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468节

  “老板,那我们几个谁负责这个项目?”

  江华看了看,选了个老成持重的:“就你当负责人吧,先承包土地,然后招人植树造林,本地的负责人你也要负责招聘,以后这里的发展直接跟你对接。”

  那位想了想说道:“那以后我每年飞一趟这里,您看行吗?”

  江华摆摆手:“我不管这种小事,总之我就是一句话,做好了重重有奖,做不好,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几位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不用长年累月在这里吃风沙,顿时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对了,我知道这里比较艰苦。”江华接着说:“你们在这里工作算是三倍工资,事情忙完了,给你们发半年薪水当奖金。”

  几位下属心里乐开了花,那位负责人都想说告诉江华,要不我直接常驻这里算了。

第1061章 金山银山

  重新怀念了当年在西北修地球的日子,老乡们的日子有所好转,但是好的还不够,所以,江华承包这些荒山,就是为了给乡亲们做一个表率,让他们知道植树造林是可以造福大众的,毕竟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嘛。

  江华不带一片云彩的离开的西北,那几个投资公司的人还得留在原地苦逼的处理一切事物。

  先得招人,反正老板给的预算充足,扯开旗子先招两百个,把老板的荒山围起来,留个大门,挂上牌子,就算是正式营业了。

  两百个农民,每天扛着锤子到处打桩,围铁丝网,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就谝闲传。

  “你们说这老板为什么圈大块山梁,他到底想干啥?”

  “没准人家准备扯开旗子,替天行道了。”

  “尽瞎扯,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的,还有人敢上梁山不成。”

  “那这么多荒山野岭圈起来,有什么用处?”

  “那谁知道,人家是老板,有的是钱,有钱人想干什么不可以。”

  “我听人说了,那几个招人的都不是老板,是老板的手下。”

  “事吗,人家那个派头,咱们县城最大的老板也没有那么洋气。”

  这边围着荒山,那边开始联系苗圃,还有鸡苗基地,大把大把的钱流水似的往外花,三秦大地都知道米油有个老板在把钱往水里扔。

  前前后后忙活了三个月,这个林场才算是走上正轨,三百多个人负责植树造林,还有十来个人抓们负责养鸡养羊。

  林场机械化运作,虽然没有那些太先进的机械化,至少拖拉机很多,出来进去都有面包车,工资高伙食也好,在整个米油都是待遇最好的单位,多少人拍大腿后悔,当初招人的时候没有积极报名。

  三个月后,这几个人带着林场负责人飞往京城给江华汇报工作,可把林场负责人给激动坏了,他一辈子都没去过长安,这下子一杆子给支到京城去了,牛大发了。

  江华回到京城之后,就投入到研究所的工作中去了,研究所新年新气象,千头万绪的工作,必须在新年伊始理清楚。

  今年是关键的一年,国家会把一部分没有什么竞争力的企业推向民营市场,有眼里的人会抓住机会的。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有眼光的有钱人都在准备着产业升级,再从事低端制造业,这市场会越来越饱和,钱越来越难挣。

  这对于江华的研究所来说是一个机会,鸡毛飞上天大家都知道,那里面有个公鸡卢,人家是真有本事,但是有本事的人,那也是真有脾气。

  公鸡卢研发了新材料,陈江河和骆玉珠求而不得,为了能够帮丈夫得偿所愿,骆玉珠这个已经身居集团高位的人洗手做羹汤,亲自为公鸡卢炖鸡,结果那位老教授的态度恨的人牙痒痒。

  那位老教授并不是个例,大部分学有所长、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都会有一股书生意气,他们愿意为国为民而付出一切,更愿意粪土万户侯。

  不能说人家不对,人家那一身傲骨轻王侯的态度还是值得赞扬的,他们只是还没有适应这个时代而已。

  那江华的研究所那就不同了,只要不是机密,面向民用的技术明码标价,讲究的就是一个买卖舒心。

  处理完工作以后,郑桐拿着报纸嘴里啧啧称奇:“国家开始退耕还林了,这是搞的哪一出?难道粮食不重要吗?”

