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第36节
野间满意的看着下属们忙碌起来。
接下来,他也要去约电视台的朋友,主流媒体的宣传攻势也不能少。
紧接着的几天。
朝日新闻报道了《命运》新书的销售盛况,并将其列入为今年最值得购买的书top10中。
其文学评论版面,连续有几天,都有著名文评人推荐这部小说。
也有一些评论家,把两本正在对立的小说,放在一起评论。
不过这样做的人不多,应该是收到了两家大型出版社打的招呼。
“竞争可以,不能随意诋毁对方,搞恶意竞争。”
更有好事者,在网站上直播两本书的销量数据和在报纸上的口碑评价。
这个应该是业内人士,写出的销量,和真实数据相差无几。
引来大批网友围观。
NHK则直播了东京书店销售的火爆场面。
由于口碑彻底爆开,加上新闻舆论对两部小说竞争关系的炒作。
NHK拍摄人员去的时候正是小说最火爆的时候,去的地方也是最热销的地点,一处中学与大学的交汇地带。
摄像机画面中,书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不时有带着笑容的书迷走出店门。
记者拦下买完书的书迷。
“请问这位先生,你是来买什么书呢?”
“命运之初始。”
“你为什么来买这本书呢?”
“听朋友介绍说这本书不错,就试着买来看看,没想到有这么多人。”
“你的朋友是怎么向你介绍这本书的呢。”
“他说这本书是神作,是少有的主角有大格局的小说,不愧是有大片国土的国家,真是让人羡慕啊。”
“咳咳,谢谢你的回答。”
……
“请问这位女士,你是来买什么书?”
“命运”
“因为什么来买这本书呢?”
“我是朋友推荐的。”
“我也是。”
“我是来买《奇诺之旅》的。”
“我是《奇诺之旅》的粉丝。”
“我是看到了作者的新闻,想看看少年天才的作品是什么样子。”
“我比较喜欢《命运》书里的插画,想买来看看这么美的妹子是什么样的人。”
……
……
成永新充分感受到了舆论的变化,各类媒体,不论是电视还是报纸,对于陈麟风这部小说的报道都明显增加,隐隐有破圈之势。
“老赵,看来你不用担心了,用不着动手脚,单单是目前的媒体曝光,转到国内就是个大新闻。”
他眼里满含深意的说道,“这可是在霓虹市场,正面击败霓虹小说家的优秀作品!”
“而且华国驻外的华新社肯定会搜集相关新闻,用不了多久,也会自己将新闻传回国内。
等他们传,谁知道到什么时候了,我们得自己联系国内媒体。”
赵长田欣慰不已,这样的结果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
“走之前,我们再和出版总署的领导沟通沟通。”
他总想做点什么,“小风为这次华国的文学作品海外出版立了大功,又扬威于霓虹。不能在国内给人当头一棒啊,他们是正管部门,说话管用。”
成永新好笑的说道,“你还真是护着他,为你儿子都没那么操心。”
赵长田理直气壮,“我儿子要有这水平,天上星星我都给他摘下来。”
陈麟风没等几位主编一起,和梅姐两人在霓虹待了两周时间,看形式基本已经确定,又结束了宣传任务,就赶快回到国内。
目前《命运》的销量,第一周7万,第二周6万,合计两周13万的销量,稳稳压制《奇诺之旅》十万的销量。
并且,在轻小说top10中,《命运》初上榜,就排在第五位,后续更是挺近到第三位。
距离前两位,差距也不算很大。
专业口碑上,两部小说都有很多拥趸,这方面可以说的上势均力敌。
销量上则初步拉开距离,从目前书迷的口碑来说,《命运》高的惊人,他们向周边朋友推荐的热情非常高。
后续销量的差距越拉越大。
《命运》首月销量超过30万,《奇诺之旅》则在20万左右徘徊。
两部小说的对决,至此拉下帷幕。
