这还有我们公司的执照,你们也可以打电话问一问,毕竟这事儿太新鲜。”

  那位小心无大错的同志点点头:“我不是妄自菲薄,确实没有接触过这类事情,要不是领导肯定,我都不敢相信,你要是直接找我,我得警局抓你。”

  领导的脸色这才好看一点,心想,算你小子机灵,看在你没有见识的份上,先放你一马。

  两边电话都打了,情况确实无误,众人这才放下心中的疑虑。

  领导说道:“老王,你来写吧,这收条可有历史意义,你的钢笔字是最好的,你来写,到时候我们都签字,最后在盖上公章,一式三份,咱们一份,村子里一份,江华同志的公司一份。”

  众人纷纷点头:“这样就不会错了,老王你写吧,你那一手硬笔字确实是咱们当中最好的,这回你可露脸了。”

  那位叫做老王的也不推辞,拿起胸口兜里的钢笔,刷刷点点的写起来,看的出来,他不仅字写得好,对于这种文书也比较精通。

  收条上写明了这笔钱的数目、用途、使用的触发条件、保管人等等,极尽详细,省的到时候有不清楚的到处打官司。

  在场所有人都过目了,都没有异议,县里的头头脑脑这才签上自己的大名,最后盖上了公章。

  江华看过之后,也觉得合适,意识和老三签名,盖上私章,最后还盖上了公司的公章。

  那时候的人,尤其是有正式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有私章,拿邮件、拿工资、拿电报都是必不可缺的工具。

  看着红彤彤的三个印章,还有两个签名,那些领导很高兴,这事儿就算成了,而且责任分摊了。

  其实能混到他们这个级别,京城周围的县长,那绝对有能耐,江华这事虽然听着新鲜,但干好了绝对是个大成就,所以这帮人内心都憋着加把劲,把这事做好了,弄不好他们还可以再进步一二。

  江华客气的说道:“那既然事情办好了,我和我兄弟就先回去了,劳烦领导帮个忙,把这个收条送到村子里交给支书保管。”

  领导摆摆手说道:“这都不是事儿,你们筹备种菜的事情,我们给你全力保障好,其实我们也希望这件事能干好,这上边一再强调要建设经济,我们这群人是一点儿头绪都没有,现在好了,你们公司这算是第一桩有关经济的大事,办好了,我们能够吸取很多宝贵的经验,应该是我们密云领导班子谢谢你啊。”

  “没错,没错,这话说的在理啊。”

  江华在各位领导的相送下,坐进自己的车里,车子刚发动起来,江华又把车窗降下来。

  “各位领导,我忘说了,因为我本人在香江,还有对外的工作要干,所以这个公司的负责人就是我兄弟,希望下一次我们再会的时候,所有人都皆大欢喜。”

第250章 再站几年岗

  江华汽车开出县大院儿,几个领导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纳闷的说道:“他刚刚说什么来着,他在香江工作,还是对外的工作?”

  “他好像是怎么说的,我应该没听错吧。”

  “我听到的也是这样,没错。”

  “要照这么说,这小子来头应该不小啊,怎么想起来开公司、做买卖了,这不是自毁前程吗?”

  这些议论江华没有听到,即使听到了也只能说,夏虫不可语冰。

  在回去的路上,老三高兴的说:“哥,这也不难吗,你看看,你一出手,一天就全部摆平。”

  “要没有我爸那张条子,你看吧,咱们俩有的跑了,就光那张执照,不折腾我们半个月,你连影子都见不到。”

  “那倒是。”老三点点头说:“哥,那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吧,过完年,我就把种子和肥料送过来。”老三说着,兴奋的拍拍驾驶台。

  “村里把菜种下去。就等着收获了,到。到时候可以一车一车的菜拉回京城,那可都是钱。”

  江华转头看了老三一眼:“别想的这么轻松,你不直接卖菜,你要把菜批发给京城大大小小的菜贩子,可以租一个大一点的仓库,到时候农民天没亮把菜收起来,你以最快的速度运回京城,凌晨之前就把菜批发给菜贩子。”

  江华着重说道:“那时候,就是你最辛苦的时候,就一个要求,一定要快,天不亮你就得下乡收菜。天亮之前,菜就得到菜贩子手里边儿,尤其是天气热的时候,稍微拖点时间,这菜就不值钱了。”

  老三摸摸脑袋:“那完了,我原本是想让他们赶着大车来送菜的,看样子这速度是不赶趟了。”

  “可以用卡车运,京城大大小小这么多的企业,运输队有的是。”

  老三一拍脑袋:“对啊,咱们家附近就有个兄弟是开卡车的。”

  江华笑着问道:“你跟人家熟吗,别冒然上门,到时候自讨没趣啊。”

  老三成竹在胸的说道:“看你这话说的!不熟,我能提吗,他叫马学武,家里的老大,父母亲死得早,他是又当爹又当妈,为了养活几个兄弟,经常托我买点便宜的东西,他开大车到外地运货的时候,也经常会给我带些新鲜玩意儿。”

  “可是就他一辆卡车也不够啊。”

  老三自信的说道:“这你放心,咱跟物资局谈好了,能搞来汽油,现在有几个人不想搞点外快啊,马学武的师傅在车队里面资历特别老,说一不二,只要他师傅说一句话,基本就没有问题了,到时候整个车队为咱们服务。”

  “行,反正我全交给你了,就当是对你的历练。现在只是一个村子而已,有个一两辆大卡车就行了,至于怎么扩大,你跟郑桐商量着办,等到真赚钱了,咱可以自己买卡车,自己招司机。”

  老三嘿嘿的笑起来:“咱要是自己真的买得起卡车,我买他十辆卡车,也组织起咱们自己的车队。”

  “瞧你那点儿出息,真要生意做大了,扩散到冀北省和鲁东省,到时候你一百辆卡车也打不了底啊。”

  “一百辆。”老三简直不敢想象,眼睛都直了。

  “真要有一百辆卡车,到时候我天天晚上让他集中起来,我先检阅一遍。”

  老三想想就要流哈喇子,一百两辆卡车啊,京城那些大厂都没有啊,恐怕要到部队里去找,才能找得到这种规模,我老三也能有这一天吗?

