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283节

  “江大哥,我听说现在嫂夫人和俏黄蓉关系好的不得了。”贺小姐打趣的说:“你这是得逞了吗?”

  江华无奈的摇摇头,怪不得有人说,八卦是人类永恒的天性,好好的小姑娘也在这个不归的路上一路往前狂奔。

  经过一阵打趣之后,这些人的笑意终于平复下来,霍大公子认真的问道:“江华,你刚刚说天庭伞业的研究室里面有特种纺织的研究成果?”

  “没错,这件事莹莹也知道,今年过年之前,我们俩特地去看了一下,她还拿了一些试验性的布匹回来,准备有针对的设计一些新的服装。”

  李公子催促道:“那还等什么呀,赶紧去嫂子工作室拿一点回来给我们看看呀。”

  容正恩没好气的说道:“看个屁呀,你是懂那些布料,还是觉得光凭你的肉眼就能看明白,明天咱们备上礼物,去她们那个工作室拿一些布料回来,找专门的机构检验一下,再评估一下市场前景,既然江华跟我们公事公办,那我们也要公事公办。”

  “没错,商业上的事情不能儿戏。”霍大公子点点头说:“这不是一家公司内部的事情,这牵扯到两家公司合作,该正规就要正规,所有的文件也都需要合乎法律。”

  李公子举起酒杯说道:“来,咱们敬江公子一杯,这次他又帮了我们一把,江公子劳苦攻高啊。”

  第二天,霍大公子和容正恩两个人亲自买了一些礼物,又亲自登门拜访。来到了俏黄蓉和蓝洁莹的服装设计工作室。

  可巧的是,他们两个人拜访俏黄蓉的照片还被八卦记者给拍了下来。

  在得知他们两个人的来意而且知道是江华介绍过来的,俏黄蓉很快就吩咐人把这些布各剪了一尺见方交给了他们。

  两人如获至宝,立刻带着这几块布来到了港大的实验室,港大就在附近,汽车掉了个头,转了个圈就到了。

  实验室里在紧张忙活着,容正恩和霍大公子两个人拿着一瓶矿泉水,坐在外面的接待室里,两人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不知道过了多久。两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拿着几张文件走了出来。

  霍大哥问道:“检验结果怎么样?”

  检验人员把文件递给了霍大公子,霍大公子没接,摇摇头说道:“我要是能看懂这玩意儿,就不用拿到你们这里来检测了,直接跟我说吧。”

  这两个人想了想,他们也知道大部分豪门弟子学的都是文科,要不然就是经济类,还真看不懂他们这种理工科的检验文件。

  这两个人情商比较高,用心组织了一下话语,用容正恩和霍大公子能够听得懂的话,把检验文件通俗的讲解了一遍。

  经过他们的讲解,霍大公子和容正恩对这几块特种布,心里都有了底,搞科研,他们是外行,但是谈市场,他们是内行,立刻就能联想到很多方面的应用。

  离开实验室之后,霍大公子拿着文件,容正恩捧着那几块布,两个人漫步在港大的校园里。

  霍大公子说道:“如果我们的厂能生产这几种布料的话,那我们占江华的便宜可就占大了。”

  “授权的时候就不要太斤斤计较了,给他一个好价钱。”容正恩想了想说:“这次这几家企业都没有分给江华,回头想一想,我还有一点不习惯呢。”

  “问题是他不要这些份额。”霍大公子说道:“当初在电话里面我就曾经说过要分他一份,被他坚决的拒绝了。”

  “立刻派遣有关的人员去苏杭,跟天庭伞业把这几块布的生产授权谈下来。”

  霍大公子点点头说:“那是肯定的,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安排人员赶紧更新设备,这些纺织品在西方拥有很大的市场,多耽误一刻,就少赚一刻的钱。”

  霍大公子和容正恩两个人急匆匆的回去布置任务,他们新成立的公司上下全部行动起来,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这些特种纺织品投入生产。

  第二天,霍大公子和荣容正恩拜访俏黄蓉的报道,登上了八卦周刊的头版头条。

  通篇使用了模糊的字眼,都是大概也许有可能这类模棱两可的词语,让人似是而非,却又欲罢不能。

  最离谱的转载是,有人推测霍大公子、龙容正恩和江华决裂了,导火索就是俏黄蓉。

  江华岂能放过这个好机会,在他们再一次聚会的时候,江华掏出了八卦周刊,大声朗读着那似是而非的绯闻。

  江华笑着说:“俏黄蓉的威力大呀,咱们铁三角的兄弟三个人,都因为她四分五裂了。”

  霍大公子摆出告饶的姿态说道:“行了行了,这个话题咱们略过吧,八卦周刊出来以后,我们家老爷子都问我是不是要跟你争一个女人,我夫人更是打趣我,问我是不是要跟我爹学,也要搞个二房出来。”

