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366节
包括亚运村那边房子的简装,都交给那个干“房产中介、房屋改造和装修”的李崇阳了。
他这大包工头子干的不错!在燕京也算是小有名气了,手下施工队有十六七支!
……
晚饭之前,小旭回来了,她出门去见朋友了。
回来之后,她跟夏天说:“刚从‘同一首歌’回来……我那个东北老乡,那个辣英,你还记得吗?”
夏天搞的那个“同一首歌”,已经开始显现出效果了。
现在燕京城得有一半的商演走穴,都是通过“同一首歌”的。
属于从甲方到歌手,到同一首歌的“工作人员”,都很满意了——因为夏天本人不需要什么利润。
“记得啊,怎么了?”夏天有点奇怪:辣英,她怎么忽然跳出来了?
这辣英,还是小旭她们在考大学前,跟着邓洁她们去商演唱歌时认识的。
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辣英是辽省沈城出生的,满族~
东北那片,三省加上蒙东,在外头遇到都算是老乡。
加上东北人本就比较热情、自来熟,这不就认识了吗?
其实当时辣英见到小旭,那可是老激动、老热情了!
毕竟是全国级别的演员明星了!还是家乡人!
而辣英那时候刚来燕京,一边学唱歌,一边自己赚点生活费啥的。
这异地他乡遇到了同乡大两岁的小旭,简直就跟找到主心骨似的。
夏天整出同一首歌,在圈内发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主要是提供个便利和安全保障。
辣英跳着脚举手:我!我!我!
老积极了~
还有什么老崔、黑豹、民间和歌舞团内的一些歌手,都能在这更轻松的赚到点“劳务费”。
小旭道:“她想让我替她问问,能不能再走穴的时候,唱你的歌。”
夏天有点奇怪:“唱呗。这我也管不了啊!”
这是什么时候?哪里有什么版权的说法啊!
“她想唱《舌尖》第四集那首《遇见》。”
“她会长安话?”
“东北话的有吗?”
夏天:“……东北的没有,普通话的可以有。”
看在小旭的面子上吧,而且辣英现在21岁,还没有后来那么嚣张,更像是个傻大姐。
小旭也觉得,她嘴比脑子反应快。还动不动就哈哈笑,笑的自己直不起腰!
第316章 试穿
~
第二天米兰果然把自己设计生产的几款得意之作带回了家。
说让夏天和小旭张莉三个人点评一下。
小旭张莉看了好几件,也有些心动——这东西总得试穿一下才能看出好坏是吧?
于是……
小旭:“我身材怎么样?”她转了个圈~
夏天摸着下巴点了点头:“像小红帽~”
小旭不解:“娇小玲珑吗?”
张莉探头过来:“他说你的奈奈被大灰狼吃了~”
米兰:“哈哈哈哈!莉莉你为什么每次都秒懂啊?!”
什么词道过的念意思全变了——小太子奶!
恼羞成怒的小旭刚要去撕张莉的嘴,米兰就叫住她:“小旭你知道怎么区分妖精和妖怪吗?”
小旭:“怎么区分?”
米兰笑了:“看胸,大精小怪~”
“啊~~~我跟伱们拼了!”被触碰了逆鳞的小旭,强势袭击米兰和张莉两个人!
小旭:向米兰,宣战!向张莉,宣战!
然后她就被俩人给按到了沙发上~
米兰笑嘻嘻拉过小旭:“来,把头搭在我的肩膀上。”
小旭噘着嘴:“干嘛?现在打温情牌,晚了!”
米兰笑了:“快低头,让你看看第一视角……你肯定没看过吧?”
此时小旭下巴搭在米兰肩上,顺着往下一看,白花花一片遮挡视野,脸上的笑容消失。
不,那笑容转移到米兰和张莉的脸上了~
米兰:吃我胸前裸绞!
“啊,小旭你轻点咬~”
小旭:“我给你吃了,我让你显摆!张莉快来,一人一个!”
张莉:“你吃吧!我自己有~”、
小旭:┭┮﹏┭┮
小旭被打击的够呛,只能说米兰,“你三分钟也很厉害了!”
米兰却不接话:“其实你不用担心,想当初我19岁,也没这么大。比你大不了太多……”
“所以……”
真·从小玩到大!
夏天看看小旭的对A,再看看米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就米兰这体量,以后有了孩子至少能吃到一岁半!
夏天:“我其实也喜欢大的。”
小旭抬起头、抹了抹嘴:“这就是你的遗言?!”
“我开玩笑的,大小我都喜欢!”
他连忙违心的安慰小旭:“别听她胡说,小小的也很可爱。”
……
1月19日,一行由25人组成的岛上老兵探亲团来到燕京,开始了岛上老兵的探亲之旅。
夏天作为央台摄制组成员,也跟着拍摄了一段。
当踏上祖国大陆时,老兵团所有人都特别激动。
探亲团还仿写了一段贺知章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岛上来。
去年十月,前不久刚去世的经国公子允许了老兵探亲,也算是积极的为两边关系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而原因,竟然是前年上映的《血战台儿庄》……
86年6月,《血战台儿庄》在香江上映。
岛上驻港的通讯社负责人看完电影给经国公子打电话:我刚才看了大陆一个抗战电影,片名是《血战台儿庄》,里面有令尊的形象,和以前的影片不一样,这次令尊形象是正面的!
他还提到影片中,王师长滕县阵亡后,大队长正在主持王师长追悼会,没料到日军飞机临空轰炸,大队长却拒绝离开,神情严肃地主持完追悼会。
——电影中的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档案中有记载。
经国公子听完报告后,感慨地说:“你看能不能联系一下,弄一个电影的拷贝送到岛上来。”
最后,新华社香江分社的负责人给了一盘《血战台儿庄》拷贝。
看到电影拷贝,经国公子十分庄重,马上召集……一起观看,电影放映中,参加过抗战的不少人禁不住地擦眼泪。
之后,经国公子反复看了多篇。
他说:“《血战台儿庄》拍得实事求是,国军的形象都是正面的,也没有抹黑我父亲,大陆现在是承认我们抗日了!从此看出大陆的政策有了变化,我们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电影公映一年后,岛上报纸公布一份问卷调查,当时岛上人认为早就应该开放到大陆探亲的比例达到了64%。
同年病重中的经国公子慎重思考后宣布:在岛上老兵,允许以探亲的名义返回大陆的家里。
一石激起千层浪,留在岛上几十万老兵奔走相告,喜悦之情如同过年。
岛上红十字会在11月开始受理登记回大陆探亲事宜,仅仅半个月,10万份登记表就被老兵们索取一空。
短短一年时间,岛上赴大陆探亲的人数达到30万之多。
这多亏了周总理当年的高瞻远瞩——那批人留下的伟大智慧,依然在指引着我们!
……
昨天一个好消息,今天就一个坏消息。
(删)
家蔬抵万金……
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也囤点东西?!
一月中旬,《舌尖》和《武林》在香江亚视电视台播出了。
这时候香江那边的综艺,还都是摄影棚和演播厅里那种,那边也没有那个外部条件,能天南海北的拍摄这种纪录片啊!
上一篇:港岛豪门,降服双娇四绝十美人
下一篇:歌土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才几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