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成为了华娱巨星 第144节
“有一些感觉,有一些人,是需要一辈子才能记住的。”
“有些人说,这个片子很烂。但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一场充满了悲剧和遗憾的故事。”
“我看了那么多爱情片,也只有这一部能让我找到青春的味道,那种满满的悔恨,有时候回想起来,依旧会觉得遗憾。”
“虽然不是自己的人生,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哭。”
这是一部很受欢迎的片子!
而在他的微博上,更是流传着一句话:“《匆匆那年》,是不是所有人都在看?
那是肯定的。
当然,也不全是正面的。
夸张的演技,夸张的情节,用低级的情节来博取观众的关注,这些都是很常见的。
然而,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匆匆那年》的疯狂增长!
两亿八千万!
四亿!
五亿五千万!
而这个影片,则是以一种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整个院线,疯狂地收割着所有的票房。
最终。
电影上映九天后。
《匆匆那年》的票房,已经突破了一个恐怖的10亿大关!
张清贤顺利进入10亿级导演的行列!
而现在,才过去了九天!
张清贤在家的时候,他的电话响个不停。
不知道多少娱乐公司,多少媒体记者,甚至还有许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这让张清贤很不爽。
“张导,您的手机好麻烦,总是占线。”
还有尤晓白的电话。
她的声音很轻松,但是却又有些不敢相信。
尽管杨先生在看了剧本之后,就已经告诉他,这部戏价值10亿。
不过……
只有在现实中,她才能感觉到,这是何等的震撼!
“你还别说,这一天的电影票房统计下来,我都快被气死了。”
张清贤嘟囔了一句,他已经很久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了。
第172章 上限
这让他很是不爽。
“你这口气,似乎很高兴啊,唱片的销售量,又提升了?”
尤晓白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
“嗯,因为你那部片子,原本下降的销售量,现在也有回升的趋势。”
“真爽啊!”刘弈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说道。
尤晓白哈哈大笑,丝毫没有半点身为天后的风范。
尤晓白笑过后,又是一脸的疑惑。
“那你认为最终的票房会是多少?”
“那可不一定。”
“哎呦,你自己拍戏呢,口气也太大了吧?”
“……”.
与这新晋歌后一番交谈,原本因为一系列电话而略显沉闷的蒋凡,此时却是心情大好。
这一幕,简直就是琼瑶小说中的桥段,在大荧幕上初次亮相时,就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
《匆匆那年》这种国内言情剧都用过的电影,在这个地球上,还没有出现过,但现在,它成功地做到了!
江帆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最终的票房了!
张清贤仍在期待着。
然而,所有的记者都不淡定了!
这是一部以《匆匆那年》的名字命名的影片,在这一刻,以一种可怕的力量,横扫了整个院线!
谁都知道,凭借着尤晓白的名气,这部影片的起步非常之高。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部非常有潜力的影片。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
他的目的地,在更高的地方!
很明显,10亿并非影片的上限。
众多娱记们如同嗅到了鱼腥的鱼儿,拼命地和张清贤接触。
既然张清贤不能,那我们就和剧组的人打个招呼!
《匆匆那年》的拍摄团队,也因为这个原因,陷入了一片繁忙之中。
一条又一条的新闻,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专访陈威:张导的执导能力,是我见过所有青年导演之最!》
《专访李巡:我的演技提升多亏了张导亲身示范指点,如果不当导演,张导或许能成为顶级演员!》
《词、曲、剧本、导演,这个导演难道是全能的?》《歌词,剧本,导演,这个导演是谁?》
《匆匆那年的极限究竟在哪里?》这篇文章,是一篇名为《我是谁的书》。
《国内青春片的票房记录摇摇欲坠,匆匆那年难道是新的青春片票房冠军?!》
总而言之,就是这样。
因为《匆匆那年》的热度实在是高得吓人。
整个团队都跟着沾光了,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李巡最近收到了好几份电影的主演的邀请,原本是三线的他,终于体会到了出名的感觉。
那是肯定的。
所有人都很疑惑,张导到底是谁,自从他的电影上映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就连记者都没有办法接触过。
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一星期,也没有太多的新闻透露出来!
所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也让所有人都对他充满了好奇。
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小年纪,就已经惊艳了整个演艺圈!
……
而被很多人所关注的张导,则是趴在自己的大被窝里,翻看着自己对《匆匆那年》的评论。
电影评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谘询。
更何况,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上一世的他了。
其实。
张清贤为了《匆匆那年》,已经做好了被人骂得狗血淋头的心理。
谁能料到,在一个从未被电视剧污染的时代,竟然会如此容易地被新出现的狗血剧情所接纳。
他饶有兴趣地盯着那条名为“欣然”的影评,仔细地阅读了起来。
“《匆匆那年》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也不抱什么希望,就当是一个超级VIP。
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
这个故事是以倒叙的形式,以七七和陈寻的访谈为线索,这种叙述方法一下子就把我的记忆拉回来了。
《匆匆那年》里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制服,也没有什么经典的王子与灰姑娘的浪漫故事,也没有主角们经常上演的激烈接吻。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夏国少年时代。
陈寻为了方茴,连13分的物理都不要了,一般人都会觉得,自己做了那么多,就算两个人都很难做到,但最终的结局却是相反的。
我觉得张导要说的应该就是这个了。
年轻时最大的悲哀,就是因为无法得到爱情而悔恨。
不过,那又如何?
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年轻吧。
那时的我们,年轻,天真,总是认为什么都很美丽,坚信友情和爱情永不变,承诺会一直在一起,永不分开。
可是真的到了可以和年轻说再见的时候,却忽然意识到,成长只是把我们分开了。
我要谢谢张导,他一个人就能完成《匆匆那年》和《同桌的你》等一系列的经典之作。
自己写好了剧本,拍出了一部让人怀念的电影。
好想看看张导接下来会出什么新戏。”
这就是现在最热门的评论。
很多人都在评论下面,记录着自己的童年。
同理。
上一篇:娱乐:不让泡国内妞,我扭身出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