  江华指指李公子和郭公子说道:“新的八卦出来了,以后可以拿这个使劲的嘲笑咱们的霍大哥,我那茬儿就可以过去了。”

  郭公子摇摇头,贱兮兮的说:“没那么容易啊,你的要提,霍大哥的也要提,容正恩的也要提。”

  兄弟三人齐刷刷的对李、郭二人伸出了中指:“贱人。”

  霍大公子清清嗓子说道:“咱们的人已经去苏杭跟天庭伞业接触了,江华,你那边的负责人挺厉害的,跟我们提出了销售分成的条款”

  江华惊愕的说道:“你们行动也太快了吧,我还没跟那边儿说呢。”

第625章 做文章

  容正恩竖起三根手指,笑着说:“已经三天了,你江华做事一向以效率著称,这一次你怎么三天都没跟内地的管理人员提,我之前还纳闷,我说你们公司的人也太公事公办了,谈判的时候,那真是寸土不让,我还让我底下人跟着好好学一学,感情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这里面的关节啊。”

  江华耸耸肩膀说道:“你们派人之前怎么不知道跟我说一声呢,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几天我忙得很,吕秀英那个丫头在公司里把我管的死死的,就差吃饭都端到我办公室去了,生怕我瞅着空就溜了。”

  霍大公子拍打着桌子,笑着说:“还得说你这个人慧眼识英啊,当初一眼看中了吕秀英这个丫头,这几年真是没白培养,现在不就能顶上大用场了吗?”

  江华自傲的说:“那是,能入我法眼的人,岂是无能之辈?”

  “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容正恩说道:“昨天我跟霍大哥已经同意了天庭伞业要求销售分成的事情,本来我们两个人就觉得欠你一块,这下算是补齐了。”

  “这话就有点过分了,哪儿就欠了。”江华摇着头说:“这几项专利你们要是不要求的话,最近一段时间之内,天庭伞业也派不上用场,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纺织企业,整个厂里面只有一个实验性的纺织车间,你们能来谈算是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咱们算是互惠互利。”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吕秀英把一份文件递到江华眼前,笑着说:“你恐怕又要回京城一趟了。”

  “给我放假呀,你有这么好心吗?”江华笑着说:“我这两天抽空看了一下你给我排的办公日志,一直到下个月上旬,所有的工作日程都排满了,我要再回趟京城,你不得忙疯了。”

  吕秀英郑重其事的说:“有大事儿,你先看看文件再说。”

  江华拿起那个文件看了一下,邮电部邀请他去参加一个讨论会。

  “这是怎么回事?邮电部邀请我讨论什么?总不会想让我们研究国产的程控交换机,我可是有言在先,这玩意儿咱们不会投入的。”

  吕秀英摇着头说:“程控交换机的事情我早就拒绝了,国内投入到程控交换机研究的研究所实在太多了,不差我们一个。”

  “那是什么事啊?”

  “你往下看呀。”吕秀英用手指指正文说:“现在我们的网络已经串联了十几所大学,通信效果非常好,所以邮电部门想要构建一张更大的网络,串联国内所有的重点大学和重点的研究所。”

  江华愣了一下说道:“这就不是邮电部门的事情,肯定是上头交给邮电部门的任务,由他们牵头而已,国家肯定想推广数字通信网络。”

  吕秀英问道:“人家现在公文都发过来了,你去不去啊?”

  江华笑着说:“上头交代的任务我不积极配合,我有几个脑袋,赶紧帮我订机票吧。”

  “我这就让人帮您预订机票,不过处理完这些事情,你就赶紧回来。”吕秀英叮嘱道:“今年咱们公司的业务实在是太繁忙了,你得坐镇公司,很多事情离了你都办不了。”

  “夸张,你还是很优秀的,有你在公司我放心的很。”

  由于第二天江华又要飞回京城了,所以当天晚上江华加了个班,当然,他是被动的加班,一些加急的工作不处理完,吕秀英压根儿不允许他下班儿。

  第二天江华回到家的时候,钟山岳很惊讶:“你这刚走没几天,怎么又回来了?”

  “邮电部的领导邀请我回来商量大事。”江华笑着说:“我哪敢耽搁呀,立刻就马不停蹄的回来了。”

  “哦,是网络的事情吧。”钟山岳立刻知道原因了,点点头说:“前几天,领导参观了京城大学,听了相关方面的负责人详细讲解了网络的用途,他敏锐的觉得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所以决定再架设一个更大的互联网络,这件事就邮电部牵头。”

  “我就知道,压根儿不是邮电部门主动想起来的。”

  钟山岳说道:“这两天,全国这方面的专家都在往京城赶,你们公司是这方面的翘楚,一定要积极出谋献策,把这事儿给办好了。”

  “这您放心吧,我一直觉得互联网其实就是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江华说道:“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下一轮的工业革命与互联网也是密不可分的。”

  “作用这么大呀,我倒是没看出来,到底是老了,目光不及领导长远,也没有你们的年轻人思想活跃,能想到这么多东西,既然这么重要,那你更要积极表现。”

