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127节
然后快速将左氧氟沙星胶囊打开,每一个碗里面倒入一粒药粉,随意用筷子划拉几下,继续准备下一碗。
一百多粒左氧氟沙星药粉迅速融化在一百多碗辣蓼叶汤汁中。
林三七赶紧打开门喊道:
“快快快,大家将这汤药端走,一个病人一碗,不能多也不能少,另外这辣蓼叶汤小孩子不适合,我另外有安排。”
喹诺酮类抗菌药18岁以下儿童是严禁使用的,容易导致儿童关节出现病变,损伤骨关节组织,对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肝肾功能等方面都有损伤。
结果2013年支原体肺炎最流行的时候,专家指南又说喹诺酮类可以用于儿童。
但林三七为了安全第一,决定还是不用了,反正有头孢、阿莫西林之类的可以替代。
村民们一个接着一个走进房间,用木盘子拿起汤药就算外走,准备送到每个病人那儿,整个过程就跟办酒席似的。
黄知柏也端起一碗药就往外走,等拐了个弯,立马就喝了一口品尝起来。
汤汁非常苦,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汤汁底部还有一些粉状残渣。
黄知柏琢磨了半天,始终也没有能品尝出个二四六八来,心中叹了口气,心想自己真的不自量力,首都专家的秘方怎么可能轻易让人猜出来?
半小时后,第二批辣蓼叶汤汁熬好,林三七如法炮制。
等第三批辣蓼叶汤熬好后,林三七则换成了头孢克肟,这是专门给小孩子准备的。
等雷乡长从县城回来后,那香公社的病人已经基本上人人都喝了一遍辣蓼叶汤,暂时还看不出效果。
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傍晚。
林三七还在关门制作“秘方”,门外无数村民都等着,等着这位首都来的大医生救命。
突然大门一开,林三七又在喊了:
“快来人,将这些水缸抬走,记住,里面的水让病人能喝多少喝多少。告诉病人,要想活命就多喝点。”
村民们一听,赶紧将五个水缸都抬往不同的方向,准备让得病的人喝掉。
这些可不是普通的水,里面林三七按照液体的多少,倒入了一定比例的“口服补液盐”。
腹泻病人最怕的其实是脱水,对于恶性肠道传染病来说,脱水是死亡的第一原因。
在脱水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是不能直接喝白开水的。
因为人体发生脱水时也会导致电解质丢失,白开水中是不含有电解质的,直接喝水就有可能会导致钠氯钾等缺乏,会引起低钠低氯低钾血症,会有生命危险。
而口服补液盐中因为含有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枸橼酸钠和葡萄糖,除了有补充水、钠和钾的作用外,对急性腹泻也有治疗作用。
这就是来自2013年的医药黑科技,不吹不黑,面对这种大面积胃肠道急性传染病的时候,中医还是有局限性的,起效最快还是要靠西药。
等到晚上8点的时候,所有医生都回来开会了。
林三七作为临时负责人,需要掌握到底有多少病人服用了药物。
其中一个医生不安地说道:
“林同志,我负责的这一组情况不容乐观,80个病人,有13个根本没有办法喝下汤药,其中有一部分是喝下去又吐出来了。”
“是啊,我那一组也有10个病人没法喝药。”
“我也有!”
“我那也有!”
药都吃不下去,跟死去的小女孩一样儿,那就糟糕了……
第174章 要把他骗出疫区
屋子里众人都是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其实这种情况正是林三七最怕的,病人没办法喝汤药,没办法喝口服补液盐水,那么病情只会持续加剧。
黄知柏也有点着急,原来病人是没希望,现在有希望却吃不下药,多亏啊。
“林同志,有没有其他办法了?”
林三七心想办法肯定是有的,无法口服那就改挂针就行,把药物通过输液的方式打到人体内。
可是59年钦县连现代化的医院都没有,更别提输液挂针了。
林三七有这个条件,但如果他在政府面前突然拿出一箱箱的输液瓶,一瓶瓶的注射药物,一副副的针管来,那就真会被秋后算账了。
人家不会认为他是穿越拿过来的,只会认为是通过边境走私进来的。
一个私人手里掌握着一条走私路径,你们猜国家会不会放心?会不会秋后算账?会不会拿小本本给你记下来?
