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第518节

  其他几个演员,听到这里,眼都直了。

  竟然这么多?

  怎么会这么多!

  其他几个演员,陈麟风也各发了大约300-500万的分红。

  这可是在片酬之外,又多出来的。

  几个人也心满意足了,不过看着刘茜茜,还是觉得酸的不行。

  刘茜茜自己都有些被吓到了,“小风,用不着这么多吧?一部片子我拿接近一亿,太夸张了。”

  “这只是因为咱们这电影票房高,按比例下来,就该是这么多钱,如果电影票房成绩不佳,你也拿不到多少钱。

  假如只5亿票房,那也就2千万不到的分成,加起来只比你正常的片酬多一点,要是1亿票房,就只有400万分成,加起来还亏了一些。”

  陈麟风严肃道,“承担了风险,就有可能拿到更高的收益。”

  其他人默默吐槽,你小陈导演的电影,有什么风险啊。

  今天8k,还上之前的欠账

460.第453章 分成,泰囧

  虽说出演陈导作品,票房亏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至今仍尚无败绩。

  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按照合同来,是没错的。

  众人眼热无比的看着陈麟风,这是财神啊。

  我们也愿意把片酬转成分成的,下回带一带我啊。

  就算是范玮,老一辈演员,心里也多了点渴望。

  谁都不嫌钱多不是。

  然而陈麟风又不是傻子,他愿意给出分成是有前提的。

  第一,演员所演角色,在电影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量,这样才具备资格。

  其次还要其本身正常片酬很高,高到已经压制正常的电影制作了。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他才会采用部分片酬加分成的模式。

  这也是华影、华艺等众多投资方,愿意搞分成的原因之一。

  他们当初签合同,是以4亿左右为基准。

  一切都是算好的。

  超过这个票房数据,演员可以多拿分成。

  低于这个数字,演员们则可能要亏一些片酬。

  而考虑到陈麟风此前的两部电影,一个3亿,一个9亿,波动还是有的。

  当前市场上大导的普遍水平,也就在2-6亿徘徊,因此4亿算是取中。

  单考虑陈麟风导演的话,众多投资人其实都有预期,主演们会在分成上多赚点钱。

  但分成是电影上映后发的钱,片酬则是早就能到手里的。

  演员甚至要担心,分成的钱能不能实实在在发到手里,总归是承担了风险的,其实说起来还算公平。

  何况演员分成只涉及国内票房,海外的不算,总体上已经足够保守了。

  唯独谁也没想到,《你的名字》能一下子在国内爆了21亿票房。

  这一远远超出当前市场数据的情况,才是两位主演提前拿到几年后片酬的最重要原因。

  韩山平知道要发出去钱的金额时,脸都是绿的,再怎么大方,也不舍得给一个人七八千万片酬啊。

  其他投资方更是心痛,这不是糟践钱嘛。

  都应该是我的钱!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些不满的声音,刘茜茜拿大几千万,陈麟风的更多,直接就是翻倍的拿。

  这还不算麒麟公司投资所应得的分成。

  真是大头都给小陈挣了。

  要不是大家这回都赚的多,再有项目的关键是人小陈,说什么也得耍赖搞点事了。

  其实已经有想耍赖的。

  陈麟风回国快半个月,没少因为发钱的事和各方纠结。

  然而当初的合同规定的很明确,以票房分账之后,直接进行分成。

  不核算制作成本。

  虽然麒麟才是主制片公司,成本都是陈麟风说了算,就算想要弄假,也是他来搞。

  但当初签合同的时候,他就有考虑到面对后来者的示范效应,专门把这种可能出现的波动因素给去掉了。

  好莱坞都不怎么用利润分成了,国内不能再走老路。

  因此这个分成,在票房出炉之后,直接就能算出来,任谁也做不了假。

  在分钱这件事上,陈麟风的立场其实很飘忽。

  毕竟他不光是制片、投资这样的资方,本身也是导演、演员这类拿工资(片酬)的打工人。

  给资方节省成本、增加收益,他乐于见到,给另一方争取利益,他也能接受。

  而这一次,他明显就是站到了演员这边。

  当然,最主要还是为了省出前期片酬,增加制片费用比例,加强作品质量。

  如今看来,是有一些希望达成效果的。

  发钱的消息迅速在圈内传开,刘茜茜一部片子收入8千万,惊爆了同行们的眼球。

  陈麟风发钱之后,回到家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不断接到咨询的电话。

  刘茜茜那边也是一样。

  打过来电话的,好多都是圈内一线。

  他们是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人群,都想详细的问问情况。

  不管是具体的条款,还是赚多赚少,都是他们关心的点。

  《你的名字》毕竟是极端特殊的例子,这一点大家都能分的清。

  陈麟风在沟通的时候,基本都是建议他们,要看导演和制作班底,不要盲目的签分成合同。

  这本身也考验合同双方眼光。

  要不要拿分成,基准点设在多少,都是博弈的重要环节。

  如果行业内开始流行这类合同,肯定会出现亏钱的现象。

  但考虑到这两年胡乱上电影都能赚钱的市场,说不定是最好的时机。

  至少亏钱的人会少一些。

  等日后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会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

  打电话来问的,不仅有演员,还有很多影视制作公司的老板,以及投资人。

  他们也关心这种模式,是不是真的有可能降低前期成本。

  对于广大的中小公司来说,拍电影是很有风险的一件事。

  如果能压低成本,哪怕后期多分点钱,他们也是愿意的。

  这是陈麟风所乐见的,同时也是他一开始想要达成的目的。

  当然,这种情况下,演员反而不一定愿意承担风险,说不定会更倾向于拿钱,入袋为安。

  还是那句话,看双方的博弈。

  一线演员不是其他行业的卑微打工人,他们是有谈判资本的。

  在这其中,有一个电话,是王保墙打来的,问的也是典型的分成问题。

  《人在囧途》之后,徐铮打起了导演的念头,并且瞄准的就是这部电影的同类型续集。

  当然,徐光头是没拿到相关版权的。

  但这种事业内早不是第一次干了,等真出事了再说呗,反正赔不了多少。

  徐铮找到王保墙和黄博,邀请他俩加入。

  两人碍不住情分,是有加入的意思。

  而这时候,《你的名字》搞分成合同的消息传开。

  徐铮于是也想学着这么搞,就跟两人商议。

  王保墙本身是不想整这种虚头巴脑的事,就想着拿点片酬就行,哪怕这钱远低于市场价。

  还是黄博劝了他一句,“你不是跟陈导关系好吗,问问呗,又不费什么事。”

  “所以,小风,你觉得我该签这个合同吗?”

  

  王保墙现在和石小龙关系很好,两人又恢复了儿时的情谊,因此在陈麟风这边,也好朋友的叫法。

  陈麟风没有直接回复,而是先问道,“黄博签的也是分成合同?”

  “是,100万的片酬,加上后期分成,跟我的一样。”

  这就又和前世不同了。

  前世《泰囧》这事还挺出名的,徐铮拉来的投资不多,只能给黄博300万,王保墙200万。

  黄博没要那300万,想着赚个人情算了,给折算成了投资,结果最终拿到4000万。

  只有王保墙吃了大亏,本身就以友情价出演,结果还被对比成了傻子。

首节 上一节 518/6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精灵:出生御龙世家的我无敌了

下一篇:囯安第八局:我,刑案之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