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378节
夏天到了一看,马嘟嘟也在!
“呦呵!好东西啊!”
点翠的头面首饰!
这玩意是用翠鸟的毛“贴”上去的,颜色极为好看。
而且据说为了保持色彩鲜明,是活著的时候拔毛的!
清末从宫廷流传到民间。作为传统戏曲化妆的一部分,很多名角大家都会为自己度身定做一套精美的点翠头面。
后来翠鸟捕猎过度,为了保护,就不许再用了——用“点绸”替代。
夏天把这套头面买了下来,他之前还买过几套精品的戏服和头面。
毕竟学戏一场,虽然没上台,但收藏一套衣服也算是过瘾了。
“这天珠不要!”夏天把几颗天珠拨到一边。
也就某些傻子才会说自己的珠子值几千万上亿呢!
灌ding给脑浆灌出去了吧?!
之后竟然还有一串清末流传下来的虎牙串子?
夏天仔细看了看,是真的虎牙。毕竟这时候老虎也不算是保护动物——明年就把虎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加保护了。
“这个我也要了!”
这玩意留著,以后给小孩压压惊啥的,都用的上。
说起这个,夏天得找时间去药房多买点犀角、熊胆、牛黄。这些玩意以后也不让了。
最后夏天还买了一大块印泥!
龙泉印泥,用藕丝做的印泥。
就是荷叶的杆里面的纤维丝!
就这一大块,估计每个十亩地的荷叶是做不出来,花了大几万块!
比同重量的黄金还贵!
现在黄金才80元一克,这玩意130元一克!
马嘟嘟知道夏天有钱,但看到这种眼睛都不眨就花出十几万的,也是眼皮子直跳啊!
藕丝这玩意不光能做印泥,还能做布,比如孙大圣的藕丝步云履~
结果夏天带著马嘟嘟回到家,东西还来不及赏玩呢,大春就来了。
而且揣著东西,神神秘秘的。
“干嘛呢?当佛爷了?!”夏天道。
“嘿~我收了点东西!”他一脸吃了蜜蜂粑粑的表情。“呦,嘟嘟也在呢?”
马嘟嘟还在那看夏天那些明清家具呢。
“你收了什么?”夏天问。
“收了点——古玩!”
“啥?你拿出来我看看!”
夏天和马嘟嘟对视一眼,已经默认了大春的遭遇了。
其实大春也是看夏天搞收藏,自己也耳濡目染才买了点。
而且他现在收入也高了,因为有些买卖夏天让他入伙了。
现在西单大卖场里有几个摊位就算是他的。
所以,除了吃,这不也发展了第二爱好了吗!
总比小东喜欢剪报、眼镜沉迷于实验室强啊!
大春美汁汁的拿出了自己买的东西。
第一个就是四个一排连在一起的瓷猴,整体大概一掌多长。
四只猴子是捂眼睛、捂耳朵、捂嘴,最后一个老实坐著。
工艺竟然还不错,只不过贼光还没去呢,不是上周的也就是上个月的!
大春咧嘴道:“摊主说了,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那最后一个呢。”马嘟嘟问。
“最后一个是非礼。”大春洋洋得意!
夏天深吸一口气:“……多少钱买的?”
“12块五!”有零有整的。
“那不贵!”
买个工艺品也得两三块钱呢!
你12块钱买个教训,不算贵!
就当你是买非礼了!
“那这个又是啥啊?”夏天指著另一个东西。
这是一块岫玉雕刻,半个手掌大小,说是摆件吧,小了点。说是佩饰吧,大了点。
而且题材特别古怪,是一只蝉叼著一只毛笔?
夏天寻思:蝉形饰物被认为能带来文昌运和事业运,也有蜕变和灵性之类的寓意。
马嘟嘟寻思:这蝉带上毛笔,应该是跟文思之类的有关系?
结果大春笑了:“这个寓意特别好——叼的一笔!”
“噗~”夏天一口茶水差点没喷这“叼的一笔”上!
一边的马嘟嘟整个人都精神了,小眼睛瞪的老大——今儿可长见识了!
像夏天这种的藏家有,像大春这样的藏家,也有啊!
自己30多岁,头一次感觉脑袋不够用了!
多年以后他还在自己那节目《嘟嘟》里提到这个事儿呢!
马嘟嘟:“我跟你们说,这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啊!我一朋友,年轻那会儿,收了个‘非礼’,还有个‘叼的一笔’……”
第328章 案上一点墨
央台,夏天那个小办公室中。
“坐!”他把一张椅子抽出来,让来采访的方晓燕坐下。
方晓燕打量著夏天的小办公室,很小,可能只有十平米?
但至少是“独立办公室”啊?
一张拐角大书桌带著桌上书架,摆满了各种薄厚不一的书籍,还有很多文件袋和夹子、策划书。
笔筒里塞满了钢笔、铅笔和原子笔。
甚至她还看到了墙上挂著的一副看上去刚完成没两天的水粉画——画的就是央视现在的大楼外景。
“看来你在这里如鱼得水啊?”她笑道。
夏天拿出一个茶杯,将泡好的茶水给她倒一杯,“还好吧,我的工作一般不忙,除非有什么必须我干的活儿,否则我一般推给别人~不过很多时候,会有其他单位来借调我……”
很快,俩人就进入到了采访模式。
“惊鸿客老师,现在读者都在讨论你正在连载的两本小说。你能跟大家说一说你的创作思路吗?”
她说的两本连载小说,是说《潜伏》和《大宋提刑官》。
潜伏修改的次数比较多,毕竟很多事情不能太过于随意,需要仔细琢磨,甚至找一些老同志帮著看一看。
而《大宋提刑官》就不需要了,这毕竟是利用历史人物写自己的故事,只要别太出格,别太违逆人们心中这个角色的形象,问题不大。
所以,最后两本书几乎是同时完成的。
现在连载,也几乎是平行的。
这也造成了《今古传奇》连载《大宋提刑官》,同时间《十月》在连载《潜伏》。
好些夏天的书迷可谓是大饱眼福,“吃”爽了!
书迷:惊鸿客老师双开了~
而随著连载的内容逐渐进入关键节点,现在报纸和杂志上关于小说的讨论就开始了。
前者是关于“吏治”和某些不好明说的东西。
后者是关于那段特殊历史的特殊人物的特殊事迹。
而且都太有话题性了,太有可聊、可讨论的了!
这时候人也是敢说,没碰到点娘沟杨的深河呢!
不过,关于方晓燕的这个问题,夏天还真不好回答。
“我一向认为,在作品面世的那一刻,就不再属于创作者了,而属于所有读者。所以,我的想法和解读,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大家的看法才是重要的。”
但方晓燕可不会这么简单放过夏天,追问道:“你作为创作者,大家还是很想知道你最初的想法的。不方便说吗?”
夏天摊了摊手:下次来别说茶水了,给你喝泔水~
“关于《潜伏》,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大家自己看吧。”
“至于《大宋提刑官》,倒是可以说一说我最初的一些想法……”
“案上一点墨,民间千滴血。这是我最初的创作理念,和《神探狄仁杰》是不同的……”
“说到刁光斗这个反派,我最开始也很头疼,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最后,我有了灵感……”
“刁光斗这一生,就是给同僚打工的一生。贪了钱,不想著锦衣玉食、山珍海味,也没有妻妾成群,反倒是花在了组建情报网和贿赂同僚上了。从结果来看,百姓因为他受了罪,同僚因为他更富裕,自己啥福都没享。”
上一篇:港岛豪门,降服双娇四绝十美人
下一篇:歌土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才几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