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63节

  按照江华的解说,钟山岳打开了易拉罐,就跟孩子玩玩具一样开心。

  “这玩意可方便啊,比咱们那个瓶盖容易打开。”

  “这叫易拉罐,以后咱国家肯定也会有的,你尝尝这啤酒,确实不错。”

  钟山岳对于江华在汉斯国做了什么绝口不提,而是跟儿子聊着闲天儿,打听国外的事情。

  第二天上班,江华给同事们发糖,从汉斯国带回来的,每人几块意思意思就行了。

  同事们都对于这份礼物都很满意,热情的和江华打着招呼,打听汉斯国的西洋景。

  在单位舒舒服服的摸鱼一天,大家体谅他从西半球飞回东半球,连倒时差都没有就来上班,就象征性的分给他一点点,让他混了一天。

  晚上还要去奎勇家喝酒,这是早就约好的,可是因为出差耽误了,他媳妇生了,是个儿子,按奎勇的意思得叫江华干爹,就是江华到现在也没有见着儿子的面儿。

  拿着出汉斯国买的糖果还有香肠,江华一摇二晃来到奎勇家,奎勇正蹲门口收拾鱼了,巴掌大小的鲫鱼,一个个活蹦乱跳的。

  江华从背后问道:“给媳妇下奶啊?”

  奎勇笑着转过头:“给你下奶了,我媳妇奶水足着了,这是奎元送过来的,炖了正好咱俩下酒。”

  江华摇摇手里的东西:“你有口福了,瞅瞅,汉斯国的大香肠,一般人见到没见过。”

  “那我托你的福了,今儿开洋荤了。”

  江华蹲着帮奎勇把收拾妥当,俩大男人在厨房里忙活的热火朝天的,等到鱼在锅里小火熬着。

  奎勇擦擦手,带着江华走进屋子:“来,看看你干儿子长啥样!”

  奎勇从房里把孩子抱出来,就想递给江华,江华哪敢接啊,两辈子他也没抱过孩子,生怕自己手重,把孩子碰着了。

  奎勇媳妇小慧也走出来,看着江华手忙脚乱的样子,就笑了起来。

  “没事儿,你抱吧,咱家孩子皮实着了。”

  奎勇很干脆的把孩子塞进江华怀里,江华动都不敢动了,小心翼翼的拖在手臂上,一只手拖着脑袋。

  这小子等着眼珠子盯着江华,陡然间就咧着嘴笑起来。

  奎勇高兴的说道:“咱这儿子和你还是有缘的,一见你就笑啊。”

  小慧也高兴的说:“有缘不就对了吗,你不是一天到晚说这孩子要认江华当干爹吗。”

  习惯之后,江华也就敢有动作了,抱着小家伙晃动起来,用手指点着小宝宝的脸说道:“这小家伙,活脱脱的小奎勇啊,这嘴唇太像了,眉眼倒是像嫂子。”

  小慧高兴到说道:“他奶奶也这么说。”

  江华晃动着胳膊,宝宝在他臂弯里咯咯的笑。

  江华问道:“给孩子起了个什么名字?”

  “李英杰。”

  “这名儿不错啊,小名叫什么?”

  奎勇说道:“小名他奶奶起的,叫榔头,老辈讲究这个贱名好养活。”

  江华笑着说“榔头?这名儿好刚强啊。”

  小慧说:“他奶奶说了,他爸工作经常用锤子,我工作也离不开纺锤,锤子不就是榔头吗,就叫榔头了。”

  “张大妈这理由真接地气儿啊。”

  小家伙刚出生没几个月,一天到晚睡的多,晃悠了一会儿,小嘴儿一张,打了呵欠就睡了,江华赶忙把孩子递给小慧。

  正好鱼也熬的差不多了,仨人收拾了一下碗筷,开始吃饭,江华和奎勇这就开始推杯换盏了,俩人压着量喝的,就怕自己喝多了声音大,容易把孩子吵醒了。

  奎勇笑着说:“咱们哥几个,就数你江华有出息,我和奎元当工人下苦力,钟跃民在西南当大头兵,也就是你江华出息,还能出国,一下子跑汉斯国去,了不起啊。”

  “说这话就没意思了,我这工作有时候也憋屈,就说这次去汉斯国吧,人家卖你东西就要高价卖,就差求爷爷告奶奶了,等咱们强大了,我们这腰杆才能硬邦邦的挺起来。”

  奎勇咪了一口小酒,感叹的说道:“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容易啊。”

  “你在厂里怎么样啊?”

  奎勇笑着说道:“挺好啊,咱现在也是四级工,青工中的骨干,有吃有喝,有媳妇有孩子,还有啥不知足的。”

  奎勇放下酒杯说道:“我得多谢你,要不是你,我能有这好日子吗,不说老婆孩子,你下乡第二年,我妈急病,当时给送医院,这要是我不在家,我没这份工作,后果我都不敢想象。”

  江华主动拿杯子和他碰了一下:“不说这个,这是没拿我当朋友,我在乡下,你不也是经常寄钱寄东西吗,情谊在这二了。”

  奎勇拿杯子碰了一下,一仰头干了。

第124章 新朋友

  江华过了几天舒服的日子,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每天的日常工作,毕竟这世界上也不是天天都有大事发生的。

  这一天,江华正在翻看着报纸,桌面上的茶缸里冒着腾腾的热气,一股独属于龙井的清香肆意的四溢。

  江华时不时的用笔记录一些要点,这些东西都是作为资料上交的,以后写文章、写报告可能会用到。

  “你这生活惬意啊,我都比不上。”

