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第26节
不过谁让陈麟风现在是社里最畅销的小说作家呢,哪怕韩涵的《三重门》的销量,目前来看,也比《生死簿》差得远。
这点要求又不是什么特别为难的事,最终,还是答应下来他的要求。
陈麟风见谈的事情圆满成功,就要起身告辞,走到门口的时候却被赵主编拦了下来,“小风,来我办公室聊聊吧。”
赵主编泡了一壶茶,招待陈麟风。
“你们带来的这个茶不错,信阳毛尖中的上品,你用心了啊。”
“这都是梅姐挑的,我小孩子哪懂得这个,”陈麟风一饮而尽,也没喝出什么好坏。
他前世就不是爱喝茶的人。
赵主编失笑,“得,我多余和你聊这个,我叫你来你想问你一件事。”
“嗯,您说。”
“下个月,央视找来韩涵、哈佛女孩刘一婷、黄露思等几个年轻一辈的出色人物,参加一个对话节目,我听说也有邀请你?”
“嗯,我收到央视的邀请了,不过我只说考虑考虑,没打算接,正要回绝他们呢。”
“这可真是太好了,你和韩涵都是咱们社力推的青年作家,要是在央视的节目上对立起来,那可不太妙。”
赵主编正发愁怎么劝陈麟风不要上节目呢,这下听说他本就没这个打算,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正好下个月初,霓虹那边,有个作家交流活动,是他们那边的出版社协会联合举办的,邀请咱们内地的一些杂志社和出版社参加。
我带着你一起出国去参加交流会,咱们也有理由拒了华央台的节目邀请。”
赵主编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交换条件说出,虽然陈麟风本身就没有上节目的意思,但该给的奖励还是要给。
陈麟风其实根本没考虑过和韩涵同处一家出版社,万一对立的问题,他纯粹是不想跟那几个日后的润人站同一阵营。
对于韩涵,他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意,只是不支持学生辍学的这种行为罢了。
记者采访陈麟风的时候,他对于这个话题一般都是搪塞敷衍过去。
陈麟风想了想下个月应该也没什么事,就说道,“有出国涨见识的机会那太好了,我这就让梅姐帮着办手续,华央台那边,我回去就打电话说去不了。”
第30章 出发
申海虹桥机场。
一群人在候机厅等候,这次受邀去霓虹参加交流会的,主要是国内几个比较知名的文学期刊杂志社。
例如收获、十月、花城、长江文艺等,当然也包括萌芽。
此外还有各杂志社推荐的作家,这些作家个个都是成名已久,陈麟风是其中最小也是出书数量最少的,醒目的很。
他的第二本小说才刚刚定版,样书已经出来了,陈麟风随身携带了几本。
赵主编给他介绍这次交流团的情况,“那个是带队的队长,《收获》杂志的成永新,他今年刚升上来副主编,跟他站一起的就是于华,你应该认识。”
陈麟风厚着脸皮说道,“您帮忙介绍一下呗,于老师帮我太多了,听说这次咱们社又找他给我写了推荐语,我总得当面表示一下感谢。”
赵长田于是领着他,走到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身前,
“于老师,给你介绍个人。”
陈麟风从主编身后站出来,鞠了一躬,“于老师,我是陈麟风,此前您推荐过我的小说,这次又要麻烦您帮忙推我的新书,真是太感谢您了。”
于华当然知道这位,萌芽杂志社两次拜托他写推荐语,都是为了这个小作家,两本书他都看了,很不错,有股子新时代青年该有的新鲜劲。
最主要的是,最近两年报纸上天天都在讨论他,名气大的很,舆论对这样的青年作家很是看好。
他笑意盈盈的说道,“你的书写得好,我才会推荐,说到底还是你自己争取来的。”
于华顿了顿,又道,“说话就别您、您的了,你也是写出年度畅销书的知名作家,咱们平等交流就好。”
陈麟风当然不会当真,目前他比这位还差得远。
只是接下来的交流中不再用敬语,那样会略显生疏。
仍口称老师。
陈麟风前世是成年人,如今在一群中年人里也不觉的拘束。
为了不冷场,他开口问道,“于老师,你知道这次咱们这次去交流,具体都是什么情况吗?也没听报纸上有报道啊。”
于华摇摇头,他真不清楚。
“我正好知道,”一旁站着的收获杂志的成主编说道。
作为交流团的团长,他对此次交流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
说到其中原委,还得从小日子那边说起。
这次的交流会是霓虹那边发起的,由几家大型出版集团出面组织。
主旨是要促进两国的文学交流,助力优秀文学作品走向国际,同时也给作家们提供一个沟通的场所。
成主编用不那么官方的话补充道,“其实就是霓虹那边的出版社想要提升业绩,希望把他们的书卖到咱们国家来。
同时有可能的话,也引进一些咱们国家的优秀作品,所以举办了这个交流会。”
赵主编则解释报纸上看不到相关消息的原因。
“不提前宣传也是有道理的,你想想,如果咱们这次去参加交流会,结果交流完,净是引进他们的书,咱们的书没法打入他们的市场,那多难看啊。
所以前期就不宣扬了,等真有收获再说。”
陈麟风前世可从没听说过这个交流会,可能他前世有些孤陋寡闻,也可能如赵主编所猜测的,结果不是很好,没怎么宣传。
一旁的成主编加了一句,“咱们去参加也不光是想试着买书卖书,最近几年上级部门不是一直在谈入世的事嘛。
文学单位进行这样的国际间合作,是符合全球化精神的,也算为入世出一把力。”
“确实是这样,”赵长田表示肯定,“新闻出版总署对这次交流会就很重视,这次随行的也有他们的人。”
“呸,我看出版社想多卖书才是真的,”于华听不下去了,啐了一口,“你们就看现在图书市场没以前那么好了,就想引进外敌。”
两位主编无奈摊手,谁不想多卖书,只是文人向来讲究含蓄,这事能做不能说啊。
陈麟风若有所思,若真是这样,对他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他的小说本就是改编自前世小日子的动漫作品,这真要是能倒反天罡,卖回到霓虹去,也多是一件美事。
于是他问两位主编,“霓虹那边有说他们意向引进哪一类的书吗?”
