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综:文坛泥石流,白露被玩坏了 第233节
像是看透了沈放的为难一般,
胡戈得意洋洋,笑着朝着沈放喊了一声:
“沈放老师,要不然算了吧?”
看似,这话是在为沈放好。
可是——
你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
作为一个男人来讲,这还能退缩?
“真没办法...”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沈放缓缓走上山巅。
当沈放屹立于山巅的那一刻——
气质陡变!
他侧头,朝着颜敏的方向喊了一声:
“笔!”
“墨!”
“纸!”
“砚!”
没有半点停顿,砚好的笔墨,当即就给沈放搬了上去。
只见沈放拿起毛笔,
在宣纸之上,
用苍劲有力的书法,
写下雄浑有力的四个大字:
“《岳阳楼记》...”.
122 山巅封仙!绝巅才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古代诗文分为八大文体,分别为:
表、说、记、铭、序、辩、传、诏。
表,例如《出师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是中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说,例如《捕蛇者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而这八大文体之中的记,便包括——
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
沈放屹立于山巅之上,大笔一挥,洋洋洒洒的便在宣纸之上写下了四个大字:
“岳阳楼记!”
见沈放居然要提笔,为这岳阳楼,提笔所写下一篇记叙文体。
导演颜敏的兴趣,瞬间就被勾了起来。
说实话,对于胡戈刚才的那番文学展示,他并不是太满意。
此行的目的,是想要借由节目组的流量和曝光,为这岳阳楼景点吸引来足够的人流游客。
胡戈刚才的那一番说辞——
装逼足够!
但要论文雅附庸,还是稍微欠缺了一些。
要想使得岳阳楼出圈,要想彻底打出岳阳楼的名气——
还得是看千古名篇!
还是是看嘉宾具不具备足够的文学功底!
同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因‘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而闻名。
滕王阁因‘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而出名。
唯独这岳阳楼——
明明风景绝佳!
明明就蕴含有足够的文学素养,但偏偏——
就是不为世人所熟知!
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
还不就是因为没有一篇足以震动世人的千古名篇出现,为这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楼——
岳阳楼正名!
但沈放提笔书写下《岳阳楼记》四个大字的刹那,
全场人的目11光,
纷纷都朝着沈放的方向投了过来。
对于沈放的文采,众人自然不会有丝毫的疑虑。
不论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所带给世人的惊艳,又或是‘横渠四句’所带给人的振奋人心,这些传世经典的绝佳诗词——
至今还历历在目!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自从体制内进行过大整顿后,这横渠四句便一直高悬于政府坐堂正中!
自从亲眼看着沈放上一次,以大无畏的气魄,当众写下如此高燃且具有浩然正气的横渠四句过后,
已经有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再看到过沈放动笔...
每一次沈放动笔,
都势必会掀起一阵滔天的波澜。
每一次沈放动笔,
都必将有一篇传世经典的千古绝篇闻名于世。
当看着沈放手握毛笔的刹那,所有人——
心头直接一紧!
“就是这种感觉!”感受着沈放身上陡变的气质,白露眼神里闪过一抹欣赏之色,“就是这种感觉!”
“难道,千古绝篇,又要出现了吗...”
虽然素来听闻沈放的名气很大,
可是看人临场发挥,提笔写诗这种事。
刘依菲还是第一次见。
要知道,不管是写诗还是作诗,这种事情都是要讲究灵感的——
在没有丝毫准备的情况下提笔作诗?
这种做法,哪怕是对一个拥有满腹经纶的文人来说,难度,自然也是极大的。
虽然,知道现场提笔作诗的难度极大,可是不知道为什么——
对于这个素未谋面,甚至于才刚刚认识不到三个小时的陌生人。
刘依菲,好像对于这个人,就是有一种莫名的自信?
“加油啊...”只见刘依菲将目光投向沈放,然后默默在心底里,为沈放加油打气,“加油加油!”
“一定要加油...”
文人学者的名头,可不能就此辱没。
纵然不能千古流芳,但至少——
也应该让人耳目一新!
最少最少最少,文人学者的名头——
也不应该被胡戈压下去吧...
只见刘依菲咬紧牙关看向沈放,小拳头都已经暗自攥紧了:
“可不能让我们失望啊...”
...........
沈放屹立于山巅之上,
将山脚下,洞庭湖,岳阳楼的美景,尽收于眼底。
微风徐来,波澜不惊。
在山风的吹拂下,
沈放头发,衣襟,伴随着这种徐徐的山风,悄然浮动...
浩浩汤汤的长江江水,从北及南,汇入洞庭湖,这声势之浩大——
足以令人看起来触目惊心!
山峰,
亭台,
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