  “粮食重要,但是生态环境更重要。”江华叹口气说道:“咱们在黄土高坡也看见了,再不还林,水土流失会更加严重,粮食只是眼前的重中之重,生态环境是百年大计,孰轻孰重,难道你拿不准吗?”

  “这我当然拿的准,哥们儿也是有觉悟的。”郑桐笑着说点点头,突然他愣住了:“江华,你是不是歪打正着啊?”

  “什么歪打正着?哥们儿从来不做那没把握的事儿。”

  “你在西北包了那么多荒山种植树造林,这不是歪打正着吗?哦,你有内部消息!”

  “屁的内部消息。”江华对郑桐的说法嗤之以鼻:“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哪来的内部消息?”

  “不是内部消息,你干嘛要包那么多荒山植树造林呢?”

  “这不是废话吗?看到黄土高原你不心疼啊?”江华反问道:“我是想给乡亲们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回还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是歪打正着了。”

  这个消息江华还真不知道,包括前世他也不知道,前世他只是个普通的社畜,而且九八年的时候他年纪还小,哪有心思关心这些东西。

  “就是不知道在黄土高原上植树,你能不能取得成功。”

  江华斩钉截铁的说:“那必须成功啊,沙漠里面都能种树成功,更何况黄土高原。”

  “沙漠里面也能种树?”郑桐疑惑的说:“我怎么那么不相信,全是沙子,还缺少水资源,怎么种树啊?”

  “这就是孤陋寡闻了,打听打听塞罕坝。”江华骄傲的说:“从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治沙工程,到目前为止,已经四十几年,将近三代人的努力,毛乌素沙漠沙漠都开始还绿了。”

  “你不会是瞎说的吧?还真有这样的地方存在吗?”

  江华笑着说:“你还不信,你等着。”

  江华拿起电话给丁三石打了过去:“三石啊,国家正在退耕还林。我听说一个地方叫塞罕坝,就在承德地区,从五十年代就开始植树造林,你们不是在做门户网站吗?派两个最优秀的记者过去采访一下,做一篇锦绣文章,好好宣传宣传塞罕坝精神。”

  丁三石自然愿意做这方面的宣传,因为这符合主旋律,忙不迭的拍了两个资深记者前往毛乌素沙漠进行采访。

  半个月以后,136网站上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标题为塞罕坝精神能胜天的文章,记者绝对是个老笔杆子,写的都是字字珠玑、引人入胜,还充满了感情,把三代赛罕坝人的奋斗写的入骨三分。

第1062章 英雄

  郑桐一边用鼠标下那个文章,一边咋舌:“真是感天动地,人家这才叫真正的战天斗地,跟人家一比,我们当年的那点苦算什么玩意儿?”

  看完文章以后,郑桐噼里啪啦的发表了一通评论,完了之后感觉还不过瘾,拍拍桌子说:“不成,我得能为人家做点儿什么呀,哪怕捐点儿款,送点儿物资也是好的呀。”

  “那你就捐点儿款,送点儿物资吧,塞罕坝物质条件极其缺乏,你给人家改善改善生活也是好的。”

  郑桐点点头:“必须表示表示,跟人家一比,我们的植树造林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惭愧呀。”

  郑桐拿起笔写写画画,江华好奇的问道:“你写啥呢?给人家写表扬信啊?”

  “我哪有这个资格呀?”郑桐自嘲的说:“我这不是写个清单吗,看看能给人家送点儿什么过去。”

  “这还不简单,那边是沙漠,风沙大,找宁伟搞一点沙漠地区适合穿的冲锋衣。”

  郑桐点点头:“写上了,多了捐不了,五千套还是没问题的。”

  “那边儿缺水,打机井估计是没戏了,得从远处运水。”江华想想说道:“要不你再捐几辆运水车,最好是适合在沙漠里行驶的车。”

  “你真是个狗头军师,你要不要也捐点儿?”

