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279节

第614章 图穷匕见

  “我也不提倡这种工作作风。”郑桐附和道:“在你喊我去跟老三一起搞那个蔬菜公司之前,我曾经去史学研究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每天就是在那儿苦读,翻故纸堆,然后互相讨论应证,天天查资料,查的我头都疼,好像所有人都是苦行僧一样,没有一点娱乐活动,我想在研究所里搞一点欢乐都不好意思去搞。”

  “现在这个研究所可是归你掌管,想搞任何欢乐都可以,只要不违法。”江华乐呵呵的说:“让所有的研究人员享受他们的研究,享受他们的工作,这是你这个所长工作的重中之重。”

  郑桐大手一挥:“那是当然,现在这里由我掌控,我怎么说他们怎么做,走,我带你去看一下他们的生活设施,保准你这个老板都满意。”

  郑桐带着江华来到了第一期的住宿区,紧急从其他地方移来的各种花草树木,在这个初春时节里面,已经初吐嫩芽,远远的看去,一点点绿意特别能使人精神舒畅。

  很随意的打开一个宿舍门,明亮又宽敞的客厅,旁边就是卧室带洗漱间,还带一个小书房,这条住宿件已经完败现在京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居民,最重要的是房子里面家电齐备,电视、洗衣机、电冰箱都有,这又打败了剩下百分之三十当中的最起码百分之十五。

  “住宿确实不错,这帮刚毕业的小子住到这儿,这么舒适的宿舍,这要是跟他同学们吹个牛,不得把其他人给羡慕死啊。”

  郑桐骄傲的说:“那是肯定的,那些老专家已经参观过我们的研究所了,看见那些已经到货的研究设备,是直流口水。看见我们的宿舍,那是直接摇头。”

  “摇头?为什么摇头?难道这条件还嫌不够好吗?”

  “是太好了,按照老专家的意思是,这些钱可以省下来,再多添置一些设备,老专家们艰苦朴素一辈子。看见这么奢侈的环境,心疼。”

  江华哈哈大笑:“你郑桐就应该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告诉老专家们,咱们这个研究所不差钱,只要能出成果,我可以给我的研究员最好的,全种花家最好的,以后甚至可以给他们全世界最好的。”

  “这种显摆的机会我能放过吗?我当时就放狠话了,把那些个老专家震得一愣一愣的。”

  江华坏笑的点点头说:“要说坏还是你坏,难怪有人说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坏起来比咱们这些人要坏若干倍,是我们这些大佬粗所不能企及的。”

  “呸,你也好意思自称自己是大老粗,反正我没见过哪个大老粗说有钱了之后,最后想要开一个私人研究所的。”

  郑桐对江华这种臭不要脸的精神,直接表示了蔑视。

  “说正经的,研究所的伙食问题怎么解决的?”江华认真的问道。

  “我们参考了西餐厅,还参考了外国的快餐厅,比如肯德基之类的,最终设计了我们自己的餐厅,以宽敞明亮为主题,现在人少,就请了两个大师傅,以后人多起来,我们尽量做到各大菜系都有大师傅,完了之后还要有西餐师傅和西点师傅,反正就是一句话,我要让这些研究人员,就为了这些好吃的都舍不得走。”

  “所以我说你坏呀,用美食勾搭人家。”江华笑着说:“不过这样也挺好的。部队里常有一句话,说好的炊事班相当于半个指导员,你把伙食问题做好了,省了你很多工作呀。”

  “那是。后面那部分你看见了吗?是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二期就快竣工了。”郑桐指着后边的工地说道:“其实我想着以后啊。等咱们人多了,是不是还要盖家属楼,毕竟所有的科研人都是会长大的,总会要结婚生子的。”

  “还是不要了。”江华断然否决了这个提议。

  “你这就反潮流了。现在各个部门、企业都流行建家属楼,你怎么能不建呢?”

  江华摇摇头说:“我感觉以后咱们国家肯定要将房地产商业化,到了时候就会像香江一样,有专门的房地产公司。直接委托人家帮我们弄不就行了吗?”

