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50节

  “我也知道,这事儿我对不去周晓白,但是我觉得我没有对不起袁军,他为什么也不理解我。”

  江华耸耸肩说:“我只能说你们的价值观并不一致,即使没有这件事,你们估计也不会长远的。”

  罗芸突然间好像轻松了,她有些高兴的说:“自从我来了学校上学,其实心理负担一直比较大,和你这么一说,我感觉轻松了许多。”

  “其实,你可以给周晓白和袁军写信解释一下,你的苦衷和想法可以分享给他们,把自己剖析一下,他们应该能够理解的,大家还是可以做朋友的,友谊建立不易,能珍惜尽量珍惜吧。”

  罗芸笑着说:“谢谢你,我的心宽敞多了,有空我请你吃饭。”

  “好吧,有空再说。”

  罗芸迈着轻快的脚步离去,也许她最近这几年都没有这么轻松过。

  江华摇摇头,罗芸都不能算是利己主义,她只有在重大选择时才偏向自己,比起后世那种处处自我的人,她已经很好了。

  这只能算是一个小插曲,江华很快就抛到脑后,他虽然学习不忙,但是帮同学们辅导却还是很忙的。

  三月份,钟山岳终于调研回来了,他具体忙的什么工作,江华也没有问,问了钟山岳也不会说,只是偶尔会和江华讨论一下国内、国际形式。

  三月底,种花家的乒乓球代表团启程参加小日子的名古屋世乒赛,这件事情可是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因为种花家已经有六年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赛事了,而且江华知道马上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要发生了。

  现在的媒体虽然不像网络那么及时,但是报纸上还是会报道种花代表队连战连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同学们都深受鼓舞,平时没什么人的乒乓球台旁边也挤满了打球的人,似乎用这种方式去呼应远在名古屋的代表队。

  江华回家之后,钟山岳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看见儿子回来了,很高兴的放下报纸说道:“回来了。”

  江华把挎包放在桌子上,顺便瞥了一眼报纸,内容正是世乒赛的报道。

  江华问道:“您也关注世乒赛啊。”

  钟山岳笑着说:“这可是大事,我不会打乒乓球,还不会看乒乓球啊。”

  “咱们国家这次成绩可是不错啊,还几个冠军了,时隔六年,还能有这么好的成绩,真是不容易啊。”

第99章 发扬精神

  钟山岳感慨的说“这回体育健儿发扬了精神,敢打敢拼,确实都是好样的。”

  钟山岳饶有兴趣的说道:“还有件有意思的事情了,丑国的运动员走错车队了,坐到咱们种花家的车队上了,咱们把他给安全的送到了丑国驻地。”

  江华心中开始喊起麦来: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乒乓走来了;他来了,他来了,他糊里糊涂进来了。

  种花代表队载誉而归,报纸上大肆的报道这次比赛,京城的乒乓球台子一下子供不应求,有些院儿里孩子,把家里两张方桌一拼,就是一张球台。

  没几天时间,丑国乒乓球对抵达了京城,数个国家的乒乓球代表队受到了接见,这一新闻举世哗然。

  钟山岳回家之后,感慨的说:“咱们国家的外交要掀开一个新篇章了。”

  钟山岳很敏感的感觉到了,种花家和丑国关系的变化,但是他觉得暂时这些事情对他没有什么影响。

  万万没有想到,江华回到学校,校领导就喊他过去谈话。

  “江华同学,你是学习英语的,你的功课是全学院最好的。”

  江华坐在椅子上,看着对面面色严肃的校领导,谦虚到说道:“领导夸奖了,我要学的还有很多。”

  校领导略带一点微笑的说道:“江华同学,现在接上级命令,给你们学习英语比较好的几位同学加加担子,从下学期开始,你们比一般的同学要多几门功课,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江华第一反应是茫然,加担子,还要学习其他外语吗,自己已经学了两门儿,不过也无所谓,再加一门也能承受。

  “领导,是不是还要多学一门外语啊?”

