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19节

  郑桐嘻嘻哈哈的说:“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旺啊。”

  袁军可怜巴巴的缩到江华身后,认怂的说:“行了,今天哥们认栽了,随你们笑话,这个冰激凌说什么我也不吃了。”

  杀人不过头点地,既然认怂了,钟跃民他们也就见好就收,顺势高抬贵手,饶了袁军一回。

  郑桐看着还有小半桶冰激凌,连连可惜的说:“可惜了,还有小半桶冰激凌,都糟践了。”

  江华笑着说道:“这就奇了怪了,数九隆冬的,还能让冰激凌糟践了,找个东西装好,就放外边,你还怕它化了,等你在屋子里烤火烤的热了,再来一口,简直是享受啊。”

  “也是啊,都怪袁军,我吃冰激凌吃太多了,都快忘了现在是冬天。”

  江华看着袁军捂着肚子,估计实在难受,只能笑着说:“跃民,你用小米熬点粥吧,加点生姜,给袁军暖暖胃,要不然我怕他过不了今天这一关啊。”

  看着袁军的小可怜样儿,钟跃民开怀大笑,这就是年轻人之间的友谊。

  袁军喝着加了生姜的小米粥,总算缓了过来,有了点生气的他,又开始活跃起来。

  “过些日子,红色娘子军公演啊,你们要不要去看啊?”

  钟跃民不假思索的说:“必须啊,这事现在京城头等大事,这份咱得拔。”

  江华不屑一顾的说道:“一天到晚的,就知道拔份,这个拔份拔的什么玩意儿,有什么用处,是有地盘啊,还是好处啊,知不知道什么叫树大招风啊。”

  中意你和袁军同属挠挠头,自己也是不解的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拔份,但是不拔又不好,会被人压住的。”

  郑桐附和道:“是啊,你看李援朝,出门左拥右簇,多大的阵势,那才叫有份了。”

  “人家李援朝心大着了,你们能比吗?”

  之前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他们都没有往深了想,于是同时凑到江华跟前,钟跃民好奇的问道:“哥,你今天就好好讲一讲,为什么你总说李援朝心大,他的心到底有多大?”

  江华心想,这是哥几个私下的谈话,都是信得过的人,说说到也无妨。

  江华端起茶杯灌了一大口,请清嗓子说道:“要说李援朝的心有多大,首先就要讲一讲眼下。”

  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这话可不能乱说啊,容易被打成入另册的。”

  钟跃民看来一下四周,把院子们关好,然后低声说道:“那你说说吧,出之你口,入之我耳,不能往外传。”

  几人连连点头答应下来,江华看达成一致意见,于是继续说道:“你们认为这能持续多久?”

  几人摇摇头,他们很彷徨,对于未来更是迷茫。

  “从建党到建国,拢共不过二十八年,虽然我也不知道,但是可以预见,不会太久的。”

  “那感情好啊。”

  郑桐是最先发声的,他早就受够了,现在这样瞎混,还不如回去好好上课了。

第36章 买票

  “重新治理?”

  江华点点头说:“国家要发展,百姓要吃饭,必然不能以现在的三观去发展国家,到时候建设国家,必然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李援朝着眼的就是那个时候。”

  钟跃民惊讶的说道:“李援朝的野心果然不小,而且谋划很远啦!”

  “没错,当我们还在想着今天该干点什么、吃的什么的时候,李援朝已经在思考未来他要干出怎样的丰功伟绩了,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已经落入下乘了。”

  袁军激动的上蹿下跳:“这小子想这么长远,这得动多少心思啊,怪不得我总觉得他这个人有些不真实。”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单打独斗的那叫匹夫之勇,人家现在就是在为自己寻找帮手,有这么多儿时的小伙伴,他将来干什么那都是事半功倍。”

  “嘶。”钟跃民倒吸一口凉气,感叹的说:“这厮的野心果然不小啊,这么多大院的弟子簇拥在他身边,将来他想干点什么事业不成啊,众人拾材火焰高啊,说不得,他将来的成就要比我们高多了。”

  郑桐摇头晃脑的说:“怎么听的我有些酸溜溜的,羡慕啊。”

  江华摇摇头说:“我只能说他想的挺美的,但是忽略一件事。”

  袁军赶忙问道:“什么事?”

  “人性的复杂性。”

  郑桐不觉得说道“人性?还复杂性?”

  “我们现在这个年纪,友谊是最单纯的,不参杂利益,当然李援朝本人已经在这个友谊当中参杂了利益,等到将来大家都长大了,涉及到关系自己利益的事情,谁也不会那么无私的去成全别人。”

  郑桐摇摇手中的蒲扇说:“虽然不是很懂,但是觉得很有道理。”

  江华、钟跃民还有袁军齐齐的看向郑桐,江华哭笑不得的问道:“数九寒天的,你摇什么扇子,装诸葛亮啊,而且这蒲扇哪来的?”

  郑桐讪笑着说:“屋里有点热,我扇扇凉。”

  钟跃民抢过蒲扇,扔到一边:“这是我生炉子扇火用的,别给我乱拿,用的时候找不到怎么办?”

