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代导开始 第471节
影厅灯光大亮,一行主创前往台前。
刘天仙撑着方洪身子站起,她内心也是没法平静,其实她也很感性。
薛晓路、白宇、刘天仙三人站成一排,看观众情绪神情都不稳定的样子。
主持人拿着话筒:“看来观众都看进去了,我们还是等会吧,先让观众们缓缓。”
“啪啪啪!”
不知是谁率先起身鼓掌,就“哗啦啦”有成片成片的人站起身,掌声热烈。
“你们这电影拍的真不错。”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张卫在座位上说道。
他离的近,就在前排位置。
主创三人对着他弯腰表示感谢,随后又对现场观众弯腰表示感谢,掌声依然热烈持久。
薛晓路脸上尽是欣喜和感慨;白宇脸上则是庆幸,证明他接这部电影是对的。
第一部电影就能获得观众认可,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刘天仙则是欣慰和感动,看向方洪,脸上多了份高兴和小得意,心情不错。
看来是从刚才的感性中缓过来了,被喜悦冲淡,至少观众为她鼓掌,学者也夸奖他们了。
方洪也是笑着看着她,对她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夸张“哇”了一下,并没有发出声音,只是那么个嘴型。
这让刘天仙不由一笑,心情挺美。
两人小互动并没有引起旁人的关注,掌声停歇之后,主持人道:“可以一人提个问题,关于电影的,谁先来。”
立马有观众举手,有工作人员将话筒递给一名中年女人。
“你好,我是《新京报》社副总编辑李多玉,也是名影评人,起初来之前,我以为这又是一部像那些年一样的青春电影,看过之后我错了,这部电影就像花一般盛开,像花一般枯萎,它绽放又很快枯萎,我想问下导演,当时你是怎么要拍这部电影的?”李多玉评价挺高。
“当时是校长拿着剧本来找我的,说这电影只能我来拍,说我心思细腻什么的,一通夸,把我夸的晕头转向,我迷迷糊糊的就接了。”薛晓路也是一点不见外,直接说出。
这引起了现场一片笑声,冲淡了悲伤的氛围。
方洪也是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
“开个玩笑啊,很感谢校长拿着这么好的本子来找我,也感谢他在拍这部电影时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和帮助,还给了我那么好的演员,真的很感谢。”薛晓路拍了下刘天仙肩膀,然后对着方洪的方向微微弯腰。
拍摄期间给他建议,还帮她梳理剧情,讲解拍摄心得,是真的由衷感谢。
方洪赶忙起身要扶,但人家已经直起了腰,也就坐下了。
现场有些电影人也是感慨,校长是真的有好本子的,就看给不给你拍了。
接着又是下一位,观众提问:“你好,我是《京华时报》文娱部主任胡健礼,我看了刘天仙在这部电影之中的表演,看她演的不错,挺自然,比在其他电影里有进步,希望你继续前行。”
“谢谢,谢谢你的肯定。”刘天仙拿着话筒回应。
“我想问的就是,你是怎么理解电影里的爱情的?要怎么留住爱情,你有想过吗?可以给我们分享下你拍这电影的心态,或者你对爱情的理解。”胡健礼道。
刘天仙道:“电影里的喜欢和新鲜感会被时间冲淡,这让我们明白了,相爱容易相守难。
但往往喜欢就在恋爱的时候出现,当喜欢变淡时,我想留住感情真正的钥匙是爱,这是我的理解。”
“啪啪啪!”
现场响起掌声,说的太好了,感情真正的钥匙是爱。
相爱容易相守难,也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很多相恋的情侣,不得不因为性格不合,生活中的磨合不够而分手。
不过这也算是刘天仙的心得,她也算过来人。
“你说的很好,希望你以后保持初心,也能在演员这条路上找到钥匙。”胡健礼道。
第429章 两个发哥,不及一个刘天仙
这场电影首映礼问问题也只是问关于电影方面的问题,其它方面的问题不让问。
至于白宇,就是个小卡拉米,观众要么是冲着电影来的,要么就是冲刘天仙来的,最多看他长的有点小帅,对他不熟悉。
所以这场首映礼很快结束。
由此这部《花束般的恋爱》也开启了浩大的宣传模式。
主题曲《小幸运》也一并发布在各大视频平台和音乐平台,就为宣传电影。
因为标题就是花束般的恋爱主题曲。
宣传还是聚焦于新媒体,但加了些大数据的功能,比如看对方八九十岁了,还推送给人家,人家也不会来看。
已经过了那个看电影的阶段了。
比如那些白嫖的,只知道在Q群里吹牛,是刘天仙肉体粉不是真粉的,推送给他们也不会来看。
一时间关于《花束般的恋爱》宣传铺天盖地,小破站、微博、今日头条、空间、贴吧、企鹅资讯等各个平台都有关于这部电影的报道。
报道的当然是五花八门。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中国首映礼,观众泪洒现场情深意切!”
