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47节

  两人笑着往回走,奎勇突然问道:“说真格的,你们这个学外国话的,将来毕业朝哪分配啊。”

  “多半是对外贸易部吧。”

  奎勇羡慕的说道:“那以后就是国家干部了呗。”

  “为人民服务。”

  晚上俩人做炕上喝酒,江华举着酒杯对奎勇说道:“给你一个忠告,要是结婚之后要孩子,最好把烟酒都戒了。”

  奎勇诧异的说道:“戒了烟酒还算老爷们儿吗?”

  “对孩子好,有科学研究表明,抽烟喝酒容易影响孩子在妈妈体内的发育,不是我危言耸听啊,弄不好就有个什么病啊、灾的。”

  奎勇放下酒杯,看江华不像是说笑话,再想想人家读的书比自己多,这种事儿不可能骗自己。

  “行,婚礼过后,到有孩子我滴酒不沾,把烟也断了。”

  临走的时候,奎勇告知了他的婚期,选的是礼拜天,这样肯定能参加,不说是迁就江华,至少大部分人只有这一天有空闲。

  回到学校,江华又恢复了象牙塔中的日常生活,每天看书,上课,给同学补习。

  也就是现在不评三好学生了,要不然江华妥妥的能获得这个荣誉,不过学校上上下下的领导基本上都知道这么个表现好的学生。

  又过了半个月,江华放假回家,临到院子门口,发现院子上的锁不见了,这是有小偷进门了。

  于是,他从空间里拿出工兵锹,小心翼翼的走进去,等到进了堂屋,就看见钟山岳坐在沙发上看报纸。

  “爸,你回来了!”

  放下手中的报纸,钟山岳抬头看了一眼江华,笑着说道:“我是老了,这要是我年轻的时候,外边就是放炮,我也能听见脚步声啊,现在真是一点儿也听不到了,怪不得他们老中青结合,让我做老的位置。”

  江华放下手中的工兵锹,笑着说:“你啊,且年轻了,听不到我的脚步声就对了,为什么,我的身手比燕子李三也不差啊。”

  钟山岳对儿子的品味嗤之以鼻:“瞧你比那人,小偷小摸的玩意儿。”

  “行了,不管比谁吧,既然回来了,那就是大喜事儿,我去买菜,今儿咱爷俩好好的喝一杯。”

  钟山岳点头说道:“去吧,老子回来这几天,天天吃食堂,也该改善改善伙食了。”

  中午父子二人的伙食可好了,有鱼有肉、有鸡有酒,钟山岳吃的是满嘴流油。

  “爸,你出来的事,跃民知道吗?”

  钟山岳滋溜一口酒,不满的说道:“那小兔崽子,半年才有一封信,等他跟老/子打招呼,我再跟他说,他的谱大,我的谱也不小,还要老/子主动关照他吗?”

  “得,谁让你是爹了,你说咋样就咋样吧。”

  “你现在学习咋样啊?”

  江华提杯敬了钟山岳:“不是我自吹自擂,我可是全学院最好的。”

  钟山岳拍着大腿说道:“这就好,我儿子,那必须得是拔尖的,这么好的成绩,等你毕业了,进对外贸易部那是稳稳当当的。”

  “别说我,说说你自己,这回组织给你安排个什么活儿啊?”

  钟山岳喝了一口酒,愤恨的说道:“还能啥活啊,官复原职,就是这两年不在位置上,出来才发现,工作被这帮小年轻搞的是一塌糊涂。”

  “你也别不满,今后工作当中啊,多当孺子牛,少对千夫指。”

  钟山岳一拍桌子:“你这态度有问题啊,有错误就要指出来,不然工作怎么做得好。”

  “讲究方式方法,你打仗的时候还有那么多战术了,怎么保全自己还能攻下山头,那才是本事,要发挥自己的强项。”

  “什么强项啊,我得强项就是打硬仗。”

  “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火力覆盖,不要硬顶吗。”

  钟山岳笑着在江华头上摸了摸:“老/子还要你指教啊,你以为这两年我的罪白受了。”