  “而且你们看吧,他李援朝今天出多大风头,明天就能栽多大跟头。”

  江华也觉得有些热了,于是拿过蒲扇摇了两下,舒服多了,这个摇扇子的军师绝色确实挺带感啊。

  赤色娘子军的公演确实是当下最火的热搜,京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管是顽主还是老兵都在热切的期盼着早日公演,好凑个热闹。

  就连佛爷也是如此,当然他们想的是人越多,越好掏兜,正好来个浑水摸鱼。

  公演售票的前夜,袁军和郑桐又聚到了钟家,江华自然是好吃好喝好招待,毕竟空间里有一两千斤的肉,耐得住糟蹋。

  郑桐一边剔牙一边说:“一会儿去排队吗?要是今晚不排队,明天可不一定能抢着票啊。”

  袁军大爷似的躺在沙发上说道:“不排,晚上是用来睡觉的,不是排队的。”

  江华笑着问郑桐:“你是没吃饱,想去喝西北风啊,还是吃饱了撑的,想去消消食儿啊,三九天,大晚上的去排队,你有瘾啊。”

  郑桐干脆的说“那就不去了,今儿晚上在这将就一宿,明天一起去。”

  一听到这里,江华头都大了,晚上有事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估计今晚难睡了。

  果然此起彼伏的呼噜声,直接扰的江华难以入睡。

  躺在床上,生无可恋的江华索性不睡了,拿出之前偷的书看了起来。

  一边看书,一边修炼书上看到的钓蟾劲的功法,这可是正宗的道家功夫,不是小说神神叨叨的内功。

  也许是江华天赋异禀吧,只是第五次修炼,竟然就入门了,全身器官蠕动,发出的响声渐渐的压制了呼噜声,功行周天之后,江华的精神无比空灵,不知不觉的就陷入了沉睡。

  郑桐一大早神神秘秘的说道:“我昨天晚上好像听见有蛤蟆叫。”

  袁军连忙说道:“我好像也听见了。”

  钟跃民一边刷牙,一边含含糊糊的说:“确实有,我也听见了。”

  郑桐把脑袋转向江华问道:“华哥,你听见了吗?”

  江华立即发功,一阵阵蛤蟆的叫声传来,然后笑着问:“是不是这个声音啊?”

  “哎,对啊,原来是你学的,华哥你大半夜不睡觉,学蛤蟆叫干嘛?”

  江华没好气的说:“你跟袁军俩人,特么的呼噜打的震天响,我也得睡得着啊,没办法只能修炼了。”

  “修炼?练的什么?”钟跃民眼睛一亮,追问道。

  “武当派,钓蟾劲。”

  袁军突然问道:“厉不厉害,能不能一拳打死一头大叫驴啊。”

  “不知道,这功夫是强身健体用的,我也是刚入门。”

  四人准备齐全,推着自行车出门,来到剧场附近的红星早点店,卖票还早得很,先吃早点再说。

  四人刚坐下,早点店门口晃进一个年轻人,竟然是李奎勇。

  钟跃民冲他招招手:“奎勇,这边。”

  李奎勇脖子上挂着挎包,一摇二晃的走过来,跟钟跃民打了个招呼,然后热情的对江华说:“华子,你也在了。”

  “你还凑这热闹。”

  江华以为自己把李奎勇给送进厂里上班,应该不会再在街面上瞎混了,没想到李奎勇还是出现了。

  李奎勇笑着说:“跃民约我来的,这面子我得给啊。”

  “你今儿不上班啊?”

  “可是巧了,正好今儿调休,前两天加班来着,要不然还真没办法应约。”

  钟跃民没听懂江华他们说的啥,但是不妨碍他热情的招呼。

  “坐下来一起吃点儿吧。”

  李奎勇大咧咧的坐到江华身边,拿起焦圈和豆汁就吃了起来。

  袁军没见过李奎勇,看李奎勇这架势,还真有些不服气,盯着李奎勇说道:“你就是李奎勇,老听跃民说起你,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嘁哩喀喳,一个胶圈,一碗豆汁下肚,李奎勇抬起脑袋笑着问:“跃民都说我什么了?”

第37章 抢

  袁军不服气的说道“左不过是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吗?”

  李奎勇憨厚都笑了起来说道:“确实是个普通人,钟跃民说话,这上下嘴皮子一碰,吹的都没边了。”

  到底是上班养家的人,李奎勇说话少了几分锐气,多了一丝稳重,倒是让江华刮目相看了。

  人家都一躬到底了,袁军反而没有了发作的余地,只能无趣的坐下了,反倒是钟跃民看稀奇一样的看着李奎勇,这绝不是他认识的李奎勇。

  吃完早饭,一行人来到剧场门口,售票窗口外早就排满了人,一个个板凳、砖头,有秩序的排成一条长龙。

  叮铃铃,一阵阵悦耳的自行车铃铛声响起,从各个方向冒出很多身穿将校尼的大院子弟,表情统一的桀骜不驯、目无余子,只有在看到同类之后,才会露出一丝笑容。

  李援朝在正北方向,斜跨在自行车上,用眼神一个个老兵头子打招呼,夹杂着美式的军礼。

  一个也没漏,包括钟跃民和江华,这是个点水不漏的人,也难怪人家混得风生水起。

  钟跃民嬉笑着说:“要不上去聊两句,自从知道他有野心,我反而对他更感兴趣了。”

  江华无所谓的说道:“那就聊呗,你别把人拆穿了,现在京城的老兵还需要这么一杆大旗戳着,你要是拆穿他,就会被人架上去当大旗,你肯定不愿意吧。”

  “鬼愿意当这个大旗,还是他李援朝当吧。”

  钟跃民率先朝着李援朝走去,还没等他开口,李援朝先说话了。

  “跃民,我就知道你得来,这么拔份的事情,要是没你,那就不热闹了。”

  钟跃民睁着眼睛说瞎话:“咱俩可不一样,你是为了拔份,我可是芭蕾艺术的忠实爱好者,更何况又是赤色娘子军,这是接受组织教育一次好机会啊。”

  完了,钟跃民还对江华说道:“哥,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首节 上一节 19/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