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0我的文娱时代

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170节

  但这种事情谁也没法确定不是——现在惊鸿客老师在燕京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作家了!

  纯文学领域,人家刚在《十月》发的《赤伶》《大明劫》,现在还在讨论呢。

  《十月》可比自己所在的《青年文学》高大多了。一期发表两篇啊!

  通俗文学……在这个领域惊鸿客老师都已经独占鳌头了!

  现在《燕京晚报》压着本地同行在地上摩擦,那销量都超出一位数了!

  就是因为之前《清末四大奇案》打下的底子,和现在正在连载的《传奇之王》!

  就在《青年文学》编辑部,都有好几个每天追着看的。

  不过据说已经接近尾声的大高潮了,估计《晚报》编辑现在非常的焦虑吧?

  还有那《古今传奇》连载的《昆仑》!

  好嘛,那叫个火!

  上到三四十岁,下到十五六岁,你就找吧。

  要是在车站或者什么陌生地方找不到话题,你就说《昆仑》,十个里总得有两三个看过要跟你聊的。

  上个月自己去鲁省出差,光凭这本武侠小说,在火车上就认识了四个新朋友!

  还有儿歌,还有音乐,还有歌曲,还有连环画……

  真要是收集相关信息就知道了,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悄无声息的让好些人仰望了。

  年轻一代的创作者,哪有这样的啊?!全面开花?

  老一辈也很少啊!

  哦对了,还有运动会十项全能呢!当时报纸上都要打起来了。

  夏天那叫个舌战群雄,一个喷十个!

  那一整个月人们翻开报纸先找夏天的信息!

  而史铁笙虽然也发表了几篇短文,但也只能说是刚刚把名字印到刊物上,就算夏天真的没时间不想认识,那也无可厚非啊。

  既然同意了,那就好办了,自己也好“交差”不是。

  之后马嘟嘟跟夏天说了史铁笙的状况,下乡啊,伤病啊,身体啊等等……总之身残志坚吧。

  夏天自然是知道这些的,不过也没有打断就是了。

  这一代的知名作家无数,但真的让自己感到感动的,史铁笙绝对要排在前列……

  三人的会面是在什刹海公园,这边离得近。

  说起来,史铁笙住的地方在草厂胡同,居然就在南锣鼓巷北边的鼓楼东不远。

  “史铁笙同志你好,早就想认识你了。要是知道你家就在草厂胡同,我早就登门拜访了!”

  夏天三步并作两步,抢上前去,握住了史铁笙的手。

  这双手还是很厚实有力的,可以理解……

  史铁笙细长的脸庞,面部轮廓分明,深邃的双眼,戴着一副厚眼镜。灰白的头发,发际线已经后退,人显得有些虚弱。

  他看上去有些激动,两只手握住夏天的手摇了起来,一句话还没说完,竟然已经是泪流满面!

  “夏天同志,谢谢,谢谢你!”

  他吸了一下鼻子,调整情绪,带着泪笑道:“终于见到你了,谢谢你作的音乐,《北海花已开》很好听……《穿越时空的思念》也很好听。”

  他用手抹了一把脸,“不好意思,我失态了。”

  史铁笙在一年前听到广播里的《北海花已开》的时候,已经是忍不住热泪盈眶了。

  当广播里传出了“这首曲子是作者根据史铁笙同志的遭遇有感而发创作……北海花已开,愿君常安在”时,更是泣不成声。

  那时候他就想要和作者惊鸿客认识一下,但是并没有渠道。

  一直等了一年,得知了《青年文学》的编辑认识惊鸿客本人后,投稿先认识编辑,然后这才请马嘟嘟为他引荐。

第147章 夏天效应?

  这次会面是非常不错的。

  马嘟嘟是难得的人精,属于年纪轻轻就鬼精鬼精的那种。

  以老燕京的地道,绝对不让话掉地上。

  史铁笙则是经历过大难大悲,把人生看通透的人,还是个水平很好的作家,和他聊天非常舒服。

  别看他一见面就掉眼泪了,他可绝对不是那种伤春悲秋、自怨自艾的人。

  在母爱的滋养之下,他已经走出泥潭,勇敢的面对人生了。

  不能站起来,不能走路,只不过是另一种不同的人生而已,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

  而夏天自然不用说了,他要是存心结交,石头都能说开花喽……

  这场会面非常畅快,夏天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三人聊了很久,路边小摊吃了顿午饭,最后夏天俩人把铁笙送回家,又聊了很久,这才离开。

  三人聊时事,聊身边的趣闻,聊文学,聊创作感想,还聊了诗歌、小说、文学风格等等……

  回去之后,就连米兰都看出来了,问夏天:“呦,今天怎么这么开心?”