  “行,知道好歹就行,作为一个成熟的爸爸,就别让做儿子的提心吊胆。”

  “滚蛋,说破天我是你爸,还轮不到你来教训我。”

  钟山岳又是一杯酒下肚,脸上翻着红光的问道:“我说你和跃民年龄也不小了,有没有谈朋友啊。”

  “哎,这事儿您少管我,有合适的时候,我会谈的,反而是您啊,年富力强的,不如再找个伴儿吧,也让我和跃民体会一下久违的母爱啊。”

  钟山岳没想到一个问题反而把自己给装进去了,恼羞成怒的说道:“你老子我多大年纪了,你跟我开这个玩笑合适吗?”

第94章 婚礼、寒假、过年

  “当爹的得带好头啊!”

  钟山岳笑着说:“头我带好了,二十年前就做出榜样了,要不然哪来的跃民啊。”

  钟山岳很久没有这么高兴了,也许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吧,很快就靠在沙发背上昏昏欲睡。

  江华把他搬到床上,脱下衣服、盖上被子安顿好,这才回来收拾残局。

  完事之后,趴在桌子上给钟跃民写信,这么大的事,于情于理他都得跟钟跃民这个亲儿子说一声。

  休息了一段日子,钟山岳正式开始工作,不过基本上都很窝心,每天回来不是沉着个脸,就是喝点酒在家里破口大骂。

  好在他这么多年不是白活的,城府还是比较深的,再加上儿子的耳提面命,工作时很讲究方法,部里的工作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一点点的被拉回正轨。

  再加上儿子假期还都能回来陪他小酌两杯,也不至于他心情郁闷,积劳成疾。

  李奎勇终于要大婚了,江华这些天一直为礼物发愁,现在人是不随份子的,大家都是送点实用的东西,江华决定不能随大流,要清新脱俗点儿。

  钟山岳已经官复原职了,现在说话好使了,江华在大院里借了一个照相机,国产名牌海鸥的,买了两卷胶卷,这礼物绝对够轰动。

  奎勇在新房大院儿里,摆了四桌,这会儿新人正在门口迎宾了,看见江华来了,奎勇很高兴,就想上前迎一迎。

  “别动。”

  江华高喊一声,然后掏出相机对准新婚夫妇,取好角度,对好光圈,卡擦就是一张。

  为了这一声咔嚓,江华看了五六本摄影方面的书籍,还跟照相馆的老师傅请教过。

  “相机!”

  奎勇惊呼一声,院里人都出来了,有人还喊道:“相机?哪了?”

  看到江华手里的相机,个个都投来羡慕的眼光,这玩意可比自行车、收音机更稀罕。

  江华笑着说:“大家别着急啊,今儿两卷胶卷,全部拍婚礼,到时候我把底片给奎勇,谁要是喜欢,自己去冲洗。”

  好多人都高兴的说道:“这好啊,省了照相钱了。”

  “奎勇,今儿不送你礼物了,这两卷子胶卷就当礼物了。”

  奎勇也很高兴:“这礼物可不轻啊。”

  接下里婚礼,江华就化身摄影师,把所有值得纪念的镜头保存了下来,怎么给领袖照片鞠躬的,怎么互相对拜的,怎么敬酒的,客人怎么玩闹新人的。

  最后给李奎勇到小家庭和大家庭都照了全家福,就连参加婚礼的人,也照了集体照,两卷子胶卷一张没剩。

  酒席结束,奎勇带着新娘子特地来给敬酒,奎勇可是万分的激动,现在可没有什么人家能奢侈的把整个结婚的过程都给记录下来,这份礼送大发了。

  一直到这个时候,江华才发现,掌勺的竟然是傻柱,那满脸褶子的样子,想忘记都不可能。

  “不是,你们请的傻柱掌勺啊?”

  奎勇点点头:“是啊,就认识他这么一个大师傅,不请他请谁?”

