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 第346节
也或许,是出于想要偷懒。
闲来无事,江海并没有去动画制片厂忙工作,也没有去教室学习,他和胖子在五四广场闲逛,逛著逛著,就来到了学生活动服务中心,也就是文学社所在的位置。
“不是海哥.”胖子走在江海身边,略微有些疑惑,“你昨天明明都已经买过单了,为什么还要假装成逃单?”
“你是闲的没事儿做?给我整的还挺紧张”
“你不懂。”江海双手插兜,一脸无所谓地走上台阶,“循规蹈矩的生活多无聊?就算是买了单,我也要伪装成没买的样子逃单。”
“主打的,就是一个意想不到.”
两人一边交谈著,一边来到了文学社门口。
刚一进门,便看到了两位身材挺拔,模样俊朗的学生,在围著一个漂亮女生聊天。
“你们之前也在英国生活过吗?”像是有些惊喜一般,漂亮女生看向眼前的两位男生,“你们最喜欢英国的哪个城市?”
“我最喜欢Southampton(南安普敦)。”留著美式前刺造型,带著浪琴手表的男生,脸带微笑,“我在Southampton生活过两年的时间,那里的enery(风景),真的很美.”
“那你呢?”漂亮女生看向另外一位男生,“你最喜欢英国的哪个城市?”
像是陷入了回忆一般,绅士优雅的留学生,眼神里满是憧憬:
“我最喜欢Mahester(曼彻斯特)。”身材颇为挺拔的男留学生,神情里充满了自信,“那里的seaape(海景),真的很棒.”
不等三人继续交谈下去。
门外,一道身形略微削瘦的男生,径直朝著三人走来。
“你们都在英国留过学?”江海一脸惊喜地看著三人,“好巧,我们都知道同一个国家.”
“你也是留学生?”女生一愣,随即就朝著江海询问,“你之前是在哪上学?”
“那你最喜欢英国的哪个城市?”
面对女孩的提问。
江海一笑,随即径直给到答复:
“我和你们都不一样,相较南安普顿,其实我更喜欢北奥尔良。”
“为什么?”女孩略微有些疑惑地看向他。
“因为.”江海顿了顿,随即模仿起三人的口气,非常之浮夸的从嘴里吐出一句,“北奥尔良的烤翅——”
“真的很棒.”
第247章 文学的意义在于传承!文字也能改变世界!个人魅力从此刻开始展现
两年英水硕,一生英伦情。
实际现在这个社会,对于留学的看法,早就已经褒贬不一。
九十年代,如果大学里有人提出到国外留学,那么身边人第一反应在惊讶之余又会陷入极度的羡慕:
“好厉害,你竟然能拿到国外的签证?”
“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进入二十一世纪,如果身边有同学提出到国外留学,大家的第一反应还是羡慕:
“美国还是德国?听说德国留学不好毕业,你得当心!”
“不过这也算睁眼看世界第一步,恭喜恭喜”
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之后。
但凡现在大学里再出现‘留学’‘留学生’这之类的字眼,大家的第一反应早就不是说眼前这人多优秀,多有能力,绝大部分学生提起海外归国的留子,其第一印象就是:
“妈的,你爹真有钱.”
不可否认,从上世纪开始,早期能够移民留学的那一批学生,的确是当时社会的精英阶级,是站在社会最顶层的那一批。
这一批人,是确确实实担当得起【人才】二字,所以他们值得被身边的同学夸赞羡慕。
但经由改革开放之后,大家对于国外的那种向往,谄媚,崇洋媚外的情绪有所减退。
大家都知道了——
国外的月亮,并非真的比国内圆。
也正是这些年看过了太多的报导,令大家羡慕国外的情绪,在潜移默化之间减退了很多。
以前提起国外留学的经历,在异性面向吹嘘一下,展示一下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以及远超同龄人的经历阅历,然后就可以带小姑娘去酒店疯狂逃避
但现在.
大人,时代变了!
“妈的最烦装逼的人。”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这种留学优越哥的厌恶,江海抬起头来,看向两人,“这里是中国,拽这么多洋文干什么?”