  “要是真像你这么说,那倒是没有问题,我还省事儿呢。”

  江华打了个哈欠,早上洗了个大早,这会儿有些困了。

  “先送我回家吧,我养足了精神,明天跟那些青年才俊交锋,这些人可都是血气方刚的,有头脑,有思想,明天说不定是场硬仗啊。”

  “也好。”郑桐点点头说:“现在的学生可比我们那时候刺头多了,见识也广,不好好准备,还真不一定能说服他们。”

  “你顺便把上次我们挑选的学生资料拿给我。”江华随口说道:“我再仔细看一看,力争一战定乾坤。”

  “行,我也回去准备,要是明天我这个所长被问住了,那以后可就不好做管理了。”

  第二天,在他们研究所附近的一所闲置的大礼堂,已经被重新布置一新。各种先进的音响被安置在礼堂的各个角落,这样台上老专家上课,底下人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郑桐请来的这几位老专家,那都是各大高校学生耳熟能详的权威人士,在京城和华清两个大学的默许下,郑桐早在十天前就在学校里面贴了广告,再加上还有学校的老师做的推广,今天这个礼堂下面是座无虚席。

  权威人士就是权威人士,他们不像江华一样熟知未来的发展,但是他们深耕本专业几十年,对于这个专业如何发展,早就了然于胸。

  在他们的讲解之下,学生们梳理了一下自己对于本专业的认知,同时对于自己将来工作的研究方向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所有人都觉得这个讲座听的不亏,对于他们毕业后的工作起了指导性的作用。

  在讲座结束的那一刻,郑桐拿着话筒上台,笑着说道:“好,我们感谢老前辈为各位学子的讲解,接下来呢,我有一些事情需要耽搁大家一会儿功夫,希望各位同学不要介意。”

第615章 诱之以利(一)

  郑桐笑盈盈的先把老专家送走,然后拿起话筒说道:“这几位老教授呢,也是日理万机,我们这次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把他们请来给各位同学讲课。”

  有同学高声喊道:“所以你们是有所图喽。”

  “不愧是全国最顶尖学校的学子,一眼就看清楚了我的目的。”郑桐依然笑容可掬的说道:“我们也是花了钱去租礼堂,请教授,布置会场,然后把你们请来上课,自然会有所图。”

  “那你可就打错主意啦,我们都是一群穷学生,身无分文,而且你还说了,我们是全国最顶尖学府的学子,我们这群人可是很聪明的,不会上你的当。”

  郑桐笑着摇摇头:“我年长你们一些,根据我的经验来说,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我发现聪明人上当往往比笨蛋比例更高,就是因为聪明人往往自认为自己比较聪明,所以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不会上当,可是因为他聪明,所以他有野心,有了野心,就容易贪,就容易上当。,这是我这一个过来人给你们的人生经验。”

  看着底下学生,对这种人生经验,大多表示不屑,郑桐心里也理解,没有摔过跟头,哪会知道疼啊。

  郑桐清清嗓子说道:“看你们神色我就知道,对我的好意是表示不屑,不过我也不求着你们领情,今天来,我是有正事要办的。”

  又有同学高声喊道:“我们没钱,穷得叮当乱响。”

  江华拿了话筒笑着说:“怎么,京城大学的学生就如此妄自菲薄吗,你们哪里穷的叮当乱响,你们其实很富有。”

  有个同学站出来怼道:“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掏了我一下我的兜儿,一共掏出四毛七分钱,四毛七分钱也能叫富有吗?”

  这年头,贫穷不是罪过,也不会遭人嘲笑,如果二十年前有人说他兜里只掏出四毛七分钱,恐怕所有人得当场哄堂大笑。

  “用金钱来衡量是否富有,现在的学生都这么肤浅吗?”郑桐反问道:“难道你们不觉得头脑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吗?”

