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代导开始 第491节
余先西装革履的站起身,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好莱坞巨星的注视中,在全球观众的直播中,快步朝走上舞台。
他就没那么多顾虑,制片人身份,且一直待在米国,只要不沾染意识形态问题就行。
这方面是特别要小心的。
“3Q3Q。”
余先接过颁奖人手中的小金人,面对着话筒,嘉宾席黑的白的人都有,就很少有黄种人。
嘉宾们的面色并不是谁都欢迎他,有的人脸上带着不屑,显然是看不起;有的人淡然;有的人欣赏,不一而足。
他习惯了,再道:“很高兴能拿到这个奖,能把这部电影制作完成,要感谢每一位参与创作的人,是你们的坚持,让这部电影问了世,并拿了奖,谢谢!”
现场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不是都太捧场的样子,只因为这片子不是实力,而是政治正确。
“在此,最重要的是感谢洪先生,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非常非常的感谢他。”余先高举起小金人,随后走入后台,接受记者的采访。
每一位获奖人都有采访环节,而这个采访是面向全球观众的。
一群记者看到余先,顿时围拢,有名白人记者问:“哦买噶,余,请问你获奖有什么感受。”
“感受很好,很高兴。”余先回复。
记者问:“那你说的洪先生是谁?有具体的名字吗?”
“这个不方便透露,我只能说,他是龙的传人。”余先卖了个关子。
龙的传人,是当初他来米国,方洪开玩笑的话,现在都还记着的。
“龙的传人,那就是中国人,是否说你也是中国人,并不是米国人。”记者故意问。
“我一直是中国人,从没说我是米国人。”余先丝毫不回避这样的问题。
反正他又不是明星,是在幕后的,观众看电影,谁还管是谁拍的。
本来就有人在网上骂他,这很正常,人一旦有了点名气,难免被说三道四。
“那你作为中国人,拿米国奖,是不是不太合适?”记者又问。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在好莱坞拍给全世界观众看,这有什么问题吗?难道在米国拍电影也搞种族歧视吗?米国不是开放包容吗?”余先反问。
这话问的记者哑口无言。
说不是,那就否定了他们自由明主的牌子,说是又有些心里不爽一个中国人在他们这那拿大奖。
且人家参与创作的《月光男孩》这片子本来就敏感。
第447章 失落孤独伤感
只要在国外,就避免不了遇到这样的意识形态问题,总有那么些人喜欢搞事情。
大方回答就行了,无所谓的事。
只要你是人才,能赚钱,他们不能把你怎么样,资本主义社会就这样。
余先拿奥斯卡,在记者会上的发言自然被媒体转载,好似激怒了某些主流媒体,有些人对他口诛笔伐。
米国《今日米国》在报道奥斯卡结果时,头版和内页都没有出现余先的照片。
其新闻标题表达了对余先获奖的质疑:“余,真的就比其它制片人更加优秀吗?”
这是质疑他的实力,确实他不是很优秀,拿奥斯卡是取巧。
《洛杉矶时报》的专业影评人,撰文表达了对颁奖结果的不满。
他表面上承认余先的成就,但同时对同期《为奴十二年》未获奖表示质疑,认为奥斯卡并不是特别的公正,还认为余先在制作《月光男孩》某些方面尚不及《为奴十二年》,并为这电影没获得最佳电影奖感到惋惜。
《洛杉矶时报》的网络民调显示出43%的受访者支持余先获奖,支持者不足半数。
可以说《月光男孩》获奖引起了诸多质疑,连带着余先也引起了很多质疑,当然黑人有些是支持的。
再哔哔就说你是种族歧视。
这一下大多数主流媒体都不哔哔了,在这地方,这帽子还是挺严重的。
而余先什么也没说,他遵从方洪嘱咐隐身,不出现在任何节目媒体,先沉寂一段时间再说。
这东西沾染不得,是很严重的事。
其实也很正常,任何获得大奖的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质疑,质疑奖项不公,质疑得奖者胜之不武。
戛纳、柏林都是这样,《白日焰火》获奖,不也有媒体质疑过,国内外都一样。
只是这电影有着种族矛盾在里面。
还好米国舆论声音并不大,谁会关注个黄种人获奖呢。
而余先获奖的新闻,却被报道到了国内,首先报道的是环球网。
“快讯:余先获奥斯卡最佳电影!”
