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第507节

  他给出那些份额不是白给的,谁也不能把锅丢他身上。

  而且赚钱的这些个公司,还要负责帮忙维持舆论,不能平白出现黑他或者黑他电影的。

  基本能凑进来吃肉的,都是能起到作用的。

  要说之前,博納加进来不是不行。

  然而博納去年年底在漂亮国上市,那叫一个惨,上市首日就破发,之后一路跌。

  和华艺的待遇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余东过去两年忙上市的事,完全成了一场空。

  当然,陈麟风自己心知,这两家因为上市这事,真说得上福祸相依。

  不过如今来说,博納真有点表面实力不够了。

  然而正是因为如此,余东才更热切。

  只要在陈麟风电影里插一手,不说别的,漂亮国的股民们也认识chen啊。

  只有陈总你才能救我一命了,东愿拜为义父啊。

  可惜别人可不愿意给余东拜义父的机会。

  王忠磊:“余总,大家都定好轮次了,你这上来就想加塞,不合适吧?”

  王长天:“是啊,小陈导演毕竟精力有限,一年就这么点产出,大家都等着就米下锅呢。”

  陈麟风笑眯眯道,“合着是埋怨我拍片太少了。”

  “怪我,怪我,没说清楚。”王长天连忙改口,“陈导正是因为紧把质量,才能一步一个台阶,票房越来越高。”

  “是啊是啊,速度慢点才是正常,再说,陈导一年两部片子,速度着实不慢了。”

  陈麟风不太习惯这些人说话的语气,“各位大佬太抬举了,咱们正常说话都行,万一给我捧得看不清方向了,也不好不是。”

  众人仔细看了看,竟不像是假的。

  这人未免有些恐怖,都到这个程度了,还能保持冷静?

  换成他们,怎么也得膨胀一段时间啊。

  典型例子还在那摆着呢。

  桌上的一些人不着痕迹的看了看王忠磊。

  典型同志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他觉得小陈说的对,谁也不愿意捧着别人说话啊。

  于是赞道,“小陈这话没说错,来,为这句话喝一个。”

  几个人碰了一杯。

  时间差不多了,韩山平和主持人上台,开始针对此次庆功宴发表讲话。

  几位领导也纷纷上台,讲一讲如今华国电影产业的大好形势,《你的名字》这部电影的重要意义等。

  随后,剧组众主创,站在一个1和9个0的大冰块之前,见证陈麟风与刘茜茜一起,将冰块砸碎。

  代表着华国第一个10亿电影的出现。

  众多媒体记者,记录下这一幕盛景。

452.第445章 懂事

  庆贺环节结束,剩下的就是交流时间了。

  陈麟风坐到了导演聚堆的这一桌。

  这也算是他一贯的立场,在影视圈更多的以导演身份示人。

  坐那群影视公司老板那,铜臭味太重,一帮老家伙,老是想占他便宜,太费脑子。

  演员这边吧,别人太拘束,他又觉得没意思。

  所以还是这里好,大家有啥说啥。

  就比如说现在,聊到的冯晓刚筹备的新片剧本《1942》。

  反正是闲聊,他讲的还挺细致,陈麟风也用心的听着。

  虽然前世看过这部电影,但毕竟剧本和成片还是有不少的差距。

  而今世陈麟风还看过刘震沄的原著小说,三者对比起来,他对这部片子的理解,几乎要超过冯晓刚本人了。

  一个过去岁月的大灾荒,天才人祸并存。

  冯晓刚说完,自顾自端起一杯水润喉。

  其他几人有些沉默,着实没想到,冯晓刚要拍的竟然是这么一部电影。

  “这片子值得拍,晓刚,你是这个,”江文竖起大拇指。

  张一谋也惊讶的看着冯晓刚,确实刮目相看了。

  “行了,没必要说这个,”

  冯晓刚风轻云淡的挥手,嘴角动了动,终归是没有翘起来。

  他看向众人,“哥几个给出出主意,看能不能把故事整的的更好一点。”