  “明白。”

  钟山岳说道:“好好准备一份讲话稿吧,估计到时候肯定要让你讲一下,毕竟你是国内互联网的首倡,领导肯定想听一听你对互联网的见解。”

  “那我还真是责任重大呀。”江华笑着说:“我休息一下就回去酝酿一番,这篇文章必须得做到花团锦簇才好啊。”

  从下午四点钟开始,江华就坐在书桌前,先把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然后再从中挑选合适的部分组成一篇文章。

  对于互联网的见解,江华那是信手拈来,暂且不提前世在互联网上的耳濡目染,他自己前世使用互联网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二十多年的时间,就算是个蠢货,那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光是素材江华就写了二十多页纸,然后再一点点的精简提炼,这才是难点。

  江华要把握一个尺度,不能做的太超前,否则会让人觉得这是异想天开,但是有不能说的太朴实,这样子的前景,没有谁喜欢。

  坐在书桌前,江华咬的笔头是冥思苦想,曾经他也是写报告的一把好手,但是有好多年没有操刀了,感觉生疏了不少。

  中途,钟山岳来看过好几回,都是不满意的摇摇头就离开,但是他没有说什么,因为他本身自己不懂这个东西,就怕影响江华的思绪。

第626章 大咖云集

  一直到午夜一点钟,江华终于写出了自己认为还可以的文章,他自己通读了两遍之后,觉得应该差不多了,这才躺到床上去休息。

  早上五点钟不到,江华又从床上爬起来了,拿起书桌上的稿纸,再次通读了一遍,这回又发觉了不少问题,赶紧又坐到书桌前,提笔开始润色。

  幸亏留给他的时间还比较充裕,还有一天的时间可以准备,几易其稿之后,江华终于得到令自己满意的文章。

  召开会议的那天,江华是被邮电部的汽车给接走的,一辆八成新的四个圈小轿车,这恐怕是邮电部领导的座驾吧。

  这次开会的地方可比教育部开会的地方要富丽堂皇的多,虽然说是全国的专家,但是能够参会的那都是技术方面的权威,满打满算也就百十来个人,一个圆形的会议室里,每一个参会者都坐在沙发上,待遇比教育部那个大礼堂的档次高多了。

  九点钟,所有的人来齐了,会议也正式开始。

  邮电部的领导坐在上首,很随和的讲了几句,主要是说这件事情的重大意义以及领导的关注,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之类的话。

  江华这时候注意到,在领导身后有一个人,看上去像是领导的秘书或者随员,但是他的坐姿挺腰直背,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行伍中人的气息。

  领导旁边坐了十个大概五十多岁,六十岁左右的专家,其中一些人江华认识,这些人绝对是权威中的权威。

  这么多人,肯定不会有统一意见,肯定会有赞同的,也会有反对,还好这些老专家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比较有纪律性,一个接着一个的发言,没有先急着吵起来。

  领导带着老花镜,一手笔一手笔记本,就开始记录起来,不止领导这样干,所有人都是这么干的。

  技术权威之所以是技术权威,是因为人家说出的话有礼有节,虽然没有经历过互联网。这些人已经能从只言片语中知道网络的便利和它的坏处。

  听完了专家发言之后,底下的其他技术人员也陆续的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江华一直没有说话,而是低头记录着。

  毕竟这些技术人员的话还是比较有道理的,甚至有一些话对江华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江华真的很佩服这些技术人员,不愧是万里挑一的精英,他们当中有些人已经接触过网络,有些人甚至还没有接触过,只是接触过一些有限的资料。

  但是他们就通过这些有限的接触和有限的资料,就能推导出很多有用的信息,其中大部分都很符合网络发展的趋势,江华甚至都怀疑有些人是不是跟自己一样,也是从前世穿越过来的。

  转眼两个半小时过去了,领导的笔记本已经记录了厚厚的一大本,甩甩有些发麻的手,领导笑着说:“皇帝不差饿兵,咱们先吃饭,吃完饭咱们再继续探讨。”

  邮电部给大家准备的伙食还不错,江华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面吃饭,一边吃饭一边脑海里回想着早上听到的发言。

  这时候,有人端着一份饭坐到江华身边,江华看了一眼,是自己的老熟人赵先生。

  网络之所以能这么快铺开,有赖于赵先生在光纤方面的突破,所以赵先生已经被邮电部聘为技术顾问了。

  江华笑着说:“赵先生你好,开会之前我就看到你了,就是没好意思跟你打招呼。”

  “我也看见你了,一早上你就坐在那个角落里面一言不发,我可盼着听到你有什么高论,不仅是我,咱们的领导也盼着呢。”

  “我能有什么高论,这次研讨会不就是集思广益嘛。”江华笑着说:“现在讨论的是技术问题,在技术方面其实我也不大懂,插不上嘴。”

首节 上一节 283/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