“中英混杂并不会让女生觉得你很有阅历,只会让她们觉得你很装.”
江海说完,便迈开步子,朝著文学社社长办公室的屋子赶。
“你谁啊?”像是颇不服气一般,留著美式前刺的留子,朝著的背影继续喊了一声,“我在和我们文学社的社员说话,你以为你是谁,你也配过来朝著我们指指点点?”
“你在狗叫什么?”
“我是逆碟。”江海停下脚步,转过头来,对著他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逆风飞翔的蝶”
作为学校炙手可热的社团,文学社,属于澄海戏剧学院社团声望最顶级的那一批。
社团招新。
其他社团负责人,对于对前来应聘的新生社员,通常都会询问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想加入我们社团?”
这个时候,前来应聘的新生社员,就会以一种白痴的眼神盯著眼前这人:
“不是你们让我来的吗?”
“昨天你还在我们寝室,死乞白赖的求著我,让我务必过来参加社团面试,这么快你就忘了?”
可如果是文学社招新,面对同样的问题:
“你为什么想加入我们社团?”
这个时候,新生社员就会端正自己的坐姿,然后以一种非常之虔诚的眼神看向面试官:
“首先,我非常热爱文学,我对文学有一种天生的热爱和向往,在我小的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作家,我的理想就是踏入文学这条道路,我现在在坚持自己的理想!”
“其次,我觉得我在文学上,还是有一定的天赋和造诣,我小学时候写的作文荣获过县级特等优秀奖,名字叫《我的区长父亲》,虽然小升初来到市里读书之后,我就没有再拿过作文优秀奖,但这不能否定我在文学上的天赋。”
“最后.”
前来文学社面试的新生社员,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不加入文学社的理由和初衷。
但明眼人又怎么会看不出来,文学社之所以发展和壮大到现如今的程度,和一个人绝对脱离不了关系——
那就是江海!
青年文学看澄戏,澄戏文学看江海。
但凡能考入澄海戏剧学院,加入文学社,那这就代表自己成为了【中国青年文坛第一人江海】的直系学弟。
“我师兄是江海.”
但凡有这种经历,出去吹牛逼,腰杆都要挺得板正许多。
外人或许不知道江海是谁,可但凡在国内文学领域深造的作者,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那有谁是不认识江海的啊?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江海头一次来到这文学社社长办公室,并没有见到社长桃子。
整个办公室内,空无一人。
江海掏出手机给桃子发送过去一则信息:
“我到社里了,你在哪儿?”
约莫过了三秒钟,便收到了来自于桃子的回复:
“你等一下。”
闲来无事,江海拿起桌上的《英文四级翻译练习册》,然后操起水笔,就开始翻译起来:
出题:【How are you?】
翻译:【怎么是你。】
出题:【How old are you?】
翻译:【怎么老是你。】
江海正做著英文翻译练习册。
突然,大门打开。
从门外进来一位扎著高翘马尾,身穿紧身体恤露出傲人身材,一袭短裙露出两条圆润挺直长腿,充满了青春活力气息的女孩。
江海抬头看了一眼,顿时就被眼前的场景吸引:
“这门,好白”
实际大一新生和大四老生之间,还是有非常之大的区别。
走在大学校园里,如果你看到一位穿著拖鞋,胡子拉碴,不修篇幅,并切眼神呆滞完全看不到任何光亮的学生,
不要怀疑,这就是大四老生。
虽然都是大学生,但他们早就褪去了身上的青涩和稚嫩,或许是因为忙于毕业论文,也或许是忙于找工作,紧绷的精神状态令得他们抽不出一丁点儿时间来打扮自己。
如果你走在校园路上,看到了一位洋溢著青春活力气息,眼神里透露出对未来的希冀和希望,并未打扮穿著异常清爽讲究的学生。
请不要怀疑,这就是大一新生。
无论人怎么装扮。
无论人怎么掩饰。
她(他)们身上的那种稚嫩感是绝对装不出来的。
但凡是上过大学的朋友,对于新生身上特有的那种稚嫩之感,应该都能一眼看穿.
上一篇:赶山:开局被金钱豹赖上了
下一篇:直播:一首海王之歌,奖励一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