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37节

  蒋碧云看着郑桐说道:“几年前我已经哭过了,在你们这些老兵把我家搞得一塌糊涂,我父母被逼的自戕之后,我已经把这辈子的眼泪都哭尽了。”

  这是蒋碧云第一次说出自己的身世,钟跃民和郑桐面色严肃,没想到蒋碧云是个受害者。

  郑桐举右手在脑袋旁,严肃的说道:“蒋碧云,不管你信不信,当年我、跃民绝对没有参与那些事儿,华哥坚决不让我们去,他说不尊师重道绝对会有报应的。”

  这事儿江华有印象,前身自小受的教育不允许他做这种缺德事儿,并且前身坚决阻止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去参与,所以郑桐说的是实话。

  李萍和王虹搂住蒋碧云,她们刚刚就觉得蒋碧云无比的坚强,没想到现实竟是这样,蒋碧云的心里竟然比他们还苦。

  钟跃民想对蒋碧云说声对不起,还想安慰两句,但是喉咙像卡住了,怎么也说不出来。

第72章 新年好

  蒋碧云自始至终都没有哭出声,更没有流下一滴眼泪,也许真的跟她自己说的那样,那一天,她流尽了一生的眼泪。

  那一天大家很高兴,那一天大家也很悲伤,那一天钟跃民和郑桐很震撼,他们从未想到,老兵竟然让一个女孩子家破人亡,对于自己的身份,他们陷入深深的自责。

  不愉快的事情不会转瞬即忘,但是既然蒋碧云选择讲出来,那就是摊开来说,应该不会再找后账。

  大雪呼呼的下了一整天,随着天气的放晴,大家的心情好了一些,没几天就要过年了,村子里的氛围轻松了不少。

  江华作为年货的主要供应者,受到了相当热情的对待,啥活也不用干了,大家把窑洞里收拾的干干净净,还用报纸把墙壁糊上,看着跟新房间也没什么区别。

  西北苦寒,每隔几天就会下一场雪,正好也没有农活,大家躲在窑洞里打扑克、下象棋,女生们则打毛衣,这些毛线还是家里人寄过来的,想在西北买到这些,还真有些困难。

  过年了,石川村却没有一点喜色,过去有人说过:年年过年,年年难过。

  穷人的年那是煎熬,有些人家甚至连饺子都包不起,知识青年们也没有富裕到可以拿着饺子去安慰各个光荣孤寡,只能先顾好自己,这不是自私,实在是形势逼人,太穷了。

  炖鸡、白菜粉丝、红烧肉、洋芋擦擦,再有几盘饺子,这就是知识青年的年夜饭,已经很丰盛了。

  大家共举杯,就连女生也来了一杯西凤酒,一杯酒下肚,大伙儿共同祝愿明年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大年初一,虽然现在并不提倡过年,但还是要四处走走,拜拜年、说点吉祥话。

  知识青年这里的孩子就没有断过,因为来这里拜年是能得到糖果的,甜甜的味道,对于小孩子来说,那是有致命的诱惑的。

  江华作为代表去了常贵家里拜年,今天他家的伙食稍微好了一点,不再是野菜糊糊了,变成了玉米糊糊,桌子上的棒子面窝头也换成了馒头。

  “江华,一起来吃啊。”

  江华礼貌的说:“你吃,我们吃过了,给您拜年了。”

  常贵高兴的胡子都翘起来了,高兴的说:“你也过年好啊,城里的娃娃就有礼。”

  “这过年了,就要有新气象啊,过年后,咱们青年可以把孩子们聚起来上课,不能让下一代当个睁眼瞎啊。”

  常贵放下酒杯,一脸严肃的说:“这是正事,你说的不错,是的得让娃娃们上学,不识字以后还是只能土里刨食啊。”

  “这方面就交给我们知识青年吧,村里收拾一个废窑洞就成,要是可以,你去镇里看看能不能要点支持。”

  常贵点点头:“这事额会上心的,今年还会多种些土豆、南瓜,弄好了明年就不会缺粮了。”

  “咱这儿有人种过苹果吗?”

