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渔耕山海间 第176节
把水排空后,就开始请帮工们一起,清挖陈年的塘泥,同时把池塘的堤岸加粗加宽。
涵洞口开始着手准备安装简易的闸门,方便进行换水,每周更换掉其中一部分的水。
塘泥清空后,便往塘底均匀撒上一层生石灰,然后借来金生家的水牛,就着石灰一起,把塘底翻耕了一遍。
翻耕完后,任由其在阳光下持续暴晒。
池塘从岸边到塘中位置,特意筑起来一条可以行走的水中堤,以后用来每天投放饵料。
这次请的帮工人手照旧很足,二十来号人同时出力,短短几天就把池塘简单改造好了。
等待池塘暴晒的时间里,梁自强跑往市区,把单缸柴油机连着抽水泵、输水管买了回来,搭虾池棚用的塑料膜也买了回来。
帮工们好几天的帮工费,加上各种设备费用,短短几天时间,就花掉了五百多块。
那一千把来块钱,也就在箱底短暂捂了一下,现在就只剩下四百多了。
好在,他养虾的前期最大一笔投入,主要也就以上这些了。
按说,接下来购买虾苗还是一笔极大的投入,但对于梁自强来说,这笔投入是不存在的。
过一段时间春汛即将真正开始,明虾将纷纷洄游回到浅海,正是亲虾开始大量产卵的时节。
到时,只要开着船去海面,捕捞待产的亲虾,天然的虾苗就有了。
不仅不要钱,只要他寻找的方法得当,亲虾所处的海域环境够优良,这种天然虾苗反而还会优质得很。
两章凌晨已连发。书友阅读愉快!
(本章完)
第229章 新年第一网春汛很壮观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一转眼,从3月初到了3月中旬,陈香贝孕期也已经差不多有六个月了。
往日轻盈的她,这时走路变得慢悠悠的。这一世由于孕期的营养基本都跟上了,人也得到了休息,一向苗条的她竟是微微有了一点丰腴的味道。
这点,尤其晚上梁自强最为清楚。不仅有了几分珠圆月润的风韵,而且她的皮肤比起女孩时期,也要更加的白晳了。
快要接近3月20号时,梁自强瞅了个好天气,用船载着她,再次去往了县里的医院。
这次医生首先替陈香贝量了个血压,显示血压正常,然后便是听她的心跳,以及胎心。
也不知医生是不是还记得他们俩,这次听完了胎心之后,主动问陈香贝:
“想不想自己听听孩子的胎心?”
“能听清吗?”陈香贝当然想了。
“现在六个月,胎心可是够清晰的了,你自己也能听清的!”医生将听诊器递给她。
陈香贝接过来塞进耳朵,这次听着听着,脸上的酒窝就越来越深了,笑容很甜,居然还头一回有了一点慈母的味道。
媳妇这是光听着胎心就进入角色了啊……
她听罢就递给梁自强听。他才一塞进耳朵,就听到了清晰的律动,越过羊水的覆盖,奔入耳中。
那节奏比起他自己作为成年人的心跳可要快太多了,令人不免产生一丝错觉,好像肚子里那小家伙此刻正心情特别激动似的,扑通扑通,小鹿乱撞。
这一刻梁自强真切地感觉到了小生命的到来,不知为什么,眼前竟有不自觉地浮现出前世一对儿女的面庞与身影来。
听完胎心,医生又替她检查了胎位。无需B超之类设备,医生仅凭借手感和经验,很快就判断出孩子的胎位正常。
结束检查后,医生叮嘱,从这以后,要每一个月就过来检查一次。等到满了八个月时,就改成每半个月前来检查一次。
“小鼓一样的,他的心跳好有意思啊!”走出医院后,陈香贝轻轻摸着腹部,还沉浸在那种感觉里。
这次在县城,他没买麦乳精,而是给她买了奶粉。这个年代还买不到专门的孕妇奶粉,他买的是婴儿喝的那种奶粉。此前在医院问过医生了,每天不喝太多,适量喝这个是可以补充一部分营养的。
买不到牛奶,这个算是能够替代了。
很快,四月到了。从三月末到四月一号,连续几天艳阳高照,气温也上来了。
此前三月下旬梁自强去过一趟龙居岭,还没有春汛。现在随着气温上升,春汛应该是真的到来了。
从昨天起,梁父叫上梁天成,开始了新一年的头一回开工出海。村里其他村民也同样拜了拜妈祖,纷纷开船出发,沉寂几个月的海面重新呈现出一番热闹景象来。
反倒是梁自强,由于阿丰还在县城中学附近呆着,他连个出海捕鱼的搭档都没有。
直到四月一号这天,一大早,梁自强正漱口呢,就听有人叫着阿强。
抬头一看,朱天鹏还真是说到做到,赶过来给他帮工来了。
“砖窑那边你已经辞了?”梁自强问。
“不辞还说着玩不成?最近天气好,想着现在海上应该开始有鱼搞了,今天我就跑过来了!”朱天鹏走近过来冲他道。
还好早上家里稀饭馒头都有,当即叫上朱天鹏一起吃早饭。
饭后拿上那些渔具、箩筐,用板车推着去海边。梁自强因为早在三月初那次出海就已经拜过妈祖了,这次也不算新年的头一回出海,因此早上就没再去妈祖庙那边。
两人到了海边,李亮、邓招财也拜完妈祖过来了。
“元帅,你怎么又过来了?这是以后都长期给强哥做搭档了?”邓招财一见到朱天鹏出现,便凑过来惊讶道。
朱天鹏要过来帮他一起出海的事,此前梁自强还没跟这两人提起过,所以他们自是有点意外。
朱天鹏拉下脸:“伱自己胖得跟头猪一样的,好意思叫我元帅!阿鹏就阿鹏,有名字不会叫?!”
