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 第49节
几乎占据了微博,各大短视频平台的版面。
而在这种大力的宣传幅度之下,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其他不论,单单是这学校里,就有不少看过《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的老师同学,一时之间——
‘顾楠’‘顾先生’‘楠姐’一个个称谓不断出现于众人视野。
坦白说,雨夜带伞不带刀书写的这本《穷鬼的上下两千年》,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本历史文。
刨除掉‘爽文’‘治愈’等一系列标签,单从历史文的角度来解析——
其实《穷鬼》也和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并不一样!
就譬如说,战国时期长平之战赵国统领赵括,也就是那位素有‘纸上谈兵’之名的赵括。
在传统历史文中,赵国统领赵括,一直被塑造成为的形象——
就是一位狂妄自大,自负轻狂的官二代。
正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只知道议论纸上兵法不知道变通,这才导致赵国四十万大军最终惨败于秦军的铁蹄之下。
虽然说,史书上是这样记载,众多历史文小说里,也是如此在描绘赵括的形象——
‘眼高手低’‘自大’‘无能’‘昏庸’。
基本上提起到赵括这么一个人,就没有什么好的评价。
但是对于赵括,雨夜在《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一书里,却是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赵王不是傻子,如果赵括真的是一位只会纸上谈兵的废物,又怎么可能安心让他去担任四十万赵军主将?”
“在长平之战时,赵括担任赵军主将只不过二十来岁的年纪,一出场面对的就是在大秦立下无数战功,素有‘战无不胜军神’之称的白起,一位初出茅庐的主将,第一次上战场,遇到的白起这样的满级武将!”
“秦军,拥有六十万大军,以逸待劳,粮草充足。”
“赵军,虽然号称四十万大军,可在廉颇和白起两年的对阵博弈当中,粮草消耗殆尽,士兵食不果腹。”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接任廉颇成为统帅后,赵括面对兵马,粮草,都远超于己方的秦军,面对白起这样一位足以载入华夏历史的超级军神,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还能守城四十六天,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一位眼高手低只知道纸上谈兵的武夫?”
在《穷鬼》一书中,赵括的形象被塑造成为了一名有情有义的将领。
这与历史截然相反!
正是这种和传统历史文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引起了无数读者,书友的疯狂争议!
有人认为,赵括能是有勇有谋的统帅主将?
这纯属无稽之谈!
还有人认为,洗白赵括的人,纯纯就属于没有历史常识!
当然,也有人认为,雨夜在书里说的也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第一次上战场,就对上了纵横沙场六十多年,军事素养极高,智勇谋略都属于武将天花板的军神白起。
并且秦军相较于己方,不论是粮草,兵员,辎重等各个方面
都可以说是对赵军的绝对碾压!
在这种情况下,赵括起码还能在和白起的互攻之下坚守四十六天。
换你上,你有自信能比他做得更好?
先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单从作者的角度来说,能让读者在阅读一本小说之时引起激烈的讨论——
这,就已经属于是成功了!
奶茶店内。
有好几位同学,对雨夜所塑造的【纸上谈兵赵括】这一情节,展开了激烈讨论!
“一点历史常识都没有!洗白赵括的人都该死!把四十万头猪放山上让秦军去抓,那秦军也不止抓四十六天吧?”
“别吹牛逼了兄弟!你不看看赵括面对的是谁?第一次上战场在兵马粮草都弱于秦军的情况下,赵括还能在白起手下坚持四十六天这已经很牛逼了好吧!换你上伱行啊?”
“你今年二十三岁,说不定赵括当时去长平的时候就和你年龄相当,如果你担任赵军主将,你自信能比赵括做得更好?”
“我知道我不行,所以我压根就不可能会接下这个差事啊”
正当杨殊曼,全神贯注地听著这些个同学讨论《穷鬼》书里的情节之时。
在她毫无防备间,一道身材略显削瘦的身影,踱步走到了她面前:
“你,应该就是杨殊曼,杨编辑吧?”
“杨编辑你好,我是雨夜.”
第46章 准备夺冠!
匆忙从愣神之中回过神来,
杨殊曼抬头,看著眼前这人,当看清来人容貌的刹那。
一道略微有些诧异的声音响彻在整个咖啡厅:
“是你?!?!?”