  这是陈麟风之前的习惯,他喜欢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让别人品评,有时候还会吸取一些经验。

  张一谋、江文都和他一起搞过。

  冯晓刚他们这些圈内人都听说过,这次也是看陈麟风在,想听听他的看法(当然口上还是大家一起出主意)。

  陈麟风在影视圈发展至今,已经没人不重视他的意见了。

  尤其在剧本方面,完全就是国内第一人。

  “我先来说一个,”

  宁昊自告奋勇,他也是很擅长剧本的导演,自有这方面的信心。

  “整个故事两条线并行,灾民这条线不错,上层那条线,感觉还是有些浮于表面了。”

  程尔举手道,“我也这么觉得。”

  冯晓刚翻了个白眼,“你以为我不想深入一点啊,就现在这本子,已经是审了改,改了又审,来来回回好多遍之后的结果了。”

  得,大剪刀实在是没办法。

  两人都缩了。

  尤其宁昊,他自己的片子还被卡着呢,已经吃尽了苦头。

  江文皱着眉道,“你这个讲故事的方法有点太直白,或者说,太浅了。”

  陈麟风点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冯晓刚精神一振,“怎么说?”

  江文看向陈麟风。

  陈麟风朝他示意道,“江哥你先说吧。”

  “那行,你觉得我说的哪有问题,再来补充。”

  江文咳了一声,开始说出自己的见解,

  “剧本中设置有一个神父,这个我明白你们的用意,生命在大灾面前如此脆弱,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宗教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所有想要有所作为的电影,都在探讨深刻的命题。

  但晓刚探讨的太浅了,至少我从你的描述中没有听到。”

  “是啊,”陈麟风接口道,“一部电影想要足够深入人心,一定要有自己的内核。”

  “饥寒交迫之下,人命如同草芥,说死就死,主视角的‘老东家’,他的一切亲近之人逐渐失去,家人、故乡、财富、希望一点点离去。

  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人要怎么坚持,要靠什么继续生活?

  最终老东家遇到了一个死了母亲的小女孩,终止了自毁的念头,但这只是活着,不是生活。

  我想老东家在未来,在故事结束之后,一定是继续生活下去了,但这些观众看不到。”

  “小陈说的没错,电影必须要有精神主旨,不能只是出于展示历史这个目的,这样很好,但还不够好。”江文表情严肃的强调。

  他在这方面一向是不缺的,甚至过于充足了。

  典型就像《太阳照常升起》,已经充足到常人看不懂的程度。

  而冯晓刚则是另一个极端,电影比较空洞,有的时候只有私货,没有思想。

  陈麟风为了好说明,举了个例子,“想想《拯救大兵瑞恩》,斯皮尔伯格在里面塞了不少关于人性。人道和生存意义的探讨,片中的人物,都在不断诘问生命的价值。

  放在《1942》这里,老东家不断遇到让人悲伤绝望的事,他难道不会有想法吗?

  哪怕再朴素,再浅显,也是其精神所在。

  同样,拴柱被鬼子杀死,他为什么会走向这样的结局,此前他一定是有了想法,才会不愿意配合鬼子兵。”

  陈麟风将故事中的几个人物一一点评了一遍。

  大概都是那个问题,这些人只遇事,而少有情感表达。

  有时候不用过多,关键时候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整个故事以及氛围就不一样了。

  其实他刚才说到老东家的时候,联想到了《漫长的季节》中的王响。

  同样是面对着不断地失去,也是因为一个孩子,放弃了自毁的念头。

  但剧中一直在描述的那个“向前看,别回头”,其实就是王响的思考,也是导演给出的答案。

  这个答案,体现在此前很多人物身上。

  也因此,整部剧显得厚重感十足。

  冯晓刚静静地听着对方分析,还有江文不时的附和补充,心中有些苦涩。

  他本来是抱有很大的野心的,没想到在剧本阶段,就被挑出了这么多问题。

首节 上一节 507/6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精灵:出生御龙世家的我无敌了

下一篇:囯安第八局:我,刑案之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