朱天鹏的生气自然起不到什么作用。开船去龙居岭的途中,李亮、邓招财叫了一路的“元帅”。
一路开行,渐渐到达了龙居岭。
这次与前几次过来寻找春汛的状况大为不同。
刚穿进海峡,便见海峡中水面洒开了无数雨点般的泡泡纹,泡泡之下,浮动着一道道灰青色的背脊。
这些身体线条流畅、修长的鱼儿,游得很是欢快,而且游速不慢。
一眼望去,灰青色均匀地铺满了海峡,也铺满了稍远处的海面。如同赛马一般,争着抢着,宣告它们的浩荡回归。
两条船是驶往前头去,而它们却是从龙居岭涌进海峡来,一时间,船与鱼,如同狭路相逢。
“嚯!”站在梁自强旁边的朱天鹏吸了口气,“没看错吧,这地方哪来这么多鱼!”
“这地方叫龙居岭,冬汛、春汛就是鱼多,但是不晓得强哥跟你讲了没,热天这里可千万来不得,黑龙要命的!”
邓招财现在搞得跟个龙居岭百事通一样,抢着向朱天鹏介绍道。
梁自强又稍稍跟他讲了两句,便开始拎起网来,准备放手捕鱼。
鱼儿奋勇游往浅海,并不会因为突然出现的两条船而稍有犹豫。彼此相向而前,迅速已是短兵相接。
开近后,他们四个人全都认了出来。
“这是鳓鱼汛啊,这汛也太壮观了!”朱天鹏拎着网道。
没错,眼前奔涌而来的就是一大波鳓鱼汛。
鳓鱼又名曹白鱼、鲞鱼,味道很不错,也很能卖得起价。
这鱼不仅游速快,而且有一个特点,它们腹下的棱鳞是硬的,还不是一般硬,号称硬如刀刃。
老渔民们提起鳓鱼,都会感叹道:这鱼一杀出来,其他鱼谁敢沾边?让路慢一点,碰到它的肚皮就得开膛破肚,丢了小命!
渔民们的说法中多少有些夸大的成分,但鳓鱼肚皮之硬,也由此可见一斑。割伤其他小鱼,是没什么悬念的。
眼下,海峡中有些小群的春汛杂鱼,此刻还真向一旁游遁开去。
看来鳓鱼个头不大,威名不小。
朱天鹏比起梁子丰的捕鱼经验当然是老到多了,不用梁自强招呼或指点,已经瞄准一片比较密集的鱼群区域,将渔网抛了出去。
安静地等待收网时,另一条船上邓招财奇怪道:
“我们去年冬汛时过来,碰见那么多鱼,也没碰到过鳓鱼汛啊?怎么到春天,突然就有这么多鳓鱼冒出来?”
李亮给了他一个白眼:
“去年冬汛中间时不时就下大雨刮北风,遇到那种天气我们根本就出不了海。你怎么知道鳓鱼是不是在大风天去的深海?再说它夜里冬汛,我们也碰不见不是!”
李亮说的自然就是真相。洄游鱼类那么多,去年梁自强他们搞到的几波冬汛鱼,也只是在风平浪静的合适日子里,碰上了一部分而已。
说话间,四个人都纷纷开始收网。
梁自强和朱天鹏各拉了一网上来。一看,这一网可真纯粹啊,全是鳓鱼,其他小杂鱼忌惮它们腹部那些锯齿状的坚硬棱鳞,都自动躲了。
两人也尽量不去硬碰硬,戴上手套,把两网鳓鱼倒在了船上,马上又开始新的一轮捕捞。
连发
(本章完)
第230章 半天能抵一天的鱼获
反正海峡也挺宽阔的,两条船并排在其间捕捞毫无任何压力,所以他们也不急着往礁石地带开去了,就挡在海峡通道之中,守株待兔,等待鳓鱼源源不断地送上门来。
鳓鱼喜好成群,汛期更是如此,所以眼前这些春汛鱼看着是真的够多。
但同时,这种鱼游速也是确实快。看着还在前方远处的一波鱼,一眨眼,就到了船头;再一眨眼,往船后的浅海方向游去了。
为了抢时机,四个人都铆足了劲,跟鳓鱼比速度。
很明显,鳓鱼虽喜欢结群,但并不算特别的密集,或许它们自己也怕被彼此的“锯齿肚皮”给伤到?
所以每一网,也就七八十来条的样子。由于这些鳓鱼个头基本接近一斤但不到一斤的样子,每网估测一下也就大约六七十斤。
转眼间梁自强二人加起来捞了有七八网,初步估计船上的鳓鱼绝对已经在四百斤以上了。
但此时,前方龙居岭礁石一带海面的“泡泡纹”也彻底消散,重归宁静。显然,所有的鳓鱼已经一阵风似的跑没影了。
“咱们调头,往浅海追!”
李亮这次一马当先,跑在梁自强的船前头,调转头就向归岸的方向追去。
以前冬汛的时候,都是梁自强在前头追鱼,李亮的船要小一些,跟在后头亦步亦趋,无法去往太接近深海边缘的地方。
现在不同了,追捞春汛,都是向靠岸方向追,李亮船小的劣势就不存在了。
本以为向着浅海,可以一直追出很远。结果它们失算了。
追着鳓鱼汛的尾巴,才捞了两网,鱼群就自动分散开去,各往浅海不同的方向游去了。
龙居岭犹如一个集散地,过了这里,就开始散往四面八方。这也就难怪,平时在广袤的浅海区比较难以遇到特别大群的春汛鱼了。
上一篇:工业大摸底:开局制造阻拦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