杨殊曼没有控制住情绪,声音放的有些大。
以至于邻桌那几位还在讨论《穷鬼》的同学,都停下了讨论忍不住将视线看向了这里。
坦白讲别说杨殊曼没想到,哪怕就是连江海自己都没想到——
一直在网上和自己单线联系的杨殊曼,杨编辑,刚才
竟然和自己擦肩而过?
像是不敢相信一般,杨殊曼盯著眼前的江海:
“你是雨夜??!?”
“如果你说的雨夜,是雨夜带伞不带刀的话”江海不急不慢地拉开座椅,坐到了她对面,“那应该就是我。”
“杨殊曼编辑,很高兴认识你.”
坦白说,【雨夜】的真人形象和杨殊曼想的不太一样,她原本以为——
雨夜会是那种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中年人,然后整体会看起来比较忧郁?
谁曾想,当亲眼目睹到江海的真容时,杨殊曼第一反应
这么年轻?!??!
在感叹江海年轻的同时,杨殊曼又不禁有些疑惑.
这到底哪里看起来忧郁了?
江海的文风,是属于那种老沉之中夹杂著些许忧郁,属于看透人间悲苦所以才想要道破红尘?
本著书如其人的刻板印象,杨殊曼一开始以为——
江海是那种受到过社会毒打的中年男人。
谁曾想,江海不仅本人年轻,甚至书里那种‘致郁’‘苦大仇深’的调调
在他身上是找不到丝毫的对应?
‘这不妥妥就是一阳光开朗大男孩?’
虽然心里这样想著,但杨殊曼还是立马站了起来,然后同江海握手:
“雨夜你好,第一次.哦不,准确来说应该是第二次见面!我们刚刚见过!”
“我是编辑杨殊曼,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不是我和你吹牛逼,赵括那么年轻的年纪,第一次上战场就遇到了白起这样的名将,在互相攻伐打了四十六天的情况下才城破,这已经相当可以了,你上伱真不行”
“我觉得也是,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固然主将占了很大责任,但其实这是对双方国力的比拼赵国都已经弹尽粮绝,士兵面黄肌瘦,食不果腹,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迎战兵强马壮的秦国士兵.老实说,如果是我的话,我还真不知道这一仗该怎么打!”
“你俩是看部小说看魔怔了是吧?没看到作者在篇末说的吗.猜测!这一切都是猜测!之所以写这样的剧情是想从更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以上情况纯属作者个人推测,具体情况,以正史为主’这句话,你俩是一点儿也不看啊”
其实这种感受,还蛮奇特的。
就是看你书的读者,就坐在你旁边,近乎于偏执的讨论你书中所写的内容。
可是,作为读者的他们,却丝毫不知——
原来他们讨论这本书的作者就坐在旁边?
虽然说,有同学认为江海的观点错误,对于‘纸上谈兵’素来风评就不好的赵括,他就不应该洗白。
但是,不管是赞同江海观点的同学,又或是否定江海的同学,他们都没有否定一点——
那就是江海是真的把书中的‘赵括’这个人物给写活了!
尽管,知晓赵括是纸上谈兵。
可当赵括这位年少将军真的兵败如山倒,自刎于顾楠面前之时——
众人,还是忍不住为之落泪!
当赵国士兵被围困于长平,弹尽粮绝,甚至出现‘食人果腹’的惨状。
当明知必死,可赵括还是率领士兵,悍不畏死的发起冲锋之时。
那一幕幕悲壮场景,宛若穿梭历史的长河,再一次浮现于众人眼前!
双方攻守四十六天,看著瘦骨嶙峋,尸体堆积如山,已经饿的不成人形的赵国士兵。
最终,身为主将的赵括,还是顺从了秦国的招安,选择向白起开城投降:
“请善待我赵国子弟!”
你说赵括畏死?
在宣布开城投降之后,赵括屹立于城头前,当著顾楠以及万千秦军士兵的面——
他当场拔剑自刎!
你说白起不忠不义?
明明答应了赵国的投诚,明明答应了主将赵括善待赵国士兵,结果只是在投诚的隔夜.
便义无反顾的下令坑杀了赵国投诚的三十万士兵?
赵括有的选吗?
上一篇:赶山:开局被金钱豹赖上了
下一篇:直播:一首海王之歌,奖励一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