  江华抬起头,原来领导站在他对面,赶忙放下报纸。

  江华嬉笑着说:“原来的领导大驾光临啊,有失远迎。”

  领导拿起江华的茶缸喝了一口:“龙井,好小子,我都弄不到这么好的货色。”

  江华笑着说:“这不是那一年广交会帮忙,那些厂商送我的吗,一直没舍得喝,今儿刚泡了一杯,就让您瞅见了。”

  领导放下茶缸,笑着说:“行了,别白话了,带你去见个人。”

  江华赶紧把报纸叠好,笔记放进抽屉里,然后才问道:“甚么人啊,还要领导您亲自来带人。”

  “耍宝。”领导轻声的说了一句,虽然是贬义词,但是看得出来,领导对于江华甚是喜爱。

  江华跟着领导出了单位大楼,坐着小汽车一溜烟的开出了大院儿。

  过了好一会儿,又开进一个院子,看着门口挂的牌子,江华惊讶地说道:“怎么到对外经贸来了。”

  “要见你的人就在这里,自然我带你来这里了。”

  江华故作姿态的说道:“领导,这里有人可是对我虎视眈眈,不会真要把我调过来吧。”

  领导笑着在江华脑袋上拍了拍:“臭小子,真把自己当香饽饽了,还虎视眈眈,想要我的下属,也得我同意啊。”

  下了车,领导轻车熟路的领着江华来到一件办公室,坐着办公的正是那个对江华虎视眈眈的丁主任。

  这家伙一看见江华就笑,指着江华说道:“你小子就是入错行了,你要是来我这里,早就崭露头角了。”

  “去,在我那也一样崭露头角,你打电话叫我带人来干嘛,不会真是看上我手下的兵吧,想要调人,我告诉你不可能。”

  丁主任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是这样的,我也不敢提啊,今天是有位朋友想要认识一下这小子,所以我做个中间人而已。”

  丁主任站起来,领着江华二人来到一件会客室。

  会客室的沙发上坐着一个年轻人,可能也不是很年轻,看上去三十岁左右,正在看一份文件。

  不同的是,现在大部分人穿的都是中山装,这位穿的是西服,打着领带,在这个环境下,绝对是另类中的另类。

  看到有人进来了,这位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来:“丁主任,你来了。”

  “容先生,你想见的人,我给你带来了。”

  这位容先生高兴的说道:“是吗,是这位小兄弟吗?”

  丁主任介绍道:“这位是姜主任,这位年轻人就是你要见的江华,年纪轻轻的但是不可小觑啊。”

  丁主任又给江华介绍:“这位是香江的爱国商人容正恩先生。”

  江华主动伸出手去:“容先生你好,我是江华,很高兴认识你。”

  容正恩恭维的说道:“江华同志,我也很高兴认识你啊,你的想法和操作手段很高明啊,您要是经商,肯定也是一把好手啊。”

  丁主任高兴的说:“这样,你们两个年轻人聊一聊,老姜你和我去喝点茶吧,我那刚弄了点儿茉莉龙珠。”

  姜主任嫌弃的说道:“瞧你那抠搜的样子,这小子喝的都是龙井。”

  “我能和他比吗,广交会的时候,他广交四方宾朋,好多厂商送他礼物了,不要说龙井,武夷岩茶他都有啊。”

  姜主任嫌弃的说道:“凑合吧,你老丁抠门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两位领导互相嫌弃着出了接待室,容正恩拉着江华坐下。

  容正恩迫不及待的拉着江华讨论起来:“江华同志,你觉得我买通那些工厂的人,把八成新的机器报损怎么样?”

  “还是别了,这种操作好是好,万一出纰漏,让人家察觉了,那是一带一大窜,咱们稳妥一些好。”

  容正恩点点头:“我有些立功心切了,自己也知道不能这么做,但是架不住这心思按不下去。”

  “你是爱国的香江商人,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做好一个承接的作用,就是大功一件了。”

  容正恩点点头:“我也是心急了,现在香江的局势不怎么好,约翰国开始治理了,廉署的成立,把我们以前的关系打掉了,我们现在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不用着急,那些约翰人现还是要脸的,咱们又离得这么近,他们也不敢太过分。”

  容正恩也只能点头以对,江华看他的样子,于是给他宽心:“小东洋现在流行一种雁行论的经济理论,把低端制造业外包,这是你的机会,大力发展实业,你提供就业岗位多了,约翰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好主意,看样子我得多往小东洋跑几趟了。”

  江华说道:“像制衣这种产业,你占据优势,国类的布匹这些原材料可不贵,外包这种事情,比的就是谁的成本更低。”

  容正恩点点头,兴奋的说道:“这样子,我占据很大的优势啊,看来我需要扩张我的生意版图了。”

  江华拍拍容正恩的肩膀:“背靠大树好乘凉,你荣先生既然愿意为国效力,国家也不会让你吃亏的。”

  容正恩一改刚刚的脸色想,脸上的笑意是由衷的发散出来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江华同志,咱们也算是朋友了,以后我要是再来大陆,还希望和你多聊一聊,解一解心中的疑惑。”

  “欢迎之至。”

  容正恩高兴的说道:“今天打扰你太久了,耽误你的的工作了,希望你不要见怪,我这也太赶紧回去落实一下回收的事情,下次有功夫,我再向你当面请教。”

  “请教不敢当,大家互相交流而已。”

第125章 相亲局

  江华的心情美滋滋的,今天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还是财大气粗的那种,听名字就知道了。

  姜主任也在丁主任这边喝了一肚子的茉莉龙珠,两人大摇大摆的从二楼往下走。

  “江华,你怎么来这儿了?”

首节 上一节 63/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