  江华笑着说:“你们也不怕刺激到他,他可是小三十了还光棍,你们这才二十出头就结婚了,给你们掌勺这是什么感觉。”

  奎勇乐呵呵的说:“这你就不知道了,秦寡妇的儿子去农村了,这个老光棍据说现在跟秦寡妇打的火热,据说好事将近了。”

  江华可是知道的,傻柱的婚事只能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他们院儿的人我有过一面之缘,那个秦寡妇的婆婆可不是省油的灯,啊呸,今儿你大喜,说这些干嘛。”

  奎勇说道:“不说他了,今儿可辛苦你了,都没正经的吃几口。”

  新娘子也是感激的说道:“是啊,这忙前忙后的,真是不好意思啊。”

  奎勇看着老婆说道:“自家兄弟我也不矫情了,知道你平时没时间,等你下个星期休息,你再过来,让你嫂子亲自下厨,咱哥俩再好好的喝两杯。”

  奎勇红红火火的小日子这就过上了,江华是真心的为他高兴。

  钟跃民终于给钟山岳来信了,知道老爹出来了,他非常高兴,把自己的近况跟老父亲汇报了一番。

  钟山岳原本对自己复原就耿耿于怀,现在亲儿子也当兵了,心里终于有一丝安慰了,当然此时此刻的钟跃民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他这个岁数早就是营连级的军官了。

  拿着的信,钟山岳怒其不争的骂道:“这小子不争气啊,连个班长都当不上,真丢我钟山岳的老脸。”

  江华劝他:“别拿你当兵的时候比,又不打仗,这要是打仗,你儿子现在也得是营连级的军官。”

  “他能有那个本事?”

  “怎么没有啊?就他那股机灵劲,跟你是一脉相承啊,要不你们是亲爷俩了。”

  对于这样的夸奖,钟山岳还是很受用的,连工作中积累的郁气都一扫而空了。

  随着寒风呼呼到刮起,江华的第一学期也到达了尾声,虽然现在不评选那些荣誉,但是江华的成绩的优秀那是人所共知的。

  很多同学知耻而后勇,连寒假都不回家团聚了,窝在学校里学习,力争把自己短板给补上。

  对于这种精神,江华那也是相当感动,应同学们的请求,他每隔三天就过来帮同学们答疑解惑一次。

  江华的生活难得的平静,每天想着法的给老爹做饭,要不就去图书馆看看书,每三天一回骑着车回学校帮同学们补习一下功课,这种安逸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钟山岳也舒服,每天回家就有现成的热汤热饭,还有孩子陪着聊聊天,江华是个有主意的孩子,跟他聊天,总能从中获得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眼瞅着新年就要到来,今年的年货根本不用江华操心,大院的福利社早早的就送货上门了,各种各样市面上罕见的好东西,多少人求之而不得,江华却可以挑挑拣拣。

  奎勇还特地送了一些老京城人过年准备的家常点心,还有江华托嫂子给做的新衣服,他和钟山岳一人一套。

  过年了,新的一年会越来越好的。

第95章 大年夜

  除夕夜下午,江华在包饺子,钟山岳则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一旁的收音机还开着,唱的是梅兰芳的打渔杀家,老头子一边看报纸,一边摇头晃脑的听着戏,完全一副大老爷的做派。

  外面扑簌簌的下着雪,老爷子倒是没有感慨瑞雪兆丰年,放下报纸,站到窗前。

  “也不知道跃民现在在干嘛?”

  江华笑着说:“想儿子了,那也没辙啊,他才二年兵,没有探亲假,想就写信吧,他现在要是运气好了,就是在帮着炊事班准备年夜饭,估计和我一样包饺子,要是运气不好了,就是顶风冒雪的在站岗。”

  “哎,不对。”江华突然说道:“跃民还真不会顶风冒雪,他在西南当兵,基本上没下过雪。”

  钟山岳走到桌子前面,看着桌子上满满当当的饺子,皱皱眉头说道:“就咱们父子两个,你包这么多饺子干嘛,这不浪费吗?”

首节 上一节 47/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