至于讲谈社和角川书店在这次对决中的种种不愉快,当然是烟消云散了。
两本书互相竞争,最后同时拉高了二者的销量,塚田简直想要给依田太郎颁个奖。
依田自己高不高兴,那就没人知道了。
43.第43章 反击
国内的舆论风波还处于风高浪急的时候。
主流媒体的讨论一阵接着一阵,一些成名作者下场和文学评论家互相对垒。
作联这次,因为其全委会委员在人日上的评论,显得立场很尴尬,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回应。
上级主管部门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态度,任由舆论的发酵。
萌芽杂志社。
朱桂明从办公室走出来,朝办公桌旁的郑玉玲招了招手,示意她到办公室来。
等郑玉玲进来,朱桂明开门见山,
“上级部门有人递了话,说有大佬的原话‘这种新形势下的新讨论,不能武断的下决定,让他们吵个明白再说。’”
郑玉玲惊喜万分,只要上面不下场,单是舆论争吵,倒没什么。
她问道,“人日都发了那样的文章,不就代表是上面一定的表态吗?怎么现在是这么个结果。”
“听说是出版总署不愿意听别人瞎指挥,在会上发了牢骚,然后大佬发了话。”
郑玉玲长舒一口气,“谢天谢地,这些天可给我吓得不轻。”
朱桂明轻笑一声,“这才哪到哪,放十几二十年前,这都不算什么,那时候思想的碰撞可比现在激烈多了。”
陈麟风在家查看网上的消息。
网上的评论近乎一边倒,都站在陈麟风这一边,可惜这个时代的网民在舆论上还无足轻重。
不过看到这些网友都在支持他,他心中还是感到一阵暖意,这个时代的网民还是比较朴素的。
陈麟风翻找到搜狐新闻上,转载的圆圆在人日上的评论文章。
看着文中那些冠冕堂皇的措辞,他冷笑一声,“自己不干净,批评别人的时候倒是挺正经。”
这时,郑玉玲打来电话,转告从朱主编那得来的消息。
陈麟风着实松了口气。
看来霓虹那边小说大卖的消息,还是起到了作用,只要主管出版的部门支持,这事基本上就没事了,就只剩下吵架了。
陈麟风不是让人干骂着不回嘴的人,即便没有封禁危险了,他也没准备息事宁人。
他花了三天时间,忍着不耐将圆圆过往的小说,和评论文章通读一遍,只感觉三观上的巨大不合,简直无法忍受。
陈麟风顺着心中的想法,将圆圆小说中,明显对华国含有恶意的地方,一一列举出来。
尤其是其作品中有一部《掩埋》,对过去土地改革的污蔑,让他有太多的mmp想说。
他总结了一下语言,写成文章,投稿给了省内的大报《河大报》。
这个是自家人的报纸,此次事件中也一直在帮陈麟风说话。
陈麟风将文章标题取为《且看这位批判别人不应该有资格写作的作家,都写了什么好作品》。
他不仅将文章投给报纸,还在网上也发了一遍,而且在网络版本的文章最后加了一句:
“我只是个未成年人,没什么跟成年人斗争的能力,也没有那个资本,直接让相关部门堵别人的嘴。
所以只能以后写小说的时候,在我的小说里增加一个叫园园的小丑型反派,略做回应。
我也没别的本事,只是小说的销量高一点、国外也有些人看罢了,多让人知道园园这种人的恶心程度。
特意说明一下,此反派不针对任何人。”
未成年人对战位高权重的成年人,文中前面写明事情的起因经过,以及对陈麟风出手的人的身份,结尾还来了个看起来不疼不痒的“报复”。
后世来的陈麟风太懂怎么把自己置于弱势地位了。
这样的小作文在网上一经发出,引来大批网友围观。
“我去,小陈同学很刚啊,支持。”
“不得不说,如果文章里列举的都是真的,这个圆圆够让人恶心的。”
“支持作者,动不动就要使用公权力打压人,妥妥的反派。”
上一篇:精灵:出生御龙世家的我无敌了
下一篇:囯安第八局:我,刑案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