  郑桐的话,直接镇住了所有学生,这个观点很复古,也很反潮流。

  “我图的就是你们的头脑。”江华笑着说:“鄙人不才,也是京城大学曾经的学生,不过我是七十年代初上的学。”

  说到这里,懂的都懂,不少学生对江华的文凭表示蔑视。

  “现在我发财了,也就是你们普遍意义上认为的富有。”江华继续说道:“我跟你们说这些,不是显摆,借着开放这股春风,我注册了一个研究所,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在征得了相关部门的同意以及你们学校的同意之后,现在面向你们进行招聘。”

  有个非常不屑的声音说道:“一个私人研究所也想招聘我们这些天之骄子。”

  江华很严肃对说:“第一,没有什么规定让我们不可以招聘的,第二,你们也不是什么所谓天之骄子,你们暂时只是从学生当中拔尖出来的一部分而已,要想成为真正的天之骄子,首先得做出成绩来。”

  底下人议论纷纷,有人觉得江华很不尊重他们,在底下鼓噪着要退场。

  “被我说的无地自容了,准备灰溜溜的滚蛋吗。”江华戏谑的说道:“如果有自信的人,可以留下来听我讲一讲。”

  稍微安静了一点,江华说道:“首先,你们能从全国的学生当中脱颖而出,你们的学习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是,并不是每一个京城大学或者华清大学的学子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出来,在象牙塔里面,你们可以很美好的幻想,无论你是得了炸药奖,还是你设计的飞机在天上翱翔在祖国的海空,这都是可以的,但是出了学校门,你们就得面对现实。”

  江华笑着问道:“经过四年的辛苦学习,对于未来你们有什么打算,其实你们这些人大致可以分开两类。”

  “第一类是继续深造的,这里面也分两种,一种是去国外,一种是在国内。”

  “第二就是直接工作的,分的工作或好或坏。”

  有人不服气的说道:“这些我们都知道,还用你赘述吗?”

  “接下我来我的招聘,主要是针对那些已经决定参加工作的人。”江华笑着说:“如果决定深造的人,那我祝你们学业进步。如果是决定出国深造的人,那我祝你们学业进步,希望有朝一日回国来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这时候已经有人退场了,江华也不阻拦,这一部分退场的人肯定是铁了心想要读研或者出国留学的。

  江华竖起手指说道:“留下来同学肯定是准备要参加工作的,那我就来给你讲一讲我们研究所的待遇问题。”

  有些同学听到待遇问题,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感觉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还要提前,实在有些张不开嘴,是件让人不好意思的事情。

  郑桐笑着说:“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你参加工作了,就意味着你要独立的生活,你每天都要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都需要钱。”

  “有没有同学打听过自己毕业之后会拿到什么样的工资?”江华笑着问道:“我没有仔细打听过,但是也知道你们大概可以拿到的薪水,一个月百十块钱左右。”

  “多吗?”江华反问道:“一点都不多,现在街上卖茶叶蛋的一个月赚的都比这些多,但是没有办法,我们国家现在穷,科研是需要海量投入的,总共就这么点资金,平摊到各个科研所,再平摊到你们头上,你们也就只能拿这么多了,我只能说委屈各位了,如果你愿意到我的研究所来,起始工资我最起码给你四倍到五倍。”

  说到这里,已经有很多同学的眼睛一亮,愿意参加工作的人,一部分是因为成绩不好,另一部分人确实是因为家贫,再往下供不起了,急需他们参加工作,赚工资来补贴家用。

  四到五倍的基础工资,穷困的家庭一下子就盘活了。

第616章 诱之以利(二)

  郑桐看了一眼江华,他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因为他真真切切的看见底下不少学生眼睛里有了亮光,这可是一个好迹象。

  “也许有些同学们只是感觉到这是好大一笔钱,对于其他的应该没什么概念。”江华笑着说:“不过你们可以向左右打听一下。肯定有那种善于管家的同学,他们应该知道普通家庭一个月的平均花费是多少?”