这篇新闻就短短的几十字,直接说了他获奖,获得什么奖。
之后被中新网转载了过来,内容就变成了:“米国当地时间2日晚间(京城时间4月3日上午),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隆重举行。
在最佳电影评选中,华人制作人余先凭借着在《月光男孩》一片中出色的制作水平,力压多名米国大牌制作人,成功胜出。
他也因此成为夺取该项大奖的首位华人,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人。
余先在面对记者时说他是中国人,并感谢洪先生,他永远是龙的传人”
这报道的内容就丰富多了,还着重笔墨写了“龙的传人”。
其它二流媒体纷纷跟进。
“余先获奥斯卡最佳电影奖,感谢洪先生,并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余先奥斯卡扬眉,成为首位获最佳电影奖华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惊!龙的传人余先勇夺奥斯卡,感谢洪先生。”
“深扒洪先生的前世今生!”
除了媒体,就连学者谈余先获奥斯卡:“商业贡献超过李小龙和房龙!”
确实余先拍摄制作多部电影,在商业上肯定早就超过了那两位,多部合起来20多亿美刀了。
且比李安更胜一筹,这位是最佳导演,余先是最佳电影!
但没人觉得他比李安强,李安那是有真本事,余先是纯属取巧。
但这不妨碍他一时间被国内媒体抬到了很高的位置,只因为他是华人,纯正的华人。
就像房龙拿了个终身成就,受到的礼遇就高多了。
这样的新闻一时间在国内各大资讯网站上出现,不仅主流官媒在报道,民间网络报纸,自媒体也在报道。
他们还起底了余先的一生,说他刚开始做什么的?后来做什么的?在学校怎么样?在玉兔怎么样?在米国怎么样?
纷纷在扒这个人,北电摄影系和他同伴的一名同学就说:“他成绩很好,在我们中间算是学霸级别的。”
就连余先老师也面对采访表示:“余和校长关系很好,我还记得他们拍第一部电影时,就来找我申请青年导演计划。”
那是拍第一部电影,没钱的时候。
“那余先口中的洪先生是校长吗?”记者问。
“这个我不清楚,你们要去问他。”老师摆手摇头。
要是能问到,他们也就不用找余先周边的人打听采访了,就是问不到校长。
校长这人,基本不接受媒体采访。
网友对这事也很感兴趣和好奇,也在扒洪先生是谁的?
“到底这个洪先生是谁啊?哪个屌大的知道的?”
“不知道,知道的人家也不会说!”
“绝壁是校长,校长名字后面就带洪字,不是他我倒立吃翔。”
“有可能是国家,国家派余先打入的好莱坞内部,为华语电影占领好莱坞做准备。”
“楼上的你脑洞再大一点。”
“就没人来认领这个洪先生。”
“.”
网友猜测乱七八糟,有人猜出来了,但相信的人并不是太多。
很正常,没有实锤都是瞎猜。
就像刘天仙和校长基本都知道两人在谈恋爱,但没实锤,也就猜猜罢了,并不能造成什么影响。
实锤了,那舆论就大了。
余先拿奥斯卡的这事并没有出现很大舆论风潮,有些人就是当正常的新闻看看。
主流媒体炒作,只因为这新闻能让人产生自豪感,这就是这类新闻的意义。
其实余先怎么样,并不关心,关心的是他所代表的意义。
夜晚,刘天仙盘着长发,穿着粉色丝绸睡衣,睡衣垂感很好,一直垂落到她小腿处,挺有那种诱惑力。
她擦着手上的油,在自己白嫩的脸上抹了抹,走到床边掀开被子一角,脱掉鞋子躺了进去。
方洪像只发情的狗般扑到她旁边,在她身上嗅来嗅去,闻闻这里,闻闻那里。
“你属狗的啊!”刘天仙拍了下他的头。
“臭宝,你好香啊。”方洪腻声。
“你才是臭宝,没洗就往床上躺,快去洗。”刘天仙推了下他。
方洪不要脸的又贴近,在她身上蹭来蹭去,声音还嗲嗲的:“不要嘛,臭宝宝。”
“咦”
刘天仙打了个哆嗦,真是太粘人了,浑身起鸡皮疙瘩,不过她脸上是笑着的,还挺享受这样的粘人。
如果让外人看到校长这样,估计能毁掉三观,外面人看到的校长就是嚣张跋扈,高冷。
跟现在这腻歪的,幼稚的样子,完全是两个样子。
“怎么了嘛,亲爱的宝。”方洪还是那样黏糊糊的。
上一篇:源起:众神盛宴
下一篇:从公里外的桃花坞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