  常贵看看江华,思索着说道:“没听说过啊,从没有人种过这东西啊。”

  江华无奈的说:“那我想想办法,我觉得这边种苹果应该是个好主意。”

  常贵内心是无奈的,这后生是很热情,也有想法,但是太多了吧,种苹果,能不能行啊。

  江华依稀记得后世的西北那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产地,据说世界上每七个苹果就有一个是西北产的。

  事实上,西北二十年代就开始从国外引进优质品种的苹果进行种植,只不过对于这些一辈子去的最远可能就是米油的老农民来说,他们哪里知道这些西洋景。

  过了正月十五,江华把种植苹果的事情提上日程,这件事是重中之重,要是能办成了,对于国家那也是一件好事。

  村里不知道,县里应该有人知道,自然就要求教到马贵平那里。

  又一次来到县城,江华直接来到马贵平的办公室,马贵平正在看报纸,听见开门声,抬起头来。

  “华子,恁来了。”

  江华不客气坐到马贵平对面:“叔,给你拜个晚年啊。”

  “叔也给你拜年了,今天来有啥事吗?”

  “叔,你知道哪里能买到苹果树苗啊?”

  马贵平疑惑的看着江华问道:“咋想起来问苹果树苗了,现下最重要的是打粮食,吃都吃不饱还有谁有心思吃苹果啊。”

  江华笑着说“叔,这黄土高原沟沟壑壑,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种地的,但是这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我觉着种出苹果来肯定很好吃,就算咱们这吃不起,可以通过供销社卖到其他地方,给村里财政解决些问题,要是真能成,也能给咱们县走出一条新路来。”

  “你个娃娃想的还真是多啊,行,这事额给你联系,先弄些树苗回来,让你试验一下,恁觉着要多少合适。”

  江华说道:“先不要太多吧,来一百株吧。”

  马贵平拍着腔子说道:“恁过些日子再过来,叔肯定帮你办好。”

  “叔,再给我开封介绍信吧,我去图书馆查点这方面的资料。”

  马贵平高兴的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叔现在就觉得你能行,你养鸡养的咋样。”

  听马贵平谈到鸡,于是江华兴奋的回答:“长的很好啊,我们点儿的女同志负责照顾鸡仔,一个都没死,吃的蚯蚓粉末长大的,现在健壮的很,村里让说,再有个把月准能下蛋。”

  “那好啊,真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啊。”

  江华继续说:“还有了,之前我们研究的堆肥,现在也有效果了,用了我们肥料的庄稼明显比其他地方要高大,村支书高兴的不得了。”

  马贵平高兴了,他是老派人,听到庄稼种的好,比什么都高兴,于是再次问道:“华子,恁恁说的话能确定吗?要是确定,额带着县领导去你们那里视察,给你记功。”

  “一口唾沫一颗钉,绝对不敢欺骗组织,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那都经得起调查。”

  得到保证的马贵平高兴的拍拍江华的肩头:“好,你就等着立功受奖带大红花吗吧。”

第73章 多打些粮食支援

  江华在县城待了了两天,查找了苹果种植的资料,现成的资料并不是太多,主要因为现在的研究偏向于主粮,所以像苹果这类水果,并没有太多的资料,两天的时间差不多了。

  天气渐渐变暖,冬雪化为春水,滋润着大地,干涸的黄土高原吸收着这天赐的水份,转而哺育黄土高原的庄稼。

  马贵平果然言而有信,带着县领导坐着小吉普车来到了石川村,这位主任长的比较壮,背着手再在田间地头转悠,不时的跟身边的工作人员传达着精神。

  这位主任指着试验田说道:“这两亩地长势完全不同啊,比其他的庄稼要壮实不少。”

  江华站在他身边说道:“这是我们实验堆肥的试验田,施的肥料是经过发酵的堆肥,肥力比较足,所以长势要好很多。”

  “这样很好吗,你们知识分子到农村接受再教育,也要把自己的知识再传授给农民,这样一结合,肯定能把我们国家建设好的。”

  “好,主任讲得好。”

  主任身边的那个工作人员开始鼓掌欢呼,带着其他人也开始鼓掌,不怪人家是领导身边的人,这人的眼力见了得啊,捧哏功力深厚。

  这位主任在村子里转了一圈,看到零零碎碎的地方种着土豆、南瓜,脸离立刻拉下来了。

  “自由散漫,这是把田间地头当自家的自留地吗?”

  常贵吓得魂不附体,还是江华挺身而出说道:“领导,这些都是集体的,这不是石川村土地有限,我们要珍惜每一块可以种植的空地,多打些粮食支援国家吗!”

  这位主任这才恢复正常,点点头说:“石川村的这种精神要发扬,多支援了国家不说,他们自己也能多得一些,一举两得吗!”

