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289节
80年代中期的上百万!
人家毕竟是全分成~
……
而现在,又开始早年那种“大量青年满四九城找夏天,想要认识认识,哪怕见一见呢”的状态。
全城大索——夏天!
夏天甚至都跟学校请假了,最近这段时间就在家蹲着,哪也不去,别被人发现了!
根据大春说,现在走大街上,都能听到有那小年轻的吹牛——“啊,夏天,我认识!我和天哥是老街坊了!”
“天哥打过我,后来我就跟天哥混了!”
“我挨过夏天好几拳!一般人可没这福分啊~”
“后海演唱会知道不?那比工体那场早太多了!当时我就在现场!天哥穿着裤衩潜水跑的……”这个好像还真是现场怪。
“我从小看夏天的小说长大的!”
……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滞后反应,反正这次的演唱会影响力,好像是和之前夏天出专辑的影响力,前后浪重叠了!
这次百名歌星演唱会,不仅打破了三个流行歌手不能同台演出的潜规则,更是给流行音乐正了名——甚至跟高大上的联合国、国际和平年挂了钩。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堂堂正正地唱?
在没人察觉的心底,出现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
而从此开始,我们音乐摆脱了以往的歌功颂德、赞美赞颂、激昂高亢,直接介入了社会生活。
流行音乐从此一路势同燎原。
之前流行乐上不得台面,基本以翻唱港台流行歌曲或是“甜歌”为主,而这场演唱会后,内地乐坛开启了新篇章。
尤其是随着崔健在演唱会的那声呐喊,摇滚乐正式走入了华语音乐主流。
当时夏天安排演唱顺序,特意把自己放在了最后,一方面是自己这个筹备者给自己一点小福利——歌多,时间长集中放在最后,一方面也是不想抢了崔健风头。
和后来那些流星一样出现又消失的摇滚歌手不一样,老崔这人是真不错。
摇滚教父这名头应该给他戴!
崔健的《一无所有》,夏天的《光明》和《荣耀》,三首摇滚乐直接就在燕京炸开了花!
不知道多少迷茫彷徨,看不清前路的青年人,被歌声吸引,想要怒吼一番!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无数摇滚乐队即将成立,无数的摇滚歌手即将出现,无数的摇滚歌迷正在诞生!
而这时,却有另外一股子“风潮”来袭了!
西北风!
去年五月末,夏天的音乐专辑《1985年的夏天》上市,当时就卖的爆了,甚至出现了黄牛党!
南边什么样不太清楚,就这燕京这边,那些拎着录音机在大街小巷放音乐的,基本都放的夏天的歌!
《定军山》《武家坡1984》《赶三关》三首算是京歌,春晚唱过。
《唱脸谱》《黄梅戏》两首全是“旧曲新唱”,有传统曲艺的东西在里边。
《赤伶》是戏腔,也是之前没有过的。
《天空之城》是轻音乐填词,曲的艺术成分很高的~
《敕勒川》民族唱法,难度极大!
《在水一方》是翻唱邓丽君的歌,也算是“潮流”了。
《中国人》《懂你》倒是比较传统,比较主流的歌曲——现在是节日必选。
前边这些,要么是夏天独创的风格,现在大家都还正在摸索,而且也担心自己驾驭不了——夏天能唱不代表你能唱。
《中国人》《懂你》倒是主流一些的流行歌曲了,但也需要非常高的词作水平——这又开始纯拼水平了!
只有最后一首,传唱度高——整张磁带大多数歌传唱都高,只有几首演唱难度大,只能听了。
传唱度高,而且风格鲜明,还很有启发性——可以尝试模仿,那就是《信天游》!
这个风格是陕北民歌加流行元素,甚至摇滚元素的变种!
这个可有不少词作人都是有所涉猎的。
那专辑发售到现在已经一年了,已经有很多圈内的创作者琢磨了好一段时间的“西北风”了。
这段时间演唱会在燕京,乃至随着磁带向北方扩散,不少音乐人直接推出新作!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电视和广播里,出现了好些首类似风格的歌曲,质量优秀,能让大家记住的也不少。
什么《我热恋的故乡》《黄土高坡》《走西口》……
一时间“西北风”盛行,将摇滚、民族、流行集于一身,悲怆、凄凉、荡气回肠。
这乐坛好像被夏天“狠狠的注入了一波活力”啊~
而夏天此时像是个渣男一样,完事了点根烟,提上裤子就走!
一时半会儿,好像是在燕京“失联”了!