所以这种事情林三七是不会救的,偷偷救一两个可以,一口气救600多人,难以想像,他一个“护士”扎针也扎不过来呀。
“黄医生,现在我们已经尽力了,我连祖传的秘方都拿出来了,如果这样还救不活人,那只能说一切皆是命。”
林三七想救人,现在他的所做所为其实已经是在无私奉献了。
但医生是人不是神,并不是万能的,生病的人会有两个结果,要么“生”、要么“死”,医院和医生并不是生命保险箱,只能生不能死。
首都
11月的首都已经很冷了,加上这几天北方的沙尘暴又有了,天空黄黄的,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沈院长走进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办公室工作人员就递过来一封电报。
“院长,这是广栖钦县发来的电报,一大早送来的,非常紧急,您过目一下。”
沈院长一边将大衣挂到衣架上,一边还有点奇怪地问道:
“钦县?没听说过呀,咱们跟他们有业务来往吗?行,把电报放到桌子上吧。”
工作人员放下电报,又拿起热水壶开始泡起茶来(茶叶是林三七送的)。
沈院长坐下后直接拆开了信封,随后整个人都坐直了身子,脸色也变得铁青起来,对院办的工作人员吩咐道:
“去,马上把采购科的孔水虎科长,还有林苦参林大夫叫到我办公室来,要快!”
工作人员马上意识到出大事了,于是点了点头:“我马上就去。”
10分钟后,孔水虎和林苦参先后走进了院长办公室。
“院长,有什么急事把我们叫来。”
“你们知不知道林三七现在到哪个地区了?”
孔水虎想了一下:
“他在5天前给我发过一个电报,当时他人在广栖玉林,电报上只是告诉我玉林鸡骨草采购完毕,已经通过铁路托运到首都,让我们注意查收。”
“5天前在玉林?他下一个采购目标是什么地区?”
“钦县,也是他最后一个采购地点,要采购莪术3吨。”
林苦参也大约知道儿子去哪里了,现在见院长特意问起,心中便有些不安起来:
“沈院长,我儿子,在外面是闯祸了,还是出现了什么意外?”
这年头出门在外都要带枪的,可想而知治安绝不太平,很多地方反动派还没消灭干净,儿行千里母担忧,林苦参要说不记挂是不可能的。
沈院长将一封电报扔到了桌上:“来,伱们看看吧,这小子真是个不省心的主儿呀。”
孔水虎和林苦参赶紧将电报打开,随后两人也是大惊失色。
电话是钦县县府发给首都中医院的公函,
一是询问首都中医院是否有林三七这么一位职工?估计是想确认身份,其实就是背景调查。
官方做事就是这么谨慎,有什么小伎俩都满不过他们,有疑点是一定要调查清楚的。
第二个则是表扬,表扬林三七做为医疗志愿者,在钦县那香公社发生瘟疫的时候没有逃走,反而留下来帮助当地人民一起抗击疫情。
所以钦县当地政府特此发来电报,其实也是一种表扬信。
孔水虎一看就急了:
“瘟疫?这小子疯啦?有疫情不赶紧跑,反而留下来给当地人治病?这是不要命了?”
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最怕的就是瘟疫,因为这代表着会死一大片人,谁碰谁死。
在古代的时候,如果瘟疫不能控制,严重时是会派官兵封锁当地,让灾区里面的人自生自灭,非常残酷。
林苦参这时候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了,做为医生,他更清楚瘟疫两个字代表的含义。
“沈院长,知道是什么类型的瘟疫吗?”
沈院长摇摇头:“我还没有跟钦县当地联系,并不清楚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对了老林,你是花都人,广东广西都是南方,这个季节华南最有可能出现的是什么传染病?”
林苦参静下心来思索,喃喃说道:
“钦县这地方很炎热,每年秋季最多的就是腹泻方面的传染病为主,应该是霍乱、痢疾、伤寒三种病可能性大。”
办公室里几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气,这三种传染病没一个是简单的。
甚至“霍乱”还是唯二的甲类传染病,死亡率非常高。
孔科长一听就急了:
“不行,不能让林三七这小子待在钦县,沈院长,你马上发电报,让他紧急回京,不能耽误。小孩子不知深浅,留在那儿当炮灰啊?”
林苦参也重重点头,碰到儿子可能遇到的风险,哪怕他再佛系,此时也有点急了:
“得让他马上回来,起码要离开疫区。”
沈院长当然也不想林三七出事。
林三七可不仅仅代表他个人,而是他背后还有一条稳定的粮食供应渠道,沈院长还想利用这个渠道,在可能出现的饥荒年代得以保存全家呢。
“好,我现在就去邮电局发电报,让这臭小子赶紧回来。他走了多久了?两个多月了吧?看样子是在外面玩疯了!”
沈院长一边埋怨,一边又穿上大衣,匆匆朝门外走去。
孔水虎和林苦参相视一眼,也赶紧拔腿跟上:“我们也去!”
医院的八卦是瞒不住的,但传闻传到后面都会变味,这不,现在中医院在传的是林三七在广栖采购,现在被困在了疫区出不来了。
李泽旭急忙忙跑进了采购科大办公室,看到杨小青扒在桌子上,于是赶紧靠了过去:
“听了没?广栖那边发生了瘟疫,林三七被困在了疫区出不来了,沈院长在想办法捞人。”
上一篇:娱乐:刚破龙壳,被热芭曝光了
下一篇:娱乐:怒怼京圈格格,被京圈封杀