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

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 第111节

  “你还别说,雨夜这小子这一次说的暴爽.”

  “好像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啊?”

  【男主角昭阳毕业于国内某知名211,身高183,长相英俊帅气,会弹吉他会唱歌。有一个国企当科长的爹,一线女明星是他的绯闻女友,前女友兼任男主初恋是个顶级海龟,现女友还是霸道总裁,人美声甜气质佳还有钱.】

  单看这目录简介,好像没什么毛病啊?

  标准的都市男频爽文模版?

  正当读者们正在犹豫要不要接著目录看下去之时.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江海本人,通过主流社交媒体宣布——

  他最近在准备一本类似于《人间失格》的传统文学,名为《许三观卖血记》.

  《人间失格》讲述的是特殊年代下,日本国民的生活状态!

  《许三观卖血记》也属于是年代文,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在特殊时期的精神状态!

  本来,对于要不要看【雨夜带伞不带刀】的新书《我的26岁女房客》还有些犹豫。

  可是,当江海放出消息——

  《许三观卖血记》即将面向公众出版,还请广大读者多多支持之时.

  立刻,就有不少读者,倒向了【雨夜带伞不带刀】的阵营,并且打出旗号——

  “看他妈的!”

  人家【雨夜带上不带刀】虐完我们,还知道写本爽文,治愈我们一下。

  你这江海,虐完我们一遍不够.

  甚至还想虐我们第二遍?

  “正经人谁看虐文啊?”

  “看虐文的能是正经人吗?”

  “下贱!”

  秉持著这种心理,有不少读者纷纷涌现星天中文网,点开了【雨夜带伞不带刀】的新书——

  《我的26岁女房客》.

  当读者们纷纷涌进《女房客》,开始沉下心来阅读之时。

  顿时,就有不少绝望的读者发出哀嚎:

  “尼玛,上当了啊!”

  市中心,咖啡厅内。

  江海正对面坐在编辑杨殊曼。

  只见江海把手里的《许三观卖血记》初稿,递到杨殊曼手里:

  “殊曼姐,我对国内出版社方面不太熟,听说你们那边有出版社的渠道?”

  “这书出版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第104章 人性的背后是白云苍狗!

  其实国内非著名作家想要出书还是蛮难的。

  特别是传统文学,这几年几乎肉眼可见涌入传统文学领域的新人作者正在减少。

  并不是说大家的文学素养不高。

  正相反,在素质教育的普及之下,大家在文学方面的素养相较于90年代。

  那肯定是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

  只不过,在数字传媒时代,纸质书籍的出版并没有那么受欢迎罢了。

  把时间倒回十多年前,在因特网还没有现如今这么普及的情况下,那个时候,有影响力的纸质期刊有很多,不管是文学、杂志,又或者漫画、小说这些传统纸质媒介,都非常受广大读者欢迎。

  类似于《读者》《意林》《故事会》《看天下》《青年文摘》这样的传统杂志,应该是不少90后学生上课摸鱼时间的无聊消遣?

  又或者《知音漫客》《飒漫画》《漫友》《漫画世界》《漫画行》这些传统漫画,也帮助不少青少年学生打开了异世界的大门?

  甚至于那个时候,传统文学百无禁忌——

  甚至都可以出现《怖客》这种专门讲述恐怖灵异的杂志小说

  那个时候,传统纸质传媒大行其道,各种各样的图书出版社也是活的非常滋润。

  完全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新人作者,就算是在没有什么名气的情况下,只要是故事写得好照样是可以得到一个出版的机会!

  可反观现在.

  实体出版漫画《知音漫客》《漫客绘心》《漫客绘意》早已经因为经营不善停刊。

  实体出版杂志《意林》《读者》《青年文摘》为了生存下去早就不知道砍掉了多少个文学专栏。

  类似于《怖客》这种盛极一时,但终究昙花一现,最终停刊倒闭的杂志——

  真的不在少数

  也正是基于大量的传统文学期刊倒闭,这就导致国内出版社的数量极速减少。

  现如今,能在数字传媒时代,还存活下来的出版社,几乎无一例外——

  都是一些拥有国资背景的传统出版社.

  也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没落,这就导致新人作家在出版行业,想要出书的难度

  几乎是呈倍数的增加!

  如果说,是在传统文学领域深耕多年,并且已经是闯出了不俗名气的作家,就类似于刘震云老师这种级别的作家想要出书.

  那自然,各大出版社绝对是排著队上门约稿。

  毕竟,‘刘震云’这三个字就相当于是品牌,在名人效应的齐聚之下,不论他书写得怎么样.

  他的新书销量,就一定不会差!

  出版社,是要考虑盈亏的。

  一位新人作家,在毫无名气的加持之下,就算是把销售数据往好的方面考虑

  也只不过是能堪堪销售出去几十万册?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一本图书的销量,只是几十万册,在扣除版税、纸张、运营成本、工人工资等种种费用的情况下

  出版社忙活小半年不仅不挣钱甚至还得倒亏钱?

  并且,从数据上来看——

  新人作家能有几位一上来就拥有几十万册销量的啊?

  能头一次出版书,就能拥有几十万册图书销量的作者,始终还是少数。

  大部分作者,都达不到这种地步。

  往好了想,就算你新人作者,新书大爆,头一次出版图书就销量几十万册,那这对于出版社来说.

  也就堪堪只能是保本不亏钱。

  但是,作为新人作者,如果你新书爆不了,甚至连最基本的几十万册销量都达不到,那这对于出版社来说.

  不仅是不挣钱,它还得往里面搭上时间成本,人工成本.

  它反倒还得往里倒贴点儿?

  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现如今的新人作家,想要在传统文学领域方面出头

  这还真是比较难?

  出版社宁愿去等一名有名气和实力的老作家,约稿约他个一年半载,也不愿意冒险去出版一些新人作家的文学著作?

  毕竟,这事儿

  办好了,它不挣钱。

  没办好,自己还得往里贴点儿。

  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干啊?

  也正是知晓现在出版行业的难,在传统文学领域作为一名纯新人作者的江海,在《许三观卖血记》完稿之时,他毫不犹豫就找到了编辑杨殊曼,对于江海来说——

  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他只会写书,对于出版方面的事情一窍不通,如果能有杨殊曼这么一位专人帮衬著自己点儿

  那想来自己也会轻松很多?

  接过江海递过来的《许三观卖血记》终稿,杨殊曼把终稿稿件颇为小心的放进文件夹,然后颇为郑重地抬起头来直面著江海:

  “江海,你交代我这事儿,我肯定尽力去办,我在出版社那边也的确是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只不过.”由于再三,最终杨殊曼还是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我个人是觉得,让出版社垫资出书这种事情——”

  “最好还是不要抱什么太大的希望”

  虽然,江海现在在高校圈确实是有点儿名气,他写的《人间失格》的确是火到了国外。

  但是

  这并不代表他就获得了国内主流文学界的认可!

  因为出版行业的没落,现在能愿意让出版社垫资出书的,都是一些名声在外并且拥有不俗笔力的资深作家。

  类似江海这种,有点儿名气,但又还没有那么有名气的潜力新人作者,随便从传统文学圈子里抓一把出来.

  那可能没有一千,也得有八百?

  现在的图书出版领域,并不像以前那么好混,现在国内还勉强能保持营收活著的这些个大型出版厂商

  应该也经不起什么亏损了?

  对于一些看起来优秀,可出可不出的书,其大部分最后的结局

  可能都是不出?

  正如知名英雄联盟主播bug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首节 上一节 111/4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赶山:开局被金钱豹赖上了

下一篇:直播:一首海王之歌,奖励一个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