  “看出来了?”夏天问道。

  他自问,自己也算是喜怒不形于色色了~

  倒不是什么城府、掩藏什么的,只是单纯的没有那么强烈的大喜大悲,什么事都比较能接受。

  但米兰就是能从夏天不太剧烈的表现中看出情绪变化,也算是研究透了~

  ……

  第二天方晓燕来了夏天的秘密基地,做采访。

  之前夏天写的要么是儿童文学,要么是通俗文学,要么是武侠小说,不说难登大雅之堂吧,但官方媒体是不怎么能报道的,顶多报道别的信息时候随口提一句。

  但今年第一个月,夏天在《十月》上发表的《赤伶》和《大明劫》,算是纯文学。而且非常的纯,很新颖。

  到现在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了。

  这不,《燕京青年报》连忙把“对惊鸿客老师专攻的杀手锏”方大记者,派了出来。

  主编:“小方,你一定要抢在《日报》和《晚报》前头,采访惊鸿客老师!燕京人民都已经一个多月没看到关于他的消息了!如盼春瓜啊!”

  夏天:好嘛~我成流量密码了!

  方晓燕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个筒子楼,之前不知道夏天在这里还有个住址。

  一进走廊,方晓燕就闻到了一股子熟悉的大白菜味道。

  这北方城市,好像一到冬天满城都是白菜味。

  而被夏天带进门,那就别有洞天了!

  她就开始职业化的打量起来……

  一入眼的就是大量的书!

  右手边入户的北面和东面墙是两排组合书架,底下柜子上边是书架,都要顶到棚了!

  上面几乎塞满了各种书籍、杂志、刊物。

  不大的小客厅也就八九平,两面墙都塞满了书,怎么也得有大几百本的样子!

  薄的厚的、大的小的、硬封皮的、线装版的……那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随便扫一眼,从现代刊物到外国著作到手写古籍全都有啊!

  方晓燕忽然有了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就是那种学渣看到了学神笔记本的感觉。不明觉厉!

  这么多书,一天看几本啊?这得是什么人啊?!

  在书架不远的墙角,有一个画架,上面还有一副油画……

  方晓燕看到《化龙》的时候,都愣了半天,觉得非常震撼,颇有深意的感觉!

  再看,墙边还有一摞油画靠墙立着呢!

  “你还会画油画?!”她有点惊讶,不光会画,居然画的这么好!

  她就算是不懂画,也明白能让自己震撼不已的,必然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准了。但之前居然没听说过!

  “啊!少年宫时学的,闲着没事自己随笔画的……请坐。”夏天把椅子挪给她,自己靠在书桌边坐一小板凳。

  这小板凳还是黄花梨的呢,清中期的~

  等啥时候上头还房子给个人了,自己就买它一个大四合院,塞一院子的明清古家具!

  哪像现在,真的没地方啊。

  人力有时尽,别总想着逆势而行。

  个人努力,还得考虑历史进程,对吧~

  很快,方晓燕就开始了正式采访,还是那个熟悉的采访笔记本。

  她捏着一支钢笔,非常干练清冷的问道:“我在你这里看到了很多书籍,非常多,伱很喜欢看书吗?”

  “当然。”夏天点了点头,不看书看啥啊?也没有手机。

  方晓燕指着书架一角问道:“连医书都有?”

  那是一套《千家妙方》,从内科到儿科,从常见病到疑难杂症,收集了一千一百多个处方,是去年出版的。

  “哦,这套《千家妙方》是我去年买的,顺手而已。”他道。

  “那你看过了吗?”方晓燕盯着夏天。

  “看过……”

  “看完了吗?”

  “看完了……”

  方晓燕:还说你不懂中医!

首节 上一节 170/4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岛豪门,降服双娇四绝十美人

下一篇:歌土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才几句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