  领导这时很严肃到说道:“江华同学,暂时不能告诉你,你只要做好勤学苦练的心理准备就可以了。”

  江华纳闷的从领导办公室回来,一直在心中盘算着,到底是怎么加担子,多学那些课程。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六天,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他可以猜想出可能和丑国有关,但是具体如何,却想不明白。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江华把自己的困惑告诉钟山岳,钟山岳坐在沙发上,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沙发的扶手。

  半晌过后,钟山岳站起来拍拍江华的肩膀,笑着说道:“以后就是咱们种花家对外的脸面了,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啊。”

  江华脑海中犹如一道闪电划过,有些激动的说:“您的意思是,我可能会进外交部。”

  “八九不离十啊,而且你以后工作的方向就是丑国。”

  江华有些懵了,这个消息太突然了,自己能够和后世王、赵、华从事一样的工作,太梦幻了。

  紧接着,江华反应过来,自己应该是前辈啊,到时候他们会不会仰望自己啊。

  自从江华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他就开始有意识的查阅相关的资料,研究国际形势。

  他们的大一课程正式结束了,就是这个暑假他们也回不去,被分配到京城周围的农村去支农了。

  这对于江华来说,那是驾轻就熟啊,他怎么也得算是半个好把式。

  七月过半,国际上又爆出大新闻了,丑国大统领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竟然秘密的访问了种花家。

  有识之士都被震惊了,这预示世界将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江华时间不够了,新开学之后,院领导了给他一张不同的课程表,每天外语学习之后,他还要去学很多别的东西,包括礼仪、跳舞,国际形势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教育,不仅仅是要学,还要写报告,江华不再悠哉悠哉了,一分钟恨不得掰成三瓣用。

  这种事情也瞒不住,同样是在一个学校里,江华他们开小灶,其他同学自然能察觉得到。

  那个刘文秀终于露出毒蛇的獠牙,悍然的跑到学校里去告江华的状。

  给江华总结了不少罪状,什么不能吃苦耐劳,总是回家脱离群众,无视自己,区别对待同志等等等等。

  学院自然要调查,江华的品行是有口皆碑的,这时他一点点攒出来的,这时候就能体现出口碑的重要性了。

  领导在学校里调查了一圈,走访了若干同学,最后得出结论就是大部分所谓罪状都是子虚乌有,甚至连郑卫青都说江华的好话,这让知道实情的院领导对大家的评价深信不疑,只有回家过周末,这是真的,不过结合实际情况,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反倒是同学们反应刘文秀因爱生恨这让院领导很是恼火,成绩不咋样,还有心思闹幺蛾子,直接把刘文秀给严厉的批评了一顿。

  刘文秀的报复,刚起了个头就被扑灭了。

  充实的日子过的总是很快,过完国庆节没多久,给江华他们开小灶的老师兴高采烈的来上课。

  开口没有先提课程,老师挥舞着拳头我,激动的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咱们种花家终于回归联合国了,花生米的代表被赶走了,以后我们就是堂堂正正的五常之一了。”

  哗啦,听课的几人开始鼓掌,没有几个人的掌声,愣是掀起巨大的声浪。

  他们都学过国际关系,知道五常意味着什么,自然会为祖国的伟大成就而鼓掌。

  老师的脸上已经热泪盈眶了,他激动的说:“不容易啊,太不容易了,二十多年了,我们终于成为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一员之一了,我希望以后各位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多多的为国争光。”

  今天的课讲的并不顺利,老师的情绪起伏太大了,讲到过往,老师泪如雨下,谈及今昔,老师笑逐颜开。

  作为一个外交人员,老师太苦了,他们在新种花家刚开始一清二白的时候,开始建设外交,筚路蓝缕的开路。

  如今种花家重回联合国,这是对于老一辈外交人最好的褒奖。

  课程的最后,老师对着几位同学鞠躬致歉:“对不起,同学么,今天我的情绪太激动了,我希望你们引以为戒,作为外交人一定要冷静克制。”

第100章 大事件

  几个同学同时站立起来,给老师鞠躬。

  江华说道:“老师,多谢您的传道受业,将来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必定不会让您这一辈辛苦工作的成果化为泡影。”

  老师有些踉跄的走出去,今天这节课,他消耗的精神太多了,大悲大喜之间最为伤神。

  江华走出教室,隐约听到有人在放鞭炮,等回到寝室,于卫东问道:“不年不节的,有什么喜事要放鞭炮啊?”