  按理说,这个年代的学生都应该知道自己家庭的消费,但是备不住,每个时代都有小公主小王子。

  江华就是要用那种小公主小王子的优越感,去刺激那些家庭贫困的人,听上去有点不人道,但是应该会十分有用。

  果然不出江华所料,那些生活优渥的人,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家里一个月要有多少花销,打听过之后,感觉这些同学家一个月的花销还不如自己一个月零花钱呢,这种优越感深深的刺痛了那些贫困的同学。

  “凡是到我们研究所工作的人。都是有宿舍可以住的,都是两室一厅的宿舍,住宿条件比如今京城百分之九十的家庭都要好,一天三顿也全部都是研究所包了,这里还有洗衣机、电视、电冰箱等等家用电器。”

  这时候有一个男生站起来。他身上的衣服比较旧,都已经洗的发白了,推推自己鼻梁上那个老式的眼镜,严肃的问道:“您所提的待遇问题十分优厚,我已经很动心了,但是我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如果我们真的有志于科研的话,那么更关心的是能否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成绩,如果我们只能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那么再好的待遇也不足以吸引我们。”

  “你会成为一个很纯粹的学者。”江华赞赏的说:“我欣赏你治学的态度,那么我来通报一下我们研究所的情况,目前我们研究所引进的科研设备,虽然不能算是国际上最先进,但是可以说是咱们国内最好的,与国际上发达的研究所相比也丝毫不没有逊色多少。”

  “那么我想请问一下,有没有学科带头人,都是哪些专家。”

  这家伙是个懂行的,一下子就问到了要害,江华这个研究所缺的就是学科带头人。

  “看样子,你应该也参与过一些课题的研究,知道一个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个同学点点头说道:“是的,我在学校的时候,大四就已经跟教授后面参加了一个金属材料的研究组课题。”

  江华竖起大拇指夸奖道:“看样子,你的学习成绩绝对是出类拔萃的,问的问题也很直接,直接打在了我的七寸上,问到了我们研究所的短板。”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你们研究所里面其实并没有权威的专家?”

  “你说的太客气了,是我们研究所里面根本没有专家,你们是第一批专家。”

  江华丝毫不慌的把实情就给说出来了,那个男生脸色顿时变了,这不是他想要加入的地方,他感觉在这里会浪费自己的青春。

  “稍安勿躁,你听我讲完好吗?已经浪费这么多时间了,不在乎多浪费一点。”

  男生刚刚转身,听了江华的话之后,又转把身子转了回来。

  “进了研究所以后,想要研究什么,你们自己开题打报告,没有人会限制你们发挥你自己的特长。”

  刚刚那个男生并没有因为这句话而感到高兴。

  江华继续说道:“虽然我们研究所没有权威,没有学科带头人,但是我和全国各大高校关系都非常不错,我可以向你承诺,如果你有什么疑问,我可以给你请来专家,为你答疑解惑,你甚至可以点名说想请教那个教授都可以,人家不过来,我可以花钱送你过去。”

  那个男生点点头,虽然并不是很满意,但这已经足够了,他对自己的能耐还是有自信的,只要有个人稍加点拨,他相信自己会有所建树的。

  江华笑着说:“京城大学有电脑室吧?联网的电脑室,可以浏览咱们种花家很多大学的内部资料,不知道有没有同学体验过?”

  刚刚那个男生举起手:“我加入课题组的时候,使用过电脑收集资料,我在金城大学电脑室里面就可以调用华南理工或者说西北工业大学的资料。”

  “我们研究所也有,京城大学是有一个微机室,里面就那么几十台电脑,全大学的人都需要使用,你们是要用电脑,可能还需要排期,对不对?”

  江华笑着问道,那个男生点点头,他虽然用过电脑,拢共时长不超过十个小时,只能作为他谈论的资本。

  “我们研究所也有,我们特地从京城大学接了一根网线,加入到这个网络当中。”

  “而且!”江华顿了顿,卖关子的说:“我们研究所和京城大学不是一个规矩,我们不需要集中到一间电脑室里面,我给每一个人研究人员配备一台电脑,你可以在你们办公室就访问全国大学的资料。”

  底下的同学已经惊呼起来了,他们虽然不知道电脑的详细价格,但是京城大学也只有百十台电脑而已,就已经说明了电脑的昂贵。

首节 上一节 279/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