  江华立马捧哏:“领导就是领导,一眼就看出了重点,正是这样,村民们现在的积极性很高涨。”

  这位主任还不嫌味大的来到堆肥坑,看见村里已经开始普遍的使用堆肥技巧,也是赞扬的说道:“就该这样,干事业就是要果断,既然有效果要立刻上马,粮食问题不是小事情,一定要抓住一切增产的机会。”

  把全村转了个遍,有道知识青年的窑洞看了看,看见那群小鸡,现在已经那个长大了。

  主任指着鸡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江华介绍道:“我们在堆肥当中放了蚯蚓,既改善肥料,蚯蚓洗干净煮熟之后再磨粉,正好是上好的鸡饲料,这群鸡才样了三个多月,都快下蛋了。”

  看着主任脸上还有不悦之色,江华加了一句:“这些都是集体的财产。”

  “嗯,很好,我们不仅要加强粮食生产工作,还要丰富这些农副产品,有好法子就要实践,你们这些知识青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主任看过瘾了,他也不准备在石川村用饭了,因为来之前了解过,这是个穷的叮当响的村,不欠公粮已经很不错了,吃也吃不到好的。

  在离开之前,这位主任大手一挥说道:“好好干,过几个月收成到时候我再来,到时候要是真有好的变化,我给你们这群青年记功。”

  看着小车远去,常贵激动的说:“领导太客气了,连口饭都没吃,过意不去啊。”

  郑桐和钟跃民同时呸了一口,钟跃民说道:“拿腔拿调的,什么东西,拿个鸡毛当令箭,小人。”

  常贵没见识,省了一顿饭,就觉得主任是个好人,钟跃民和郑桐从小到大不知道见了多少人物,一般这种拿腔拿调的都不是好玩意。

  春天的农村还是比较繁忙的,每天要在地里忙活,好容易到了三月,江华记挂这着苹果树苗的事情,又一次来找他亲爱的马叔。

  “额就知道你个娃子会惦记,已经帮你联系好了,一百株树苗一半国光一半元帅,都是好品种。”

  “谢谢马叔儿!”

  马贵平拍拍他的肩部说:“跟你叔儿客气个啥,对咧,咋一直不见跃民啊?”

  “他啊,他找了个女朋友,现在正是蜜里调油的阶段,哪有心思来县城啊。”

  “哦,恁详细说说。”

  可能长辈天然就对下一辈的婚姻问题感兴趣,即使马贵平这么方正的人,也不免起了八卦心思。

  江华只能仔细的说了一通,马贵平说不上高兴还是不高兴最后严肃的说:“你跟跃民说,他现在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学习和工作中,谈恋爱这件事即使放一放也没什么问题。”

  姜到底是老的辣,一句话就指出了重点,可惜要是真能听人劝,那就不是钟跃民了。

  马贵平敲着桌子说道:“让他这样的浪费生命可不行啊,他爹不在跟前,这事额得管,最好是想办法吧把他送进部队,对,就这么办,到时候额送你们两个进部队锻炼。”

  原来江华也有当兵的心思,但是最近他转变思想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他觉得可能回去读书更适合他。

  “我就不用了,跃民心太野了,用钢铁纪律约束他是对的,其实我更想读书,而且我正在栽种苹果,没弄好之前,我也不会立离开的。”

  马贵平笑着说:“恁这个娃娃肯定能成才,不管把你放到哪里,这一点额都坚信不疑,但是跃民不能让他再这么野下去,不把他管好,额对不起他爹钟山岳。”

  “那行,您多费心吧,我这就把树苗运回去。”

  马贵平带着他走到后边的仓库,指着墙角的树苗说道:“前几天刚送到的,额给你安排了一个车把式,赶着马车帮你把树苗送回石川村。”

  那倒是省了江华的事儿了,于是忙不迭的感谢:“多谢马叔儿了,您费心了。”

  “对咧,额跟你说的事,你不要告诉跃民,要不然他容易犯别扭,等额把事情办成了,到时候他不去也得去。”

  到底是经风雨、历沧桑的人,知道以钟跃民的脾气,不把他退路堵死,他都能搞点幺蛾子,要真让他知道让他放弃秦岭,安排他去部队,钟跃民绝对会故意犯错,逃避这种安排。

第74章 种树、保媒

首节 上一节 37/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