成主编想了想,“说不好,这次出发前,你们这些作家的作品就都发到日本那边了,要看他们的选择,咱们这边也不知道日本市场的情况啊。”
“那咱们出版社准备引进日本的哪一类书籍呢?”
成主编沉默。
赵长田左右看了看,有些不好意思,他压低了声音说道,“主要是通俗文学,畅销小说这一类。”
这个时代的这些文学杂志社,还是觉得作品的文学性更重要,耻于讨论那些为了多卖书而写的通俗作品。
于华不屑的看了他一眼,“就你老赵还以为这是个秘密,你们的心思早就写在脸上了。”
赵长田尴尬的挽尊,“文学类书籍后续也会引进的,这不是先拿小说试试国内读者的口味嘛。”
陈麟风心中有了数,不再多问。
一会儿,开始登机了,陈麟风跟在赵主编后面,上了飞机。
飞机起飞,赵长田交代陈麟风,“两个多小时就到了,你没坐过飞机,不舒服可以睡会儿。”
陈麟风这一世的身体倒是不晕机,他摇摇头,拿出一本书翻看。
“咦,《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好家伙,你小子看的书真杂。”赵长田扭头看到旁边陈麟风手里的书,惊讶不已。
“闲着没事,随便看看。”他看这种书纯粹是为了给日后做积累,涉及古代的影视剧都能用上。
要是有朝一日他能主导剧组,总不至于在这方面出低级错误。
赵主编只能徒自羡慕年轻人的精力旺盛,还能保持着上进学习的劲头,他现在可看不进这种无趣的书。
飞机平稳降落在东京羽田机场,交流团走下飞机,航站楼大厅前,霓虹方人员在举着牌接机。
为首的人迎上来,用满嘴大佐口音的华语说道,“成君,欢迎来到霓虹,我是负责本次交流会接洽的井田上二,接下来的时间就请多多关照。”
说完,鞠了一躬。
接下来,双方大致进行了自我介绍。
霓虹对华方交流团里的陈麟风十分惊异,不明白为何会有一个少年,看他的年纪应该还是中学生。
成永新看出了日方人员的疑惑,着重介绍了陈麟风的情况。
井田朝陈麟风鞠躬,“没想到陈君竟是名作家,是我们小看了华国的天才,请您原谅。”
陈麟风对小日子表面的礼貌见怪不怪,用霓虹语回应,
“不必如此,我并不介意,我年龄确实有些小,本来是不够资格来这里的,是杂志社的主编先生为了给我学习的机会,特意让我加入进来。”
井田惊讶的看了这个少年作家一眼,“不愧是天才,陈君的日语说的很标准。”
遂把这段揭过。
成永新听了团里翻译的解说,十分欣赏陈麟风的回应。
这样应对,后续就减少了被刁难的可能,总不能为难一个来学习的少年不是。
今天的追读决定是否试水,请大家尽量把两章都看了哈,感谢
第31章 交流会进行中
经过简单的互相介绍之后,井田大概讲解前面几日的日程。
今天先是跟车去预定的酒店,从明天开始,专家学者交流会和作品推介会轮流进行,中间还会留出1-2天的出版社参观时间,前期的日程只说到这里。
陈麟风猜测后面几天,应该就是谈合作的日子以及签约仪式。
接着,在霓虹方的引导下,交流团去往大巴车所在的地方。
众人上了车,坐在前座的于华扭过头问道,“小风,你的霓虹语哪学的?”
上一篇:精灵:出生御龙世家的我无敌了
下一篇:囯安第八局:我,刑案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