  江华点点头:“没问题呀,不管你捐多少,我直接翻两倍,我在找石化公司给他们捐一千吨柴油。”

  “没错儿,我也捐一千吨柴油,完了之后再加点现金,改善他们的生活。”

  两人找宁伟凑了一万五千套沙漠地区的冲锋衣,还找通过廖总工的关系找黄河厂定制了十五辆在沙漠地区可以顺利行驶了运水车,完了之后又到石化公司,跟人家商谈柴油。

  石化公司的领导也许也看过这篇报导,没有二话的批了四千吨,两千吨算他们买的,两千吨算是石化公司捐的。

  坝上的领导先是收到了一万五千套冲锋衣,没过几天又是十五辆运水卡车,先是特别的高兴,然后又很彷徨。

  收到物资固然是好事,关键是谁送的不知道,十五辆大卡车确实能方便运水,但是坝上资源紧缺,资金也困难,这发动机一响,油从而来,这可是个难办的事儿。

  可是接下来,县里边的石化公司就给他们送来了四千吨柴油的批条,还有一百五十万的资金。

  领导激动的说:“真是多谢了,你们石化公司算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有柴油就够可以的了,这些钱你们拿回去吧,做人不能贪得无厌。”

  “放心收着吧。”当地石化公司的负责人笑着说:“这四千吨柴油,有两千吨是好心人捐赠的,还有两千吨是我们石化公司捐的,至于这一百五十万资金,也是好心人捐赠的,让你们改善改善生活。”

  “哪个好心人,这出手也太大方了。”

  石化公司负责人乐呵呵对说:“我打听过了,之前你们是不是收到衣服和运水车,跟这些资金都是同一个好心人捐赠的。”

  “哪个好心人啊,我们得谢谢人家啊。”

  石化公司负责人笑着摇摇头:“这还真能告诉你,人家事先说了要保密。”

  “那多不好意思啊,我那么也要送个锦旗,写个感谢信啊。”

  “您踏实的用吧,人家不图这些。”负责人笑着说:“前一段时间是不是有人过来采访了,人家看到那个报道,觉得你们很伟大,想要为你们做点事情,你们三代人做好事不留名,人家也图一个做好事不留名。”

  “还是好人多啊。”

  过了几天,江华被喊到了计划委员会。

  “叫你来了,有重要的事情想跟你商量商量。”

  江华笑着摆摆手:“您不说我都不知道什么事。”

  领导笑呵呵的问道:“什么事?你江华还能未卜先知吗?要不要掐指算一算啊。”

  “不用,报纸上都写了。”江华笑着说:“一准是又有什么不景气的企业想要让我接手。”

  “没想到,道行渐深啊,你还真是未卜先知。”

  江华摇摇头:“我可不接手,这一期放出来的企业,我都知道是什么货色,无非都是一些技术难度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我的擅长的不对口。”

  “那可就为难了,你要是不接手,我也找不到人接手啊。”

  江华笑着摇摇头:“领导,你也太小瞧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了,这些企业对我来说候没有一点诱惑力,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可就不一定了。”

  领导想了想:“你说的不错呀,我这是使唤你使唤惯了,都当成习惯了。”

  “公开招标吧。”江华笑着说:“尽量公平公开,我相信还是有愿意的人接手的。”

  “肯定要公平公开啊。”领导笑着说:“今天还有第二件事情。”

  “又有什么事啊?”江华不解的问道:“是不是金融风暴的问题?”

  “金融风暴的问题,不用跟你说什么,我也无需跟你知会什么,要是你们有什么进一步的行动要跟我通个气儿。”领导摇摇头说:“今天找你,是有人要给你们感谢信。”

  “塞罕坝的那些英雄?”

  领导点点头:“用英雄这个词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你们这次的捐赠,算是见到人家的燃眉之急了,人家找不到人,只能向上面寻求帮助,最终查来查去查到你身上了。”

  “我们就是想略尽绵薄之力。”江华摇摇头:“要写感谢信,也应该是我写给他们。”

  “行了,不要过分谦虚,做了好事就应该受到表扬。”领导点点头说道:“而且我看了一下底下的汇报材料,你还是在米油承包了一大片荒山,准备植树造林啊。”

  “就是想探索一条新路,看看在退耕还林的情况下能不能为乡亲们找到一条勤劳致富的路。”

  “想法不错。”领导点头肯定的想法:“要是有什么好的办法,你要总结好,最后交给我,新情况下的摸索,任何经验都是值得借鉴的。”

第1063章 开始内卷

首节 上一节 468/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