  “咱们种花家重返联合国了。”

  寝室里的人愣了一下,陈海不敢置信的问道:“江华,你没说瞎话吧,这消息是真的?”

  江华坚定的点点头,其余人猛然间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喝彩声:“好啊,重返联合国了,种花家万岁,领袖万岁。”

  一个宿舍沸腾起来,其余宿舍自然感到奇怪,过来打探消息,不多时整个宿舍楼都沸腾了起来。

  大喇叭里这时也开始对外广播,然后好像整个学校的都沸腾了,普天同庆都不为过,第二天的报纸上对此也是大书特书,这时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江华回到家中,钟山岳正就着食堂里的小菜喝酒,眼看已经微醺了,看见儿子进来,他高兴的喊道:“来,儿子,陪老子干一杯,今天高兴。”

  江华拿起酒瓶倒了一杯:“您一辈子辛苦没白费,不但站起来了,而且还站到了世界最大的舞台上。”

  “是啊,想当年在根据地……”

  今天钟山岳是真的高兴,一个劲的拉着江华给他讲以前打仗的故事,把过往的辛酸竹筒倒豆子一样的倾倒了出来,一直到他喝醉了。

  照顾了老爹半宿,老人家酒品不大好,喝多了不安安静静的睡觉,在床上拳打脚踢的,差点把自己踹下床。

  日子过得好很快,一学期又要将近尾声了,别的同学考完试就可以放假了,江华可没有这么空闲。

  他们这几个加担子的同学还必须继续学习,不仅仅是之前的课程了,甚至还有吃喝的课程,怎么吃牛排,怎么喝洋酒等等。

  别以为吃吃喝喝很轻松,要符合礼仪,随时有礼仪老师在旁边盯着,不符合规范,你这口牛排注定吃不到嘴里。

  学习的时候,那是战战兢兢,等到休息到时候,几人就互相调笑。

  别看江华前世也吃过牛排,但那都是野路子,不讲什么礼仪的,在这种课程上,江华的进度反而不如那些没吃过西餐的同学,因为他已经染上了坏习惯,改变习惯比培养习惯要难。

  大家伙终于觉得江华是个普通人了,因为这一块牛排,直到下课江华都没能吃完一半儿,这也让一直一骑绝尘的他有了几分人气。

  今年的过年,过的有些沉闷,京城的人都低调了许多,草草的就把新年给混过去了。

  钟家也不是没有好事儿,钟跃民终于要当军官了,半年的教导队学习,这小子陡然成了最低级的军官,勉强能入钟山岳到法眼。

  袁军倒是给江华来了一封信,说实话分别三年多了,这小子给江华的信不超过五封,非得有解决不了的麻烦,才会来信问计。

  这次来信存粹是吐槽的,罗芸给他写信了,坦承了一切,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

  可惜,袁军并不能理解罗芸的苦衷,信里一直埋怨江华搭理那个女人干嘛?

  江华给他到回信很简单,想想罗芸的选择,和你当初自己去当兵是不是有几分相似。

  郑桐也给江华来了一封信,他和蒋碧云两人一起写的,郑桐信里大吹牛皮的说道,他已经跟蒋碧云在一起了,而且两个人双双成为县中学的老师,以后也是赚工资的人了。

  郑桐不止显摆自己有伴了,还用一种过来人的口气督促江华,让他赶紧也找个伴儿。

  气的江华准备直接回米油去给他两个大逼兜子,当初我也就是没出手,要不然蒋碧云哪有你的份儿。

  江华给郑桐的回信,让他不要当了老师就满足了,还必须记得学习,大学早早晚晚还是会招生的,对于他这个矢志要研究历史的人,来大学深造一番还是很有必要的。

  转过年来,钟山岳繁忙的很,江华很纳闷,这才刚开年怎么就这么忙。

  “爸,你忙什么了,这都快脚不沾地了。”趁着钟山岳难得有功夫在家,江华问道。

首节 上一节 50/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