国庆节快乐,祝所有网友都快乐过节!
我则继续加班码字~
第248章 熊掌和跳帮战!
五月中旬,小旭和张莉的信又来了。
她们现在已经到杭州了,这边的主要戏份就是宝钗扑蝶,湘云醉卧花丛等一些院子戏。
这边的戏份就不怎么紧了。
张莉说了她拍戏的过程,说那戏中的蝴蝶,是美工用薄绢做的,用小棍栓一根细线,一抖一抖的,稍微了远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假的!
她说她拍戏的时候非常放松,一切顺利。
还说了等这段拍完,剧组就有再次一分为二,王导带一部分人回燕京,拍一些“非主角”系,就是那些丫鬟们的戏。
比如贾赦逼婚鸳鸯,鸳鸯绞发明志这些。
红楼的悲剧不光是几个主角的悲剧,那些个丫鬟们,也基本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是真正的“千红一杯,万艳同窟”。
小旭在信中写了她们游玩的经过——这段戏时间已经不紧张了,剧组给她们组织了一次当地的旅游~
西子湖畔、海盐绮园、游龙井、灵隐寺什么的。
信中说以后有机会,要和夏天米兰他们一起看“三潭映月”。还说给夏天和米兰带了点龙井茶回去。
小旭信中说了一件趣闻:剧组在当地住的招待所比较杂乱,一到晚上就有人打闹喧哗,演员们休息不好。
结果演小红的东北姑娘刘继红爆发了,冲到走廊就是一阵怒吼,要那些喧哗的人出来“比划比划”。
可能南方人也不知道比划比划是什么意思,但确实被镇住了,之后就老实安静了。
小旭还说了他们一群人去吃面——当地奎元馆的面是海内外久负盛名的,尤其是“虾爆鳝”过桥面。
剧组另一位姓郑的制片当时没多想,说要请大家吃面,结果一看菜单,傻了——一碗“虾爆鳝”,将近五元钱!十几个人得一个月工资!当时就闹了个人头马没面!
俩人信中都带了很多照片,一些景点的照片,还有一些剧照。
信末,有两人的字迹:
小旭:据闻九叶重楼二两,冬至蝉蛹一钱,煎入隔年雪,可医世人相思疾苦。
张莉:可重楼七叶一枝花,冬至何来蝉蛹,雪又怎能隔年,原是相思无解。
夏天回信:夏枯即为九重楼,掘地三尺寒蝉现,除夕子时雪,落地已隔年……原来相思亦可解,只是不愿解。本觉相思解,复望念更切!
Ps:等你们回来的,我狠狠的亲!!!
等二女看到这“ps”的时候,脸红的跟天边的夕阳一样。
……
夏天还在等自己这波热度散去,毕竟也算是此路老司机了——凭借这招冷处理躲过了多次热度。
但这波热度尤其的持久热闹,据说现在市面上大量的人找夏天。
有那热血沸腾的小青年,要认识一下夏天。
有那妙龄小姑娘,想要和夏天做朋友——这部分已经被米兰挡住了,希望这女流氓不要打着自己的幌子乱来!
还有要跟夏天学摇滚乐的,好些人声称自己就是为了摇滚音乐而生的!现在就要留长发!
夏天:我头发都剪了!
夏天很想请他们上山下乡锻炼锻炼,再不济到燕京附近农场干几天农活,清清脑子。
官面上的也有找他的,有记者、编辑、电台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些刊物杂志的人……
总之现在夏天简直就是“海贼王的宝藏”啊——感觉自己开启了“海贼时代”一样!
夏天:我全部的名气都在这儿了!想要吗?想要就来找我吧~
然而,一个人托关系找到了米兰,带话给夏天,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崔健?他找我什么事?”夏天一边吃饭一边好奇问道。
这些天就连外出买菜,都是米兰去的。
米兰道:“说是音乐上的事,具体也没细说。他们也不知道咱们住一起啊~”
别人也就罢了,既然是老崔,总得见见。
再说,老崔那毕竟有之后三四十年的时间证明,人不错的。
当然,不能在家见。
这住址是万万不能暴露,否则就得搬家了——怕是比那大衣哥都惨啊!
夏天戴着帽子、眼镜和口罩,在一家茶馆见到了崔健。
他还挺不好意思的:“我是听说你出那个音乐专辑,想请你帮我看看……”
上一篇:港岛豪门,降服双娇四绝十美人
下一篇:歌土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才几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