“赵小刀、陈小泪洒首映礼!”
“北电曹保平教授看《花束般的恋爱》震惊八百回。”
“3亿成本!”
“影帝张宋文探班!”
“导演薛晓路夸刘天仙是好演员!”
“狗都看哭了。”
“.”
这样的新闻在互联网上到处都是,轮着来,一天一次,观众根本无法分辨,还以为这电影真的那么的好看,有被震惊到,也就相信了这是神片。
不止是这,现在智能手机进一步普及,用户数量超过五亿,基本一天有上千万人会收到以上任何一条资讯。
就连全国各大城市的地铁站,公交车站,户外大屏,电梯之类的线下宣传也是到处张贴着这部电影的海报和宣传片。
刘天仙和白宇的艺术画像清新美丽,刘天仙还捧着一束花,笑容甜蜜。
这样的画像大街小巷到处都是。
只要你逛街,上网就能看到这部电影的宣传。
相当于线上线下火力全开,这可谓下了血本,把《大闹天宫》和《澳门风云》一时间的热度都给压了下去。
观众好像淡忘了那两部电影。
这样的宣传攻势是这两部电影承受不住的,实力方面的碾压。
比实力这些人肯定比不过玉兔,不仅博纳比不过,京城文化、东方电影、太阳娱乐一起上都比不过。
出发点就不一样,方洪就没打算赚钱,你让他们不赚钱试试?
不过他们也加大了宣传费用,但是又扛不住《花束般的恋爱》宣传攻势。
王金,于胖子等那些个大佬不得不再次跑出来营业,开始鼓吹,为他们电影维持热度。
于是各种报道又出来了。
“王金不屑评价《花束般的恋爱》,预测《澳门风云》15亿票房。”
当然这媒体报道有夸张的成分,就是以夸张的言语来引起关注,王金挺会做人的,并不会真的去吐槽校长和玉兔。
就算他这电影不赚钱,他也不会得罪谁,他就是个拍电影的,亏也是亏投资商,就算批评也只批评那些比他层次低的或同层次的。
比如演员或其它导演,像方洪这样的投资者老板,他不会多说,只是想赚钱罢了。
“于胖子就说:《花束般的恋爱》这样的小成本电影制作费就不足千万,还真敢吹3亿。”
人家加宣传费有2个亿,这明显是混淆视听的揭短,说《花束般的恋爱》根本制作成本没那么多,让大家别被骗了。
不仅如此,发哥、景恬、宇宙丹也出来到处跑宣传,景恬和宇宙丹没说什么过分的话,校长又没招惹他们,只是竞争关系罢了。
景恬更不会说什么,她还惦记着给方洪治病呢,只是方洪不太理她。
不过发哥跟方洪是有仇的,暗讽说:“现在的电影自理能力很差,都是靠宣传的。”
好像他的电影不靠宣传,靠他一样。
不过他还有说其它话,有记者问他:“你不是说裸捐的吗,有捐款吗?”
发哥的回答让人大跌眼镜:“四十年之后再谈吧,我现在还需要为自己的生计而努力奋斗,手头并无余裕。“
有网友就说他:“你这是要等到108岁才开始捐款吗?这借口找得也太离谱了吧!”
他应该庆幸现在是各大电影竞争的时候,没人拿他这些破事炒作。
要是方洪腾出手,肯定把他“裸捐”的事好好炒一炒。
不过人家天生带着傲慢,这几年各种烂片,明显就是能捞就捞的样子,不在乎。
三方各种宣传铺天盖地,各种老鬼蛇神语出惊人,你来我往的互撕不可避免。
不过他们的宣传攻势肯定没有《花束般的恋爱》猛,人家是直接触达观众手机,没法比。
知名度和覆盖度不是一个量级。
有人吐槽《花束般的恋爱》,这是对手惯用伎俩,都没上映呢。
当然也有主流媒体帮忙站台点评,像《京华时报》、《新京报》这样的媒体就在报纸上点评了这部电影。
《新京报》李多玉发布了一篇标题为:“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
这篇文章点评:“这是一部两个人的电影,也是一部一个人的电影。
如果把男女主人公看作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分身,那么《花束》其实更像一部成长电影,而非爱情电影。”
光明报作者张师讯发文,标题:“只差一步的爱情依旧美好。”
这篇文章点评:“这电影就像一首对仗工整的爱情诗,将令人惊喜的巧合,无可奈的心酸,伤心痛苦的煎熬和如释重负的和解,全灌注在了细节之中。”
评价很高,现在这样的媒体专家,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很能让人信服,不过并没有剧透。
最近刘天仙也很忙,参加各种专访活动,全国各大影迷见面会,也是在到处宣传她的电影。
每到一处都是人山人海的粉丝和记者,到处都能看到她的海报嘛。
记者问她:“《花束》面对同期两部大片竞争,有人说要超过你的电影票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上一篇:源起:众神盛宴
下一篇:从公里外的桃花坞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