  把老三送回家已经天黑了,江华自己开着车回了大院儿,钟山岳早就下班了。

  江华回来的时候,钟山岳坐在桌子旁边等着,一桌子的饭菜,不知道又是请的谁家保姆帮的忙,老头子就这点怪癖,自己不会做饭,还又不喜欢请保姆,以前请过,过了些日子又好言好语辞退了,说是不习惯人伺候,感觉像是地主老财,但是请客的时候,还要找别人家保姆帮忙。

  见江华回来了,钟山岳给自己到了一杯酒:“谈好了?”

  “谈好了,先搞一个村子试一试,签了合同,还留了三万多的保证金,万一黄了,就当是赔偿村子的。”

  钟山岳眯咪了一口酒,点点头说道:“这么做就对了,不可以让农民兄弟们吃亏,千百年来,他们可太苦了,就是建国后,他们也没过多久舒心的日子。”

  “我知道,这点分寸还是有的。”江华严肃的说道:“我跟老三还有郑桐都定了个规矩,给村民的菜价一定不能低,我们可以薄利多销,但是坚决不允许剥削农民。”

  钟山岳满意的说道:“挺好,今天密云把电话都打到部里来了,下面人办事还是挺仔细的,这样挺好的。”

  “不敢不仔细啊,他们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谁也不敢担这个责任,还是问清楚一点好。”

  钟山岳笑着说:“关系一方老百姓的口粮,可不能麻痹大意。”

  放下酒杯,钟山岳又说道:“哦,对了,过完年之后,我要到南方去调研,我跟安排行程的同志说了,你的那个天庭伞、萤火虫罐头公司,还有你负责的特区的那几个电子厂,我都要去看看。”

  江华不以为意的说道:“看呗,好好看看,也让你们这群官老爷涨涨见识,还有我觉得不应该只去工厂看,他应该到各大研究所、各大高校去看看,咱们建设经济离不开知识的助推,能有多大的推力,就看看他们的研究进度。”

  “嗯。”钟山岳赶紧掏出笔记本:“你这句话说的对,是得去看看,科教兴国,科教兴国,这句话可不是白喊的。”

  记完之后,钟山岳说道:“老了,真是老了,我现在是不服老都不行了,记性一天不如一天,以前要办的事儿,隔个十天半个月都记得死死的,现在过一个晚上有时候就能忘的死死的,非得拿个纸笔记下来。”

  “正常,谁都有这一天,你老人家悠着点儿,再为祖国站几年岗,也就该退下来了。”

第251章 赤忱

  钟山岳抹了一把发白的头发,感慨的说道:“不容易啊,从我当年参军入伍,到现在可是半辈子过去了,真的是老了,我是真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退休了,那是个啥场景。”

  江华笑着说:“要不我给你老人家淘换个漂亮的鸟笼子,你也养养画眉、百灵,每天早上提溜着鸟笼子出去遛鸟去,练练太极什么的。”

  “胡说八道吧。”钟山岳佯怒的说道:“那不成了那些早年间八旗纨绔了吗,好不容易把他们打倒了,我自己再成为这些人,那我们不是白费功夫吗。”

  江华眼珠子一转,想到一个好主意,于是神秘兮兮的说道:“那我给您出个好主意。”

  钟山岳像是戏台上将军一样,骈指对着江华说道:“什么好主意?速速道来。”

  “你说你当年投笔从戎,是不是有那么一丝遗憾没有完成学业?”

  钟山岳回想了一下,叹口气说道:“确实是啊,好不容易家里供我上学,供出了一个湘南师范生,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命运,我义无返顾的参军入伍,回想起来,对不起你爷爷奶奶当年的辛苦。”

  “那就再读一回大学,争取四五年时间毕业,也算是您老夫聊发少年狂了。”

  钟山岳顿时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好主意,老夫聊发少年狂这个词也用的准确,补偿少年时的遗憾更好。

  但是旋即眼神又暗淡了下来,有些遗憾放说道:“别瞎扯了,那哪家大学会收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当学生啊?”

  “活到老、学到老,六十多岁怎么就不能去大学上学啊,实在不行,不当正式的学生,咱当旁听生行不行?”

  “旁听生?”

  “对啊。”江华点点头说道:“咱们旁听,老师讲的知识还不是一样的学,到最后您豁出去面子,请学校颁发个荣誉毕业生的毕业证,想来这点面子他们还是要给您的。”

  钟山岳眼神越来越亮,饶有兴趣的说道:“你要这么说,还真能这么干啊。”

  钟山岳一拍桌子:“就这么着了,我就左牵黄、右擎苍,老夫聊发少年狂,我再当一回上学郎。”

  江华竖起大拇指:“押韵,都在韵脚上。”

  钟山岳嫌弃的摆摆手:“去去去,你懂个屁的押韵啊,哪就押韵了。”

  自即日起,钟山岳仿佛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书桌上摆放的不再只是红头文件和内部资料,还有从图书馆借来的学习资料。

首节 上一节 125/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